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山水牛 |
释义 | § 山水牛 山水牛并不是“牛”,而是一种昆虫! 山水牛,像“天牛”,但又不是天牛(天牛身上有白色斑点), 他们外表只是相似而已—— § 特点 山水牛有六条小腿,有一对长长的触角,一节一节的,长着一对大牙,咬着人可是了不得——疼啊!!它浑身颜色是黑色的,是那种发亮的黑色,因为它的两个翅膀(外翅)不像蜻蜓那样水平的,而是那种有一点弧度的翅膀,它的翅膀也是两对,外面一对是坚硬的翅膀,外翅里面还有一对“柔软的翅膀”,至于有两对翅膀是为什么我就不知道了!! ^_^ 它的颈部有很坚硬的革质保护,估计属于甲壳类昆虫,据说是“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土天牛(学名)”是不是我就不知道了。 它一共有几天寿命(很短),它们的前身(幼虫)是一种土名叫做“黄虫”的虫子,幼虫在地下靠吃草根为生,历经三年蜕变为成虫,在每年夏至前后下雷雨时候出土(据说也有立秋后才出土的),在半天中急急忙忙寻偶交配,接着死去。不过它们不是什么害处很大的虫子,因为它只是啃“野草根”——农村可不缺野草! ^_^ 也不知哪一辈老祖宗发现这东西可以吃,尤其是炒熟之后香得很,于是每年山水牛出土的时候,人们都到野外到山上拾它。所以每年这个时候,村民们就会赶早去到田野里寻找,随身带一个铝壶,捡一个就顺手放进壶里,大人孩子,一小群,一小伙的,有说有笑的“踏上征程”!^_^ 带回家之后,放在锅里一炒,香极了,令人口水四溅。 由于一年一年的这样开发,搜寻,如今能生山水牛的荒山与田埂越来越少,这玩意儿便一年比一年稀罕了。并且它又是属于美味佳肴山珍海鲜,所以有许多的饭店山水牛会在每年这个时候去农村收购,当然这也加剧了这个趋势——山水牛一年比一年少! 还有啊,山水牛的幼虫比起山水牛味道更美,一些农民就去荒山里刨,这也就大大的破坏了草地,不可避免的加剧了水土流失,可是不管怎么说人们比起生存环境还是更加青睐美味,或者说农民为了卖点钱,不惜出卖自己的生存环境,着令人觉得非常悲哀!! 山水牛总是在雨后太阳出来之前拱出地面,满天飞着找配偶。捉了山水牛,可以卖到二十里外的桃花岭镇饭店里去。 我们小时候就是经常去捡山水牛! 为什么?那可真是美味啊! 刚下过雨,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出门了。这时雨还在下着。雨点子稀稀落落,打在苇笠上沙沙作响。灰灰的云彩掠着树梢缓缓地动,东山则在雨雾里朦朦胧胧像一头埋头拱食的肥猪。我们把臂弯上的铝壶挎牢,把身上的蓑衣裹紧,急匆匆去了东山。东山坡上早有了一些与她做同一件事情的人。但我们并不注意他们,她注意的是地上有无山水牛。到东山脚下发现了一个,小东西正在草丛里碌碌爬着。我们把它捡起来扔进铝壶,铝壶中随即响起了小东西欲行逃遁但又徒劳的沙沙声。 我们走上山坡,又拾到几个。但她发现这儿太少,显然被人搜索过了,便决定转到山的东坡。那儿离村远,去的人肯定少。翻过几道山梁,我们走上一面零零落落长着红头松的山坡,那儿果然没有人而山水牛特别多。身前脚下,不时便出现一个,它们一个个都成了我们的瓮中之物。小生灵中还有一些杰出的,此刻正在低空中做飞行表演。我们便像唤牛犊一样“哎儿啦、哎儿啦”地叫着,让那小东西飞近她,这时她便将蓑衣的一角扯成个鹰翅,猛地一扑,便将它扑落在地,让它到铝壶里与同类相聚。 铝壶的底儿渐渐被山水牛盖满了,我们的腰也有些发酸。这时,雨点儿又落得紧了几分。他去一棵大橡树下站定,打算避一避雨,歇息歇息。 当然山水牛很好玩,我们把剪掉大门牙的山水牛放在手上爬,顺便也把它那对翅鞘下的薄翼剪去,这样它就只好乖乖地成了我们的俘虏,既飞不了又反抗不了,虽然心里会有不甘,但也不会有别的办法,我们也知道这样对它有点胜之不武,但从某些方面考虑,比如安全,也就心安理得了。 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在它的颈部用根线系上,只要你不是故意把线勒在它的颈甲和头部或者翅膀的交界处,无论你系得有多紧,线是勒不死它的,它的颈甲好厚好坚硬,两边还有两个尖突,尖利异常,你要是不小心,是会被它扎出血珠来的。山水牛走起路来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响声,这可不是从它的嘴里发出的,而是从它颈部发出的,你注意观察就能看到,它走起路来头是一点一点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