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岛神星 |
释义 | § 名称 岛神星(Kalypso) 临时编号: 发现日期:1858年4月4日 发现者:R. Luther § 岛神星 (Kalypso):<希腊神话>欢乐岛神女卡吕普索(Kalypso),大洋之神俄刻阿诺斯(Okeanos)与沧海女神忒堤斯(Tethys)之女,大洋神女俄刻阿尼得斯(Okeanides)之一。当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在返乡的途中漂泊到卡吕普索的欢乐岛,她与他相爱结合,生下了瑙西托俄斯(Nausithoos)和瑙西诺俄斯(Nausinoos)。 § 详细信息 鸟神星鸟神星是太阳系内已知的第三大矮行星,亦是传统古柏带天体中最大的两颗之一。鸟神星的直径大约是冥王星的四分之三。鸟神星没有卫星,因此它是一颗孤独的柯伊伯带大天体。2008年6月11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将鸟神星列入类冥矮行星的候选者名单内;2008年7月,鸟神星正式被列为类冥矮行星。 § 发现 米高·布朗领导的团队在2005年3月31日发现了鸟神星,并在2005年7月19日将此发现与阋神星的发现一同公布,但比妊神星的公布晚了两天。 虽然鸟神星的相对亮度较高(约有冥王星的五分之一亮),但人们长久以来都没有发现它,而事实上连许多更暗的古柏带天体都已被发现了。这是因为多数搜寻小行星的活动都是紧邻着黄道(从地球上观察,太阳、月球和众多行星所处的平面)进行的,毕竟在黄道附近发现小行星的几率最高。因此,在早期的观测中,人们并没有发现鸟神星,这大概得归咎于它的高轨道倾角,以及它被发现时的位置:当时它正位于北天后发座,处于离黄道最远的地方。 § 命名 鸟神星 在鸟神星的发现被公之于众时,它曾使用过2005 FY9的暂定名称页面天文学中的临时命名并不存在,而在此之前,发现的团队还曾使用“复活兔”作为该天体的代称,因为它是在复活节过后不久被发现的。 2008年7月,为了与IAU对传统古柏带天体命名的规则相一致,2005 FY9被以创造之神马奇马奇的名字来命名。马奇马奇是复活节岛拉帕努伊族原住民神话中的人类创造者与生殖之神,选择这一名称的部份原因是要保留该天体同复活节之间的关联。 § 物理性质、轨道 截至2009年,鸟神星距离太阳52天文单位(7,780,000,000千米);几乎是在它轨道上离太阳最远的地方。鸟神星的轨道与妊神星非常相似:高达29°的轨道倾角和约0.16的中度离心率。然而,鸟神星的轨道在半长轴与近日点处都要离太阳稍微远一些。它的轨道周期大约是310年,比冥王星的248年与妊神星的283年都要长。鸟神星与妊神星现在的位置都远离黄道——角距大约为29°。鸟神星将在2033年经过远日点,而妊神星已在1992年初经过远日点。 § 亮度、大小和自转 对比图 目前,鸟神星是继冥王星之后第二亮的古柏带天体,在3月于后发座冲的时候视星等约为16.7等。这种亮度使用一门业余的高档望远镜就可以观测到。鸟神星的反照率高达80%左右,由此估计其表面温度约为30K。鸟神星的精确大小还不是十分清楚,但依据史匹哲太空望远镜的红外观测数据以及与冥王星相似的光谱,可得出的直径估计值约为1,500+400 km。这个数值比妊神星略大,使鸟神星成为继阋神星和冥王星后的已知第三大外海王星天体。鸟神星现在已成为太阳系的第四颗矮行星,因为它在可见光波段的绝对星等已达-0.48等;这实际上确保了它拥有足够大的质量来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并成为椭球体。 截至2008年7月,鸟神星的自转周期依然是未知的,因为尚未观测到可辨识的光度变化。这其中有两种可能的原因:其一是鸟神星寒冷的大气将各处地表塑造得极为相似,其二是鸟神星可能是以极地对着地球的。如果是后一种情况,那么可以预料,鸟神星的地貌将极不对称:当前可见的夏季半球要比冬季半球稳定得多。 光谱 在2006年写给《天文和天文物理》期刊的快报中,利坎德罗(Licandro)等人报告了对鸟神星可见光与近红外光谱的观测结果。他们使用了威廉·赫歇耳望远镜与伽利略望远镜。进行了观测,得出了鸟神星地表类似于冥王星的结论。 类似于冥王星,鸟神星在可见光谱中呈现红色,但要远浅于阋神星地表的红色。近红外光谱显示有甲烷(CH4)吸收频带的存在。此前亦在冥王星与阋神星上观测到有甲烷存在,但后两者的光谱特征要明显弱于鸟神星。 光谱分析显示,鸟神星表面存在有直径大于一公分的大颗粒甲烷晶体。除此之外,鸟神星表面还可能存在着大量的乙烷与托林物质,这些物质极有可能是甲烷受太阳辐射后光解的产物。托林物质可能是鸟神星可见光谱呈红色的原因。尽管有证据表明,鸟神星表面存在着可能与其他冰质混合的氮冰,但它却没有达到冥王星与海卫一外壳含氮98%的水平。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氮物质在太阳系早期因不明原因被消耗了。 大气 甲烷与可能存在的氮意味着鸟神星上可以短暂地存在大气,这一现象与冥王星靠近其近日点时相似。如果鸟神星存在氮物质,那么氮气将成为鸟神星大气中的主要物质。大气的存在也为氮的流失提供一种合理解释:由于鸟神星的引力弱于冥王星、阋神星与海卫一,鸟神星可能会因为大气逃逸作用而损失大量的氮;而甲烷虽轻于氮,但在鸟神星表面处于常温(30-35 K)时,甲烷的蒸汽压却会明显低于氮气,这会抑制甲烷的逃逸;此过程的结果便是让甲烷的相对含量不断升高。 § 基本参数 轨道半径(天文单位) 平均:45.791 远日点:53.074 近日点38.509 轨道偏心率 0.159 轨道对黄道斜角(°) 28.96 公转周期(日) 113,183 质量(千克) ~4×1021 半径(千米) 750(+200/-100) 平均密度(克/厘米3) ~2 表面重力(米/秒2) ~0.47 逃逸速度(千米/秒2) ~0.84 赤道自转周期(日) 未知 赤道对轨道斜角(°) 未知 目前发现卫星数 未知 反射率 78.2(+10.3/-8.6) 温度(K) 30-35(假定反照率不变) 星等 16.7(冲) 绝对星等 -0.48 [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