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异形栉毛蚓 |
释义 | § 异形栉毛蚓 目名: 颤蚓目 (Tubificida ) 科名: 颤蚓科 (Tubificidae ) 棒丝蚓亚科 (Phallodrilinae Brinkhurst, 1971 ) 属名: 栉毛蚓属 (Pectinodrilus Erséus, 1992 ) 种名: 异形栉毛蚓 (Pectinodrilus disparatus Erséus, 1992 ) § 分布描述 香港。海洋,潮间带的粗砂中。 § 主要鉴别特征 体长3.3-3.9mm,33-36节。Ⅺ节处宽0.13-1.29 mm。口前叶不固定,具圆形唇。环带延伸于1/2Ⅹ-2/3Ⅻ。刚毛(图Ⅱ-157a)双叉,远叉较近叉细、有时短,通常具叉系膜。双叉刚毛长32-50µm,宽1-2µm,体前部3-5(7)条每束,环带后体节每束2-3(4)条。交配毛(3)4条每束。交配毛束后部刚毛镰刀状,长65-95µm,3-3.5µm,单尖较直,较前部其他交配毛排列杂乱。后部一些,“S” 型,长85-115µm,宽2.5-3µm,紧密排列成束,单尖甚钩转。雄孔成对,位于Ⅺ节后部腹刚毛线处。受精囊孔亦成对,位于Ⅹ节前部背腹刚毛线间。咽腺通常位于Ⅳ-Ⅵ节。雄性生殖器管成对。输精管宽10-19µm,非常长而卷曲,进入精管膨部末顶端。精管膨部几乎直立,纺锤状,长70-100µm,宽30-50µm,具非常薄的外壁,具颗粒和纤毛状内上皮。前列腺大,叶裂状,前部一个连接于精管膨部末端内侧,于腹部汇合输精管;后部前列腺通过明显的柄与精管膨部后侧面连接,位于精管膨部中部。精管膨部通过简单开口于体外。受精囊非常大,形状不规则;一个受精囊延伸于前一体节,至Ⅶ节或附近,每个受精囊具明显身长的前庭,且紧随一短而明显的管和伸长的腔;后一囊腔中具卵圆形或袋状的精子束(或者单型的精荚),具一些松散的精子和丰富的颗粒分泌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