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弦 |
释义 | § 人物简介 张弦 中国电影剧作家。原籍浙江杭州,生于上海。195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冶金机械专修科。1956年开始发表小说及电影文学剧本《锦绣年华》、《甲方代表》等,先后获1979年、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历任马鞍山市文化局专业创作员、中国作协江苏分会专业作家。 1978年后相继创作短篇小说《记忆》,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经本人改编成电影剧本后,获1982年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他改编的影片《井》、《湘女萧萧》分别获1986年意大利阿尔米纳国际电影节银奖和法国金熊猫奖、西班牙堂吉柯德奖。张弦以塑造女性形象著称,以雅俗共赏为其特色。 § 生平 张弦 在解放前 张弦,原名张新华,1934年 6 月 22 日出生于上海一个银行职员的家庭里。从他正式发表电影剧本《锦绣年华》,至今已有二十五个年头。只是由于他在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二十年间几乎无法创作和发表作品,直至近几年对他的错划问题改正之后,他才有可能重新创作,并以蓬勃的热情、深刻的笔触、独特的构思,写出了一些较之他的青年时代更有特色、有深度的电影剧作和小说。张弦的作品数量虽然不多,却以他敏锐的目光、深沉的思索,思想和艺术上不断的追求和探索,引人注目。张弦九岁时,父亲于沦陷后的南京,在半失业状态的生活挣扎中忧愤离世。张弦在寡母和姐姐抚养下,勉强得以求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处于国民党反动统治之下,一片黑暗贫困。张弦上中学后,时刻面临失学的威胁。前途茫茫,生活艰难,他唯一的爱好,便是用仅有的少许零用钱,到书摊子上去租书看,古典小说、剑侠小说,茅盾、巴金的书,都狂热地阅读。1949 年初,他随母亲到了江西上饶,入玉山扶轮中学。不久,迎来了解放。《青春万岁》 大学生活 解放初,张弦积极要求参军,只是年龄太小,未被批准。后转经上海,又回到南京读完了高中。由于学校语文教师的影响,他对文学更为热爱。在担任全校墙报负责人时,他开始在南京市的文艺刊物上发表作品。这促使他更广泛地阅读各种新的文艺读物,尤其热爱革命的苏联文学。张弦当时十分爱慕苏联那些工程师作家,感到他们既为社会主义祖国建设作出了贡献,又以有力的笔触热情地描绘建设中新的人物、新的生活。1951 年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了在北京的华北大学工学院。第二年,在院系调整时并入了清华大学冶金机械专修科。五十年代初蓬蓬勃勃、富有青春活力的大学生活,对张弦的人生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在大学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文学创作 1953年张弦大学毕业,被分配到鞍钢设计院当技术员。鞍钢——是中国新型的钢铁建设基地,当时正开始着大规模的、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这里的日日夜夜和从事建设的人们,对张弦有很大的感染。张弦在紧张繁忙的技术工作之余又提笔从事文学创作,渴望把他在火热建设生活中的强烈感受表现出来,开始写作了他的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锦绣年华》,发表于刚创刊的《中国电影》1956年第2期。这个剧本描写一群大学毕业生走上不同的岗位后,努力为祖国作出贡献的富有壮丽色彩的新生活。剧本的内容可以说是张弦切身生活的感受和写照。尽管初次尝试电影剧本写作,人物、生活的开掘不深,但却清新质朴。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棐还写了专文予以评介。这是张弦初次和电影文学剧作发生联系。1956年春,张弦调到北京黑色冶金设计总院工作。这时,陆续写了一些短篇小说,其中较有影响的是《甲方代表》(《人民文学》1956 年第 11 期),这篇小说后来由他自己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上海姑娘》,北京电影制片厂于1959年拍成故事片,成荫导演。影片反映了一名热情、向上、年轻的上海姑娘,投身到中国工业战线中去的故事。在当时工业题材比较欠缺的情况下,《上海姑娘》不失为有一定生活气息,格调比较健康的作品。尽管从剧作到影片,也存在一些受苏联电影影响的痕迹。从电影文学剧本的写作,到《上海姑娘》终于搬上了银幕,这对张弦是又一次不小的鼓励。1957年张弦因一篇未发表的小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三年后被摘掉右派帽子。1961年“广州会议”后,在周总理、陈毅同志讲话精神鼓舞下, 他才得以又拿起笔, 与人合写了戏曲剧本 《莫愁》,1963年春节由南京市越剧团演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尽管张弦多年没能从事文学创作,处处小心翼翼,而“文革”开始,却仍然成了“重点批斗对象”。以后还被“重新戴上右派帽子”,遣送到农村监督劳动。直到粉碎“四人帮”,随着他的政治生命的转折,他的创作生涯也开始了新的历程。 作为一个从青少年时期起,便接受党的教育的知识分子,张弦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怀有坚贞的信念和真挚的热爱。当“四人帮”刚被粉碎,张弦还没有获得“解放”,正在安徽马鞍山市一家电影院当清洁工时,便激动地拿起笔来。每天最后一场电影观众散去、忙完清洁工作之后,他不顾一天的劳累疲乏,于夜深昏暗的灯光之下,写出了一个揭露“四人帮”一伙迫害知识分子的电影文学剧本 《心在跳动》, 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79年摄制完成,影片改名为《苦难的心》。它刻画了一个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正直的老医生罗秉真,在“四人帮”一伙猖獗之际,由于不肯违背良心、同流合污,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而他的一颗炽热的心,始终同人民群众一起,在一个频率上跳动。这虽是张弦搁笔多年后的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由于其中灌注了张弦多年的生活感受,人物形象较为丰满,思想感情真切,受到了观众和舆论界的好评。 从青年时代起,张弦便侧重于短篇小说的创作。1978年以后,他写的短篇小说有《记忆》、《舞台》、《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未亡人》、《挣不断的红丝线》等。由于张弦多年的生活积累,在思想上、艺术上刻苦锤炼,在不长的篇幅中,往往包涵有较广阔、较丰富的内容。尤其是短篇小说《记忆》和《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分别获得了1979和1980年度优秀小说奖。《红颜无尽》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由张弦自己动手改编为电影文学剧本。从剧本到电影完成片,较之小说又有某些丰富和提高。改编的成功,固然与他对电影文学形式比较熟悉有关,但更得力于他对农村生活和人物的熟稔,对题材的深化和开掘。显然,张弦为此获得“金鸡奖”最佳编剧奖,影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还获得文化部1981年优秀影片奖,并不是偶然的。张弦之所以将小说《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改编为电影剧本,可以说是有感之作。在 1979—1980年间,农村题材在电影界并不是很 “吃香”的,在“商业化”风尚的影响之下,有人认为农村题材影片 “土里土气”,“没啥看头”。 下放劳动 可是,当张弦听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尽快地让农民富起来时,他感到这说出了亿万农民的心里话,激动地联想起他在农村里的一段生活。1972 至 1975 年,张弦被下放到安徽农村劳动。那几年,在“四人帮”一伙极左政策的流毒下,一些农民劳累一年却分不到钱,有的还倒欠生产队的;年青姑娘连买双袜子的钱都没有。生活的贫困,又使一些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相当落后,爱情和婚姻上封建落后的思想和习俗,不仅远未消除,某些地方甚至还有恶性的发展。这些生活景象,多年来深深埋藏在张弦的心底,使他激动,苦闷,思索……如今,透过“三中全会”公报的精神,张弦终于从迷雾中感到豁然开朗起来。于是,他反复蕴育、构思,决心以母女两代、三个人物——菱花、存妮、荒妹为中心,反映从土改至十年动乱时期,又到粉碎“四人帮”后的农村变化。看来,张弦取材的是农村的爱情、婚姻关系,但却是被置于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时代变化之中。以小见大,以一家三个女性的不同命运揭示了农村的风貌和新的变化。这正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的思想艺术特色。小说和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曾引起某些争议。有些同志认为它将中国农村描写得“过于贫困落后”、“不符合实际”。看来,从进一步严格要求来说,剧本对这一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反映得还不够、不足;但从总的方面看,它不愧是一部优秀的革命现实主义的电影文学佳作。以其真实性、独特性、深刻性的多方面特色,成为目前农村题材剧本中的佼佼者。《井》 张弦通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对中国一些偏僻农村之所以长期落后的根由,作了相当逼真的描写。从全剧的整体和构思来看,作者并不是“为暴露而暴露”,更不是为了“丑化新中国农村的现实”。他怀有一颗火热的心,是要让人们从十年动乱的极左路线对农村造成的重大破坏中受到启示,意在总结教训,奋步前进。 张弦属于中年一代的电影剧作家,多年的生活阅历,较长期的艺术实践,是他创作的有利条件。张弦于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年参加了第四届文代会。1980年,被选为马鞍山市人大代表、政协常委、文联副主席;现为安徽马鞍山市文化局专业创作人员。可以预期,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作家张弦,将以他的勤奋、有力的笔触,继续写出更多更好的电影文学剧本和其他文艺作品。《挣不断的红丝线》 作品成就 1979年得以平反改正,重新发表作品,以《记忆》《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先后获1979、1980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以后又以女性命运为题材的《未亡人》《银杏树》《挣不断的红丝线》等小说深受文坛好评,并被译成英、日、德、法、俄等文,在海外有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创作和改编了十多部电影剧本并拍成电影。《苦难的心》《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湘女潇潇》《青春万岁》《井》等在海内外获奖并反映均佳。张弦因《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创作,获1981年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他于九十年年所写的《唐明皇》《双桥故事》均获“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优秀电视剧奖。 § 作品评价 一个时代,造就一个时代的艺术家。一个时代的艺术家,又推动一个时代历史车轮的前进。出道于本世纪50年代、成就于80年代的张弦,正是这样一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家。我们这代人的生活经历、生存环境,与张弦作品中描写的人物命运、揭示的社会现象,极其相似。因而也最容易产生强烈的共鸣。看张弦作品,无论是《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中的荒妹、存妮、小豹子,还是《银杏树》中的孟莲莲、常雁、姚敏生;无论是《苦难的心》、《未亡人》所揭示的艰难时世,还是《安丽小姐》、《独生女人》所透析的现实万象,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领悟到自己人生的影子和命运的轨迹。 张弦作品的主体,是以女性题材为结构线,组合故事、塑造人物、再现生活,从而揭示情爱真谛,挖掘社会内涵的。张弦作品所展示的情爱,从来不是孤独的情爱,而是与真实的时代,真实的社会环境紧紧相连的。所以,他的从小说到电影的代表作,笔力所至,既为弹拨爱情之弦,又是剖析社会之刃,既能以人物命运引人入胜,又可用生活哲理警示历史。 本来,张弦是可以以他超凡脱俗的社会洞察力和独具特色的艺术创造力,为我们这代人和我们这个时代,写出更多更优秀作品的。然而,1997年3月19日,胰腺癌夺走了他的生命。仅仅活了63岁的他,不得不丢下他紧握了一生的笔,不得不离开他为之抗争了一生的人世……他,是那么的不甘心。他还有满腹的故事要向世人述说,他还有满腔的热情要向人间抛洒,他还有满脑子的思想、哲言、创作计划……都没有来得及交代、传达、实施。3月18日,当我们去他的病榻看望他时,他挣扎着要坐起来,要拔掉输氧管,要说话。他断断续续地发出声音,询问21日他的研讨会准备的情况。此时此刻,我们是多么希望他能够再坚持几天,坚持到他的研讨会召开的时刻,哪怕到会上去坐一秒钟。可他,匆匆而去了,他以他的生命悲剧又一次悲剧性地验证了他自己众多作品中的悲剧情结。但,我们这一代人不会忘记他,我们这个时代不会忘记他,历史将证明他作品的价值,他的艺术创造将永存人间。 [1] §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杨开慧》 1995年 .... 编剧 《玫瑰楼迷影》 1993年 .... 编剧 《安丽小姐》1989年 .... 编剧 《湘女萧萧》 1986年 .... 编剧 《莫愁女》 1983年 .... 编剧 《青春万岁》1983年 .... 编剧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1981年 .... 编剧 《独身女人》 1991年 .... 编剧 《银杏树之恋》1988年 .... 编剧 《苦难的心》1979年 .... 编剧 《焚心欲火》1992年 .... 编剧 《金镖黄天霸》 1987年 .... 编剧 《井》(1987年 .... 编剧 《上海姑娘》 1958年 .... 编剧 《失恋者》 1987年 .... 编剧 《秋天里的春天》1985年 .... 编剧 《银杏树之恋》1988年 .... 原著 《陌生人》 1995年 .... 编剧[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