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通渠 |
释义 | 广通渠 § 简介 广通渠 584年—611年开凿广通渠,隋代由于渭水水浅沙深,水运不畅,为了发展关中漕运,保障长安的物资供应,开皇四年(584年),文帝下诏开凿广通渠,令宇文恺主持其事。这一工程很快就完成,引渭水自大兴城东至潼关入黄河,共三百余里,使漕运称便。但是黄河的砥柱仍然阻碍关东的漕运,于是在开皇十五年(595年),又下令凿砥柱,工程艰巨。 583年,隋朝迁入新都大兴城后,水陆交通日见繁忙。但大兴城地处中原,河流水位并不高涨。而作为漕运的主要干道渭水,由于当时的水文地质原因,含沙量较高,在不同的河道中沉积了许多泥沙,航道很不通畅,更加阻塞了漕运的顺利。开皇四年(584)六月二十一日,隋文帝杨坚诏令太子左庶子宇文恺组织水工开凿渠道。宇文恺是隋朝著名的建筑家,他于528年主持规划和建设了新都大兴城,之后又营建了东都洛阳等宏伟工程。这次他又受命开凿渠道,引来渭水流经开挖的渠道。渠道从大兴城东(今陕西西安北)到潼关(今陕西潼关)共300多里长,为的就是疏通漕运,有利于交通顺畅,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广通渠”。 § 重要性 广通渠 隋文帝杨坚登基之后,营建新都大兴,当时关中虽号称沃野,但秦汉时代所修筑的水利设施已因数百年的战乱而残破,加上地狭人众,粮食产量不足以供应京师所需,所以要依靠东方诸州(郡)的赋税。杨坚因渭水流速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常阻塞漕运,故于开皇四年(584)命宇文愷率领水工另外开凿漕渠。从大兴城西北引导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到潼关注入黄河,全长三百余里,名曰《广通渠》。此后漕运通达便利,关中地区依赖此运河,所以又称为富民渠。仁寿四年(604)改名永通渠。是隋朝所开的五条运河中,唯一为东西走向的运河。开皇七年,隋为了征服南方陈朝预作准备,开凿山阳瀆,北起山阳(今江苏淮安),东南经射阳湖与邗沟相接。沟通了山阳、江都(今江苏扬州)之间,自淮河入长江的运道。 西汉时,因渭水运量很少,曾在长安黄河间凿过一条名叫漕渠的运河。后来,因东汉定都洛阳,粮食西运任务大减,漕渠由于失修,不久报废。隋朝只好重开新渠。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命大将郭衍为开漕渠大监,负责这一工程。他“部率水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长安城)北,东至于潼关,漕运四百余里,关内赖之,名之曰富民渠”。(《隋书·郭衍传》)富民渠虽发挥重要作用,但因仓促成渠,渠道浅窄,航运能力有限,难以满足日益增加的东粮西运的需要。隋开皇四年(公元584年),只好再次动工,加以改建。 这次改建,要求凿得深宽顺直,可通“方舟巨舫”。舫是一种两舟相并的船,体积大,容量多。《战国策·楚策》说:“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要通航这样大型重载的舫,渠道必须又深又宽。改建工程由杰出的工程专家、大兴城的设计者宇文恺主持。动工之前,他先派“工匠巡历渠道,观地形之宜”(《隋书·食货志》),以便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将渠道布置得更为合理。在上下共同努力下,工程进展顺利,当年即峻工。新渠仍以引渭水为主要水源,自大兴城至潼关,长300余里,命名为广通渠。广通渠的运量大大超过旧渠,对缓和关中粮食的紧张情况,有重要作用。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关中大旱,但是无灾。当时所以旱而无饥荒之灾,与发放300多万石广通仓的粮食有关。广通仓在广通渠旁的华州(今华县),这里的粮食,就是沿广通渠从东方运来的。 § 参考资料 [1] 商贸服务站 http://www.b2b99.com/hyzs/jx/1760.htm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