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无忌 |
释义 | 张无忌张无忌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男主角,武当张三丰的弟子张翠山与白眉殷王的女儿殷素素之子。出生于冰火岛,父亲张翠山,母亲殷素素,义父谢逊,十岁之前跟父母及义父在冰火岛生活,后来随父母回到中原,不幸中了玄冥二老的玄冥神掌,连张三丰也束手无策,明教神医胡青牛也无法治愈。后来张无忌巧遇一只白猿从其肚中得到九阳真经,化解了玄冥神掌之阴毒也练成了九阳神功。在小昭的帮助之下练成乾坤大挪,并帮明教解决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之危,情急权变之下,众人拥护他当上明教教主。最后因朱元璋等人谋反,张无忌看破权势离开明教,跟赵敏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 基本资料 张无忌姓名:张无忌 曾用名:曾阿牛 性别:男 父:张翠山 母:殷素素 舅舅:殷野王 表妹:殷离 义父:谢逊 外祖父:殷天正 出生地:冰火岛 武功:张翠山和殷素素还有谢逊教他的,名字不明。武当长拳、九阳神功、武当梯云纵、圣火令神功、乾坤大挪移、少林龙爪手、崆峒七伤拳、太极拳、太极剑法。 初恋地点:红梅山庄 初恋对象:朱九真(而朱九真却不喜欢他) 曾经的心上人:周芷若 刻骨铭心的最爱:赵敏 曾经喜欢过的人:朱九真,赵敏,殷离,小昭,周芷若 § 人物经历 《倚天屠龙记》张无忌: 金庸所著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一个人物。武当张三丰的弟子张翠山与白眉殷王的女儿殷素素之子。 张无忌出生于冰火岛,父亲张翠山,母亲殷素素,义父谢逊,十岁之前跟父母及义父在冰火岛生活,后来随父母回到中原,不幸中了玄冥二老的玄冥神掌,连张三丰也束手无策,明教神医胡青牛也无法治愈。 后来张无忌巧遇一只白猿从其肚中得到九阳真经,化解了玄冥神掌之阴毒也练成了九阳神功。在一次巧遇当中遇到小昭,在小昭的帮助之下练成乾坤大挪移破壁而出,并帮明教解决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之危,情急权变之下,众人拥护他当上明教教主。 张无忌身边总是不乏美女相伴,如赵敏、周芷若等,张无忌对她们是又爱又恨。最后因朱元璋等人谋反,张无忌看破权势离开明教,跟赵敏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 人物爱情 《倚天屠龙记》张无忌是个有人觉得可爱,有人觉得窝囊的主人公。性格软弱、仁慈,一个木纳而且宅心仁厚。张无忌误打误撞当上明教教主,练好前人留下的九阳真经,并且加上乾坤大挪移,除了深不可测的一代宗师张三丰,实在是当时天下无对手。对于这个金庸自己后来都没法控制,只好按其性格写下去的人物,确实更加接近于现实中的普通人(这是从性格方面说。现在人当然不可能有那样的武功,也很难有那样的艳福)。 他在爱情上的选择问题,对于四大美女,周芷若、殷离、赵敏和小昭。虽然金庸给一个模模糊糊的结果,但就和他自己后来说得那样,到头来,谁也没有彻底和无忌断绝,也就是还都有可能与之共结连理。而任何有所舍弃的选择也都是及其艰苦的,反过来一并拥有,一个不落,也有非常的困难,所以只好不了了之,扯个淡收场作罢。在这种情况下,外人当然也很难给个准确而完美的答案。 在艺成之后他首先遇到那个处处寻找张无忌的殷离,他却叫曾阿牛。而他答应殷离的一生厮守也是在逼迫之下,同情心占有上风的情况下作出的。到后来他知道这个面容丑陋的女子就是蝴蝶谷的少女阿离,而她念念不忘,处处寻找的居然就是自己。这种情况下,张无忌也就是“岂知她竟会对自己这般念念不忘,不由得好生感激。”所以总体上说,张无忌和殷离是没有那种心心相印的爱情的。 而对于那个“汉水舟中喂饭之德,永不敢忘”的周芷若就不能简简单单的说得明白的了。张无忌对她似有情,但却也是朦朦胧胧,或者可以说张无忌就根本没有明白他自己对于周芷若是什么样的感情。张无忌那种受命于人,优柔寡断的性格在对于周芷若的问题上是最显露无遗的。如全书最后所说他始终对于周芷若是一种敬畏之情,而与其成婚却也是奉了起义父之命,他对周芷若始终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先是感怀于她,感恩于其屡次相救于。而后又是孝字当道奉义父之命成婚,而如他自己所想与周芷若成亲,正是顺了广大英雄豪杰之意。意于名门正派相交。 《倚天屠龙记》说到赵敏,她当然很难找出一个不适合张无忌的理由。世间美好女子何其多哉,但象她这样聪慧的的女子却如凤毛麟角。聪明人很容易找,但智慧的人不容易找。古人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她应是两者都具备的。身为大元朝的绍敏郡主能独当一面,对于大局的统筹,需要的不单是不让须眉的豪气,还要那知己知彼的智慧;身为人女,为了保全所爱之人硬是担起未婚先孕的骂名,显现出的不单是对挚爱的维护,更有危难之中的大智大勇,最值得感叹的可能还是“知父莫若女”啊;对待爱人,赵敏绝不会说“我可以不和他在一起,只要他幸福”,她所爱的人的幸福,必然要有她的参与,也绝不会说“今生若无缘,来生我们厮守。”一百年太长,她只争朝夕。这不只是对爱情的肯定,更是对于人生观的自我肯定;“凡事不可看表面。”是赵敏对张无忌的忠告,也是对天下男人的忠告。像周芷若这样秀美柔弱、我见忧怜的女子是极具蒙蔽性的,当然周确实是一聪敏美丽兼备的能耐女子,只可惜偏偏遇上了赵敏。而赵敏不曾费尽口舌争辩却以她独特的方式让张无忌用自己的眼睛看清事实……试问这等智慧古今几位女子能有? 最后一个是小昭。温柔体贴,可爱可亲,这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完美形象。而张无忌打动她的也不过是其老实真诚,对她一个丫环身份的人还关怀备至。其实这到不是因为小昭身份怎么样的特殊,使得无忌怜惜于她,张无忌本就是个不顾自身,一心想着别人的人。他可能是性格软弱,他也可能确实优柔寡断,不具备大英雄之气概,但他有一颗善良仁爱的心是不容怀疑的。具体到张无忌是不是真的爱小昭我到觉得值得商榷。刚开始张无忌无疑是对小昭没有男女之爱的那份感情的,只不过看着她有些可怜,他作为男子有责任保护她而已。到后来,看小昭那个态势,可能张无忌也就不明不白地觉得小昭也是人选之一,并列四美了(这里我想说的,不是张无忌不喜欢小昭,他当然喜欢小昭在身边,只是可能不是像对周芷若和赵敏那般的爱意连绵罢了)。 § 人物评价 《倚天屠龙记》张无忌是个普通人正如金老先生刻画时所说张无忌更像一个凡夫俗子。而作为一个凡夫俗子,他就不可能是完美的。张无忌可谓是君子,但他却不是一个好的领袖,或者可以说是他不具备做领袖才能。 张无忌贵为明教教主,论起政治可谓是一窍不通,甚至有些畏首畏尾。明教教众遍布天下,与朝廷为敌。如今的蒙古帝国风雨飘摇,摇摇欲坠。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华夏江山则可失而复得。张无忌却无法以民族大业为重,却总是在小事上纠葛。蒙古人的荣耀,早在成吉思汗的时候便锋芒必露。可是受到华夏奢靡之风的影响,蒙古铁骑的威力已大不如前。张无忌却不志在为国,而是急于接义父回中土。他不适合干大事。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所以说张无忌只是君子,而不是男子汉大丈夫。 张无忌说起来也是名门之后,虽然双亲死的早,义父也不在身边,但身为武林第一人张三丰的徒孙,也可算是身世显赫了。但由于受义父之累(这样说或许有失偏颇,因为没有谢逊,或许他能否来到世上都是问题。张殷的结合要不是狮王的“撮合”,其坎坷可真如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难以想象了),小小年纪就饱偿人间酸甜苦辣,独自一人苟延在外。 张无忌比较重色,他见到美女“心中就是一动”,仔细观察人家,心中赞叹,口头也不少说,而且会“有想法”。在金庸笔下这么多男主角中,恐怕只有韦小宝能与之媲美了,但韦小宝似乎还知道自己特别喜欢谁,可是整个倚天看下来,也看不出张无忌对谁特别钟情。赵敏也许是金庸笔下最性感、最主动的女人了,即使是《侠客行》里的叮叮当当,贪恋风流的石中玉,也没有赵敏那般善使手段,钩魂摄魄,番邦女子果然不同,但也还是张无忌够贱才成就了赵敏,否则华筝为何得不到郭靖? § 形象塑造 张无忌“武侠其表世情其实”,金庸作品中多元的文化观与性格多重的张无忌。 张无忌是“射雕三部曲”第三部《倚天屠龙记》的主人公形象,《倚天屠龙记》是金庸创作中期的作品,在《民报》连载,是他在主人公塑造转型期的作品,这种转型主要是主人公形象主流思想的转变。因而在人物塑造上自然也就有了一些转型的痕迹,具有了更多的复杂性,更能折射出金庸文化观和思想的转变转变,可以说张无忌复杂的多重性格,正是金庸多元化的文化观造成的,他内心的矛盾,是多种文化的组合造成的,是儒道佛三家文化思想在融合过程中的冲突造成的。 《倚天屠龙记》通过对“屠龙刀”,“倚天剑”的争夺,展开了一系列斗争,围绕这一事件,展开了正与邪的较量,阐释了善与恶的交替性、互转性。刻划了一大批令人难忘的人物群像。而张无忌在这一背景下的成长历程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复杂的形象,一个儒道佛三家思想组合的产儿,这样的组合却不是完全和谐的。这在他的性格上有充分体现。 以“儒”为主的童年教育。张无忌从一出生开始,就有了双重的基因,父亲是名满天下的张五侠,典型的正派人士,侠义人物,武林泰斗张三丰的亲传得意弟子,是令天下恶人闻名丧胆的大英雄,他深受武当一派的教育,道家文化的熏陶,却苦苦不能超脱,为世俗所羁,这一点连张三丰也不否认,认为他地于死板,不知变通。张翠山古道热肠,手足情深,他不是一个正宗的道家人物,而是儒家思想占主流的世俗之侠,他重声名,在都大锦一家被害后,急急追寻凶手,只为澄清事实,恢复清誉,惧怕与殷素素交往(尽管内心十分希望与她交往)。看见殷素素是女儿身后不敢登舟,为的还是武当张五侠的名声。他手足情深,为找出伤害俞岱岩的凶手而四处奔波,大肆寻分。他外号“铁钩银划”,一“钩”一“划”更主要是指书法而不是单纯的兵器。可见他是儒家思想占主流,而母亲则是一个工于心计,为达目的不计手段,令天下英雄头痛不已的“妖女”。更是正派人士视之如洪水猛兽的魔教——天鹰教教主之女,紫微堂的堂堂主。这样的父母的基因,对于张无忌没有太多的遗传,有的仅仅 是张五侠的侠义之风和殷素素的一点小聪明。张无忌的童年是平静而祥和的,一个侠义的父亲,聪明而变得十分善良的母亲,再加上一个博学多才,大名鼎鼎的金毛狮王,这个豪放粗犷重义的“性压抑者”。一个内心充满仇恨,人性并未泯灭的义父。处于一个与世隔绝的冰火岛;童年的教育自然就是这三个人的教育与行为示范,相互间自然充满了仁爱、关怀、互谅。父亲除了江湖大义恐怕不会讲过多的东西,母亲自从生下地以后,连鸡也不忍心杀,充满了慈爱。自不会再教他害人之法,至多也就是教他如何提防。义父对他,更是慈爱有加。只有当他离冰火岛,双亲逝去,义父远离之后,才领略到人世的险恶。父亲、义父都是儒家思想占据主流的人物。他们都持儒家思想,张翠山前面已分析过,而谢逊则是精通易理学说,熟悉读诗书。二人都主张为亲友复仇,这是符合儒家的主张。 § 侠之君子 《倚天屠龙记》“侠”与“君子”。君子要见义而为,要勇于为义而战。侠作为讲义、重义、伸张义、维护义的人,要以“义”为中心,张无忌要为侠,自然离不开义,张无忌赴大都救六大派掌门人,为的是江湖大义,弃父母之仇于不报,其中也有顾全江湖大义的成分。可见,张无忌这个“侠”,具备了儒家君子的不少特征。他轻利,不与汝阳五为代表的朝廷合作,尽管这有可能让他失去最爱的赵敏(当时他并未发现最爱的是赵敏)。他威武不屈,重义,许多人的威逼利诱都未让他吐露义父所在。他“见危授命”救明教于倾覆之刻,任明教教主。正因“侠”与“君子”的诸多重合性,导致了国人对于“侠”的崇拜。而张无忌虽不是“侠之大者”,却也从未放弃对义的追求,他与常遇春同卧室外,以示共患难重朋友之义,救六大派掌门人,任明教教主,顾江湖大义,以弱小之躯送杨不悔到昆仑山坐忘峰,顾“己诺必成”之信义。对于周芷若的伤害一再想恕,也有重“汉水喂饭”这恩义的成分,不过这样对一个美貌子的小恩小惠,一再报签个没完没了,就有好色之嫌了。 《倚天屠龙记》过份地重义,难免要伤害到他人的利益或团体的利益。人们生活于群体之中,人与人之间免不了会发生矛盾。各人自有朋友、亲人,倘若为了朋友、亲人之义,难免会伤害他人,乃至与自己毫不相干之人。鲜于通恶纲满盈,但也有亲信门人,这些人如果也为师长之义而缠上张无忌,岂不麻烦,谢逊更是仇家满天下。张无忌要顾“亲人之义”,而这些人要讲“知己之义”,冲突岂不来了?但张无忌已不是只讲“义”的人了,他的主流思想已经是非儒而佛了。 “利他”与“仕进”的冲突。应该说,张无忌最大的特征不在“义”而在“宽容”、“慈悲”和性格的“多重”。这所以要分析“义”,是因为他作为“侠”,离不开“义”。而这与他性格的“多重”又是密切联系的。张无忌的出场,不同于金庸笔下的其他诸侠,他有更多的责任,他要化解六大派与明教的急端,化解谢逊和江湖中众多人物的恩怨,团结天下英雄反抗元朝。这些任务无一不是艰巨的,并不是凭高强的武功就可以完成的。并不是只凭“侠风义举”、“君子人格”就可以完成的。 金庸大概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而通俗小说又不必深究我少思想的高度,就让张无忌什么思想都有一点,什么思想都可能闪现,把自己多元的文化思想放入张无忌的行囊之中,让他要什么思想就拿出什么思想,很好地为自己的行为作出解释。这还不够,还得用点常用的方法,让一个在他采用“邪恶”手段对付邪恶之人的人站在他周围,来使用正统侠士不能采用的许多手段,以补行为受限之不足,正如黄蓉之于郭靖,赵敏出现了。而金庸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绝不会像许多一般的武侠作者一样,让赵敏和张无忌青梅竹马。他看到了一个变化,一个善与恶和周芷若的外善内恶。从而让情节更曲折,更有吸引力,而且作品也更具哲理性。金庸对于各家思想均有所涉猎,表现在他作品中主要是儒、道、佛三家思想。金庸自己也说在创作时力图避免重复人物形象,因而他遵循一条儒—道—佛的创作路线,分别以这三家思想为指导,综观其作品就不难发现, 《射雕英雄传》以前为儒,《倚天屠龙记》以后为佛,到了《鹿鼎记》时业已返朴归真,因而他停笔不写了。《倚天屠龙记》是正处于道—佛的转型的作品。三家思想并存。从而导致了张无忌性格的多重性与矛盾性。 § 仙骨侠情 《倚天屠龙记》张无忌从一开始就具有了过人的胸怀与宽容,他一开始就超脱了,他慈悲,有十分强烈的佛家的“利他性”。当在冰火岛谢逊讲述家庭惨变之时,他说的是“他……他还能活吗?”与张三丰下山求医时首先想到的是俞岱岩的伤势,就连张三丰也暗自赞叹,被周芷若刺中后也替周芷若开脱罪责,认为是周芷若被逼无奈。这需要何等的胸襟。他处处为人设卢,就连比武也怕伤了别人的颜面。他学得了无双的医术,替人解除病痛。佛教提倡道德实践,注重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张无忌的一切行为都在围绕这一教义而展开。他做大善之事,为大义而忘私仇,不惜违背儒家“父母之仇,不共戴天”的主张,不但放弃了亲仇,甚至为仇人做事,远赴大都救他们,只为“武林一脉”,为的是顾全江湖大义,反元大计。救万民于水火,他为救明教教众,独自一人迎战六大派高手,为阻止纷争,竭力解决了明教与六大派的恩怨,或施恩,或阻止。他固然顾全了大义,但他不愿伤害别人,一味宽容的思想,却又让他显得十分无奈与软弱。对于爱情他束手无策,始终惧怕伤害到其他人而不敢对任何一个女性吐露衷情。对殷离所讲的只是为了安慰殷离,对周芷若讲情话是在误认为赵敏杀殷离夺宝刀而且谢逊给二人订婚之后。直到周芷若一再相逼之后才说出最爱的是赵敏。 他要保持“君子”人格,又要处处为人设想,注重“慈悲”、“宽容”。而又不能像张三丰一样抛开儿女私情。自然就要产生冲突与无奈了。这种冲突还表现在他的事业上,而且这种冲突更明显。他要行大善。培根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这与佛教教义是相符的,具体到书中就是要率领江湖豪杰,推翻元朝的统治,也就是儒家的“仕进”思想。这一点也符合道家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启示,即“替天行道。”这就使他陷入维谷之中,要率人起义,杀人流血,这与“慈悲有所冲突。一方面“君子”人格,“侠者之风”决定了他不能讲阴险、用诡计,这与成帝王者是冲突的,所以他只好大干一场后,被逼悄然隐退了,他的“侠者之风”,为侠这本的种种限制,压得他十分无奈,尤其是险恶、阴谋之前常常饱受伤害,这才使他有时也就试图通过道家思想来解脱,因而有时也会崇尚自然,怀念冰火岛的生活,习成九阳神功后不愿离开深谷。不过这样道家思想的闪现只是短暂。他还是得出来行“无畏施”与“利行”。 § 金庸自评 《倚天屠龙记》金庸金庸《倚天屠龙记》后记:“《倚天屠龙记》是“射雕”三部曲的第三部。这三部书的男主角性格完全不同。郭靖诚朴质实,杨过深情狂放,张无忌的个性却比较复杂,也是比较软弱。他较少英雄气概,个性中固然颇有优点,缺点也很多,或许,和我们普通人更加相似些。杨过是绝对主动性的。郭靖在大关节上把持得很定,小事要黄蓉来推动一下。张无忌的一生却总是受到别人的影响,被环境所支配,无法解脱束缚。在爱情上,杨过对小龙女至死靡他,视社会规范如无物;郭靖在黄蓉与华筝公主之间摇摆,纯粹是出于道德价值,在爱情上绝不犹疑。张无忌却始终拖泥带水,对于周芷若、赵敏、殷离、小昭这四个姑娘,似乎他对赵敏爱得最深,最后对周芷若也这般说了,但在他内心深处,到底爱哪一个姑娘更加多些?恐怕他自己也不知道。作者也不知道,既然他的个性已写成了这样子,一切发展全得凭他的性格而定,作者也无法干预了。像张无忌这样的人,任他武功再高,终究是不能做政治上的大领袖。当然,他自己根本不想做,就算勉强做了,最后也必定失败。中国三千年的政治史,早就将结论明确地摆在那里。中国成功的政治领袖,第一个条件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以及对政敌的残忍。第二个条件是“决断明快”。第三是极强的权力欲。张无忌半个条件也没有。周芷若和赵敏却都有政治才能,因此这两个姑娘虽然美丽,却不可爱。我自己心中,最爱小昭。只可惜不能让她跟张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所以这部书中的爱情故事是不大美丽的,虽然,现实性可能更加强些。张无忌不是好领袖,但可以做我们的好朋友。事实上,这部书情感的重点不在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男子与男子间的情义,武当七侠兄弟般的感情,张三丰对张翠山、谢逊对张无忌父子般的挚爱。然而,张三丰见到张翠山自刎时的悲痛,谢逊听到张无忌死讯时的伤心,书中写得太也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 § 历史上的张无忌 张无忌(?-1366年)元末北方红巾军领袖。父祖皆为白莲教教主,其父起义失败牺牲後,他与母殷氏逃奔杭州,後匿东海居砀岛上。至正十五年(1355年),被刘福通迎至毫州(今安徽毫县),建宋政权,改元龙凤,称 帝,号“小明王”。以杨逍、范遥为左右丞相;刘福通、罗文素为平章, 刘六知枢密院事。未几,刘福通杀杨逍,任丞相,进封太保,改行中书省, 辖毛贵、赵均用、朱元璋等部。及遣三路军北伐,龙凤五年(1359年)五月,移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八月,退居安丰(今安徽寿县)。九年二 月,张士诚命吕珍袭安丰,朱元璋率军解围,迎他至滁州(今安徽滁县)。 十二年,被朱元璋部将常遇春溺死於瓜步江中。 § 相关词条 周芷若赵敏杨过郭靖 张三丰明教谢逊金庸 九阳真经武侠小说武侠人物中国文化 武当光明顶白眉鹰王少林寺 § 参考资料 1、http://www.qihoo.com/wenda.php?kw=%D5%C5%CE%DE%BC%C9&do=search&noq=q 2、http://www.ruiwen.com/news/16008.htm 3、http://tag.heyhot.com/viewthread.php?tid=2329 4、http://hi.baidu.com/nieyuan526/blog/item/7195d708309098d763d9863e.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