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尹志平
释义

§ 人物简介

尹志平(1169~1251)为元初著名全真道士。字太和,祖籍河北沧州,宋时徙居莱州(今山东掖县)。生于金大定九年(1169)。邱处机卒时遗命志平嗣教(或云遗命宋道安嗣教。待处机丧事终,宋以年老请志平代),是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亦是金庸笔下《射雕英雄传》及《神雕侠侣》人物之一。 [1]

§ 清和宗师

尹志平(1169~1251)为金末元初著名全真教道士。字太和,祖籍沧河北沧州,宋时徙居莱州(今山东掖县)。生于金大定九年(1169)。幼颖悟,读书日记千余言。年十四遇马钰,遽欲弃家入道,父不允,遂伺机潜往。后被追还,锁闭静室。无何,复遁去。逃之再三,父始从之。初住昌邑(今属山东)之西庵。金明昌二年(1191),参邱处机于栖霞(今属山东),遂执弟子礼。久之,尽得邱之“玄妙”。此后,又问《易》于郝大通,受箓法于王处一。于是道名四播,远近尊礼,参道者不绝。继住潍州(今山东潍坊市) 之玉清观,主盟齐东者二十年。元太祖十四年(1219),成吉思汗自乃蛮派使臣刘仲禄征召丘处机,闻志平为处机之上足,乃假道潍州,偕同志平去莱州昊天观见处机。对于邱处机之绝金、宋就元聘,起了赞画的作用。第二年,随邱处机北上燕京,西觐成吉思汗于大雪山,为处机十八随行弟子之冠。元太祖十九年,随处机返燕京,居长春宫。当是时,全真道声名远播,四方尊礼者云合。志平曰:“我无功德,敢与享此供奉乎!”乃退居德兴(府治今河北涿鹿)之龙阳观,寻隐烟霞观。邱处机卒时遗命志平嗣教(或云遗命宋道安嗣教。待处机丧事终,宋以年老请志平代),是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

§ 全真掌教

尹志平掌教后,元统治者之支持如故。全真道的鼎盛局面得以继续发展。太宗四年(1232),窝阔台南征还燕京,志平迎见于顺天,帝令皇后代祀香于长春宫。

太宗六年,皇后遣使劳问,赐道经一藏。太宗七年春,去沁州(今山西沁源)主黄箓醮事。九月,达平阳(今山西临汾),命宋德方率众编纂《大元玄都宝藏》,志平为之请旨并筹措经费。同年,为尊显其祖师,又去陕西兴复佑德、云台二观,太平、宗圣、太一、华清四宫,以翼祖庭。“时陕右甫定,遗民犹有保栅未下者,闻师至,相先归附,师为抚慰,皆按堵如故。”太宗八年秋,奉旨试经云中,度千人为道士。返燕京途中,“道经太行,山间群盗罗拜受教,悉为良民。出井,历赵魏齐鲁,请命者皆谢遣,原野道路设香花,望尘迎拜者,日千万计,贡物山积”。以上所记,难免有所夸大,但表明尹志平掌教时期,全真道的影响是很大的。姬志真《南昌观碑》云:“长春真人应召之后,大阐门庭,室中之席不虚,户外之屦常满。及嗣教清和真人(指尹志平——引者注)作大宗师,宠膺上命,簪裳接迹,宫观相望,虽遐方远裔,深山大泽,皆有其人。”太宗十年春,尹志平年届七十,将教事付李志常,而归隐于大房山之清和宫。定宗三年(1249)春,特旨赐“清和演道玄德真人”号,又赐金冠法服。

宪宗元年(1251)春尹志平逝世。中统二年(1261),诏赠“清和妙道广化真人”。至大三年(1310),加赠“清和妙道广化崇教大真人”。

§ 人物评价

他平生所作咏怀、遣兴、唱和、劝戒等诗词歌颂甚多,结为《葆光集》三卷。其弟子段志坚编辑《清和真人北游语录》四卷,为其平时与弟子讲道之言论。其中多勉励弟子忍让谦恭、苦己利人、行善远恶、积行累功之语。告诫弟子于教门兴盛之际,尤须努力修行,不能安享其成而无所作为。他认为圣人设教,是为诱人为善,修道者唯有积行累功,克己济人,方能得道,勿以“小善为无多益而不为,见小恶为无甚伤而不去。”他勤于诲人,严于律己。一生不慕荣利,甘居淡泊,连当时人所共慕之掌教职位,亦持谦让态度。当邱处机居长春宫,四方请谒不绝之时,以“我无功德”,不敢享此供奉为辞,而退隐于僻处;当邱处机逝世,遗命其继任掌教时,则欲绝迹远遁,只因众人敦请,始勉从之;当掌教十一年后,又以年老为辞,请李志常代主教席,而隐居修炼。

§ 小说人物

角色介绍

姓名:尹志平

师祖:王重阳

师叔祖:周伯通

师父:丘处机

师伯、师叔:马钰、刘处玄、郝大通、王处一、谭处端、孙不二

师兄:赵志敬、杨康

师弟:崔志芳、王志坦、申志凡、李志常等

死于:小龙女

背景故事

为金庸笔下《射雕英雄传》及《神雕侠侣》人物之一。全真教邱处机的大弟子,曾奉师命去蒙古给郭靖的师父——江南七侠送信,并试探郭靖的武功。后来在《神雕侠侣》中因暗恋龙女,乘小龙女的穴道受欧阳台湾版尹志平扮相及演员峰所制,又错认他为杨过的情况下施暴。最后心甘情愿死在了小龙女的剑下。也许是金庸自己觉得这样写尹志平有点太过厚诬古人,于是在新版《神雕侠侣》中将奸污小龙女的全真道士改为虚构的甄志丙。

§ 与玉清宫

对于读过金庸《神雕侠侣》的读者或电视剧《神雕侠侣》的观众来说,尹志平这个名字想必不会陌生。也许因历史上全真道士与异族入主的蒙元政权关系过于亲密,金大侠对全真道士印象不佳,除王重阳、周伯通外,马钰、丘处机、赵志敬等全真派道士大都性格狂躁、本事平庸。丘处机高徒尹志平被塑造成一个对小龙女一厢情愿病态单恋的“花痴”,并在小龙女被点穴道不能行动时对其大肆其奸。但小说终究是小说,历史上的尹志平与金庸小说中的尹志平形象大相径庭,是一位道行高深、情操高尚淡泊的高道。[2]

尹志平(1169-1251),字太和,山东莱州(今山东掖县)人,生于金大定九年(1169)。自幼聪慧强记。十四岁时遇全真道士马钰,欲入其门下。父不允,于是偷偷跟随马钰学道。后来被父亲追回家中锁了起来。由于对全真道的痴迷,不久复逃去。经过追还、逃去几次反复,其父终同意他入道。开始住在昌邑(今山东省昌邑市)西庵,继往潍州(今山东省潍坊市),首建玉清观,为齐东全真主盟二十余年。

玉清观位于当时潍州城北,原为金代一位虔信道教的千户(金代武职官名)的东花园。在金大定年间(1161—1189)尹志平到潍州时,这位千户舍予尹志平建立玉清观。关于事情的原委,乾隆《潍县志》卷六“仙释”摘录《清和演道玄德真人仙迹之碑》(此碑原在玉清宫,现藏潍坊市博物馆)曰:

(尹志平)一日杖屐过潍,有世袭千户龙虎公迎师稽首曰:“吾老矣!家有东苑,花果丛萃,中堂两翼,台榭星错,愿舍作道观,请师主持。”师知彼诚恳,遂就居之。逾年,敕赐玉清观。

明昌元年(1190),金章宗以“惑众乱民”为罪名禁绝全真道,因山东地区当时属宋金交界地带,又加农民起义不断,形势复杂,所以全真教得以继续传播。丘处机从陕西回到栖霞建立太虚观,在鲁东地区进行传道活动。明昌二年(1191),尹志平从潍州往栖霞拜见丘处机,持弟子礼。后遍访“全真七子”之郝大通、王处一等,尽得其玄妙。关于太清观的建立,在丘处机所著《磻溪集》卷二《潍州城北千户新观》一诗中也述之甚详:

清闲不在苔幽栖,

心上无尘到处宜。

北海葱葱郡城角,

地多花木景多奇。

昔年车马空缭乱,

今日翻为玉清观。

观中游戏是何人?

天下往来都散汉。

池塘寂寂锁烟雾,

大宝莲开十丈花。

借问经营谁作主?

袭封千户太君家。

关于玉清宫的始建年代,有论者据宫内碑刻以为玉清宫建于北宋哲宗时,笔者认为此碑非玉清宫原有之物。宋真宗大中祥符中,始建玉清昭应宫,以后各地多有修建。无论从地点还是宗教派别来看,碑刻所载玉清宫与元代潍州玉清宫没有承继关系。《道家金石略》中有明代成化十五年(1479)《重修玉清宫记》,把玉清宫的历史追溯到唐代,主要根据民间传说,也不可信。清代潍县人刘鸿翱在《重修玉清宫碑记》中称:“玉清宫建于东晋升平间,历南北朝,逮隋、唐、宋、元、明,至我大清又千五六百年。”所述为“玉清宫”这一名称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的最早年限,更与潍县玉清宫无涉。故仍以金大定说可信。

栖霞与潍州百里之遥,尹志平又是丘处机高足,因此丘处机居东鲁这段时期经常到潍州和玉清观,甚至长时间住在玉清观。其他全真高道也多有流寓于此者。《清和演道玄德真人仙迹之碑》上说:“此地当诸郡往来之冲,(尹志平)领众耕稼,竭力管谷师友,凡二十年。或境界涉违顺,殊不□心,由是□洋海岱,长春叹慕最深,咸结夏避冬,多寓于此。”在《磻溪集》中有多篇作于潍州和玉清观的诗词,如《赴潍州北海打醮(温迪罕千户请)》(此千户是否就是施舍花园的千户?待考)、《八月十日自昌乐县还潍州城北玉清观见作中秋诗十五首》、《赠潍阳唐括姑》(玉清宫旧有《唐括夫人碑》)、《潍州城北千户新观》等。太清宫所藏丘处机所书《丹阳真人琴曲归山操》、谭处端“龟蛇”碑等很可能也是作于这一时期。

元太祖十四年(1219)五月,成吉思汗自乃蛮派使臣刘仲禄征召丘处机。之前五年(1214年,金贞佑二年),丘处机成功招安青州人杨安儿领导的起义军,声名大噪。各种政治势力都看到全真道势力在鲁东地区的影响,都想趁机拉拢。当时投靠南宋驻扎淮北的农民军领袖、潍州人李全和金朝都曾盛情邀请丘处机出山相助,但都被婉言谢绝。刘仲禄先至益都(今青州市)拜会同是丘处机高足的李志常,李志常建议曰:“长春今在海上,非先见尹公不能成此盛事。”向刘仲禄推荐尹志平先去见丘处机,宣示旨意。刘仲禄到潍州,谒志平于玉清观丈室,尹志平大喜,曰:“将以斯道觉斯民,今其时矣。”十二月,同刘仲禄一起去莱州昊天观觐见丘处机。可见尹志平审时度势,对于丘处机之绝金、宋而就元聘,起了重要的赞画作用。

第二年正月十八日,尹志平等十八人随丘处机北上燕京,西觐成吉思汗于大雪山之阳(今阿富汗境内)。尹志平为丘处机十八随行弟子之冠。从此,尹志平离开玉清观。

元太祖十九年(1224),尹志平随丘处机返回燕京,居长春宫。这时,全真道声名大盛,四方拜谒者络绎不绝。尹志平却不愿意享受盛名,说:“我无功德,敢与享此供奉乎!”

于是退居德兴(府治在今河北涿鹿)龙阳观,寻隐烟霞观。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丘处机去世,遗命尹志平嗣教(或云遗命宋道安嗣教。待处机丧事终,宋以年老请尹志平代),是为全真道第六代掌教宗师。

随着全真道及尹志平在全国影响的扩大,潍州的全真道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玉清观成为具有全国影响的大道观。据《潍县志稿》所记《清和演道玄德真人仙迹之碑》碑阴文字,尹志平下传二代有“知观”八人,并修建玉清观下院多处。

尹志平任掌教以后,事务日繁,但他对潍州和凝聚自己心血的玉清观一直眷眷不忘。离开潍州十年后,尹志平曾有一次机会回潍州,但因最高统治者不允许,又加燕京百姓的挽留,未能成行。从这首《临江仙》中可以看出尹志平对潍州的眷恋和不能成行的无奈: 一别潍阳过十载,天涯历追西戎。归来燕国往仙宫。立言明祖教,演法继师踪。

天意如何非易测,人情到了难容。予心自爱疏慵。却教居海北,未许过山东。

元太宗十年(1238)春,尹志平年届七十,将教事付李志常,自己归隐于大房山之清和宫。元定宗三年(1249)春,特旨赐“清和演道玄德真人”号,又赐金冠法服。

元宪宗元年(1251)春逝世,葬于北京五华道院。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诏赠“清和妙道广化真人”。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加赠“清和妙道广化崇教大真人”,玉清观也在这一年扩建,并改名为“玉清宫”。终元代,玉清宫一直长盛不衰。

明清后,由于政治原因,全真教复衰,玉清宫也渐非为全真教道士所有,虽经成化、正德、嘉靖、康熙多次重建,无论规模、功能还是规格与元代都已不可同日而语。玉清宫成为一所集民间宗教、赛会等多种功能的庙宇,与当地百姓生活的关系更加紧密,并继续在当地宗教生活中发生重要作用,直至1949年前后彻底倾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9:2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