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峰市镇
释义

§ 峰市镇概况

位于永定西南部,汀江下游河畔,东与仙师乡隔河相望,南与广东省大埔县青溪镇相接,西南和广东梅州市松东镇、桃尧镇接壤,北与洪山乡毗邻,面积 75.7 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锦西村(移民新集镇),距县城 15 公里。 2000 年,全镇有 11 个村(居)委会, 33 个自然村(其中 7 个革命基点村), 85 个村民小组,人口有 2045 户 8658 人。汉族,讲客家方言。

明、清时属上杭县。清初是汀州府八县的重镇,曾设分县,县衙设在河头城。民国 25 年( 1936 年)为福建省直属的特种区(含洪山乡), 1940 年划为永定管辖,当时称峰川镇,属第一区。后称峰川乡、双峰乡、峰市镇。历史上是汀州水运枢纽,经济繁荣,被称为“小香港”。建国后,称峰市区、第九区、峰市乡。 1958 年称幸福人民公社(含洪山)。洪山分设公社后,称峰市公社。 1984 年复称峰市乡。

1998 年 3 月,国家“九五”重点工程棉花滩水电站工程开工,电站水库淹没该乡 7 个行政村和 6 个行政村的部分自然村。移民工作从 1998 年 3 月开始, 2000 年 12 月结束,历时 33 个月。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外迁凤城镇的行政村有 3 个(大园、长化、泥角),迁城郊乡的有 2 个(三峰、书岭),蛟塘、仙塘背 2 个自然村,俄生、黄漈、信美行政村的部分农户也分别迁往城郊乡和凤城镇定居。外迁和就地安置的移民共 1614 户 6309 人。原仙师乡锦西村( 315 户、 1293 人)划给峰市镇作镇政府新址。 1998 年 9 月,峰市撤乡建镇。

该镇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花岗岩、砂金、锰矿、优质河砂、河石、粘土等。 1998 年 3 月动工兴建的国家重点工程——装机 60 万千瓦的棉花滩水电站座落在峰市境内,峰市库区有 22 平方公里的“龙湖”,水产资源丰富。

交通四通八达,梅坎铁路从该镇东南部穿过,省道抚石线贯穿该镇, 4 条公路贯通广东(峰市至长治、青溪,寨头至松东上井,俄生至桃尧镇)。水运发达,可直通长汀、上杭。环库公路与乡村公路纵横交织,实现村村通公路。 2000 年,全镇拥有机动车 1386 辆,其中:汽车 25 辆,拖拉机 171 辆。

1988~2000 年,该镇先后提出“抓住机遇,主动造势,特色开发,联动发展”和“科教兴镇,兴企富镇,旅游强镇,依法治镇”的开放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坚持“立足一产、拓展二产、致力三产”的工作方针,全镇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成为“福建省知名乡镇”、龙岩市小城镇“五个一”工程建设重点镇、“文明镇”。 2000 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 6650 万元,比 1988 年的 2806 万元增长 1.37 倍。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3064 万元,比 1988 的 437.86 万元增长 7 倍;工业总产值 1044 万元,比 1988 年 59.7 万元增长 16.5 倍;年财政收入 346.9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058 元,比 1988 年 327 元增长 8.35 倍。

抓好特色农业开发。 1988 以来,根据峰市自然资源及棉花滩库区的优势,在锦西、信美、桃泉公路沿线各建立 50 亩蔬菜基地,在高山、桃泉等村发展万袋食用菌基地,在信美背头坑至寨头连塘、黄寨至桃泉、鸭嬷坑至增满塘三条环库带抓好万亩观光果园建设,规划开发果园 7700 亩;实施环库绿麻竹种植;在公路沿线及 173~200 米高程连片种植 3400 亩的绿麻竹;积极鼓励、扶持群众发展养殖业,培养了大批养殖大户。 2000 年,全镇耕地面积 4035 亩,比 1988 年减少 68% ;粮食总产量 5180 吨,比 1988 年减少 19% ;水果总产量 675 吨,比 1988 年 99 吨增长 5.8 倍;生猪出栏 8122 头,比 1988 年增加 4612 头,存栏 3660 头,比 1988 年减少 2240 头;肉类总产量 672 吨,比 1988 年增加 386 吨;水产养殖面积 335 亩,牧渔业总产值 890 万元,比 1999 年 625 万元增长 42% 。

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1998 年撤乡建镇后,镇党委、政府加大小城镇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和招商引资力度,出现一批上规模的加工型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商贸批发企业。商贸服务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果品、蔬菜、禽畜、水产品的批发市场与日用商品的交易批发市场。峰市已成为边贸农产品的集散中心,并成为闽粤两省的货物集散地。

集镇建设成效显著。棉花滩水电站建设,峰市库区移民涉及 13 个村(居)和集镇迁建。 1997 年,该镇委托永定县建筑设计所对峰市新集镇进行规划设计,联合编制《峰市乡集镇建设总体规划》。新集镇规划总面积 0.55 平方公里。从 1998 年 1 月动工,至 2000 年底结束,历时 3 年。建设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管理”的宗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确保重点,突出风格,分期实施”的原则,所有建筑均按骑楼式设计建设,在公建用地留足 1.3 万平方米的绿化用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均按预定规划组织实施。以省道抚石线(龙峰大道)为中心轴,形成以农贸市场、商业步行街及旅游居住为主的东片综合区,以商贸、文娱、公建、居住为主的中片综合区,以政府机关、文教、休闲、工业为主的西片综合区。道路三纵六横,其中龙峰大道及峰市路宽 30 米,河滨路及新峰路两条纵路宽 24 米,其余街道宽 18 米。集镇迁建累计完成投资 2100 万元。同时,筹集 20 万元完成峰市路、政府大院绿化带 0.6 万平方米;投资 20 万元整修过境公路及排污沟;投资 530 万元开通 5.87 公里鸭嬷坑旅游公路。至 2000 年底,一座崭新的镇治——峰市镇在锦西落成。

1988 年以来,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2000 年,全镇有中学 1 所,在校学生 564 人;小学 8 所,学生 958 人;中心幼儿园 1 所,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 ,是永定县最早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乡(镇)和首批“两基”达标乡(镇)。有线电视实现联网,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境内有千门程控电话,全镇固定电话 1200 多部,移动电话 1100 多部,每户平均拥有电话 1.1 部,实现村村通电话。有中心卫生院 1 所,医务人员 20 人,拥有 30 张病床及 X 光机、尿项分析仪、 B 超机、全自动洗胃机等先进医疗设备。

§ 华东最大水电站——福建棉花滩

经过3年零8个月的建设,

位于闽西汀江上的棉花滩水电站4台机组正式全面投产发电。棉花滩水电工程总投资40亿

元,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总装机容量60万千瓦,年发电量15.2亿千瓦时,坝

高115米,水库容量20.35亿立方米。该电站的建成,不仅圆了老区人民40年的水电

梦,也使汀江流域的防洪标准从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 龙湖旅游区(棉花滩水库)

龙湖,是国家级水利枢纽工程-棉花滩水电站拦汀江干流蓄水而成的人工湖,因形状酷似腾飞的巨龙而命名。

龙湖烟波浩淼,水面积65平方公里。湖中108个岛屿聚散有致,如芙蓉出水,千姿百态。湖边半岛纵横,水环山,山抱水,形影成趣。湖湾曲折,宽则十几公里,窄者一线通过,曲径通幽,宛若迷宫。

龙湖四周山峦叠嶂,绵廷101平方公里,群山争雄,婀娜多姿,奇花异木,绿浪簇涌,物种多样,美不胜收。怪石奇崛的摩陀寨、神秘飘逸的美女峰、雄奇峻秀的王寿山、风光旖旎的燕子岩……构成一幅完整的山水阵卷。七鲤过江、神蛙聚会、金猴拜月、蟒蛇出洞……莫不叫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龙湖所处的永定、上杭县,是客家居民的主要聚居地和客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客家文化积淀深厚,史迹众多。东南亚李氏宗亲大本营"李氏大宗洞"就位于龙湖之畔。龙湖旅游区又是畲族聚居地之一,畲族传统民俗奇物,风情绚丽多彩。最为突出的是,这里红色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伟人在此留下了令世人敬仰的光辉业绩。

龙湖周边,有蜚声海内外的永定土楼、古田会议旧址、龙空洞、冠豸山、梅花山、华南虎园,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湖、山、楼、洞,组合优良。

龙湖位于福建西部,地处东经116°25′~116°38′、北纬24°27′~25°66′间,是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过渡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长而不酷热,冬短而不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9.2~20.3摄氏度,多年平均降雨1510~1660毫米。

龙湖,从福州、厦门、深圳、梅州、赣州等不同方向进入都十分方便,公路、铁路、航空任凭选择。已经开通的福州至深圳、厦门至广州和即将开通的上海到南宁往返客运列车,从龙湖边穿过,有"仙师站"(即龙湖站)停靠。国道319线、205线,省道围禾线、杭永线、福三线、抚适线,加上县乡公路,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随着龙赣铁路?quot;龙漳"、"龙梅"、"龙赣"三条高速公路的开通,以及连城机场民用航线的开通,游客进出龙湖将更加便捷顺畅。

根据龙湖的山水特点,规划设计师门将龙湖旅游区布置为一个功能齐全的湖滨中心服务区和风格各异的六大景观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