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庆城县
释义

庆城县

§ 基本概况

庆城县2005年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评价居全省14位,国内生产总值居全省12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全省15位,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第2位2006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到5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8亿元,财政收入2.55亿元,其中县级财政收入1.32亿元。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评价全省排位,由“九五”末的第22位,跃升至2005年的第14位,前移了8个位次。2004年获“全省基层基层组织建先进县”,2006年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

§ 历史概况

庆城,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曾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活动中心,周先祖的发祥地。秦于此设北地郡,宋、元、明、清均为庆城府治。举世闻名的“环江翼龙”化石、仰韶、齐家文化遗址都证明庆城曾是华夏民族的摇篮之一。景色宜人的周祖森林公园、古朴典雅的普照寺大殿,周旧邦木坊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游人。 庆城县

庆城人杰地灵,在历史的长河中,县氧化沥清厂培育和造就了许多杰出的人物,这里曾是医学鼻祖歧伯、汉代阳候傅介子、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清代大书画家米万钟的故乡。庆城又是原陕甘宁边区的一部分,早在1940年就建立了革命政权,对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庆城经济迅猛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粮食、油豆、畜牧、瓜菜、果品、黄花菜、烤烟、杂果八大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已成规模;以石油化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交通运输为主的新兴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市场繁荣。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5000门程控电话连接全国及世界各地,数字微波通信、无线寻呼全部开通。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事业都得到了较大发展。

§ 历史沿革

汉设郁郅县,宋改名安化县,明、清为庆阳府治。1914年改为庆阳县。据《太平寰宇记》,庆阳,因隋代庆州得名。

庆城县

2002年6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55号):庆阳县更名为庆城县。

2000年,庆阳县辖4个镇、15个乡:庆城镇、马岭镇、驿马镇、三十里铺镇、熊家庙乡、赤城乡、桐川乡、太白梁乡、冰淋岔乡、土桥乡、蔡口集乡、高楼乡、南庄乡、玄马乡、霍家河乡、蔡家庙乡、葛崾岘乡、白马铺乡、安家寺。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1892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驿马镇24568三十里铺镇30601马岭镇53336庆城镇55121熊家庙乡8707赤城乡15628白马乡13842桐川乡11278安家寺乡11560太白粱乡6447冰淋岔乡5835土桥乡6455蔡口集乡5750高楼乡11133南庄乡10917玄马乡21321翟家河乡7145蔡家庙乡11504葛崾岘乡7781

2004年,全县辖5个镇、14个乡。

§ 地理地貌

庆城县位于黄土高原的西端,属黄河中游内陆地区。东倚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全境呈簸箕形状,故有“陇东盆地”之称。远古以来,大地的不断运动和变迁,使雄浑粗犷的黄土地貌千姿百态。覆积厚度达百余米的黄土地表,被洪水、河流剥蚀和切割,形成现存的高原、沟壑、梁峁、 庆城县河谷、平川、山峦、斜坡兼有的地形地貌,分为中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东部黄土低山丘陵区。这里地势北高南低,海拔相对高差1204米,北部最高处马家大山为2089米,南部最低处政平河滩为885米。中南部分布着数十条原面,其中面积在6700公顷以上的大原有12条,平畴沃野,土地肥美,是农作物主产区,为素有“陇东粮仓”之称的庆阳市锦上添花。

西北部黄土丘陵绵延起伏,土地广阔,以宽广的草地牧场哺育着兴旺的畜牧业,以众多的岭谷掌滩、河谷川地、沟坡平台和山地梯田,为发展多元化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东部纵贯南北的子午岭,森林茂盛,葱郁苍翠,是黄土高原最大的天然次生林区,被称作陇东的“绿色水库”。这里沿河顺流而形成的滩地、川地和河谷坡地,具有良好的农作物生长条件。

§ 工业发展

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食品饮料为主导的地方工业体系。近年来,特色农产品出口逐年攀升,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突破2000万美元,其中白瓜籽仁出口占全国的78%。目前,庆城已成为陇龙最大的农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县内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长庆分公司和中油集团庆阳炼化公司两个大型企业,带动了县内工业的发展,特别是西川大量的油田闲置资产,为招商引资发展地方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市场体系日渐完善,物流畅通,商贸繁荣。 庆城县

城乡基础建设快速推进。为拓展县城空间,增强辐射带动功能,重点实施了北区开发。一期工程平整土地1200亩,基本建设所需“六通一平”(道路、供水、排水、供电、电信、有线电视、平整建设用地)工程全面完工,累计完成投资4.3亿,实施重大工程38项。县委、县政府2005年6月入住统办大楼办公后,带动了新一轮建设热潮,已有来自厦门等地的开发商投资2.4亿元,新建居民小区17万平方米1300多户。现尚有503亩土地有待开发建设,招商空间巨大。计划再用两年时间,将庆城北区建成一个二、三产业并举,集金融、商贸、工业、办公、娱乐、居住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新区。同时在老城区分步实施了综合市场建设、街道拓宽改造等8项重大工程,进一步塑造了开发开放的新形象。近三年吸纳民资2.1亿元,全面实施乡镇小城镇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主要资源为“一黑一绿”。“一黑”指石油和天然气,是长庆油田原油主产区,年产原油200万吨以上,油田作业区遍布全县。“一绿”指各类农产品,主要是苹果、黄花、白瓜籽仁等。黄花菜被国家经贸 庆城县委定为“西北特级金针莱”;“赤诚”牌红富士苹果获部优产品;白瓜籽仁获省优产品,经销量占全国的70%以上。目前,庆城县已成为国家新兴石油化工基地和陇东最大的农副产品贸易基地。

特色产业

基地初具规模。县上确定苹果、黄花、草畜三大支柱产业,其中苹果、黄花面积均达到10万亩,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达到50万亩,规模养殖户达到6121多户。2001年我县被农业部命名为“无公害农产品(水果)生产示范县”。

§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趋于完善。交通便利,水电充足,通讯方便。国道211线(银川至西安)纵贯南北,309线(兰州至山东荣城)横贯东西,庆西、庆打、木板公路呈十字状交汇于庆城,县乡公路四通八达,距宝中铁路153公里,距庆阳机场40公里。先后建成人饮工程600多处,各类提灌站100多处,拥有35KV变电站6座,移动通讯网络覆盖全县。

§ 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多方筹资建成了周祖陵森林公园,该景区2001年被评为国家AA级森林公园,先后建成了周祖大殿、歧伯圣景等景点,周祖陵山口商业街、周祖农耕文化一条街等配套工程建设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 民俗文化

香包 香包

庆阳刺绣是一种做工精美的最具传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术晶。它凝聚着庆阳地区劳动妇女的勤劳和智慧,展示了她们巧夺天工的艺术创造力。它以古朴、敦厚、粗犷的艺术风格,与中国江南秀丽细腻的苏绣、湘绣相映成趣。

庆阳刺绣给人以原始生命的壮美感,包含和浸透着古代哲学的神秘色彩,内容无所不包容,但多以人类童年期的多神崇拜和原始图腾为主题。它与庆阳乡村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特色更是显而易见。农村老汉旱烟锅上垂挂的绣花烟荷包,乡间孩童穿戴的描龙绣凤的花裹肚、花红叶绿的绣花帽,农家炕头刺绣精美的狮子枕、虎头枕、金鱼枕、猫娃枕,男女老少不可或缺的绣花鞋垫,以及农家给老人祝寿、嫁女、娶媳妇和生儿育女“做满月”的绣花寿帐、绣花鞋、绣花枕和“胖娃坐莲”、“丹凤朝阳”、“莲生桂子”等刺绣品,生活情趣盎然。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更是庆阳民间刺绣的大汇展。这天,从乡村到城镇,千家万户的孩子们佩戴的或自绣或购买的各色各样的荷包(俗称香包),真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中有惹人喜爱的胖娃娃、虎头姥有小巧精致的各种荷包和粽子、石榴、金鱼、老虎、狮子、蛇、青蛙、螃蟹等;有用各具情态的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组合而成的“十二生肖”挂件;还有用各种小香包精心组合的“八仙过海”、“鱼儿钻莲”、“猴儿啃梨”、“狮子滚绣球”、“鼠啃葡萄”等绣花图,给人以种种美的联想。

庆阳刺绣以彩色绸缎和彩色布块、彩色丝线为主要原料。在绣荷包时,还将丁香、山艾、细辛、甘松、白芷等药粉掺入棉花团,包裹其中,再用彩色丝线刺绣,不仅色彩鲜艳,而-且香味浓郁。许多刺绣晶,还要垂吊以红、绿、黄、青、蓝、紫各色丝线穗子,再缀以水银珠子、光片之类,看上去珠光宝气,赏心悦目。刺绣针法上,有平绣、锁绣、补绣、纳绣、挑花等等。刺绣过程中,还有剪绒、打结、锁边、圈金等工序。庆阳民间刺绣不仅在国内颇有影响,而且受到国外友人的青睐。由于庆阳刺绣等民间艺术的特殊吸引,1988年中国第五届民间工艺美术年会在西峰召开。近年来,庆阳刺绣开始走向市场,远销兰州、西安、上海、北京等地,为这一民间艺术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天地。

剪纸  剪纸

庆阳剪纸,俗称“窗花”,是庆阳民间艺术宝库中的佼佼者。它古拙质朴的风格,原始粗犷的线条,以及简洁、明快、准确的表现手法,无不展现出这一民间艺术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庆阳剪纸的题材广泛而细腻,日月星辰、山川花木、人物鸟兽、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与庆阳人民生产、生活紧密关联的牛驴骡马、猪羊鸡鸭、猫狗鼠兔等,都是庆阳剪纸所反映的永久性的主题,内容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主要有表现吉祥喜庆、反映传统民俗的“二龙戏珠”、“吉兽进室”,“喜鹊闹梅”、“麻姑献寿”等;有反映生殖繁衍和美好爱情的“生命树”、“鱼儿钻莲”、“蝴蝶恋花”、“猫儿卧莲”笺有祈求消灾降福、保佑平安的“老虎下山”、“狮子滚绣球”、“抓髫娃娃”、“送疳娃娃”笺还有表现民间故事、神话传洗的“刘海戏金蟾”、“武松打虎”、“王祥卧冰”、“唐僧取经”等,在世代承传的剪纸生涯和实践中,庆阳妇女掌握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剪纸技巧。在色彩渲染上,有单色、染色、套色、剪绘和烟熏等多种手法在技巧运用上,有阴剪、阳剪、阴阳剪、对称剪、影影剪、折迭剪和随意剪等多种剪法。

庆阳地区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精神,使庆阳剪纸形成了与全国众多剪纸艺术迥然不同的独特风格与流派。庆阳县和镇原县流行的“人头鱼”、“人头虎”、“神鱼瓶”、“人头龙”、“人面鱼’’等剪纸作品,反映了原始图腾文化的流传,其生命的象征意义非常浓厚。庆阳剪纸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表现出风格上的明显区别。东部子午岭山区和北部环江流域,剪纸作品风格古老质朴,粗犷浑厚,保留着明显的原始文化的痕迹;中南部平原地区,剪纸作品工整秀美、华贵绚丽,古朴浑厚中融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庆阳的剪纸,不仅具有稚拙美,而且像陇东民歌那样清新、活泼、明快、质朴、粗犷,富于装饰性和创造性,真可谓“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民间永不朽”。

庆阳剪纸独具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曾引起国内外艺术家的高度重视。早在1930年,庆阳县城胡仙川的剪纸作品就在国外发,受到了海外美术界的赞赏。近年来,庆阳民间剪纸作品不仅被中国民间美术馆收藏,而且走向了世界。1988年,法中友协主席吉莱姆夫妇来到庆阳地区,对庆阳剪纸艺术进行了考察,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此前后,法国、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都将庆阳剪纸作为人类艺术佳品展出和收藏。

社火 社火

陇东社火,俗称故事,是流行在甘肃陇东民间的一种传统的娱乐形式。它以铜器伴奏为主,武角,旦角两大门类,生,丑,净,旦兼而有之,逗打戏闹贯穿其中,古有耍故事之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火集舞蹈、音乐、戏曲,杂耍,绘画(脸谱),社火、武术等于一体,有说有唱,载歌载舞,颇受群众喜爱。再加上它那高亢激越的配器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就更加显示了陇东人民淳朴憨厚、豪爽剽悍的性格。

陇东民间社火具有全国各地社火的共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在远古时代就产生了。那时人们为了祈福消灾,驱恶避邪“击器而歌,拊掌而舞,祈于天地,以期吉也”(《风俗通义》)。民间传说,那位触不周山的英雄有个儿子死后,变成瘟疫鬼,到处散布瘟疫。这个瘟疫鬼啥也不怕就怕响器烟火,故有了击器而歌,燃放烟火,消灾祈福的民俗。

社火起源于火,发展于社。远古时代火的出现,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的荒蛮生活。因此,人们对火奉若神明。每当驱邪逐疫时,就手执火把,以石做鼓,扮怪相、击木板,围火起舞。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村人施烟火及作金钢力士以逐疫。”

社,古指土地神。《白虎通义社稷》写道:“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一一敬也,故封土立区划小的单位。《管子乘马》曰:“方六里,名社。”即方有六里为一社之说。以社为单位“击器而歌,围火而舞”,故称社火。范成大形容其“浅薄行歌过,狂颠社舞呈”。所以社火古今都有祝福,祭祀之意。后来随着传统节日的出现,社火又作为年节期间的娱乐活动,被人民群众广泛运用。李斗《扬州画肪录》中载:“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于城东蕃厘观,令官妓扮社火。”从这段记载中不难看出,社火作为春节期间的文娱活动不仅仅是民间俗事,而早已被官方所接受和利用。

社火既然由来已久,而且源于祈祷祭活动之中,其表现形式和活动内容就难以形成定式。但就陇东民间社火而言,一般可分为地故事、车故事(亭子又分为背亭、抬亭、车亭)、跑旱船、龙舞、狮子舞等。内容有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等,特别是《封神演义》,《西游记》、《三国演义》及神话传说故事,以其情节奇特,人物众多,脸谱复杂,装饰怪异被广泛饰演。演出时多仿照神话传说和戏剧人物的脸谱扮演“身子”。地故事的舞蹈形式是围场表演,一场多出,一出演一事,为群体表演艺术;马故事是分组骑马而行,一组一事,各列架势,为分组人物造型艺术;车故事大都是一车一事或车中加隔,前后左右各一组,一组成一事,为综合人物艺;术造型;踩高跷,俗称“走柳木腿”,以木棍绑接于脚下或腿上,使演出人物玉立于空中,一人一式,数人一组,各扮不同角色,形成一出节目,载歌载舞,极有风致;亭子,以曲直不同的铁杆为柱,饰为云、树,武器,用具之类,以儿童一至二名扮演成戏剧人物,固定于饰物上下,一亭为一组,一组成一事,以人背举演出者,叫背亭子,以数人抬行者叫抬亭子,以车载而行者叫车亭子,均属人物造型艺术。地故事因其装扮和表演形式所限,一般在夜间演出。车故事、马故事、高跷、亭子则白天结队进城下乡。故事队各列架势,徐徐行进,有的队列长达数里,一路车水马龙,鼓乐喧天,鞭炮轰鸣,彩旗招引,观众前呼后拥,气氛十分热烈。所到之处,礼炮相迎。

故事队都有类似马戏丑角的“春官”在前说唱“打路”。以赤脸“关帝圣君”压阵。于是,有些父母抱上娃娃争相去沾“关爷”脸上一点红,再请“青龙偃月刀”在孩子头上绕上一绕,“关爷”抬腿过个关,以祈讨个吉利,取个平安。然后,父母用红头绳系上钱给“关爷”刀上拴个红,一趟社火下来,“关爷”刀上便结满挂红的钱。

陇东社火多以民间自发组织为主,吃罢“腊八”饭,敲起“腊鼓”,社火头就召集群众代表商量办社火。一过正月初一,就在本村挨家挨户敬神,然后走村串户演出。近年来,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迅速发展,文化部门开始重视组织民间社火,从演出形式和演唱内容上进行大胆改革,使社火这种简单的民间自乐活动逐步变成高雅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而且从农村波及城市,不仅农民参与,职工干部也开始参加演出。

陇东社火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门类,和其它民俗文化一样,其演变与发展都烙印着明显的时代痕迹。陇东黄土高原人对祖先创造的民间社火的继承和因袭是十分真诚和完整的。所不同的只是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赋予时代的气息,但其本质始终没有脱离祝福祭祀之意。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促进了陇东社火的全面革新与发展。1936年以后,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陇东老区人民群众,为歌颂党领导的红色革命政权和边区的新人新事,先后组织演出了许多歌颂共产党、歌颂新生活的秧歌社火。这一时期,新宁县湘乐镇南仓村的社火闹得最红,担任村长的刘志仁亲自编导演出了许多充满生活气息的新社火,他编导演出的新社火《反特务》、《保卫边区》,《桂姐儿纺线》等节目深受边区民众的喜爱和欢迎。1944年11月,刘志仁光荣地出席了陕甘宁边区文教英雄大会,荣获“特等艺术英雄”光荣称号,毛主席为他赠送了一条军用毛毯,周扬同志在大会报告中指出:“刘志仁和他的南仓社火,堪称群众新秧歌运动的先驱和模范。”

建国初期,陇东社火方兴未艾,势如燎原烈火,其形式和内容都有新的发展。文革期间,陇当做“四旧”全盘破除,几近绝迹。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以来,陇东社火又开始活跃起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级文化主管部门狠抓民间社火的组织和演出,从形式和演出内容上进行了大胆改革:车故事,马故事,高跷,亭子逐步取得了地故事。新故事,文学典故成了社火演出的主要内容。社火集音乐,舞蹈戏剧于一身,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使粗俗的民间自乐活动变成了高雅众文化娱乐活动,成了陇东地区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形式。西峰每年正月的社火会就是陇东社火的一次大检阅。

革新与创造

社火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对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振奋精神促进两个文明建设都的推动作用。但它毕竟源于封建社会的祈祷祭礼祀活动是封建社会的产物,难免泥沙俱下,带有一定的封建迷信色彩。

纵观陇东社火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我们不难看出,这的兴衰存亡是和历史的发展紧密相联的。如果说建国前后是它的第一个兴盛时期,那么近年来的崛起将是它的又一个兴盛时期。 社火

近几年来,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在致力于社火的普及和发展的同时,对其活动形式和演唱内容都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和创造,紧跟时代的步伐,使社火表演艺术日臻完美。

表演形式上,陇东社火的传统表演形式以地故事为主,马故事,高跷次之。车故事则是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兴起应用而生的。不管属于哪种表现形式,都显得比较死板俗气。如果能把社火同舞蹈秧歌融为一体,有说有唱,边歌边舞,其效果就会更加显著。’

在化妆舞蹈上,社火的“身子”化妆一般不像戏剧人物那么典型。就地古事而言,有些脸面基本不做化妆。但对于神戏鬼戏的角色却要着意渲染,这就增添了迷信色彩。车故事,马故事,亭子属造型艺术,但人物造型古板,一出社火很少变换招式,这就使入感到索然无味。如果能在化妆,舞蹈上做些大胆的改革,使之朝着健康活泼的方向发展,就会赢得更多的观众。

说唱内容上,社火属造型表演艺术,一般说唱内容不多,最多的是“春官”词。“春官”词讲究风趣幽默,但很多是带有低级庸俗情调的,应予以剔除和改编。同时尽可能创作一些说大好形势,赞颂好人好事,丰收景象,鞭鞑不正之风的新社火节目。对于说唱内容的改革,曾引起诸多争论,褒贬一。有的人认为是旧瓶装新酒,过于牵强,应当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有的人认为只有从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同步改革,才能给社火发展带来生机。笔者认为后一种观点符合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

陇东民间社火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只要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探索,正确引导,勇于实践,会使之成为陇上乃至华夏大地的又一朵艺苑奇葩!

§ 文化旅游

周祖陵森林公园

周祖陵森林公园

庆阳城东山,有座四季绿染的森林公园。这就是省级森林公园——周祖陵森林公园。这里,是游客登山观光、度假游览的好去处,又是凭吊先贤的佳境胜地,享有“华夏第二祭祖圣地”的美誉.明代文坛领袖、庆阳籍诗祭人李梦阳在《秋怀》诗中写道:“庆阳亦是先王地,城对东山不窟坟。”他吟咏的不窟坟,即周祖陵,位于庆阳城东山之巅。这座山因其形状酷似帝王帽盒,又名“帽盒山”。高踞山顶的周祖陵与庆阳古城隔河相望,历来是庆阳的一大名胜景观。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夏后氏政衰,不窟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庆阳府志》曰:“不窟,后稷之后,值夏德衰乱,窜居北豳,即今之庆阳也。”相传,不窟姓姬,父名弃。黄帝曾孙帝喾之妃姜女原生弃,好为农耕,舜帝举为农师,号称后稷,为禹夏农官。后稷死后,不窟子袭父职。夏太康政乱,不窟失其官而率领族人“奔戎狄之间”(即今庆阳)后,仍承传父业,拓土开疆,创建城邑,教民稼穑,务耕课桑,在庆阳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

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挖掘人文旅游资源,内遂民众夙愿,外联炎黄子孙,1993年,庆阳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周祖陵遗址兴建“周祖陵森林公园”。1994年春破土动工以来,每年参加植树的人员近万人,栽植云杉、雪松、侧柏、油松等常绿树58万株,使公园景区面积达到了80多公顷。同时,这个县多方筹资300多万元人民币,用于公园的基础设施建,水、电、路皆通山巅。他们以周祖陵园为中心,重建、新建了周祖大殿、周王殿等10余处游览景点。同时,依山就势修建了长约千米的808级登山石阶,中间建有镐雒桥。此桥之上,有西结、中发、周兴石阶291级,象征西周291年;桥下至“华夏之光”牌坊门,依次为东始、五霸、天梯、罡煞、七雄、归秦石阶517级,意寓东周517年。一座集仿古建筑和人工旅游景点于一园,融人文、历史、景观于一体的森林公园,呈现在游人面前。如今,这座森林公园里,亭榭楼台,错落有致绿荫鲜花掩映,令人心旷神怡。周祖陵石碑左侧的周祖大殿,红墙黄瓦,飞檐雕甍,金碧辉煌,异常壮观。大殿内,周祖不窟与曾在庆阳创业奠基的子鞠鞫、孙公刘的彩色塑像端坐中央,神情慈祥,气宇轩昂;左右两侧,按辈份排列着他们的子孙庆节、皇仆、差弗、毁口俞、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檀父、季历的彩绘塑像,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大殿内的后墙壁上,绘有周先祖艰辛创业、勤劳耕耘和教民稼穑的种种图景。周祖大殿左侧的周王殿内,姬昌、姬发、姬诵、姬钊、姬瑕、姬满至姬延和姜子牙、周公旦40尊彩色塑像,各具情态,神采飘逸。周王殿南北两侧的碑廊和栖凤亭、鉴亭,为游人了解周王朝盛衰兴替和鉴赏古贤今人诗赋题词精粹提供了一方天地。在左右分列的周祖大殿碑楼和周祖陵遗址图碑、周代世系图碑楼和周祖陵规划图碑中间的御路上,象征四面八方“龙的传人”团聚的48盘彩龙和意寓周祖不窟驾凤飞临庆阳的神奇传说的8只凤凰等雕画,工艺精湛,引人瞩目。每逢佳节、假日,四方游客或登山祭祀,或游览观光,青松翠柏掩映的殿堂内,香烟袅袅,钟罄悠悠,缭绕于梁柱之殿堂之外,济济游人迂回穿行于亭台楼榭中间和绿树鲜花丛中,赏心悦目,情趣万千。 周祖陵森林公园

登临这座森林公园,既乘车沿公路盘旋而上,直抵山顶,也可涉过城东河,从山脚下一步步沿石阶登攀。那象征周王朝800余年基业的800余级登山石阶,依山势而或陡或缓,游人的视野随着拾阶而上逐渐开阔,及至登上山巅,庆阳的秀美山川和古城新貌便尽收眼底。“绝顶始知世外景,凭栏一望古今天。”极目远眺,只见层峦叠嶂,莽原无垠,林木荫翳,烟岚缭绕,风景如画。俯视鸟瞰,又见城墙逶迤,青山围廊,绿水环城,大厦万幢,气象似腾蛟起凤般壮观。此时此刻,若是胜春新夏,又添杏桃芳蕊,柳吐岚烟,花香袭人。若是暮秋初冬,红叶未落而白雪初降,雁鸣山莽,风撼林梢,更觉天高地阔,顿时游兴倍增。尤其是居高临下,遥遥望去,那耸立于庆阳古城之内的“周旧邦”木牌坊等古代建筑,与错落有致的高楼、喧闹繁华的市场、穿梭街市的车辆相映成趣;那在庆阳古城北关(俗称“皇城”)周代皇帝专为祭祖而修建的“周帝行宫”遗址上,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气象万千的石油新城,让人浮想联翩,情盈胸襟,眼前浮现浩渺的历史风云,更由衷而发沧桑巨变的惊叹!

§ 地方特产

什社小米 什社小米

什社小米呈腊黄色,颗粒圆润而晶莹明亮,似金珠一般。是熬粥的上乘谷米,其味喷香可口。也可做蒸饭、焖饭,配以汤菜吃起来松软、香甜、适口。据分析,一般小米中含有蛋白质9.2—14.2%,略近于面粉,高于大米和玉米,脂肪含量3.0—4.6%,三倍于面粉,十倍于大米,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其养分又易于消化吸收。每100克小米中含有胡萝卜素0.12毫克,维生素B10.66毫克和维生素B20.09毫克,这是其它谷物所不及的,而什社小米的脂肪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小米高出约1—2%。

什社小米除食用外,其谷草、谷糠都是家畜的优良饲料。谷草所含蛋白质高于其它禾本科牧草而接近于豆科牧草。可消化总养分达47—51.1%,是大家畜的主要饲草。谷糠可作猪和家禽的饲料。

黄花菜

庆阳黄花菜经加工后的干菜,条长色鲜,肉厚味醇,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久煮不散,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多年来远销欧美、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和港澳地区,供不应求。1984年,被外贸部誉为“蓓蕾牌西北特级金针菜”,并颁发了产品出口《荣誉证书》。

据分析,黄花菜中所含各种维生素、蛋白质、糖分和矿物质,比蕃茄、甘兰还多,而且具有特殊风味,因而是一种名菜,此外,黄花菜还是良药。它的花、叶、根均可入药。医学上认为黄花味甘、性凉,具有利尿、通乳、平肝止血、消食等作用。近年来,人们发现黄花菜还能减轻晕车、晕船的呕吐症状,所以又是海员及旅行者喜爱的食品之一。黄花菜又是我区重要出口商品,每公斤干菜售价在国内市场为6元左右,特区8元左右,香港12元左右。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金针菜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而且经过工业加工,由单项商品变为多项商品,其经济价值将会成倍增长。

黄花菜还是花卉园艺方面的珍品。黄花菜及其萱草,因其叶似兰草,翠绿丛生,花如蛱蝶,红黄点点,摇风弄影,丰韵可人,又因品种繁多,四季有花。古人一直将它作为庭园观赏植物,写出不少赞美诗歌。晋夏侯湛称萱草为“大帮之奇草”“……远而望之,烛若丹露照青天;近而观之,晔若芙蓉鉴绿泉,萋萋翠叶,灼灼朱花,炜若珠玉之树,焕如景宿之岁罗”。唐孟郊诗:“萱草儿女花,不解壮士忧”。萱草清雅孤秀,逗人喜爱,今日美国及国内园林、家庭庭园,仍将黄花、萱草作为点缀花草观赏。

紫花苜蓿

紫花苜蓿(MedicgohispidaGaertn),又名苜蓿、牧蓿。原产古代波斯,因其开紫花,故称此名。为豆科苜蓿属,是多年生蓿根性草本植物。

庆阳市栽培苜蓿的历史悠久,群众把苜蓿和牲畜连在一起,要养畜就得种苜蓿。因此,苜蓿在我区一直是牲畜的主要饲草。1986年末苜蓿面积达到70多万亩(其中耕地内种植苜蓿7.3万亩,其它为荒沟荒坡种植),以镇原、庆阳栽培为最多,其它各县(区)均有种植。

苜蓿的营养很丰富,茎叶中含有多量优良的蛋白质、灰分和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C、D、E及K等。据分析,紫花苜蓿的鲜草中含水分74.7%,粗蛋白4.5%,脂肪1.0%,纤维7.0%,无氮浸出物10.4%,灰分2.4%。苜蓿叶(干草)含水分6.6%,粗蛋白22.5%,脂肪3.4%,纤维12.7%,无氮浸出物41.2%,灰分13.6%。紫花苜蓿可以调制为上等的干草,对于各种家畜都有很好的适口性,是极优良的粗饲料。用它做青饲料,是家畜的美味佳肴,它是名副其实的“牧草之王”。

§ 风味小吃

洋芋疙瘩涮油饼

玉米发糕搅团

粘糕高粱卷

羊羔肉

羊羔肉是庆阳地区环县等地传统的地方风味名吃之味鲜,不膻不腻,非常可口。肉嫩每年立春至端阳节后前后,是食用羊羔肉的最好季节。羊羔肉做法,较多,以清做法较多,以清炖和蒸做较为普遍。清炖羊羔肉,色泽金红,细嫩溢香,味道美爽。制做时选择好期月龄肥羔,宰剥开膛后,除去内脏蹄脚,浸泡洗净,切成小块;然后用烧沸的清油(植物油),把切成条状的干辣角油炸后捞出,再将肉块下锅猛炒;随后放人生姜、花椒、胡椒粉、食盐等佐料,并适量加汤(以肉烂汤干为宜):快炖熟时,再加葱花、味精,用温火再炖至熟食用时,需再备一盘香菜、大蒜,以助美食。蒸做羊羔肉,肉色金黄,味道鲜美。蒸做时,仍是将宰杀、洗净的羊羔肉切成小块,再加姜粉、花椒面和少许大香、葱花等佐料。蒸做前,羊羔肉需在清水中浸泡一小时后才司人笼;蒸熟后,再加过油葱花、味精调拌,即可食之。

荞剁面 荞剁面

荞剁面是庆阳市北部环县、华池、庆阳县等地久负盛名的传统名吃,食之别有风味。近年来,随着荞麦播种面积和产量日渐缩减,愈见荞面食品之稀罕。这里用荞面制成的传统名吃花样繁多,主要有荞面铬铬、荞面削面、荞面搅团、荞面煎饼、荞面凉粉等等,而荞剁面最为有名。荞剁面的做法是,先用温水将荞面和成面团,用擀杖擀成或薄或厚的面饼再将面饼放在置于锅沿的剁面专用案板之上,然后用双手执起两头有柄的特制剁面刀,由前向后边剁边移动,在一阵节奏有致的刀响声中,将一根根长细均匀的荞面条抛进沸腾的煮锅里待面条煮熟后,或捞人肥美的羊肉、猪肉臊子汤碗里,或捞人特制的酸汤(用食醋或浆水制成)碗里,或让宾客用干面条调入油、盐、油炸辣面、臊子、葱花等调味品,各以其喜好而食用。

§ 参考资料

1.政府网http://www.gsqc.gov.cn/town/index.jsp

2.行政区划网http://www.xzqh.org/quhua/62gs/1021qc.htm

3.庆阳信息港http://web.weball.cn/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6: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