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平遥文庙
释义 中国1300多年科举史上硕果仅存的平遥文庙有“小故宫”之称,规模宏大,规制齐全,也有一条类似的中轴线。魁星楼却在文庙外城墙上的东南角,她小巧玲珑,却直指天空。登上此楼,有“手可摘星辰”之感,平遥古城尽收眼底。据说,当年凡中状元者要从东门城楼登上云路,然后再登魁星楼、文昌阁,经过云路坊(凌空而架,像云中虹桥),再跨进棂星门,经过拌桥(也称状元桥),再到大成殿祭拜孔子。这些,只是形式上的表演而已,其实,从隋朝确立科举制度以来,那科举路上的七百多名状元,十多万进士,以及难以计数的举人,在经历过“十年寒窗无人问”的苦难历程之后,今日登云梯,上星楼,跨云桥,进棂门,在世人面前风风光光地招摇展示一番,为“一朝成名天下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 景区介绍

平遥文庙如果我们把平遥古城看作一个完整而丰富的生命体,那么,平遥文庙就是她的灵魂;如果我们把平遥文庙看作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那么,大成殿无疑是她的心脏部位。明伦堂,又称彝伦堂,在大成殿后,是强化孔子儒教中的君臣、父子、尊卑等人伦关系的殿堂,是向人们灌输儒教伦理道德的讲堂,是学官中的主要学习场所。

文庙位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东南隅,云路街北侧,主体建筑大成殿是全国现存文庙中罕见的宋金时期建筑。

文庙始建年代不详,据殿内梁架题记载:大成殿重建于金大定三年(1103年)。现存建筑大成殿为金代原构,余皆明清所建。

庙坐北向南。总面积35811平方米,庙区占地8649.6平方米,建筑面积3472.3平方米。现存四进院落,中轴线上排列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藏经阁等建筑。

大成殿为文庙主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平面近方形,单檐歇山顶。建在高1米的砖砌台基上,前有宽广的月台,周围施以石栏板。前檐明次间用隔扇门,稍间置窗。檐下斗栱七铺作,双抄双下昂重栱偷心造。昂为批竹昂,耍头蚂蚱形。梁架分草栿和明栿两种,草栿隐在天花之下,天花板下露明处用明栿。梁架结构为十架椽,前后槽用搭牵乳栿联接,内柱之间,以复梁拼成的草栿承重,草栿以上,用四椽栿、平梁、叉手、侏儒柱、驼峰等层层支叠,梁枋断面高宽之比大多为三比二,基本采用了宋金时期作法。中央置藻井,用小型斗栱叠架而成,形制规整,工艺精巧。

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历史沿革

平遥文庙平遥文庙位于平遥县城内东南隅,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其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建,至今保持原貌,是我国现存各级文庙中历史最久的殿宇,是全国文庙中仅存的金代建筑。在1957年地震后,县政府揭瓦维修时发现,殿脊梁下记有“维大金大定三年岁次癸未四月日辛酉重建”的墨迹。据《新唐书·礼乐五》载:“武德二年,始诏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贞观)四年,诏州、县学皆作孔子庙。”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朝廷又对孔子的尊号、孔庙规格、祭孑礼制、配飨者名单等制定了统一规范,尊孔崇儒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峰。唐代把全国各县按人口、税赋、物产、地理位置等分为七个等级,即“赤、畿、望、紧、上、中、下”,平遥属“望”,即第三等,其位置重要,自然应当率先奉诏修建孔庙。

文庙原称孔庙,原为春秋时期儒教创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的家庙,故称孔庙。从唐玄宗赐封孔子为“文宣王”以后,孔庙就被改称“文宣王庙”,并诏令全国各州县依制隆重奉祀。明代因与武庙(关帝庙)对应,改称“文庙”。在沧桑岁月中,平遥文庙曾经历过三移其址的风雨。据清光绪八年(1882年) 《平遥县志》载:明崇祯九年(1636年),时任知县王凝命上任祭拜孔庙后说,文庙隔街背对着“太子寺”,太子贵为储君,而孔子再高贵也属臣僚之列,臣庙居于君寺之前,有悖礼制,大不敬也!便强令互换,文庙改做太子寺。”其实,太子寺是一佛教寺院,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前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而得名,与儒教之文庙纯属风马牛不相及。这位王知县是云南昆明人,赐进士出身.可谓孔子的“高徒”,却如此迂腐。县士绅虽明知荒唐,却畏其权势,不敢与之争,哭笑不得。“荒诞鄙俚最为不经,侮圣亵贤,不知其意之所在,相沿数十年,生儒抱恨不能更定。至康熙十四年知县柏乡魏裔悫至,询得其由,按图考察,慨然兴作,祥具各宪,仍以故寺为寺,而建新庙于旧所,阖邑称快。”(《平遥县志-学校志》)这样,至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才由知县魏裔悫(直隶柏乡县举人)移改。平遥的一件“糊涂官办糊涂事”的千古奇案,自此方得了结。

而据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 《汾州府志》载:“平遥县儒学,旧在县治东。嘉靖八年(1529年),巡按穆公准呈,以前太子寺更之。”又据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汾州府志》载:“崇祯九年,知县王凝命,复以文庙与太子寺互更。国朝康熙十四年,知县魏裔悫,按嘉靖八年以后移改。”说明在明嘉靖八年前,现在文庙址上本为佛教的太子寺,其北面的太子寺(已毁),才是最早的平遥文庙旧址。因而现存金大定三年重修的“大成殿”,最早应当也是佛教殿宇,其后墙上现存的后壁中门檩及门形仍存,似为佛教寺院的“中殿”格式,也是历史上“文庙三迁”的痕迹。 平遥文庙平遥文庙历来为县学所在,直至清光绪末年废除科举后,县学才停,改办为“平遥县实业学校”,开始了新学。到1923年,一些商贾财东捐资在文庙办起了“平遥励志中学校”,县长郭学谦还题写了校名门额,后改为官办平遥中学校,迁址到察院街。1950年,太岳中学同平遥中学合并,校址又设在文庙,其建筑基本保存着原貌,只拆除了棂星门、西学、省畜所。20世纪50年代末,修建平遥中学教学楼时,拆除了超山书院、敬一亭、尊经阁。1997年平遥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平遥文庙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共平遥县委、县政府、平遥中学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平遥中学于2003年全部迁至东城外新校址。文庙得以重新复原,成为平遥古城的主要文物旅游景点之一,2004年正式向游人开放。

§ 孔子

平遥文庙孔子(前55l一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祖先本是宋国贵族,因宋国内乱逃到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东南),成为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鲁国的小官,在孔子幼年时父亲便去世了,所以他少年时“贫且贱”,长大以后做过“委吏”(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学无常师,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聚徒讲学,从事教育活动,到50岁时才做鲁国的官,先任中都宰(国都行政长官),后升任司空(工程长官)、司寇(司法长官)。由于鲁国政权长期掌握在季氏贵族手里,孔子不能有更大的作为,于是孔子辞官,带领门徒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寻找实现政治主张的机会,前后达13年,他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但始终未被重用。68岁时返鲁,重新致力于教育,整理《诗》 、 《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传说他一生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者为七十二人,故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之说。

孔子的政治思想倾向基本是保守的,他赞成匹周制度,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其学说以“仁”为本,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即所谓忠恕之道,但又主张“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维护贵族等级秩序。在世界观上,他对商周以来的鬼神迷信采取怀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但仍强调“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和“获罪于天,老所祷也”;“死生由命,富贵在天”。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意“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的命题。在教学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要求学生“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但他鄙视“学稼”、“学圃”(即种地、植树等),强调“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当名副其实,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孔子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其弟子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诸子百家,竞相争鸣,孔子的学说和政治主张,没有被热衷于独霸一方而四出征战的各国诸侯所接受,烦心之余,孔子只好用多半生的精力聚徒讲学,使他的学说被很多读书人接受、继承和发扬。相比之下,其他诸子百家的学说传播远不及孔子的儒学。随着历史的推移,孔子的儒学逐渐被推向神坛。

汉武帝刘彻即位后,国家统一,国力强大,经济繁荣。受其宠幸的哲学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汉武帝也看到孔子学说有利于他加强封建专制的思想统治,便接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从此开启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在历代王朝,包括少数民族统治的金、元、清王朝,所有帝王无不对孔子的学说推崇备至,历代文人也无不对儒学的研究诠释趋之若鹜,使儒学长期具备极好的存在、研究、充实、发展的政治环境,并使孔子学说的诠释不但越来越紧密地与巩固“皇权至上”、“尊卑有别”的封建统治思想结合起来,而且也把许多平民百姓赞同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也联系起来。久之则使孔孟之道成为中华民族封建社会道德伦理的精髓。 平遥文庙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封赠也日益提高,清光绪八年《平遥县志》载:“至圣先师孔子,汉平帝称褒成宣尼公,东汉称褒尊侯,后魏称文宣尼父,北齐称孔宣父,后周称邹国公,隋称先师尼父,唐高祖称先师,太宗称宣父,高宗称太师,又称隆道公,玄宗称文宣王,宋称至圣文宣王,元成宗称大成,武宗、文宗称大成至圣文宣王,明称至圣先师,清朝顺治二年称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顺治十七年改称至圣先师。”

孔子创立的儒学,本非宗教,但自孔子被推向神坛后,使其具备了宗教的基本特征:崇拜偶像为孔子;祭祀场所为文庙;经典教条是“五经”、四书”;并且祭祀仪式、祭祀时间等,也都有定制,因而后人也把儒学称为儒教。

§ 旅游信息

北京方向自驾车出行线路:京石高速(石家庄下高速)—>太旧高速(转)—>大运高速,(326公里处平遥古城)出口北京—>平遥共计600公里,需时六小时。西安方向自驾车出行线路:西潼高速—>运风高速—>大运高速(270公里处平遥古城)出口西安—>平遥共计520公里,需时5.5小时。

门票价格:平遥古城通票。

§ 导游图

平遥文庙导游图

§ 相邻景点

平遥古城 平遥文庙

平遥县衙

双林寺

日升昌

镇国寺

平遥城隍庙 平遥文庙

古民居博览苑

同兴公镖局

华北第一镖局

百川通

平遥古城墙

§ 参考资料

1、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175240.html

2、http://www.51766.com/channel/guides/pywm

3、http://www.tourunion.com/spot/jd/1944.htm

4、http://www.pywenmiao.com/kongzi.htm

5、http://www.lyheb.com/qiye_vip/jingqu/index.asp?photoid=264

6、http://www.sxcr.gov.cn/wmsx/2007/1017/100.html

7、http://www.51766.com/img/pywm/

8、http://www.tripdv.com/view/v/zl_32845.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