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居斯达夫·福楼拜 |
释义 | § 生活 1821年12月17日,居斯达夫·福楼拜出生在鲁昂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家庭。 1840年福楼拜赴巴黎攻读法律,因患神经系统的疾病于1843年秋辍学。在巴黎,他结识了另一位大文豪雨果。1846年他认识了女诗人路易丝·高莱,两人有将近十年的交往。1843-1845年间,他写了《情感教育》初稿。1846年父亲去世后,他在卢昂附近的克罗瓦塞别墅定居,埋头于文学创作,除偶尔到巴黎拜会一下文艺界的朋友外,在那里独身终其一生。 § 文学创作 1849-1851年福楼拜和杜刚去马其顿、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土耳其、希腊和意大利旅行,这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在近东各国所见到的社会现象使他大为失望。在国内外见到的种种丑恶现象,加深了他的悲观主义倾向,甚至对人类的前途失去信心。 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完成了三部主要作品:《包法利夫人》、《萨朗波》和《情感教育》。《包法利夫人》的发表,轰动了当时的法国文坛。但是这部作品却很快受到了当局的指控,罪名是败坏道德,诽谤宗教。当局要求法庭对“主犯福楼拜,必须从严惩办!”幸赖有律师塞纳的声望和辩护,福楼拜才免于处分。但是“政府攻击、报纸谩骂、教士仇视”的局面,对他是很大的压力,使他放弃了现实题材的创作,转向古代题材。经过六年的艰苦写作,历史小说《萨朗波》终于问世。 居斯达夫·福楼拜《情感教育》是作者第二部以当代生活为题材的重要小说。小说的副题是“一个青年的故事”。 1871年,爆发了巴黎公社革命,福楼拜对此采取了敌视和诋毁的态度。70年代,他又一次修改了《圣安东的诱感》。这部于1874年定稿的作品,通过一系列群魔作恶的场面,描写了中世纪埃及一位圣洁隐士克服魔鬼种种诱惑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社会贪欲的极端厌恶,也反映出作者的悲观主义和宿命论情绪。 晚年的福楼拜除悉心指导莫泊桑写作外,一直在写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布瓦尔和佩居榭》(1881),只差一章没有完成。这部小说可以说是《情感教育》的姊妹篇,可称为“理智教育”。它描写的是1848年革命在外省的反响,与《情感教育》所描写的1848年革命时期的巴黎相呼应。革命期间外省保守势力的惶恐不安与嚣张气焰,拿破仑三世上台时教士们欢欣鼓舞的情态,以及工农群众的情绪和动向,在小说里都有真实的描绘。小说还写了两个抄写员有了钱,去“探索”科学和真理,但一一遭到失败,最后只好又回到抄写的老本行。作者对他们进行科学试验的漫画化的描绘,影射了资产阶级文化所面临的危机。调整和揭露了资产阶级科学文化领域里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福楼拜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感到失望,他的这种情绪在他身后才出版的讽刺性作品《众所周知的真理辞典》中也有所表现。 § 文学贡献 福楼拜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法国一个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型中,福楼拜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是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是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但他又被誉为现代主义"鼻祖"。他提倡的"客观化写作"为现代主义叙述中零焦聚的使用提供了范例。出于对现实和历史的厌恶,他在创作中非常重视描绘平庸的日常生活,这使得其作品在情节构造上出现一种日常化的趋势。这一创作手法也给现代主义作家很大启发,并最终导致了"淡化情节"这种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的出现。 福楼拜主张小说家应像科学家那样实事求是,要通过实地考察进行准确地描写。同时,他还提倡“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反对小说家在作品中表现自己。在艺术风格上,福楼拜从不作孤立、单独的环境描写,而是努力做到用环境来烘托人物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他还是语言大师,注重思想与语言的统一。他认为:“思想越是美好,词句就越是铿锵,思想的准确会造成语言的准确。”又说:“表达愈是接近思想,用词就愈是贴切,就愈是美。”因此,他经常苦心磨练,惨淡经营,注意锤炼语言和句子。他的作品语言精练、准确、铿锵有力,是法国文学史上的“模范散文”之作。 § 私生活 福楼拜终身未婚,但风流成性,经常流连于风月场所。1880年5月8日福楼拜准备巴黎之行,他突觉得晕眩,医生到达前已死于中风(一说是梅毒并发症),艾德蒙·勒都(Edmond Ledoux)说福楼拜是在浴室上吊自杀。他长眠于卢昂,有300人参加福楼拜的葬礼,由于墓地太小,一时竟无法将棺材放进去,此事见诸于《龚固尔日记》。 § 作品 《包法利夫人》 、《萨朗波》、《圣·安东尼的诱惑》、《三故事》、《布瓦尔和佩居谢》、《情感教育》、《众所周知的真理辞典》、《萨朗波》、《布法与白居谢》等。 § 名言 居斯达夫·福楼拜人的一生中,最光辉的一天并非是功成名就那天,而是从悲叹与绝望中产生对人生的挑战,以勇敢迈向意志那天。 涂改和难产是天才的标志。 作家在作品中应该像上帝在宇宙中一样,到处存在,又无处可见。 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所有杰作的秘诀全在这一点:题旨同作者性情符合。 写书跟养儿子不一样,却和建造金字塔一般,需要预先拟定计划,然后花费脑力、时间和汗水,将石头一块一块地堆砌上去。 形式和思想就像身体和灵魂;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我不知道没有这一个,另一个会变成什么。 在文笔,犹如在音乐上:最美而且最珍贵的,是声音的纯洁。 一个人大爱文笔,就有看不见自己写什么的危险! 不论一个作家所要描写的东西是什么,只有一个名词可供他使用,用一个动词要使对象生动,一个形容词要使对象的性质鲜明。因此就得用心去寻找,直至找到那一个名词,那一个动词和那一个形容词。 非凡的激情才能产生卓越的作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