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引洪淤灌
释义

§ 引洪淤灌

中国北方黄土高原及土石山区,雨量少,气候干旱,植被差,但7、8月间多暴雨,产生的地面径流挟带大量泥沙,汇集于沟道、河流,形成高含沙洪水,含沙量常达到数十至数百公斤每立方米。洪水中所含泥沙以粉粒和粘粒为主,并有比较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引用这种洪水浇地,有抗旱保墒、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等多种效益。对于地势低洼的盐碱地和沼泽地,引洪淤灌可垫高地面和淋洗土壤盐分,有显著的土壤改良效果。引洪淤灌不仅对农业生产有利,而且对削减中小河流的洪峰流量,减少河道输沙量也有好处。引洪淤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山东,以及辽宁等省、自治区的许多地方被广泛采用。

引洪淤灌在中国有悠久历史,公元前5~前4世纪时,魏国引漳河浑水灌溉邺(今河北临漳县)田,改良盐碱地,农民大得其利(见引漳十二渠)。《汉书·沟洫志》记载,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白公引泾水灌田4500多顷,故名白渠,民众赞颂道:“……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粪即淤的意思。据《梦溪笔谈》记载,唐、宋两代在安徽宿州及河北深州、冀州、沧州和瀛州等地区,引用汴水及黄河、滹沱河、漳河水淤田改土效益很显著。

利用山溪及中小河流洪水淤灌山前洪积冲积扇区的农田和滩地,由于土地坡度较陡,土质较粗,地下水含水层多为砂砾石,天然排水条件良好,再加当地降雨量小,所以引洪淤灌虽在雨季进行,却不会产生渍涝灾害,也不会产生土壤盐碱化。在平原地区引河道洪水淤灌,需要进行灌排渠系规划,特别是要有排水出路,以防地面积涝和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壤次生盐碱化。淤灌结合种稻是改良利用低洼盐碱地的有效措施。近年来,由于渠系高含沙输水的研究取得了进展,有些大型灌区也开始引取高含沙洪水进行淤灌。陕西省的泾惠渠灌区和洛惠渠灌区,过去规定当河水含沙量超过15kg/m3时停止引水,现在引用比这个数值高出数倍的含沙洪水灌溉获得成功。

北方河流的洪水一般都有暴涨暴落的特点,一次洪水长则三五日,短则数小时,平时基流甚少,有时断流;上、中游洪水水流湍急,常挟带一部分滚石和沙砾。基于这些特点,所以引洪淤灌工程在技术上与通常引河道基流的自流灌区有许多不同:①在河道上多口分散引水,以适应洪峰流量大、历时短的特点,争取在短时间内多引快灌。②一般在河道引水处(渠首)修筑导流堤,当河道来水少时,拦截水流,抬高水位,增加引水量;但在平原河道中修筑导流堤,要注意河道的防洪安全。③渠道引水口底坎高于河底,并在引水口前的导流堤上留冲沙槽,使引水渠只引取表层水,而底层挟带滚石、砂砾的水流则顺河而下。④干渠沿地面较高部位布置,采取较大比降和宽浅断面,以防渠道被淤塞并增加边坡的稳定性。⑤采取格田淤灌,适当抬高出水口水位,缓流澄泥,并且每次灌水要变换进口位置,使落淤比较均匀。

§ 配图

§ 相关连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