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席慕蓉 |
释义 | § 基本简介 席慕蓉席慕蓉,蒙古族,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席慕蓉全名是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蓉”是“穆伦”的谐译。1943年农历10月15日生于四川重庆城郊金刚坡,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9年迁至香港,幼年在香港度过,后随家飘落台湾,1956年入台北师范艺术科,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入油画高级班。1966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1970年以穆伦为笔名,在《联合副刊》发表作品。七月回台湾,任教新竹师专美术科。其后数年间应邀参加多次省级及国际性之美展。并以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等笔名投稿,作品多为散文。席慕蓉十四岁起致力于绘画,曾任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授多年,至今仍视之为主要职业。作为专业画家,席慕蓉曾在国内外个展多次,曾获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欧洲美协两项铜牌奖、金鼎奖最佳作词及中兴文艺奖章新诗奖等。写诗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1989年九月前往父亲及先母的家乡,初见蒙古高原。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一个“真”字熔铸于诗中而又个性鲜明。在她的诗中,充满着一种对人情、爱情、乡情的悟性和理解。著作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读者遍及海内外。近十年来,潜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乡为创作主题。2002年受聘为内蒙古大学名誉教授。新作《席慕蓉和她的内蒙古》即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蓉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 § 成长经历 席慕蓉 蒙古族人,全名是穆伦·席连勃,意即大江河;“慕容”是“穆伦”的谐译。1943年农历10月15日生于四川重庆城郊金刚坡,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1949年迁至香港,后随家飘落台湾,1956年入台北师范艺术科,1964年到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进修,入油画高级班。1970年以穆伦为笔名,在《联合副刊》发表作品。七月回台湾,任教新竹师专美术科。其后数年间应邀参加多次省级及国际性之美展。并以萧瑞、漠蓉、穆伦·席连勃等笔名投稿,作品多为散文。1989年九月前往父亲及先母的家乡,初见蒙古高原。 十四岁起致力于绘画,至今仍视之为主要职业。写诗,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一个“真”字熔铸于诗中而又个性鲜明。在她的诗中,充满着一种对人情、爱情、乡情的悟性和理解。主要著作:七里香(诗)、无怨的青春(诗)、三弦(小品)、有一首歌(散文)、同心集(散文)、写给幸福(散文)、江山有待(散文)。 § 少女情怀 席慕蓉属于女性的心理角落,第一眼看到席慕蓉的时候,记者感到惊讶,眼前的这个人,竟然就是写下了《七里香》的作者。因为想象中的那个诗人应该是清丽婉约、纯美的那种女性,而眼前的席慕蓉,却长着一张典型的蒙古人脸庞,宽大饱满。席慕蓉说她的好几个姐妹都是很漂亮的,但她自己却从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好看的地方。小时候,因为长相的原因和直爽的性格,她一直就被家人当成男孩子来养,几乎被塑造成一匹小野马。这种扭曲的心理暗示,直至小学五年级才被划上句号,席慕蓉终于变回女生。但就是这样一匹“曾经的小野马”,日后竟写出了那些让所有女生痴迷的情诗,这连席慕蓉自己也没想到,也让许多人迷惑不解。对此,席慕蓉这样解释:“尽管小时侯的生活环境,包括我自己的身份都有些扭曲,但等到我真的成长了,心里还是有一个女性的角落会慢慢长大,并以自己都没法估计的力量跳出来。” 初二时,一本古诗19首成了席慕蓉的启蒙诗。虽然当时年纪小,不知爱情,但“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这样的句子,还是让她惊叹不已。席慕蓉开始尝试写诗。“把我粉碎吧/我纯白的身躯交付给你/在剥落的黑色里/长出了智慧的花朵。”这首名为《粉笔·黑板》的小诗,是席慕蓉诗人生涯里,第一次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诗。那时,席慕蓉还是一个高二的女生。 § 写作原因 席慕蓉 剖析自己写诗的历程,席慕蓉对记者说:“年轻时因寂寞而写诗,或许是一种对美的渴望;年纪稍长,因无法平抚心中的骚动而写诗;初老时,因惆怅而写诗,人也因此变勇敢了。”席慕蓉流连在诗的国度,“一首诗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世界”。对于时间的流逝,对于生命的感动,还有许许多多生活中难于表述却又感怀于心的东西,席慕蓉觉得只能以诗来表达。“诗能说清楚的事情,平时却怎么也说不清。”写《七里香》时,正是席慕蓉一生中最安静的时刻,那是读书,恋爱,结婚,生子及只有一点点乡愁的年岁,感觉灵敏而纯粹,是生命最清灵的时刻。《七里香》诗中的白描插图,也是她哄孩子睡觉时画的。一支钢笔、一本本子,搁在床边,随时随地地画。小孩子们也特别安静,看到他们的妈妈拿着笔,就很满足地睡着了。一直到现在,回头再看自己的旧作,席慕蓉仍然为自己感到庆幸。“幸好我在36岁的时候写出了《七里香》,我庆幸在我要写的时候写了出来。不少人都会悔其少作,但我没有,我觉得幸运的是,在我走过来的路上,留下了《七里香》。”记者问席慕蓉,当初写下这些诗,是因为生命的富足,还是对爱的渴望?席慕蓉一脸满足:“应该是生命的富足。” § 写作风格 席慕蓉慕容的散文诗中表现出来,如幻似梦,似有若无,又远又近的境界。人存不存在前生?人们就不用去做科学的探讨与论断了,仅就一文而言,诗人是借前生的存在来表达她对相悦者炽烈的爱恋。这爱恋曾被忽视。你若曾是江南采莲的女子,我比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一朵,这爱恋含着埋怨。你若曾是那逃学的顽童,我必是从你袋中掉落的那颗崭新的弹珠,在路旁的草丛里,目送你毫不知情地远去。这爱恋甘愿牺牲,你若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炷香。焚烧着,陪伴你过一段静穆的时光。三个并列的意象,均用词精美,格调清新,特别是把相悦者与自己放在不平等的地位。突出了己方的主动与猛烈,极大的增强了情感的穿透力。正因为如此,今生相逢,总觉得有些前缘未了。却又很恍惚,无法仔细地去辨认,无法一一地向你说出。这无法分辨,无法述说之情,就起了如幻似梦,似有若无的作用。也因为将此生与前生交错描写,给我的感觉是又远又近,远近界限难以划分,现实与理想难以划分,心相与理析难以划分。 § 难解乡愁 席慕蓉 在席慕蓉的诗里,乡愁是一支永远回旋着的曲调。你要读席慕蓉,就不能不读她的乡愁。祖籍内蒙古的席慕蓉,在46岁以前,从未见到过故乡,深远而辽阔的内蒙大草原永远只在诗人心中魂牵梦绕。“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不会老去。”浓郁的乡愁,贯穿在席慕蓉的字里行间。让诗人欣慰的是,经过半生的等待之后,她终于在1989年的夏天,“第一次踏上蒙古高原,见到了父亲和母亲的故乡。”席慕蓉说着说着,情不自禁,泪流满面。这种情绪也感染了在场的所有人。“见到了父亲的草原和母亲的河,捧着那水,眼泪就忍不住了。土地与人之间有很多神奇的感应,我无法确切地说出。但在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到踏实,好像尘埃落定。我变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一直以来的不安定和惶恐消失了。我的自信找到了,身份确定了。”从此,诗人身上出现了极大的改变。在回到故乡之前,她写诗、画画、教书,既不演讲也不接受采访,过着与人无争、与世无争的生活。但12年之后,席慕蓉已从起初的个人乡愁走出来,慢慢转为对整个游牧文化的兴趣与关注上,并为了这一文化而奔走呼喊。如果你现在问席慕蓉,对她来说,除了写诗画画,最有兴趣的事情是什么?那么,她一定会回答你:去蒙古。席慕蓉说,我要拍蒙古,写蒙古,演讲蒙古。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民族与民族之间互相了解,并且互相珍惜。 § 晨报理由 席慕蓉席慕蓉此番来沪,住在并不起眼的泰安路上。那路段安静的气质,与诗人的性格特别的吻合。人们相约坐在附近的咖啡座里。在大陆最走红的时候,她没有来。那时候,她一直是用很躲闪的姿态,“害怕突然来到的东西,会一下子飞走”。现在,诗人来了,却是在大部分读者不再读诗的时候。不过,席慕蓉还是有这样的本事,与她侃侃而谈时,仍能让人远远地感觉到对诗的一种向往。许多人大概都有这样的心理吧。一个过去喜欢过的人来了,或许那个人本身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她)代表了一段过去的岁月。他让你重温,让你回想,让你回到永不再来的昨天。席慕蓉对于人们来说,意义便是如此。阅读她,同时,也阅读了人们自己的年华。情诗永不言老。当年,席慕蓉情诗,让多少人传抄、吟诵。如今,隔着时光的隧道,诗人对于爱情的瞬间与永恒,又有怎样新的理解呢?面对记者,席慕荣以诗作答:多年之后/你在诗中质疑爱情/却还记得那棵开花的树/落英似雪/美,原来等候在爱的边缘/是悄然坠落时/那斑驳交错的光彩。 当席慕蓉的诗迅速风靡台湾继而又在大陆赢得了疯狂的读者之后,曾有人这样问她,写情诗能否写到50岁?如今,让席慕蓉感到骄傲的是,虽然觉得身体开始老了,但还是对春来春去有一种莫名惆怅。所以一般女人会悲叹年华老去,席慕蓉却一点也不悲伤。所以,快要迈向60岁门槛的席慕蓉,仍然在写情诗,而且源源不断。“爱情是对生命的珍惜,可以这么讲,人可以老,可以改变,可是灵魂中对爱的渴望不会变。”席慕蓉很清楚有些东西随年华老去而消逝,有的却随之增长。如春来花开,席慕蓉学会以一颗不气馁的灵魂面对。《一切都是经过而已》是席慕蓉最新写下的一首情诗。席慕蓉说,生活与生命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我在生活中结婚了,但在我的生命里,没人管我。一个人要珍惜生活中的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让自己的灵魂变成呆滞。” § 写作技巧 席慕蓉 席慕蓉的写作笔法擅长运用重覆的句型,使她的文章呈现舒缓的音乐风格而充满了田园式的牧歌情调,在句法的经营上,除了着重整体的效果外,也追求词藻的华美。她的文章都以人物作中心,在浅白的诉说里,很容易看出她的真诚,具有冲澹型散文的特点。可能是同时身为诗人的关系,席慕蓉的散文会有意或无意的出现诗中才有的‘跳跃感’,将散文中所需的连接词省略,或使用字句的排列,将诗感融入散文之中,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在席慕蓉的作品中‘问句的使用’是一大特色,无论是在文中或文末出现,事实上,她想要表达出的可能是一种模糊、不确定的心态,她不仅在自问同时也在向读者发问。尤其,当席慕蓉在使用问句时,通常不会只使用一次,常常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覆运用,连接而下,营造出一股沉重的气氛将全文笼罩。当年他们曾经向怎样的一个女子挥手作别?在雪白的苹果花下,或者在浮动着清香的山坡上,他们挥手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样一挥手就是三十多年的空白?我也正一层一层地将我自己剥开,想知道,到底那一层才是真正的我呢?是那个快快乐乐的作着妻子,做着母亲的妇人吗?还是那个谨谨慎慎地做着学生,做着老师的女子呢?是那个在画室一笔一笔画着油画的妇人吗?还是那个在灯下一个字一个字地记着日记的女子呢? 是那个在暮色里,手抱着一束百合,会无端落泪如雨的妇人吗?还是那一个独自骑着车,在迂回的山路上,微笑地追着月亮走的女子呢?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到底那一个我才是真正的我呢?而我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与珍惜,又有谁能真正的明白?谁肯真正的相信呢?六十年的时间在往前进行的时候真是一笔一笔,一幅一幅,一日又一日慢慢累积而成的,为什么在回顾之时却如急流奔驰而过?老师站在画前心里想的是什么呢?难道,这就是年少时的我所不能了解的人生吗?那个无忧无虑、理直气壮的小野马到那里去了呢?我能不能有足够的智慧来越过眼前的困境?能不能重新回到那片宽广宁静的天空?能不能重新拥有那跑沙跑雪的独嘶心情?还有,我那极为珍惜的,在创作上独来独往的生命?在静夜的灯下,我轻声的问我自己,能还不能?不断地自问,也让读者有自问的机会,席慕蓉并没有也不愿意将答案诉诸于文字,因为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人、相异的时空环境都有可能出现不一样的答案,她总是留了一些余地,使读者有想像、反思的空间。所以,席慕蓉的文章是言有尽时,意无穷际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