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小天鹅-大天鹅的近亲 |
释义 | 天鹅类是十分古老的类群,历史上出现的大多数种类都已经绝灭。最早的天鹅叫做赫伦氏天鹅,出现在比利时的中新世地层中,距今大约为2500万—1200万年。到了上新世,已经出现了很多与现生种类相近或相同的化石。现生种类的分布几乎遍及全球,主要栖息于温带、寒温带或寒带地区。它们中除了分布于大洋洲的黑天鹅羽色为黑色,分布于南美洲的黑颈天鹅头颈部为黑色外,其余羽色都是洁白如雪,显得高雅大方,美丽动人。我国分布有大天鹅、小天鹅和疣鼻天鹅等3种,它们都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 小天鹅也叫短嘴天鹅、啸声天鹅、口哨天鹅、苔原天鹅等,是大型水禽,体长110—130厘米,体重4一7千克,雌鸟略小。它与大天鹅在体形上非常相似,同样是长长的脖颈,纯白的羽毛,黑色的脚和蹼,身体也只是稍稍小一些,颈部和嘴比大天鹅略短,但很难分辩。最容易区分它们的方法是比较嘴基部的黄颜色的大小,大天鹅嘴基的黄色延伸到鼻孔以下,而小天鹅黄色仅限于嘴基的两侧,沿嘴缘不延伸到鼻孔以下。它的头顶至枕部常略沾有棕黄色,虹膜为棕色,嘴端为黑色。它的鸣声清脆,有似“叩,叩”的哨声,而不像大天鹅的象喇叭一样的叫声。 小天鹅繁殖于欧亚大陆和北美洲的极北部,越冬在欧洲、亚洲和美洲的中部,共分化为3个亚种,其中仅东北亚种在我国有分布,属于冬候鸟,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它在我国境内繁殖,越冬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和台湾等地。 小天鹅在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湖泊、水塘、沼泽、水流缓慢的河流和邻近的苔原低地和苔原沼泽地上。冬季主要栖息在多芦苇、蒲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大型湖泊、水库、水塘与河湾等地方,也出现在湿草地和水淹平原、沼泽、海滩及河口地带。有时甚至出现在农田原野。性喜集群,除繁殖期外常呈小群或家族群活动。有时也和大天鹅在一起混群,行动极为小心谨慎,常常远远的离开人群和其他危险物。在水中游泳和栖息时,也常在距离岸边较远的地方。性活泼,游泳时颈部垂直竖立。鸣声高而清脆,常常显得有些嘈杂。 小天鹅主要以水生植物的叶、根、茎和种子等为食,也吃少量螺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和其他小型水生动物,有时还吃农作物的种子、幼苗和粮食。常呈小群或家族群觅食,觅食之前常先有一对不断地在觅食地点的上空盘旋侦察,确认没有危险的时候才去觅食,觅食期间还不时地伸长颈部观察四周,行动极为谨慎小心。 小天鹅6—7月间在北极苔原带繁殖,配偶为一雄一雌制,雄鸟和雌鸟配对以后就固定下来,新的配对的形成仅仅出现在第一次参与繁殖的个体或者失去配偶的个体之间,配对的形成大多在春季迁徙的路上。雄鸟之间为了争夺雌鸟也会发生争斗,这时两只雄鸟彼此面对面地伸长脖子,互相用两个翅膀不断地拍打,同时全身的羽毛也都竖直了起来,然后彼此扑向对方,直到有一只被斗败逃走为止。求偶炫耀在地面上进行,很像是一场仪式化的庆祝活动,首先由雄鸟在雌鸟的面前不停地走动,同时高声鸣叫,雌鸟也雄鸟伸出脖子,有时还稍微地举起两翅并且不停地煽动,然后它们双双飞到另一个地方,并且重复进行上述动作。通常在5月底至6月初到达繁殖地后就立即开始营巢。巢多筑于不同大小湖泊和水塘之间的多草苔原地上和苔原沼泽中的小土丘上,也有在河湾和海湾附近的开阔苔原上营巢的。巢主要由于芦苇、三棱草和其他干草构成,内垫有绒羽,形状呈盘状。营巢由雌鸟单独承担,并有利用旧巢的习牲,通常将上一年的旧巢稍加修整而成。每窝产卵2—5枚,卵为白色。雌鸟孵卵,雄鸟担任警戒。孵化期为29—30天。雏鸟为早成性,孵出后不久即能行走,40—45天后可以飞翔。 小天鹅8月末9月初离开繁殖地前往越冬地,翌年3月中下旬再从越冬地返回繁殖地,通常呈6—10余只的小群或家族群迁徙,沿途时常在富有食物的湖泊地区停息,有时甚至直到天气变冷之后才逐渐南迁,因而到达我国南方的越冬地的时间多在11月初至11月中下旬。 小天鹅在世界上的种群数量尚较为丰富,据说达14万只以上。我国的原来也不少,但近年来由于狩猎和环境恶化,数量有所下降。 上海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东滩则是我国最大的小天鹅越冬地,这里属于北亚热带兼海洋性气候,具有冬夏温差变化较为和缓,降水量比较丰富的特点,海堤外的东部滩涂十分广袤,在标高零米以上的面积大约有120平方公里,占全岛面积的11%以上,有大片的沼泽湿地和茂密的芦苇带、海三棱蔗草滩和藻类盐渍带,底栖动物非常丰富,有大量小鱼、小虾和各种贝类。特殊的地埋、气候和生态环境,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候鸟迁徙中的驿站之一,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候鸟来此歇脚、觅食和越冬。每年在这里越冬的小天鹅有3000—3500只,主要有3个群体,团结沙东北沿的一群大约800只,东旺沙东南沿的一群大约有700只,东旺沙东北沿的一群大约有500只左右。 崇明濒临长江入海口,总面积大约为1064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作为上海的“旅游岛”、“鸟岛”、“生态岛”,绿化覆盖率为上海市最高的地方,其中有358公顷人造森林,在华东地区首屈一指,岛上水质、空气、土壤清新洁净更堪称一绝。不过,尽管上海市从1985年起就已着手对崇明岛东滩的鸟类资源进行研究和保护,并完成了关于建立崇明岛东滩候鸟保护区的项目研究,《上海海市环境保护实施条例》也把建立崇明东滩候鸟自然保护区列入了有关条款,崇明县还制订颁布了东滩鸟类保护管理办法,拨出专款建立鸟类环境保护站,但是由于经费、人员都得不到保证,崇明岛东滩的鸟类保护依然不尽如人意。首先是1990年以来的大规模围垦,使崇明岛东滩的滩涂面积比原来减少30%,围垦占用了大片候鸟栖息觅食的滩涂,同时增加了人为干扰和环境污染,使候鸟的生活环境受到影响,打破了小天鹅在东滩的分布格局,食物明显缺乏,数量也减少了数百只。当务之急是需要尽快落实有关计划,保护好现有滩涂生境,包括植被资源和动物资源。同时解决好东滩的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严禁在鸟类栖息地捕捞鳗苗,打击乱捕滥猎鸟类违法活动,使东滩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类乐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