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工业有害固体废物 |
释义 | § 工业有害固体废物 § 正文 能对人群健康或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潜在危害的工业固体废物。 分类 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种类很多,为了便于管理,一般将这些废弃物分成下述几类:①有毒的:对任何一类特定的代谢活动测定呈阳性反应的废弃物;对生物蓄积的潜在性试验呈阳性结果的废弃物;根据所选用的分析方法或生物监测方法,超过有关规定的容许浓度或含量的废弃物。②易燃的:含闪点低于60℃的液体的废弃物;在物理因素作用下容易起火的含液体和气体的废弃物;在点火时剧烈燃烧,易引起火灾的和含氧化剂的废弃物等。③有腐蚀性的:含水的pH值为 3以下或12以上,或者虽不含水但加入等量水后的浸出液的pH值在上述范围内的废弃物;最低温度为55℃时,对钢制品的腐蚀深度每年大于0.64厘米的废弃物。④能传播疾病的:食品,制革等工业部门未经消毒排出的含有病原体的废弃物;含致病性生物的污泥等。⑤有较强化学反应性的:容易引起激烈化学反应但不爆炸的、易和水激烈反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废弃物;和水混合时释放有毒烟雾的废弃物;在有强烈起始源(加热或和水作用)产生爆炸性或爆炸性反应的废弃物;在常温常压下可能引起爆炸性反应或分解的废弃物;属于A级或B级的炸药,包括引火物质、自动聚合物和各种氧化剂等。 管理措施 工业有害固体废物不能任意排放,为了加强管理,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管理法规。中国颁布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也对工业有害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置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管理措施主要有:①建立鉴别、标记和登记制度,使有害废物从排放开始,直至最终处置完毕,均有专人管理,立档案。②确定安全、经济的收集、贮存、运输方法和制度,保证有害废物在最终处置前,不致污染环境。③选择安全、经济的处置方法和处置场地。④制订有害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和最终处置的评价标准。 处置方法 目前各国普遍采用的有: 焚化法 有害固体物质的毒性如果不是由所含元素而是由物质的分子结构造成的,可采用焚化法分解其分子结构。如有机物经焚化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灰分,以及少量的含硫、氮、磷和卤素的化合物等。这种方法效果好,占地少,对环境影响小;但是设备和操作较为复杂,费用大,还必须处理在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废气和剩余的有害灰分。 填地法 掩埋有害废弃物必须确保安全。预先要进行地质和水文调查,选定合适的场地,保证不因滤沥、渗漏等而使这些废弃物或淋溶液体进入地下水或地面水体,也不污染空气。对被处理的有害废弃物的数量、种类、存放位置等均应作出记录,避免引起各种成分间的化学反应。对淋出液要进行监测。对水溶性废物要铺设沥青、塑料等以防渗漏。填埋的场地最好选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化学处理法 应用最普遍的是:①酸碱中和法:为了避免过量,可采用弱酸或弱碱,就地中和;②氧化和还原处理法:如处理氰化物和铬酸盐应用强氧化剂和还原剂,通常要有一个避免过量的运转反应池。③化学沉淀处理法:利用沉淀作用,形成溶解度低的水合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减少毒性。 固化法 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固化剂,使有害废弃物形成基本不溶解或溶解度较低的物质。最通用的方法是用水泥或沥青固化以及煅烧固化。 生物处理法 有机废物可用堆肥法,或利用污泥消化池、氧化塘等处理设施进行生物降解,使之无害化。 海洋投弃 此法至今虽在应用,实应取缔。如必须投弃,也应先作无害化处理。 其他方法 将有害废物放进水泥窑,在1400℃高温下煅烧十多秒钟,分解某些有毒成分。对于剧毒性重金属如镉以及砷等,掺入基体成分如玻璃内,使其成为淋溶率较低的物质。对于各种有机物和农药等有害废渣可用微波分解法处理,即把有害废渣置入反应器通过微波作用,引起电化学反应,将废渣分解。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受资金、设备等限制,未能大量推广。 参考书目 Control of Hazardous Material Spills, Proceedings of 1978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rol of Hazardous Material Spills(U.S.A.),pp.190~195,1978.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