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嫩肉粉 |
释义 | § 简介 嫩肉粉 嫩肉粉,又称松肉粉,这是一种能使动物性原料软嫩滑润,同时又不损伤肌纤维弹性的佐助料,呈白色粉末状,为纯天然制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从番木瓜中提取的疏松剂木瓜蛋白酶,它能将动物类原料结缔组织、肌纤维中的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适当分解,使部分氨基酸之间的连接键发生断裂,从而破坏它们的分子结构,大大提高原料肉的嫩度,并使其风味得到改善。由于嫩肉粉嫩化速度快,且效果明显,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餐饮行业。在许多超市,嫩肉粉的销量仅次于味精。 § 原理 嫩肉粉 嫩肉粉的主要成分为蛋白酶,蛋白酶之所以能对肉类进行嫩化,是因为它能将肉中的结缔组织及肌纤维中结构较复杂的胶原蛋白、弹性蛋白进行适当降解,使得它们结构中的一些连接键发生断裂,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它的结构,从而大大提高了肉的嫩度。同时可使肉的风味得到改善,并且安全、卫生、无毒、不产生任何不良风味。木瓜蛋白酶对肉类蛋白质进行分解的最佳环境为65℃,PH值在7~7.5范围内。虽然在其它温度(不超过90℃,不低于室温),以及其它酸碱范围内(不能过酸或过碱)也能对蛋白质进行分解,但效果却不如处于最佳环境时好。肉质的老韧主要由肉类中结缔组织的致密度大小、含水量的多少,弹力纤维的多少所决定。粗老干硬的肉类菜肴不但风味差,而且难于咀嚼,不利于消化吸收。但是,使用了蛋白酶后,肉类的品质变得柔软、多汁和易于咀嚼,并可缩短肉的烹调时间,改善肉的风味,增加其营养价值。[1] § 应用 烹饪中的应用 嫩肉粉 先用温水将嫩肉粉溶化,然后将切好的肉片、肉丝放入,拌和均匀,放置15~30min即可用于烹制。也可将嫩肉粉直接加入酱油或调味汁中,放入肉丝、肉片,拌后静置15~30min再烹调。如果急于烹调,可将溶有嫩肉粉的溶液与肉类原料混和后放在60℃左右的环境下,以加快嫩肉粉中木瓜蛋白酶分解肉类蛋白质的速度,大约放置5~8min,即可用来烹调。上锅熘炒,成菜肉质鲜嫩,软润圆滑。 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可利用酶促瓜,使食品大分子的蛋白水解成小分子肽或氨基酸。也可制成肉类嫩化剂、酒类澄清剂、饼干松化剂、高级口服液、保健食品等,有效转化蛋白质的利用,大大提高食品营养价值,降低成本。有利于老人、儿童、病人的消化吸收。 § 正确使用 嫩肉粉 即便使用质量合格的嫩肉粉,也要注意五个方面: 一是嫩肉粉应当用于肌肉老韧、纤维较粗和含水量较低的动物原料,而不宜用于含水量较高的鱼肉、虾肉中。 二是控制用量,嫩肉粉的用量应以原料重量的0.5%左右为宜。 三是使用嫩肉粉时,应先将其溶于适量的清水后,再投入原料中,切不可将其直接撒入原料里,因为那样不易拌和均匀。 四是嫩肉粉所含木瓜蛋白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最佳温度为60℃左右。因此,只有在这种温度下嫩化的效果才最为明显,也才最快速。若温度超过90℃,蛋白酶便会失去活性。 五是嫩肉粉对原料发挥致嫩作用的PH值,大约在7~7.5范围内,而在过酸或过碱的环境中,嫩肉粉都难以发挥作用,故在使用嫩肉粉之前,就应当考虑原料或调味料是否含酸或含碱。[2] § 主要功效 嫩肉粉 嫩肉粉的功能性成分是蛋白酶,它可将肉中的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部分水解,使肉的口感柔嫩、味道鲜美;同时,还能提高肉中蛋白质的转化及利用率,增加营养价值。 肉类制品进入人体主要由胃分泌的胃蛋白酶和胰腺产生的胰蛋白酶将肉类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小单位的肽类和氨基酸等。嫩肉粉中蛋白酶的作用原理与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作用原理完全相同,只是嫩肉粉中蛋白酶的来源不同,一是动物体内,一是植物体内。目前蛋白酶的提取多源于植物性原料,如木瓜、生姜、菠萝等。其命名一般都是根据提取原料而定,如从生姜中提取的,就叫生姜蛋白酶,从木瓜中提取的叫木瓜蛋白酶。以时下嫩肉粉中常用的木瓜蛋白酶为例,其加工工艺便是将未成熟的木瓜果实割口,收集其乳汁,然后通过一系列加工得到木瓜蛋白酶,再添加一定比例的其他辅助剂,即制成了嫩肉粉。据《食品添加剂手册》介绍,肉类嫩化剂配方为2%木瓜蛋白酶,15%葡萄糖,2%味精及食盐等。 嫩肉粉的优点不仅在嫩化效果上,而且安全、无毒、卫生。它实际上是将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水解作用提前进行,提高蛋白质转化率及利用率,增加了营养价值。同时,不产生任何异味,并能提高肉类的色香味。 当然,在使用过程中,同样有些细节需要加以注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一是嫩肉粉中所含木瓜蛋白酶的最佳作用温度为65℃,超过了80℃便失去了活性。其二是需给嫩肉粉足够的作用时间,即码即烹菜肴,就难以达到嫩化效果。其三是将嫩肉粉溶入姜葱水中再码制,效果更佳。其四是嫩肉粉的添加量并非越多越好。如果原料过分分解,肯定不利于肉品成形。[3] § 危害 过量使用 超市里猪、牛、鸡肉的颜色越来越红润;餐馆里,肉品的口感越来越软嫩,常常感觉不到肉纤维,连老牛肉都不塞牙了……这就是嫩肉粉的魔力。 最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博士撰文指出,嫩肉粉中暗藏许多安全风险,如过量使用会给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基本配料 嫩肉粉的基本配料,是木瓜蛋白酶等能够分解蛋白质的酶类,以及用来稀释和填充的淀粉。动物的肉类都是肌肉组织,其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酶的作用,就是把长长的肌肉纤维蛋白质切成片段,这样肌肉就变得松嫩,而不会让嚼不动的肉丝卡在牙齿缝里。 目前蛋白酶的提取多源于植物性原料,如木瓜、生姜、菠萝等。其命名一般都是根据提取原料而定,如从生姜中提取的,就叫生姜蛋白酶,从木瓜中提取的叫木瓜蛋白酶。 以时下嫩肉粉中常用的木瓜蛋白酶为例,其加工工艺便是将未成熟的木瓜果实割口,收集其乳汁,然后通过一系列加工得到木瓜蛋白酶,再添加一定比例的其他辅助剂,即制成了嫩肉粉。据《食品添加剂手册》介绍,肉类嫩化剂配方为2%木瓜蛋白酶,15%葡萄糖,2%味精及食盐等。 由于嫩肉粉嫩化速度快,且效果明显,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餐饮行业。在许多超市,嫩肉粉的销量仅次于味精。 含亚硝酸盐 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食品检测中心吕瑞春主任指出,现在商场销售的“嫩肉粉”,只能使肉的口感鲜嫩,而不能使肉氧化后不变色,而亚硝酸盐恰好是肉类的护色剂,还有防腐和改变肉质的作用。于是,为了帮助发色、防腐和制造风味,生产厂家便在嫩肉粉中加入亚硝酸盐。此外,为了提高其保水性,还要加入磷酸盐、碳酸钠等碱性物质。 尽管人人皆知,亚硝酸盐是有毒物质,但加入它却可以让肉类煮熟之后颜色粉红,口感更嫩,风味带有类似腊肉的美味,而且能够明显延长保质期。磷酸盐呢,尽管会妨碍钙、镁、铁、锌的吸收,但会让肉类吸收更多的水分,烹调之后肉质一点不收缩,甚至比生肉还要“水嫩”。这样的嫩肉粉,能够把一片老牛肉变成牙齿不需用力的嫩肉团,让一斤肉发挥一斤半肉的效果,又让肉像化了妆一样,永葆红颜美丽,自然会受到餐馆和摊贩的接纳和欢迎。 近年来卫生部所报告的亚硝酸盐中毒事件中,餐饮系统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其中大多冠以“误用”一词,实际上,很多案例很可能与处理肉类时使用过多亚硝酸盐有关。据2005年对47个嫩肉粉样品的测定表明,其中7份含有亚硝酸盐,最大含量高达10000毫克/公斤以上。 解放军254医院急诊中心主任表示,误食亚硝酸盐或者食用含有过量亚硝酸盐的食物不仅会引发中毒,甚至还会致命。人体摄入0.2克至0.5克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3克可致死。因此,过量使用嫩肉粉,轻者引发上吐下泻等症状,重者会诱发胃癌、肠癌等。 重灾区 目前常用“嫩肉粉”的菜主要有肉丝、肉片、鱼片、牛肉等,这在餐饮业内是公开的秘密。现在市民外出吃饭很讲究色和味,他们做菜时总要用到的。 “一两"嫩肉粉"大概能处理10多斤肉,所以饭店用得比较普遍。”比如很多饭店都有“牛柳”这道菜,如果不用“嫩肉粉”处理,牛肉很容易老,“至于放多少,全凭厨师的手感。” 烧烤店也“最爱”嫩肉粉。不少消费者说,烤肉店的牛肉很嫩,而自己家烤的肉口感却显“粗糙”。原因何在?一位烧烤店的老板直言:店里的牛肉、鸡肉、鸡翅等都用“嫩肉粉”处理过,至于放多少,没数。 范志红指出,市场上出售的嫩肉粉,大多没有亚硝酸盐比例的标注,即便标注其中含有亚硝酸盐,也没有任何有关其毒性的提示,没有警告厨师不要过量使用的标志。如此广泛应用的产品,却没有相关标准的规范,也没有行业方面的管理,完全依赖于厨师使用时的个人经验,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忧心的事情。如果厨师像加盐、加酱油一样随心所欲地使用嫩肉粉,亚硝酸盐能保证不超标么? 正确使用 即便使用质量合格的嫩肉粉,也要注意五个方面: 一是嫩肉粉应当用于肌肉老韧、纤维较粗和含水量较低的动物原料,而不宜用于含水量较高的鱼肉、虾肉中。 二是控制用量,嫩肉粉的用量应以原料重量的0.5%左右为宜。 三是使用嫩肉粉时,应先将其溶于适量的清水后,再投入原料中,切不可将其直接撒入原料里,因为那样不易拌和均匀。 四是嫩肉粉所含木瓜蛋白酶的活性与温度有关,最佳温度为60℃左右。因此,只有在这种温度下嫩化的效果才最为明显,也才最快速。若温度超过90℃,蛋白酶便会失去活性。 五是嫩肉粉对原料发挥致嫩作用的PH值,大约在7~7.5范围内,而在过酸或过碱的环境中,嫩肉粉都难以发挥作用,故我们在使用嫩肉粉之前,就应当考虑原料或调味料是否含酸或含碱。[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