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平顶山日报社 |
释义 | § 概述 在中原腹地,大自然造就了一座顶平如砥的山,当地人叫它“平顶山”。这山下是绵延百多里的煤海。1957年,一座新兴的城市在平顶山下诞生。这座以平顶山命名的城市虽然年轻,但它脚下的土地却是古老的。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在这里与叶公论政,留下了“近者说,远者来”的佳话。周时期这里是应国故地。古时应、鹰通假,为追忆这段远古的文明,也为了赋予这座城市以鹰的精神,这座城市有了“鹰城”的别名。 § 详细经历 《平顶山日报》从诞生到成长,从起步到辉煌,40多年来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发展之路。 1958年,中共平顶山市委机关报《平顶山日报》正式创刊,四开四版,周六刊。1961年1月,随全省地市报统一停刊。 1964年平顶山改为特区,同年9月特委政治部主办《平顶山战报》,四开四版,周三刊。1968年3月,更名为《新平顶山报》,同年11月停刊。 1969年4月14日,平顶山市革委会出版《平顶山报》,四开四版,周三刊。1970年底停刊。 1982年10月1 日,中共平顶山市委复刊《平顶山日报》,四开四版,周六刊。 成长的道路从来不会平坦,走过蹒跚前行的8年创业路,直到90年代初,平顶山日报才真正踏上快速发展的阳关大道。 1990年初,地面卫星数据接收站建成;1991年5月28日,第一台胶印机投入印报;1992年4月,报社迁入新落成的3500平米办公大楼,电子照排系统全部开通;1993年10月1日,平顶山日报由四开四版小报扩大为对开四版大报。1994年元月,创办了子报《平顶山晚报》;1995年6月16日,平顶山日报第一张彩报面世;1996年6月25日,微机化的新闻编采中心正式运行,编辑、记者一人一机,在地市报界属领先水平;1997年,彩色图文传真设备投入使用,报纸采、编、排实现网络化;1998年末,平顶山日报推出经济、法制、教育、影视四个周刊,并将平顶山晚报扩大为四开八版。 1993年11月,报社率先在河南新闻界实行内部行政职务和内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并制定了目标责任制、精品奖励制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如今,报社已经拥有一支实力较为雄厚的人才队伍,具有新闻专业高级职称的2人,副高26人,中级70余人。截至1998年6月底,全报社共获省以上好新闻奖168篇,论文奖23篇。1996年,在有河南日报参加的河南省18家党报综合质量评比中,平顶山日报荣获第一名。1997年,平顶山日报社荣膺省级文明单位称号。1998年6月,获“全国地方报纸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同年,又获全国第一届中等城市党报编校质量优胜奖杯。1999年3月,平顶山日报和平顶山晚报在河南省第二届报纸综合质量评比中双双被评为一级报纸。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