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尼泊尔文学 |
释义 | § 尼泊尔文学 § 正文 尼泊尔历史上曾分裂为许多小土邦,以加德满都谷地的文化最为发达,社会上流行着梵语、尼瓦尔语、阿沃提语和婆杰布里语。尼泊尔古代语言文学作品大多用梵文写成,最早见于公元5世纪里查维王朝的碑铭和铜牒。10世纪之后,宫廷梵文文学兴起,大多是歌颂神灵的作品。马拉王朝时期,由于大多数国王爱好和推崇文学,民间梵文文学和尼瓦尔语文学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时的作品大多是赞美诗和爱情诗。贾格德·伯勒迦希·马拉国王的《采莲》是17世纪有名的诗集。 18世纪,伯里特维·纳拉扬·沙阿统一尼泊尔,定廓尔喀语(即尼泊尔语)为国语,尼泊尔语文学才开始出现。一般认为这是尼泊尔文学的开创时期。这时的诗人维尔·夏里·潘德、拉库纳特、巴森德、英迪拉斯、维德亚伦耶·格斯里和亚杜纳特·博克利雅尔等人的作品因袭了梵文诗的格律,但基本上是用尼泊尔文写作的。 被称为“最早诗人”的帕努帕格德·阿加里亚开始描写社会实际生活,将尼泊尔语文学引向了新阶段。莫迪·拉姆·帕德被称为帕努帕格德之后文坛上的一颗明珠。他收集、整理并印行了帕努帕格德的作品,撰写了《帕努帕格德传》以及其他许多作品。他的思想豪放不羁,创作的诗歌通俗易懂,便于吟诵。1886年他创办了第一个月刊《廓尔喀·婆罗多生活》,提倡用尼泊尔文写作,宣传文艺的革新和口语化,后被当局视为不轨而加以禁止。19世纪后半叶,被称为尼泊尔文学发展的中期。散文就产生在这一时期。 20世纪初,毫不触及社会实质问题的赞美诗和爱情诗再度兴起。梵文诗的格律也被运用于散文之中,并强调要以含蓄、隐喻等手法进行写作,结果作品大多追求辞藻,内容显得贫乏。而诗人勒克纳特·鲍德雅尔和特尔尼特尔·戈伊拉腊等却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现实社会生活。鲍德雅尔的《笼子里的鹦鹉》、戈伊拉腊的《祭品》等作品就实践了他们的这种主张。有许多作家针对现实中的问题发表评论。这一时期,小说和反映社会现实的戏剧也开始出现。 印度人民觉醒的思潮波及尼泊尔,不满拉纳家族专制统治的民主力量日益增强,文艺界也大受触动。作家的创作题材转向下层社会,有不少作品开始描写“小人物”的命运,诗人也开始采用民歌形式进行创作,于是逐渐形成30年代以皮姆尼提·迪瓦里为先导的“自由体诗派”。勒克希米·伯勒萨德·德沃戈达的诗《木那马丹》就是用民歌体写的。 作家接触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黑暗现象,对社会前途产生了悲观情绪,于是出现了伤感主义派。勒·伯·德沃戈达、皮·迪瓦里等人转而描写下层人民的贫困和不幸。德沃戈达的作品本富于浓厚的浪漫色彩,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幻想,后来他对严峻的社会现实感到失望和不满,后期的作品大多描写真实的社会生活,被尊为大诗人。他的《沙恭达罗》、《苏罗珍娜》和《乞丐》以及皮·迪瓦里的《洗衣女人》等作品就是当时社会的写照。伯尔·格里辛·沙姆则是“哲理派”诗人,他反对文艺作品宣扬抽象的善恶,主张揭露社会弊病。他擅长写戏剧,《心病》是他的代表作品。这部剧本不是单纯地为演员提供表演舞姿和技艺的机会,也不是去描写印度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它是尼泊尔第一个描写本民族社会生活的悲剧,对于启发和教育人民起了积极的作用。 这一时期,小说家古鲁·伯勒萨德·迈纳利、帕瓦尼·比丘、布什格尔·沙姆谢尔、马德里迦·伯勒萨德·戈伊拉腊、皮·迪瓦里和维希沃希沃尔·伯勒萨德·戈伊拉腊等人发表了许多描写下层人民穷困潦倒、妇女无权等暴露社会黑暗的作品,推动了近代尼泊尔文学的发展。但也有一些作家虽然对社会也有所揭露,但着重渲染个人的道德修养,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 40年代,民主运动风起云涌,人民群众积极斗争的精神也开始反映到文学作品中来。伯·格·沙姆的剧作《我》、《木恭达和英蒂拉》,古·伯·迈纳利的《抵押》,就是反对童婚和要求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作品。维·伯·戈伊拉腊的《罪恶的眼镜》和《拉黄包车的人》等作品,以描写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来揭露统治者的罪恶。此外还有伦·辛·邦格德尔的《国家的外面》、《娘家》和《跛子的朋友》等。 1951年,拉纳家族的统治被推翻,文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争取民族独立,追求个性解放、社会平等、生活自由,要求提高妇女地位等各种题材的作品也随之大量出现。哈里德耶·金德尔·辛赫·伯勒坦的小说《一座坟墓》,戈巴尔·伯勒萨德·里玛尔的长诗《母亲的梦》,维贾耶·马拉的戏剧《活着的死人》以及皮·迪瓦里的独幕剧《为何当大臣》,就属于这类作品。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