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梓昌
释义 张梓昌

张梓昌,计算机工程技术专家,是中国计算机专业的主要创业者之一,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103的技术带头人之一。在计算机专业为导弹和航天事业服务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培养了一代计算机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

§ 生平简介

张梓昌,1921年10月3日出生在祖籍上海市崇明县。祖父早逝,父亲在初中读了2年后就辍学谋生,辛勤终老。1940年他毕业于江苏省立上海中学,1945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电机系。随即进入资源委员会中央无线电器材公司重庆分厂,1946年调公司上海研究所,历任技术员、工程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所归华东工业部领导,改名电工研究所。1952年搬迁北京,组建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院。1957年被定为副研究员、技术四级。1957年11 月该院并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

就在此时他被借调到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参加计算机创业工作。

1959年12月回二分院,历任研究室主任,计算处工程师,第五设计部主任。1963年参军,授中校军衔。1965年国防部五院改为七机部,二分院改为二院,五设计部改为706所,张梓昌任所长。1979年晋升研究员、技术三级。1982年调任七机部测控公司任总工程师,198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87年调回706所,1989年退休。

1991年被评为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同年接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梓昌理论联系实际,有缜密的技术思维和娴熟的实践技巧,取得过多项技术创新和实用有效的早期成果。他是我国计算机专业主要创业者之一,我国第一台数字计算机103的技术带头人之一。在计算机专业为导弹和航天事业服务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 成就

在50年代中期,计算机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新生事物,张梓昌在数字电路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潜心学习了计算机原理。

1956年全国12年科技规划之后,中科院筹建了计算技术研究所。1957年秋季决定以苏联M3小型计算机的资料作为蓝本,按总体仿制局部修改的原则展开研制工作。11月,计算所借调张梓昌担任该机研制组负责技术的副组长(组长负责生产)。M3大约使用800个电子管,2000个氧化铜元件,10000个阻容元件,分装400 个插件,插入3个机柜,全机约有10000个接触点和50000个焊接点。计划很紧,1958年3月苏联资料到齐,6月完成生产,下半年调机,1959年1月试运行。

全组30余人,除个别人员外都是新手。技术新、人手新、时间紧,三者之间的矛盾异常突出。为了抢时间,当务之急是尽早投产。为此,他自己动手做最少限度的试验后,迅速决定:作为逻辑元件的2000个氧化铜由于参数不稳定并且没有提速的潜力,全部改用锗二极管;触发器偶尔有寄生振荡,必须全部加接遏振电阻;一批电阻温升过高,改用额定功耗值加倍的电阻;修改脉冲分配器时序电路,改善配合关系;采用国内输入输出设备,修改相应的接口电路设计苏联资料缺漏的控制台电路和机柜导线表。事实说明这些修改是正确的和及时的。

“八一型”计算机终于在7月30日作为一台计算机而运行简短的程序,按时完成了献礼任务。此后,返工排除了元件早期失效、线间杂散干扰、设计容差欠妥、接触不良、虚焊等大量的可靠性问题,全机于1959年3月开始试算。不久,计算所三室成功地为该机配置了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从以磁鼓作存储器时的每秒30次提高到每秒1800次。1959年8月投入正式运行。738厂生产了30余台并且改名为“103型”,供各单位使用。

研制103样机有双重意义:一是填补了我国计算机领域的空白;二是通过系统实践迅速培养了一批专业人员,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计算机领域的专家。

§ 工作履历

1945~1949年 资源委员会中央无线电器材公司重庆分厂、上海研究所,技术员、工程师。

1949~1952年 华东工业部电工研究所。

1952~1957年 通信兵部电子科学研究所(后称院),1957年定为副研究员,技术四级。

1957~1959年 (借调)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1960年 国防部五院二分院五设计部研究室主任。

1960~1962年 国防部五院二分院计算处工程师。

1962年 国防部五院科技委员会委员。

1962~1965年 国防部五院二分院五设计部主任。

1963年 中国电子学会第一、二届理事,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65~1982年 七机部二院706所所长,1979年晋升研究员、技术三级。

1979年 中国宇航学会第一、二届理事,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

1980~1981年 七机部二院科技委员会副主任、计算机专业组组长。

1981年 七机部、航天部、航空航天部科技委员会委员,计算机专业组组长。

1982~1987年 航天部测控公司总工程师,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计算机顾问组成员。

1983年 中国计算机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第二、三届常务理事。

1985年 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军用计算机专业组副组长。

1986年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1987~1989年 航天部二院706所研究员。

1988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顾问。

1989年 退休。

1991年 中国计算机学会名誉理事。

§ 主要论著

1 张梓昌.稳压器图解设计法.电子学研究(电子科学研究院出版),1957(创刊号):125~135

2 张梓昌.计数测频器.电子学研究(电子科学研究院出版),1958 (1):1~15

3 张梓昌(主编).八一型电子计算机技术总结.北京: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1961

4 张梓昌.电子管触发器的翻转过程.第三次全国电子计算机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64:537~550

5 张梓昌(主编).出国参观考察报告——美国计算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974

6 张梓昌(校订),汪成为,于士齐(合译).分级式计算机的构成。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7 张梓昌.论差距.中国计算机学会1986年会论文集.学会向中国科协1988年学术年会推荐为论文之三十九,大会宣读,1988

8 张梓昌.在通往民富国强的道路上信息技术这一关是绕不过去的.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6(1):17~23

9 张梓昌.初探发展微电子技术的国家行为、行业行为和企业行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6(2):16~22

10 张梓昌.信息空间的战争阴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7 (1):20~28

11 张梓昌.知识经济透视.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9(1):27~36

§ 参考资料

[1] 中国数字科技馆 http://www.cdstm.cn/zhuanlue/persondetails.jsp?personid=16459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