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德粹
释义

§ 生平概况

攸县地图张德粹,字敬之,1900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攸县东乡田村。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13岁之前一直随父攻读四书,后来才人本乡新办的国民学校和攸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1917年就读于长沙岳云中学。中学毕业后,依靠亲友的资助和奖学金,先后就读于南通农学院、金陵大学及东南大学农学院。

1922—1927年在东南大学专门学习农场管理、农业经济及农业化学等学科,1927年获学士学位。这段时期,奠定了他毕生专心致力于研究中国农业经济问题的基础。同年应母校长沙岳云中学的延聘,担任化学教员。1931年又回到国立中央大学(即原来东南大学)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并兼任助教。次年再一次回到岳云中学任教员,兼任训育主任,襄助办学。

1935年,在长沙参加湖南省公费留学考试,被录取为四人中的第一名。由于久闻丹麦农业发达,土地制度改革卓有成效,农业合作组织完善,张德粹于同年8月乘船经南洋、地中海去了欧洲,在意大利威尼斯登岸,改乘火车经德国到达丹麦,考察丹麦农业及合作组织,后来进入丹麦皇家农学院进修。

1935年10月转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合作学院,专门研习合作原理一个学期。写了一篇毕业论文,题为:“合作原理之综合分析”,获“荣誉研究员”证书。1936年春天,再返丹麦,遍访农业社区,考察各种不同形式的农业组织与农业合作社近3个月,熟悉了丹麦农业合作与农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实际经验,并顺便考察了德、奥、瑞士、法国及瑞典等国家的农业经济状况,互作比较参照。

同年9月人英国的威尔斯大学,在著名的农业经济学家艾世比教授指导下,研究农业经济学和农业合作问题。艾世比教授为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创办人之一,也是英国各地农业组织协会的热心支持者。在他的指导下,张德粹撰写了他的硕士论文,题为:“英国与丹麦之农业合作金融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丹麦和英国三年考察与研究心得,受到五位考委一致的高度评价,获得了硕士学位,英国有几家合作组织争相刊印发表他的论文。

获得硕士学位后,张德粹又随艾世比教授转到牛津大学的农业经济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这个时候,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爆发,于1938年8月起程回国。返国途中经过美国,便中访问了哈佛、耶鲁、康乃尔、威斯康星及加州大学,并访问了几家大农场与农业合作组织,与我留美同学交流了在国外考察和学习的经验与体会。回到老家攸县时已是11月初了。

1921年张德粹与同乡陈相淑女士结婚,生有一子二女,均学有所长。

§ 培育人才

人才培养德粹回国后,于1938年冬受聘为当时国立西北农学院业经济系教授,为大学本科和专修科学生讲授农业合作和产品运销两门课程。1940年春天,他有计划地组织本科毕班学生11人做陕西省农业经济调查,并指导他们以调查所资料,分别完成了11篇学士论文。时几乎所有农业经济学科的课程,都没有适用的教材,文参考书籍也极贫乏。张德粹刚从国外留学归来,搜集了大国际方面的新鲜资料,于是一面讲课,一面编写讲义。这段期,他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很艰苦,但他全力扑在教学工作中,受到学生爱戴。在他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和教学工作的34经历中,这是一个开端。941年5月,母亲洪太夫人弃世,张德粹排除万难,返回县奔丧,并辞去了西北农学院的教授职务。安葬了母亲之后,接受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之聘,担任农业经济学教授。当时浙江大学农学院迁至贵州省湄潭县,张德粹仍担任农业合作与农产品运销两课教学工作,并培养农业经济学科的硕士研究生。

1943年,应邀出任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他主持系务,特别注重多方延聘人才,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仍继续担任教学工作,并招收农业经济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和教学后备人才。

这段时期,教学之余,他还从事农业经济研究工作,并陆续把研究成果写成论文,在定期学术刊物上发表,如《中国经济建设季刊》 、 《中农月刊》和中央大学农业经济集刊等。主要课题为农业合作和农产品市场问题。1943年先后发表了《农村建设与农业合作之相关分析》、《论农业保险合作》、《近代各国农产价格的统制及其评议》等。1944年有《晚近各国粮食政策概论》、《物价剧变与农民》以及稍晚发表的《中国国民粮食的量与质》等。这是张德粹从事中国农业与经济问题研究工作的初始阶段。

1945年8月日寇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中央大学搬回南京。当时由于交通困难,张德粹一直等到次年5月才得携眷乘校方租用的轮船返回南京。而学校修缮工作仍未完工,乃应初建的国立兰州大学之聘,短期担任教务长。协助办学,并兼授经济学原理及西北开发史两门课程。年底中央大学开学,兰州大学创建工作也大致完成,乃转回南京中央大学任教。

张德粹多年来讲授“农产运销学”一课,不断增补资料,修订讲稿,精益求精,自成体系。这部稿子1948年由中央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刊印,被列为中国经济书刊生产合作社的专门研究著作,也长期被用作农业经济系的教科书。这是他第一部公开发表的专著。一直到他于1972年退休以后,仍被用作教本,继续在台湾广为流传。

同年,张德粹受聘为设在台北市的国立台湾大学农业经济学科教授,次年兼任农业经济学系主任教授,连续20年之久,后又兼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 理论研究

张德粹在台湾大学期间,继续担任农业合作和农产运销学教学工作,后来兼教土地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经济学等主要课程。各门课程都自编教材,陆续出版,并被台湾教育部定为大学用书。各种专门著作有十种。这段时期,还陆续开展了大规模调查研究工作,写成科学研究报告30多篇、100多篇学术论文,达到了很高的学术造诣。总计发表过的专门著作、调查研究报告及学术论文共800多万字。大部分为中文,少数为英文,在国内外广为传播,在农业经济理论上、农业政策上有深远的影响。

1956年张德粹受台湾糖业公司委托,以(台湾)中国农村经济学会名义,负责研究砂糖保证价格问题。当时台湾经济以农业为主,稻米和蔗糖是两大支柱,砂糖外销所赚外汇,占当时台湾外汇总收入的70%以上,对于台湾经济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砂糖市场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千变万化的影响,蔗农又受糖价急剧波动的影响,难以安心种植甘蔗。并且,甘蔗与稻谷及许多别的农作物是互相竞争的农作物,比较成本和收益状况,制约着它们相互的消长。加之甘蔗的生长期又比较长,转换不那么灵活。而砂糖保证价格的高低,从国民经济来说,必对外汇收入、人民生活、财政补贴以及物价变动产生影响。在张德粹的主持下,台糖保证价格的研究,经过一年深入调查与统计分析,弄清各有关方面的互相制约关系,从而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保证糖价的计算公式,写出了《砂糖保证价格研究》报告。

1970年,张德粹代表台大农业经济学系与美国农业部合作,研究台湾主要农产品的供给、需求与贸易的长期变化预测问题。经过两年调查分析,完成了相应的研究报告,同时用中英文发表。张德粹对于农产品运销与价格问题的研究,从单一产品,逐步扩展到综合性、比较全面的研究,从一般分析到经济模型的建立,这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这段时期,正是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前夕和初期阶段,市场发展较快,农产品运销越来越成为一个尖锐问题,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张德粹集中研究了台湾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农产品运销价格问题。对台湾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农村经济发展问题,也是张德粹的研究领域,其中又侧重于农业发展、土地经济及农村合作。主要研究报告和论文如:《小农经营及其出路》(1956)、《中国耕作机械化的可能性》(1954)、《台湾北部地区劳动力之分析》(1956)、《由新时代的农业趋势论到台湾农业前途》(1962)、《如何促进台湾农业现代化》(1972)等。

张德粹的研究领域,还包括国外农业经济。除了他的硕士论文系研究英国与丹麦的合作金融问题之外,后来发表过的论文如:《近年美国的合作事业》(1955);《论现今各国农产价格管制政策》(1955);《世界最主要的粮食小麦面粉之产销分析》(1971);《近代农业合作之发展》(1973);《农业金融的重要与各国农业金融制度的发展》(1976);《美国农业推广制度》(1953);《美国农村福利设施概述》。其中有的是学术论文,有的是考察报告。

§ 晚年生活

台湾大学按照有关规定,张德粹于1972年从台湾大学退休,时年73岁。作为一位教育家和科学家,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功成业就。张德粹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但是,他却并没有结束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那时候,台湾大学仍聘请他为兼任教授,继续指导研究生学习和论文的写作。

事实上,张德粹个人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也仍在继续进行。主要是一方面补充、增订并整理已经出版的专门著作,例如, 《农业合作的原理及实务》一书,1973年又出了第二版。其次是完成手中未了的专题研究工作,其中包括糖价问题、土地问题等。他还在晚年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中国人口问题。早在60年代初,张德粹就很注意中国的人口问题,并发表过两篇论文:《生物学理的人口论》(1960)和《台湾人口政策商榷》(1965)。还出版了一本人口问题的专门著作,题为《人口问题要义》。退休以后,又设立专题研究,发表过的研究成果有:《台湾地区适当人口成长水准之研究》、《农业人口与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进步之相关分析》以及《台湾地区适当人口成长率之研究》。这三篇研究报告,互相紧密联系,是在1976年和1977两年之内发表的。在中国人口问题上,他的主要观点一贯是:应该限制人口过分的增长,使人口品质提高,造成富裕康乐的社会。

张德粹曾经两度在中国西北地区工作,虽然时间都不长,但他对作为中国古文化发祥地的西北地区的发展,怀有浓厚的感情和兴趣。在他临终前两天,即1987年7月27日晚间,还在对他的一篇题为《中国文化之发源地——我西北地域》的论文,作最后修饰定稿。并在稿末注明:“本稿是为西北农学院门生故旧写的。”热爱祖国,这是他最后的嘱托了。

张德粹把他的毕生精力都用在教育和科学事业上。除了短期兼任过台湾大学农业推广系主任、私立文化大学合作经济兼任教授,以及台湾农村经济学会理事和国际农业经济学家协会会员之外,没有担任过行政职务或社会工作,全力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培养出一大批农业经济专家,各自在教育、农业、经济、金融等各界,做出了显著的贡献。其中作行政工作的,大多也是从政的科技人员,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人才。为了纪念张德粹从事教育事业逾30周年,1968年台湾教育部颁赠《多士师表》横幅一帧。到了1986年,张德粹虽然已不再担负具体的教学任务,只是还经常到给他保留的办公室看看书报杂志,台湾大学仍聘请他为名誉教授,以示崇敬。

§ 人物简历

《中农月刊》1900年12月26日 生于湖南省攸县柏树下田村。

1907年 八岁启蒙,由父亲授。

1916年 攸县第一高等小学毕业。

1921年 长沙岳云中学毕业,与陈相淑女士结婚。

1927年 国立东南大学农科毕业。

1928—1934年 先后在岳云中学教书,在南京中央大学研究院进修,并研究助理。

1935年 参加湖南省公费留学考试,并以第一名录取。同年,进入丹麦家农学院进修。

1936年 实地考擦丹麦农业合作,及德奥瑞士,法国农业业,9月转学英国威尔斯大学,师从艾世比教授,研究农业经济与合作。

1937—1938年 获取威尔斯大学硕士学位后,进入牛津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工作,抗日战争爆发,起程返国,应聘为西北农学院教授。此后毕生从事业经济学科教学与研究工作50多年。

1938—1941年 西北农学院农业经济学教授。

1941—1942年 浙江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时在贵州湄潭)。

1943—1948年 中央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

1948—1972年 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系主任并兼教授,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1973—1986年 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系兼任教授。

1986—1987年 台湾大学名誉教授[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