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柯钦夫
释义

§ 基本简介

安柯钦夫

安柯钦夫,亦名漠南,当代著名作家。蒙古族。1945年入赤峰内蒙古自治学院学习。1929年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地区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失去父母,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他只断断续续读了几年书,农忙时参加劳动,割草放牛。他有一个当教员的堂兄,家中藏有不少文学名著,安柯钦夫一有机会就借来阅读。这使他较早地接触了文艺作品,对他后来的文学生涯产生了较大影响。

建国后,在解放军文艺宣传队、《内蒙古日报》、《内蒙古文艺》、《草原》月刊任编辑。后任中国作协内蒙古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1953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作品多反映内蒙古人民的斗争生活,气势豪放,富有草原风土人情。

安柯钦夫创作以小说为主,兼及散文和文学翻译。1953年发表处女作《在冬天的牧场上》。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草原之夜》(作家出版社)、《黄金季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和《安柯钦夫小说散文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等。安柯钦夫的小说饱含着对家乡故土,对社会主义阳光沐浴下新草原的深情厚意,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草原人民的历史和现实。他的小说语言朴素,不事雕琢,格调柔婉淡雅。[1]

§ 人物经历

在安柯钦夫的孩童时代起就被马背民族的艺术氛围感染着,“因为父亲会吹箫,母亲会唱民歌。”9岁时,父母双亡的安柯钦夫兄弟三人依靠老叔抚养,无奈之下,安柯钦夫几乎没读几天书,就辍学回家放牧。辍学后的日子,在堂兄的帮助下,安柯钦夫在当地学校一边当勤杂工,一边旁听,这样断断续续地读完了小学。

到了1946年,由于形势突变,国民党军队由葫芦岛登陆,向东北解放区大举进攻。入学还不足一年的刚满18岁的安柯钦夫还没有在内蒙古自治学院结业,便参加了布赫组建的战地宣传队,开赴辽东前线。

1953年在北京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期间,安柯钦夫系统地学习了文艺理论,并阅读了大量的世界名著。而最让老人幸福的是,在两年多的进修学习中,分别聆听了名家曹禺、老舍、严文井、丁玲等人的授课。

1957年,安柯钦夫参加了中国工会代表团赴苏联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黑海索契等地访问,作家出版社还出版了他的小说集《草原之夜》。同年,全国开展反胡风运动,因受牵连,寂寞中开始练习毛笔书法,着手翻译蒙文著作《英雄格斯尔可汗》,反响强烈,被时任中宣部部长陆定一称赞为“译文老到,功底不菲”。

退休赋闲在家的安柯钦夫,现在居住在北京颐和园附近,门前的街心花园成为他早晚散步的去处。78岁那年,他出席了第七次全国作家代表大会当选为名誉委员后,开始编撰六卷本的《安柯钦夫文集》。

当他听说内蒙古要打造文化大区时,一连几天兴奋地睡不着觉,在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内蒙古文艺杰出贡献奖颁奖活动。尽管老人在总体点评内蒙古文艺的情形时,用了这样的溢美之辞,但他在谈及当代作家尤其是现今的网络作家时,还是表达出某种担忧。[2]

§ 创作生涯

1945年,他的家乡解放不久,国民党反动派又进攻草原。安柯钦夫穿越封锁线,徒步跋涉数百里来到赤峰内蒙古自治区学院学习;后又跟随一支文艺宣传队到了卓东前线,发动群众,抵抗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1946年后的日子里,安柯钦夫与文化、文学开始沾边。1948年,安柯钦夫与画家尹瘦石共同到内蒙古日报创办文艺副刊。1950年,安柯钦夫又开始和陈清漳、玛拉沁夫等人到内蒙古文联筹委会,创办内蒙古地区第一份杂志《内蒙古文艺》。

1948年,安柯钦夫赴呼伦贝尔盟参加土改运动,深入接触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积累了创作素材,并开始写些配合土改运动的小演唱、小剧本等。新中国诞生前,安柯钦夫曾任文工团创作组员,并在《内蒙古日报》社担任过副刊编辑。五十年代参与创办内蒙古第一个文艺杂志《内蒙古文艺》的工作,历任内蒙古总工会宣传部副部长、内蒙古乌兰察布盟文化局副局长、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副总编等职务。

1953年,安柯钦夫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建文艺处,为蒙绥文化事业单位的顺利合并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障。在文艺处工作期间,安柯钦夫获得了一次机遇——根据领导布置物色推荐一大批文艺青年到北京进修深造。就在北京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期间,安柯钦夫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这其中包括短篇小说《草原之夜》、《在冬天的牧场上》等,在这段时间他还参加了中国作家代表团,并随曹禺、马烽赴蒙古人民共和国进行访问。

1953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在冬天的牧场》。同年入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回内蒙后,深入草原各地体验生活,写除了一些反映祖国边疆斗争生活的小说,热情歌颂勤劳,勇敢的蒙族人民,赞美草原上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他翻译的大型蒙古族民间史诗《英雄格斯尔可汗》,保持了原著简洁明快、自然流畅的风格,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因为翻译了大量的蒙文诗歌,曾获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优秀翻译奖。

曾创作了电视剧本《小活佛》。1985年获内蒙古自治区山丹艺术一等奖。剧本获全国少数民族电视剧三等奖。1986年调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文艺研究所任教授。[1]

§ 著作书目

草原之夜(短篇小说) 1957,作家;增补本1983,人文

黄金季节(短篇小说集) 1959,内蒙古人民

安柯夫小说散文选,1987,内蒙古人民

其木德道尔古诗文集编,1984,内蒙古人民[3]

§ 翻译书目

英雄格斯尔可汗(1-2集,蒙古族民间史诗)巴杰说唱,其木德道尔吉整理,1981-1984,人文

青海湖的传说(民间故事集)道荣?收集整理,1983,内蒙古人民[3]

§ 人物评价

2005年2月,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布赫在为《安柯钦夫文集》作点评时这样说:“我虽然对他的作品读得不多,却给我留下了多才多艺、勤奋不辍的印象。记得1962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5周年,他曾获得文学翻译一等奖,1984年我以自治区主席身份亲手颁给他从事文学活动30周年荣誉证书。后来我们又在北京相遇,我在人大工作,他在大学教书,不时交流与切磋学术感想,称得上志同道合、其乐无穷。”

在布赫眼中,安柯钦夫最早走上了作家工农化之路。他为了接近与反映工农牧民生活,主动申请到工会工作,每年下乡下厂达四、五个月之久。后来,为实现作家知识化,不仅刻苦努力提高文化知识水平,还进大学专门进修……在采访中,老人说,“自己能走到今天一切源于勤奋。”[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