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带状疱疹
释义

§ 概述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疾病别名:缠腰火丹,缠腰龙,蛇盘疮。带状疱疹,台湾民间称之为「飞蛇」或「皮蛇」。

所属部位:皮肤。

就诊科室:皮肤科,中医科,传染科,中西医结合科。

症状体征:淋巴结肿大,发热,眩晕,晕厥,眼球震颤,神经痛,恶心与呕吐[1] 。

§ 病因

帶狀皰疹

本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病毒通过呼吸道粘膜进入人体,经过血行传播,在皮肤上出现水痘,但大多数人感染后,不出现水痘是为隐性感染,成为带病毒者,此种病毒为嗜神经性,在侵入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后可沿着神经移动到脊髓后根的神经节中,并潜伏在该处,当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患感冒发热,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恶性肿瘤时,病毒又被激发致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同时再次激活的病毒,可以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再移动到皮肤发生疱疹,在少数情况下,疱疹病毒可散布到脊髓前角细胞,及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运动性神经麻痹,如眼面神经麻痹,以及胃肠道和泌尿道的症状。

中医认为本病由于情志内伤,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经火毒蕴积,夹风邪上窜头面而发;或夹湿邪下注,发于阴部及下肢;火毒炽盛者多发于躯干。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蕴,致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以致疼痛剧烈,病程迁延。本病初期以湿热火毒为主,后期是正虚血瘀夹湿为患。

§ 症状

带状疱疹

根据单侧沿外周神经,分布的成簇水疱性损害,伴有神经痛,诊断不难。本病应与单纯疱疹区别,后者常分布于皮肤粘膜交界处,与外周围神经的分布无关,易复发,痛不明显,在带状疱疹前驱期,及无疹性带状疱疹,有时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或急腹症等应予注意。

本病的病原,属脱氧核糖核酸疱疹病毒,与水痘病毒一致,又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皮肤的病变主要在表皮,水疱位于表皮的深层,在疱内及边缘处,可见明显肿胀的气球状,表皮细胞在变性的细胞核中,可见嗜酸性核内包含体,与皮疹相应的神经节内也有病变表现,为脊髓后柱节段性,脊髓灰白质炎神经节,和神经后根有剧烈炎症反应,真皮内的感觉神经纤维在皮疹出现后,不久也出现明显变性。

常先有轻度的前驱症状,如发热,乏力,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局部淋巴结肿痛,以及患处皮肤灼热,感觉过敏或神经痛等。

典型的皮损,为在炎症基础上出现,成簇而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丘疹丘疹,继而变为水疱,疱液澄清疱壁,紧张围以红晕,皮损沿外周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很有特征性,有诊断价值,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若无继发感染,数日后,水疱干涸结痂,愈后留有暂时性色素沉着,一般不留疤痕。

由于机体免疫状态的不同,表现常不典型,而有不同名称,对有神经痛而无皮疹者,称无疹性带状疱疹;仅有红斑丘疹,而不发展为水疱的称无疹性带状疱疹;仅有红斑丘疹而不发展为水疱的称顿挫性;发生大疱的为大疱性;出血的为出血性;坏死明显的为坏疽性;皮损因病毒血源播散的称泛发性;累及内脏,如肺肝或脑部时称带状疱疹,肺炎、肝炎或脑炎极少数可累及两个以上神经节,产生双侧性或同侧有数支不同神经分布的损害。

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具诊断价值。常出现在发疹前或出疹时,并可逐渐加剧。儿童患者痛较轻,或不痛。老年患者则常明显,呈阵发性加剧难以忍受,且在皮损消退后可持续数月或更久。

带状疱疹病毒,最易侵犯肋间神经,脊神经中,除胸部神经单独形成肋间神经,支配胸腹部皮肤外,其他的脊神经多与相邻的几个脊神经,互相联合后,形成颈臂腰骶髂神经丛,再从各神经丛分出许多周围神经,分别分布到颈上,下肢和会阴部皮肤,因此胸部神经发病后,常能由肋间神经,明确地反映出病变的节段,而颈部腰骶部神经发病后,仅能从皮损了解到脊神经病变的区域。

颅神经有其特定的分布区域,较常受累的为三叉神经和面听神经,三叉神经中以眼支最常累及,多见于老年人,常伴剧痛皮损,分布于一侧额面部,如鼻尖部出现皮疹,则易合并眼炎,严重的可导致失明,因此眼支病变时,应特别注意检查角膜,以便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在上颌支受累时,于悬雍垂和扁桃体出现水疱,下颌支受累时,则在舌前颊粘膜等处出现水疱,面听神经受病毒侵犯后,外耳道或鼓膜出现水疱,并可有耳鸣、耳聋、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以及患侧面瘫,舌前2/3处味觉消失等症状,又称为耳带状疱疹,由此组成的面瘫耳痛和外耳道疱疹三联症又称Ramsey-Hunt综合症。

颅神经或颈神经节,被病毒侵犯后,如向上蔓延,可产生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引起头痛呕吐,惊厥等症状应予警惕。

此外病毒由脊髓后根神经节侵及植物神经的内脏神经纤维后,可产生相应系统的症状,如胃肠炎,膀胱炎,腹膜炎,胸膜炎等表现。

本病病程,一般约2~3周泛发,或复发者,常提示有免疫功能缺陷,应注意潜在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 危害

1、引发内耳功能障碍:发生在耳廓、耳道的带状疱疹,会出现内耳功能障碍症状。患者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听力障碍、眼球震颤等。

2、引发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上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即人体的大脑实质和脑膜时,就会发生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表现为严重的头痛、喷射样呕吐、惊厥、四肢抽搐,以及意识模糊、昏迷而有生命危险。 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体内侵犯内脏神经纤维时,可引起急性胃肠炎、膀胱炎、前列腺炎,表现为腹部绞痛、排尿困难、尿潴留等。

3、疱疹局部破损后可能并发细菌感染:若带状疱疹病损发生于特殊部位,例如眼部,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倘若继发细菌性感染后,可引起全眼球炎,甚至脑膜炎;病后出现视力下降、失明、面瘫等后遗症。头部带状疱疹多在头前部即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可造成脱发及永久性瘢痕。

4、带状疱疹皮肤损害愈合后,疼痛仍可持续一段时间。部分老年患者神经痛可持续数月或年余。可严重影响睡眠和情绪;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导致精神焦虑、抑郁等表现。

5、可能诱发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带状疱疹可发生在面部三叉神经节段,三叉神经中有一条神经纤维,即眼神经纤维,部分神经纤维分布在人体眼球的角膜、结膜以至于整个眼球,该部位的神经纤维如果受到疱疹病毒感染,可发生角膜炎、角膜溃疡、结膜炎,患者可发生怕光、流泪、眼睛疼痛,以致视力减退,重者发生全眼球炎而导致失明。

6、疱疹病毒感染到面神经中的运动神经纤维时,就会产生面瘫,出现患侧眼睛不能闭合,患侧面部表情呆板,口角向健侧歪斜,不能做吹气动作等。

§ 预防治疗

一、营养神经口服或肌注B放抗生素,如B1、B12等。

二、抗病毒:泛昔洛韦片FamciclovirTablets,0.125g,口服,8小时1次;或万乃洛韦,300mg, 口服,2次/日;或无环鸟苷,200mg,口服,5次/日;聚肌胞,2mg   肌注,1次/2日;

三、止痛:口服去痛片如阿斯匹林,安乃近,消炎疼,布洛芬,新癀片等镇痛药片。布洛芬(芬必得)300mg口服2次/日。吗啡控释片,30mg  必要时口服;脊柱旁神经节封闭治疗。

四、激素:早期口服强的松对减轻炎症及疼痛,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有一定效果。9966331方案(强的松45mg2天,30mg2天,15mg2天,5mg1天)。目前有争议。

五、外治法以干燥、消炎为主。早期红斑水疱,可外用收敛性的药物如炉甘石洗剂;有糜烂、坏死,可以0.1%利凡诺尔液作湿敷,外用抗菌素软膏。利福平涂膜剂有保护,抗菌作用。

眼局部滴疱疹净眼药水,外涂抗生素眼药膏。

六、物理治疗紫外线照射,有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病程的作用。

后期神经痛可作红外线,音频电疗法等。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多发于成人。病毒潜伏于神经细胞中,平时不致病,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时,病毒沿相应的神经纤维播散至相应的皮肤区域而发病。皮损常沿一侧肋间神经从后上方向产下方伸展或头面部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表现为皮肤疼痛及附近淋巴结肿痛。治疗方法有镇痛,抗病毒,抗炎,激光照射,对眼部带状疱疹患者还应选用散瞳剂。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患肿瘤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由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治疗以消炎抗病毒为主。如认真治疗,可以根治。

§ 西药疗方

带状疱疹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第一次感染时就是出水痘,由于病毒会潜伏在神经结,当体内免疫力下降时,病毒便会伺机作怪,在皮肤上出现红色丘疹或水泡,有九成以上的民众在带状疱疹发作过一次之后,就不会再发作。

得过水痘者一生中有15%的机率会发生带状疱疹,年逾60岁以上发生率则达30%。

带状疱疹可能在全身各个部位发作,但统计显示,它最好发的部位在胸腹部,约有 5 成以上,其次 2 成会发生在颈部,第三好发的部位是脸部三叉神经,约1成5,三叉神经引发的后遗症最多。 除神经痛后遗症外,还可能引发眼神经麻痹、脸神经麻痹、眼角膜受损,而儿童或年轻患者则可能并发脑脊髓炎。

带状疱疹有疼痛与异常感觉的先兆,几天以后会出现单侧的水泡状疹子。在丘疹或水泡尚未在皮肤出现前,很多病患以为自己是扭伤。 如果疼痛出现在单侧,特别是神经分布的范围,有抽痛感,再加上最近有熬夜或压力大,比较疲惫,就很有可能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发病的头五天是治疗黄金期,比较可以抑制病毒的复制,若错过黄金时间,那么就以症状治疗为主。 抗病毒药物 Famiciclovir 250 mg((Famvir抗滤儿500mg tid,使用7天)是最好的用药选择(口服吸收率77%),其次是valacyclovir (Valtrex 祛诊易 1000mg tid,使用7天 )(55%)。可以加快痊愈、减低痛楚及有助缩短、预防或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临床实验显示抗病毒药须于出水泡三日内服用,否则效用大减。

如果疼痛在水泡愈合后仍持续一个月以上,就是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慢性并发症。约10~20%病患会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50岁以上提高到60%,大部分皆可缓解,但仍有10%老年人会持续六个月以上,甚至数年。

带状疹后神经痛的口服药 :Neurontin镇顽癫(Gabapentin 300mg 辉瑞)一天吃三次,第一次服用从睡前开始,以避免嗜睡及恶心等不良反应,< 1800mg/day。服用单次900mg经一个半小时就有明显改善,降低疼痛严重程度达66%,且不经过肝脏代谢。(Gabapentin于睡前口服100-300 mg,可每3天增加剂量100-300 mg,直到剂量为300-900 mg tid或症状缓解为止)[2]

§ 中医治疗

本病以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为主要治法。初期以清热利湿为主;后期以活血通络止痛为主;体虚者,以扶正祛邪与通络止痛并用。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1、肝经郁热

证候:皮损鲜红,灼热刺痛,疱壁紧张;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燥或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弦滑数。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紫草、板蓝根、玄胡索等。发于头面者,加牛蒡子、野菊花;有血疱者,加水牛角粉、牡丹皮;疼痛明显者,加乳香、没药。

2、脾虚湿蕴

证候:皮损色淡,疼痛不显,疱壁松弛;口不渴,食少腹胀,大便时溏;舌淡或正常,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滑。

治法:健脾利湿,解毒止痛。

方药:胃苓汤加减。发于下肢者,加牛膝、黄柏;水疱大而多者,加土茯苓、萆薢、车前草。

3、气滞血瘀

证候:皮疹减轻或消退后局部疼痛不止,放射到附近部位,痛不可忍,坐卧不安,重者可持续数月或更长时间;舌黯,苔白,脉弦细。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心烦眠差者,加珍珠母、牡蛎、山栀子、酸枣仁;疼痛剧烈者,加玄胡索、乳香、没药、蜈蚣等。

二、外治

1、初起用二味拔毒散调浓茶水外涂;或外敷玉露膏;或外搽双柏散、三黄洗剂、清凉乳剂(麻油加饱和石灰水上清液充分搅拌成乳状),每天3次;或鲜马齿苋、野菊花叶、玉簪花叶捣烂外敷。

2、水疱破后,用黄连膏、四黄膏或青黛膏外涂;有坏死者,用九一丹或海浮散换药。

3、若水疱不破或水疱较大者,可用三棱针或消毒空针刺破,吸尽疱液或使疱液流出,以减轻胀痛不适感。

§ 偏方治疗

皮夫子金疮液,是一种外用中药擦剂,有近百年的历史,在民间,尤其是山东胶东半岛一带,被广泛运用于疮类疾病治疗,对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

偏方由三七、没药、乳香、冰片、丹参、马齿苋、白酒等中药泡制而成,需加热后使用,日擦药6次以上。有清热解毒、化淤消肿、提毒排脓、杀菌消炎、减痛止痒的作用,用药后一般半个小时左右减轻疼痛(减痛程度会因人而异);3-5个小时皮损颜色由潮红变为灰黯;3-5天结痂可愈合。

§ 处方

带状疱疹1.注意休息,认真服药、擦药。

2.如发现有眼部、面部或肢体活动不利等要及时再次就诊。如有胃肠道或胸部的不适也应及时就诊。

3.服用止痛药物后2小时内应卧床,以免因头昏而发生意外。

4.未生过水痘的小儿可能会受到传染,因而要注意隔离患者,以免波及小儿。

带状疱疹的特点是,沿神经的走向分布,皮肤上的疱呈一长串,所以中医称之为“蛇丹”。由于它常发生于胸背部,沿着肋间神经的走向分布,所以民间也称它为“缠腰龙”。这种病毒能长期潜伏于人体内,当人的抵抗力下降时即会发病。因此,外伤、手术、感染、肿瘤等都能诱发此病。

病变部位的皮肤,有灼热、刺痛感,数天后,会出现密集的小水泡,周围皮肤发红、病变部位如火烧灼一般疼痛。病情较严重的可见淋巴结肿大、发热等全身症状。带状疱疹通常发生在身体的一侧,偶尔也有两侧同时发生的。一般发生于胸部,也有发生于面部沿着三叉神经分布的。发生面部的,有时会连累到眼睛,影响视力。一般2~3周后自愈。且不留疤痕,但少数病人仍常有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是止痛和防止继发细菌感染。用1%樟脑、5%硫磺炉甘石洗剂、0.5%新霉素软膏加扑粉外用,注射维生素B12。连累到眼部的,可用疱疹净眼膏。必要时,可注射转移因子或丙种球蛋白。此外,应查出诱发带状疤疹的疾病进行治疗。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因其常见于腰胁间,蔓延如带,故有“缠腰龙”之称。在中医学中,还有许多名称,如“缠腰火丹”、“蛇丹”、“蛇串疮”等都是指本病。

带状疱疹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发病前局部皮肤往往先有感觉过敏或神经痛,伴有轻度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亦可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病。患部先发生潮红斑,继而其上出现多数成群簇集的粟粒至绿豆大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水疱透明澄清,疱壁紧张发亮,疱周有红晕。数群水疱常沿皮神经排列呈带状,各群水疱间皮肤正常。10余日后水疱吸收干涸、结痂。愈后留有暂时性淡红色斑或色素沉着,不留疤痕。亦可因疱膜破溃形成糜烂,甚至坏死或继发化脓感染。全病程约2~3周。

除典型的皮疹外,神经痛是本病的另一大特点。一般在皮疹出现前1~2天即有神经痛,直到皮疹消退。疼痛的程度轻重不等,且与皮疹的严重程度无一定的关系。通常儿童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很轻或没有疼痛,而老年患者多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而且约30%~50%的中老年患者于损害消退后可遗留顽固性神经痛,常持续数月或更久。

由于带状疱疹发病较急,疼痛较剧,且在发病之初不断有新疹出现,真如龙蛇爬行一般,有些患者会感到恐惧。而且在民间还流传这样一种说法,即缠腰龙如果在腰上缠绕一圈就会死人,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本病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损常沿某一周围神经单侧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正中线,更不会围成一圈。除常见于腰、腹部外,还可发生于胸部、四肢、颈部、耳、鼻、眼、口腔等。少数严重者可发生带状疱疹性脑膜脑炎以及胃肠道或泌尿道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与水痘是由同一种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但是临床表现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道水痘是一种传染病,那么带状疱疹是不是也会传染呢?

表面上看,这两种病没有什么关联。水痘好发于3~9岁儿童,无神经痛;带状疱疹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疼痛剧烈。二者的皮疹形态及分布特点也不相同。然而这是同一种病毒感染人体后先后引起的两种致病过程。带状疱疹的发生不是由体外的病毒引起,而只能是由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复发所致。

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病毒初次感染人体后在体内大量增殖,形成病毒血症,散布全身,导致人体发生水痘。水痘愈后病毒可持久地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中,至成年后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及理化因素刺激,潜伏病毒被激活,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及坏死,产生神经痛。同时,再活动的病毒可沿神经轴突至支配的皮肤细胞增殖,于是此神经节支配的皮区出现一串带状的疱疹,故称带状疱疹。

§ 针灸

体针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五十年代初就见诸报道。四十余年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的实践表明,针灸常可迅速制止剧烈的神经痛,多数病人往往首次接受针灸后,疼痛就明显减轻甚至消失。皮损经数次治疗后亦不再扩大,结痂需一周左右的时间。国内外均有人作过对照观察,发现针刺治疗较之药物组止痛时间短,皮损干涸快,红斑消退也快[1,2]。根据所收集的资料统计,针灸治疗本病的平均率约在95%左右。在方法上,除了主的体针、耳针、穴位注射等外,近年来应用激光针治疗,也取得十分明显的效果。

关于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作用机理,有人通过测定针刺前后的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发现治疗全身和局部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强[3]。针刺迅速制止疼痛,改善症状很可能与这一功能增强从而抑制病毒活动有关。

(一) 取穴

主穴: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

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1寸处)。

夹脊穴位置:取与皮损相应之夹脊穴。

(二) 治法

一般仅需取主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1~2个配穴。阿是穴针法:以1.5~2寸毫针,呈25度角朝疱疹方向斜刺,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2次。

(三) 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基本痊愈:疱疹结痂,症状消失;显效:疱疹结痂,症状明显消失;有效:部份结痂,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改善。

穴位激光照射

(一) 取穴

主穴:分2组。

1、阿是穴;

2、腰以上病灶:合谷、曲池;腰以下病灶:阳陵泉、侠溪。

配穴:支沟、太冲。

阿是穴位置:皮损区(下同)。

(二) 治法

应用波长6328埃,输出功率25毫瓦,激光针功率为2~3毫瓦的氦-氖激光针灸仪进行治疗。

依据症情选穴:凡皮损面积大,水疱多,感染为主而疼痛轻者,仅用主穴第一组。

采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离为40~60毫米,照射密度为0.5~1毫瓦/平方厘米,每处照射5~10分钟。以疼痛为主,皮损面积较局限,仅有红色丘疹或皮疹已结痂者,则取主穴之第二组,以激光针灸仪照射,剧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别照射5分钟。

如果上皮损面积大而疼痛又剧烈者,则二组宜结合应用。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耳针

例一、取穴

主穴:肺、敏感点。

配穴:皮质下、内分泌、交感、肾上腺。

敏感点位置:指耳廓上,与病灶相应位压痛明显处。

治法

主穴必用,配穴据症情酌取1~2穴,每次一侧。采用捻转手法,刺激宜强,持续运针2~3分钟,留针1小时。每日1~2次。另可把100克干净的墨汁和5克雄黄粉调匀,搽在患处周围的边缘上。每日一次。

例二、取穴

主穴:曲池。

治法

药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100微克/毫升)。

每次取双侧,以5号齿科针头,深刺得气后,每侧穴注入1毫升。每日1次。皮损有渗出者,可外敷呋喃西林氧化锌软膏。

皮肤针

(一) 取穴

主穴:分2组。

1、脊柱两侧旁开2厘米之平行线;

2、距病灶边缘1厘米之环状区。

(二) 治法

取第一组作整体治疗,第二组作局部治疗,一般宜同时取。先依皮损所在部位和范围,定平行线长度和环状区大小。如在胸胁部,取相当于胸段长度;皮损在下肢,取腰骶段长度。然后,以较强手法叩刺平行线和环周线,皮肤针针尖方向与皮肤表面垂直,针尖接触皮面应短暂(约每秒2次),针间距离0.5~1.0厘米左右。每条刺激线连叩三遍,每日1~2次。注意不可叩刺病灶,以防感染。

§ 艾灸

(一) 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 治法

一为艾炷灸。于阿是穴之二处(一处为先发之疱疹,一处为疱疹密集处)各置一麦粒大之艾炷,点燃后,觉灸痛即吹去未燃尽之艾炷。再以同样的方法,延伸至远端疱疹密集处各灸一壮。1次即可,如不愈,隔5天再灸1次。

一为艾卷灸,取纯艾卷或药艾卷,点燃一端后熏灸阿是穴。其熏灸方法有三种:一为用2支艾卷同时作广泛性回旋灸,以病人感觉灼烫但能耐受为度,灸治时间据皮损面积大小酌情掌握,一般约30分钟。二为用1支艾卷在阿是穴均匀缓慢地向左右上下回旋移动。应注意艾火宏壮,集中于疱疹顶部,以有灼热麻苏苏的特殊感觉沿肋间隙或经脉循行路线感传为佳。三为“围灸法”,用艾卷在病损处由中心向周围围灸,直灸至局部潮红,患者自觉舒适,不知痛为度,通常需时30~40分钟。上述三法,可任选用,每日1次,4~7次为一疗程。

§ 火针

(一) 取穴

主穴:肺俞、胆俞、脾俞、阿是穴。

配穴:病变在腰以上加支沟,在腰以下加阳陵泉。

阿是穴:皮损区周围。

(二) 治法

主穴均取,据病变部位加配穴。将针在酒精灯上烧灼,至针尖红而发亮,迅速刺入穴位,直刺3毫米,快刺疾出。阿是穴则采用疱疹周围围刺之法。每3日1次。一般1~3次。注意针孔清洁,勿用手抓挠。

§ 拔罐

(一) 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 治法

令病人选好体位,一般取坐位。然后充分暴露病灶区。用闪火法,先在皮损两端吸拔,接著沿带状分布,将罐依次拔在疱疹密集簇拥之处。罐具大小,依部位而选,但必须拔紧。如松弛不紧者,一定要重新吸拔。罐数,按病灶范围而定,以排满为度,留罐约15分钟。留罐期间,如罐内出现水泡,不必介意。拔罐后如有破溃者,外涂龙胆紫药水,局部感染重者,可撒氯霉素粉。一般每日一次,不计疗程,直至痊愈。

§ 刺血

(一) 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 治法

常规消毒皮损部位,用三棱针沿疱疹周围转划一圈,以皮肤轻微出血为度。然后用毛笔或棉签蘸雄黄酒少许,外涂于疱疹之上,每日3~5次,不计疗程。雄黄酒泡制:雄黄少许研成细末,装入瓶内,罐入酒水各半调和而成。老年或体虚病久者,同时服人参败毒散,加黄芪30克,丹皮、赤芍各10克,日1剂,早晚分服。

§ 灯火灸

(一) 取穴

主穴:分2组。1.内关、委中;2.列缺、合谷。

配穴:四肢取阳陵泉,腹部取足三里、三阴交,臀部取环跳。

(二) 治法

穴位均根据皮损部位选取,主穴第一组用于胸胁腰背部皮损,第二组用于头面部。每次取一穴,以灯心草一根,约3寸长,一端蘸植物油,点燃后迅速将燃着端接触穴位的皮肤,一点即起。施灸处可出现绿豆大的水泡,不必处理,会自行消退。每日1次(注意,第二天灸灼时,宜在原灸点之旁边),4次为一疗程。

§ 注意事项

1、不要过分紧张。有的患者皮肤上可能会出现大疱、血疱,甚至糜烂,但是请不要紧张,如果治疗得当10天左右即可痊愈,治愈后一般不会复发。

2、多休息,给以易消化的饮食和充足的水分。

3、预防继发细菌感染。不要摩擦患处,避免水疱破裂。可外用中草药或雷夫奴尔湿敷,促使水疱干燥、结痂。

4、老年重症患者,尤其发生在头面部的带状疱疹,最好住院治疗,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5、患“带状疱疹"提示患者身体免疫力处于低状态,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6、某些患者在皮损完全消失后,仍遗留有神经痛,这时可采取针灸、理疗等缓解疼痛。

7、忌吃些辛辣及发物的菜式,如,牛肉、羊肉、鱼肉…… , 葱、姜、蒜、辣椒、醋(炒菜中也不等含有)、大酱类…… ,蒜薹,圆葱……。

§ 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

(一) 三叉神经眼支支配区域的带状疱疹单侧面的额部、头皮红斑水疱,眼周可明显肿胀,结膜潮红充血,在结膜乃至角膜上出现水疱,可发生溃疡性角膜炎,愈后形成角膜云翳而影响视力,严重时可致失明。疼痛剧烈(Fig2)。

(二) 耳带状疱疹由于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患侧面瘫,耳鸣、耳聋听觉症状,在外耳道及鼓膜上有疱疹(Fig3)。

(三) 胃肠道、泌尿道带状疱疹。

§ 温馨提示

就病毒性带状疱疹而言,患者不要轻易购买昂贵的推销药品,专家建议还是及时就诊,一般医生会开最对症的:阿昔洛韦片和阿昔洛韦膏,价格都不贵,而且见效快[3] 。

§ 民间故事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不久,患了“缠腰火丹”病,他的哮喘病也一起复发了。太医院的医官们绞尽脑汁,仍是回春乏术,百无一验,太祖一怒之下,将所有治病的医官都监禁起来。后来,一位河南府的医官想起洛阳有位擅长治疗皮肤病的药铺掌柜,外号叫做“活洞宾”的,善治此病,于是上章推荐。“活洞宾”来到宫中,见太祖环腰长满了大豆形的水泡,像一串串珍珠一样,这时,太祖问道:“朕的病怎么样”。“活洞宾”连忙答道:“皇上不必忧愁,下民有好药,涂上几天就会好的”。太祖冷冷一笑:“许多名医都没有办法,你敢说此大话”。“活洞宾”道:“倘若治不好皇上的病,下民情愿杀头,若治好了,请皇上释放被监禁的太医”。太祖回答道:“若真如此,就答应你的要求”。于是,“活洞宾”来到殿外,打开药罐,取出几条蚯蚓放在两个盘子里,撒上蜂糖,使其溶化为水液。他用棉花蘸水液涂在太祖患处,太祖立刻感到清凉舒适,疼痛减轻了许多。他又捧上另一盘蚯蚓汁,让太祖服下。太祖惊问“这是何药,即可内服,又可外用”。“活洞宾”怕讲实话而受到太祖责罚,就随机应变地说:“皇上是真龙天子下凡,民间俗药怎能奏效,这药叫做地龙,以龙补龙,定能奏效”。太祖听后非常高兴,立即服下。几天后,太祖的疱疹落,咳喘止,疼痛消失,又上朝了。“活洞宾”也因此而极尽荣华。从此,地龙的名声与功能也就广泛传开了[4] 。

§ 治疗报导

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其主要特点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明显神经痛。带状疱疹患者一般可获得对该病毒的终生免疫。

病因:急性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引起的一种以伴剧烈疼痛的皮疹为特征的皮肤性疾病,中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好发此病。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具有亲神经性和亲皮肤性的病毒,通过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或鼻粘膜侵入人体,通过逆行轴突运转方式入侵神经系统,然后进入脊神经后根的神经节细胞或脑神经的神经节细胞内长期潜伏存在,呈休眠状态,平时不发生任何症状。当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正常免疫防卫机制受损伤或受抑制时,带状疱疹病毒便被激活,在受侵害的神经节内大量生长繁殖而发病。

临表:

1、中老年居多,春秋多见,好发部位肋间神经及三叉神经可支配的皮肤区域;皮疹特点潮红斑的基础上出现群集的丘疹、水疱,粟粒至绿豆大小,疱液清亮,严重时可呈血性,或坏死溃疡;皮疹单侧分布呈带状为该病的特点;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

2、特殊表现:

(1) 眼带状疱疹: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2)耳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表现为外耳道或或鼓膜疱疹。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为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其他不典型 带状疱疹。

(一)西医治疗:

1、药物治疗

(1)抗病毒药物:针对病因治疗选用。如:阿昔洛韦 1000mg/d,分5次口服,外用阿昔洛韦软膏,  聚肌胞 聚肌胞2mg,肌注,每天一次,连续5天为一个疗程。 西咪替丁 西咪替丁0.8g/d,一次口服,或0.2g 每天两次,晚睡前加服0.4g,一日为0.8mg。 双密达莫 潘生丁25mg,每日3次口服。 强力宁 方法:强力宁注射液10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 法莫替丁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用法:内服法莫替丁20mg/次,2/d,连服1周。总有效率优于西咪替丁对照组。 利巴韦林、Ara-A、干扰素、AMP和口服中、西药物能不同程度抑制病毒,促进病人的康复,及时、有效、足量用药有时能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增强免疫力药物:强的松、聚肌胞、核苷酸等。 促进神经修复药物: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等。

(2) 止痛:去痛片、消炎痛、扶他林、卡马西平。营养神经,维生素B12或B1。西米替丁200mg/次,4次/日连服3天。

(3)糖皮质激素:应用有争议。可选用强的松 5—10mg/次,3次/日可防止后遗症。

2、物理治疗目前使用的物理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紫外线、超短波、直线偏振光、远红外线、激光等。治疗主要的作用是消炎止痛。

3、椎旁和神经根阻滞通过在脊柱旁椎孔部位的神经根周围注入治疗药物或者使用相应的神经节段阻滞也能用于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同样满意,但要部位准确,临床技术操作要求也较高,务必小心,严防并发症。

4、硬膜外腔注药硬膜外腔是介于黄韧带和硬脊膜之间的潜在间隙,充满了结缔组织、血管、神经根和脂肪。注入药物后可直接作用于急性带状疱疹病人受累的组织和神经,临床可取得及时、满意的止痛效果,并能缩短病程,促进急性带状疱疹的康复。

(二)中医治法

1、个人经验

【1】.将军膏:生大黄20克,黄柏20克,五倍子10克,芒硝10克,达克罗宁0.3克。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以凡士林调成30%的软膏外敷患处皮损。

主治:带状疱疹

疗效:一般用上症状就会有所好转,烧灼刺痛减轻,24小时水泡萎缩,3次开始结痂干枯,平均6天即可治愈。

【2】.拔毒散:雄黄30克,五倍子10克,大黄10克,冰片10克,2%利多卡因10ml。上药研磨成粉加入65%乙醇200ml,外涂患处,每日3-5次。

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敛疮,主治热燎疮及蚊虫叮咬等。

【3】.无名膏:明雄黄10克,黄连10克,生大黄10克,冰片5克,凡士林适量。 上药研粉凡士林调膏,先把疱疹点刺出血,然后拔罐,再用药膏外敷患处,每天一次,2-12h即可缓解,3-5天痊愈。

【4】.武功散:明矾 琥珀 冰片 蜈蚣 制法:各等分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主治:带状疱疹

疗效:用时以蛋清调敷患处皮损,日数次,随干随擦,一天痛止,2-3天疹消而愈。

【5】.二黄散:大黄 黄柏 各等分共研细末。 鱼石脂软膏或京万红软膏适量调膏,外敷患处皮损。

主治:带状疱疹

疗效:每日外用一次,平均4天愈。

【6】.雄倍油:雄黄 五倍子  枯矾  黄连  给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主治:带状疱疹

疗效:用时香油调敷患处皮损,最快10小时,最慢5天,平均2.5天治愈。

【7】.武功散加味:黄连30克 七叶一枝花50克 明雄黄 60克 琥珀90克 明矾90克 蜈蚣20条

共研细末装瓶备用。

主治:带状疱疹

疗效:香油调敷患处皮损,日一次,平均5天内治愈。

2、治疗带状疱疹一次立刻痊愈绝技方法:病灶局部常规消毒.用梅花针扣刺疱疹及病变范围,  皮肤微出血.然后用闪火法拔罐.拔出红黄相间的液体.消毒卫生纸擦净.注意:

毒液一定要拔净,一次拔不净,要反复拔,直到干净为止. 病变部位一定要拔严,不留空位.说明;

【1】用本方法治疗完毕后,立刻止痛.有的患者病变部位被衣被接触即疼痛难忍,但是在拔罐过程中,只有轻微的拔罐造成的抽吸感.

【2】病变部位糜烂的,不需梅花针扣刺,直接拔罐既可.拔完后,用红外线烤干.

【3】有的部位用拔罐无法操作时,可用10---20毫升的注射针管,切去头部,对准病变部位,抽吸针柄,可起到和拔罐同样的效果.现在则 用 真空拔罐代替.

【4】操作完毕后.我一般不再消毒处理.也无感染的病例.但是,为了操作规范,请大家在运用时,自己掌握.

【5】此方法优于其他方法.我治疗将近100例,均一次治愈.2.我治带状庖疹一针绝至阳穴点刺放血加拔罐轻者一次重者五次愈,不吃药打针绝效一百多例未见后一神经疼者三商穴可治愈带状疱疹三商穴为少商、中商、老商三穴。中商在拇指爪甲正中根部下一分许处;老商在拇指爪甲角尺侧一分处。病例:王某,男,26岁。三天前右上腹起一簇密集的疱疹,如米粒大,环形如带、有灼热刺痛感。局部皮肤异常敏感,着衣则痛加剧。舌质红苔微黄,脉浮滑。针刺三商穴放血,各挤出粘稠血数滴。针一次后疼痛明显减轻,经治疗数次后病愈。体会:带状疱疹,又名缠腰火丹、蛇盘疮。本病多因情志不遂;或肝胆火盛、内蕴湿热,外感湿毒之邪所致。外邪侵入人体,肺经首当其冲,而“肺合皮毛”治应在肺,三商穴属肺,能宣泄肺热、疏散肺经之邪,故能治毒邪入表之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也有较好效果。方法:取鱼腥草干品30-50克(鲜品300克),加水适量,煎汤,温服。每日1剂,分3次服,可连续服用3-7天。

3、单方验方:

【1】鸦胆子油 方法:鸭乳液20ml,每日2-3次,连续服7天,用菜油或鲜菜汁调云南白药成糊状敷于患处,可以止痛消肿,一周左右皮损结痂愈合。

【2】取鲜金钱草(最好连根)1两,碾碎成泥状(碾药不能用铁器),可另加冰片3g,六神丸,仙人掌适量。加入少许茶油拌匀,敷于患处,外加干净纱布覆盖固定,每日换药一次。重者金钱草1两水煎服,每日1—2次。

【3】先用0.5%碘酒消毒水疱壁,再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疱疹液,将双黄连粉针剂3克溶于生理盐水20毫升中混匀,用无菌棉签均匀地涂于水疱部位,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其上,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摩擦、搔抓,每日敷2次,一般5~7天可愈。

【4】用板蓝根注射液1支(2毫升),病毒灵片0.3~0.5克(研细末),搅匀成稀糊状,用时将此糊涂患处,每日3次;患处面积大,痛剧者,日涂5~7次,以保持患处湿润。

【5】用紫金锭内服加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可取得较好疗效。用法:取紫金锭10~20片研碎,加温开水5~10毫升,混匀后涂于患处,待疱疹结痂后停用;同时内服紫金锭,每次0.9克,每日2次,服至痛止。涂药2~4次后水疱干涸,糜烂处涂药24小时后结痂。一般用药2~6天可止痛。(又名南通蛇药片)

【6】季德胜蛇药取该药适量,加75%酒精适量搅成糊状,涂于患处,每天5~6次;同时每天内服该药3次,每次10片。一般5天可治愈。

【7】西黄丸本品由牛黄、麝香、没药、乳香等中药制成。每次服2克,每天2次。一般用药2~3天后,患处疱疹红斑变浅,肤色接近正常,水疱干涸、结痂,疼痛消失。

【8】京万红烫伤膏取该药适量涂于患处,每天1次;同时口服西米替丁200毫克,每天3次。用药后24小时内疼痛消失,2~3天皮疹干涸,3~4天结痂脱落。

【9】视患处大小,六神丸20~40粒用米醋调匀涂患处,天3次。口服每天3次每次10粒。连用4~5天可愈。

【10】1%吲哚美辛溶液涂患处,2-4/d,疼痛、红斑、肿胀主要症状改善。有效率92%。

【11】用法是不管疱疹溃破与否,均用无菌棉签蘸紫草油涂抹在患处,每日3-5次,7天为1疗程。结果,经治疗1疗程后,痊愈(皮疹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疼痛后遗症)20例,占76.9%;好转(皮疹消退约80%,疼痛明显减轻)6例,占23.1%。总有效率为100%。

4、针灸拔罐采用针灸拔罐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拔出体内的毒邪,驱除体内恶血,从而达到止痛治病的目的。4.综合治疗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即口服中西药物、局部注射药物、神经根药物阻滞、物理治疗、外用止痛搽剂等。尤其对于带状疱疹的急性期,一般3-5次即可治愈,一般不会遗留后遗神经痛。

忠告

疱疹病毒只是被压在体内,药物控制了,一旦停药,立马复发,一般用药要多1个月,同时半年内不要有刺激复发的生活方式,比如长期熬夜,抽烟喝酒,大量摄入海鲜。[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4: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