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太极拳
释义

§ 概述

太极拳 tài jí quán; [Chinese] Chinese shadow boxing;Taijiquan。中国拳术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棉拳”、“十三势”、“软手”太极拳-起源于中华一种蕴涵哲学的拳术

。至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由道门张三丰确定了太极拳的内容和名称。

“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词》 ,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一的意思。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其动作刚柔相济,既可技击防身,又能增强体质、防治疾病的传统拳术。太极拳历史悠久,流派众多,传播广泛,深受人们的喜爱。

§ 拳法简介

太极拳是一种具有广泛性群体联系的拳术

太极拳:太极拳作为一种老少皆宜,内涵丰富的养生健身之术,已从中国走向世界。但是,广大习练太极拳的爱好者,大多对太极拳的定义和内涵,都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当你看完下面的解释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中国人认识宇宙事物的思维方法:古人对各种自然现象,经过长期的观察,认识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于是便用‘阴阳’这两字来概括它们。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晦月’‘阳日’等具有阴阳涵义的字词,这是古人对自然现象观擦的真实记录。一般地说,日常最容易见到的东西,也就是最先认识到的东西。日和月是古人最常见到的天体,无论人们看到或看不到日月,日月都在不停运行。通常太阳白天普照,夜间则无,但随之月亮却又会升上天际,这样人们便产生了日与月的相对概念。阴与阳也是相对而言的,这时古人把白天普照的太阳定为了“阳”,那么“阴 ”自然就是与太阳相对的月亮了。这便是古人最初的‘阴阳观’。当时‘阴阳’的概念是非常朴素的,仅指日光的向背,并不具备哲学上的意义。但是随着以后古人观察面的拓得机得势,动内有静

宽,观察深度的增加,阴阳的原始而朴素概念逐渐得到引申,即出现了以日光的向背为基层,通过类比思维而引申出若干相对的概念。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昼为阳,夜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凡是活动的、无形的、向上的、温热的、明亮的、亢进的都属于阳;凡是沉静的、有形的、向内的、向下的、寒冷的、晦暗的、衰退的都属于阴。这样古人便将自然界和人体内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分归于阴阳的属性,同时也创造出了以阴阳相对的概念为基础的基本思维体系。

§ 历史渊源

太极一词最早是道家养生术术语,它的引申属中国古代哲学的自然观范畴。太极是淳和未分之气,是天地未分时的混沌元气,它是产生万物的本源。北宋周敦颐提出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南宋大理学家朱熹解释:“太极是无形无象的理,统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明清王夫之把极大无限的阴阳未分的元气称为太极。孙中山曾说:“原始之时,太极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生成物质的本原就叫太极。 “拳”是指格斗的技巧。在远古时期,人类和野兽搏斗获取食物就产生了拳。太极拳就是利用太极的理论指导人类防身健体。太极是阴阳的统一体,用立体圆来体现。阴阳是在圆的统一体中互相转化,互相发展,互相运动变化,相互对待,相互弥补,相辅相成,它是一切事物的总规律。太极拳以拳法之小道来通达太极之大道是古代圣贤太极最深刻的领悟,能领悟太极之变化者,乃可得拳道之最高境界。 通俗地讲“太极拳”是一种动中求静的运动。以黄老学说为理论,在养生术的基础上发展的融养生、防身为一体的拳法;是历代圣贤智慧的结晶。拳架按照生理结构、力学原理,将武术徒手格斗四大技法(踢、打、摔、拿)隐藏在圆的运动中连绵不断,用意不用力的修炼(圆是由无数个点组成,将各种招式变成圆中的一点),在慢且圆的情况下分层次(三层九级制训练法)、讲究节律(四季变化)因人而宜,使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得到完善发展,修炼精、气、神;以推手检验拳架、培养“舍己从人”的艺术,经推手使拳架通向搏击;搏击中讲究后发先至、大智若愚、一招制敌;是一种“有无相生”至善完美的技巧、方法体系。   太极拳就是以“统天地万物之理”修炼的拳法。太极拳就是以“统天地万物之理”修炼的拳法。

§ 太极拳练习意义

现在健身方法很多,光各种拳术就有几百种,“太极拳是一种按照道家阴阳学说的理论,通过柔和缓慢的形体动作修身养性,去寻求人体自身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个体与社会的协调的运动形式”。这个定义就把太极拳与其它形式的健身术、拳术区别开来了。尤其作为拳术,太极拳与其它拳术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其它拳术大都是为了训练技击的效能。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多大呢?每个人都长着相同的两只手、两只脚,一个人要想绝对有把握地打败另一个人,就必须进行超常的训练,承受常人所不愿承受的痛苦,因此也就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有的甚至留下难以治愈的隐患。造成了人体自身的不协调。要想获得超常的功能,还必须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承受磨练,结果违反了人类顺应自然生存的常规,形成了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当这些超常的训练到一定程度后会成为练习者的资本,去到处炫耀争斗,形成了个体与社会的不协调。但练习太极拳则不然,因为练太极拳是在不断追求人体本身、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在这个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胸怀,平衡自己的心态,开发自己的智慧,提高自身的修养,强健自己的体魄。这是其它任何一种拳术、健身术所不能比拟的。所以,练习太极拳是现代人应该掌握的一种最好的健身运动方式。太极拳是现代人应该掌握的一种最好的健身运动方式。

§ 太极拳注意方法

要想练好太极拳首先要有信心,有恒心,不能半途而废。因为太极拳确实比其它拳术、健身术难度大,复杂得多。其次还要有一位好老师。这个老师不一定是名师,但一定要是明师,要能明示拳理,明摆拳架。三是要钻研理论。太极拳是文化拳,不明拳理,只求形式是难于登峰造极的。

另外练好太极拳还要经过五个阶段:一是学拳。现代各式太极拳的套路都很多,要想学会一个套路必须扎扎实实,一式一式去学习,这个阶段对初学者非常重要。二是修拳。一个套路学完了并不等于学会了。太极拳在放松的情况下练习很容易变形。还需要经老师一个式一个式的纠正动作,使之达到“外三合”标准。现在许多练拳者不重视修拳,学完后就自己去练,往往练走了样,动作变形,劲路不通畅。养成一些坏毛病后还不好再纠正。所谓“学拳容易改拳难”就是指此。所以修拳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阶段。三是练拳。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一套拳已经熟练掌握并基本合乎规矩,达到标准,接下来就需要个人去苦练,俗语讲“功夫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拳打万遍自然精”。四是内外合一。学会了套路,依样画葫芦地打拳是太极拳的初级阶段,只有内外合一即内劲,呼吸和形体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进入太极拳的“懂劲”即中级阶段。这个阶段要把动作的开合、伸缩、起落和呼吸结合起来,让丹田、腰脊发出的力达到四梢。使练拳者由“着熟”升华到“懂劲”。五是随心所欲也就是“神明”阶段。这个阶段进入了太极拳的高层次,一套拳不仅从外形上打的舒展、漂亮,而且从内劲、呼吸上畅通无阻、一气呵成。使人感觉如行云流水。以上讲的五个阶段只是人为的划分,在实际练习过程中,分界线并不十分明显,而且每个阶段需要的时间也需因人而定。过去讲“太极十年不出门”可能有些夸张。然而由于过去人们的普遍素质较低,信息量少,又加上人品需要长期培养,学习太极拳要想达到高层次、高水平是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现在时代不同了,各门派的太极拳老师大多抛弃了过去的封建思想,而且各种太极拳书箱、刊物和太极拳界举办的活动越来越多,人们可以通过广泛的交流和书、报、刊获得大量信息,所说的五个阶段是可以通过三、五年的时间来实现的。

§ 拳术概要

太极拳具有知名度和中国性

天地之间,世界之上,万物与机缘,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树木花草,山岳楼台,看似静止,无不在渐渐老化。俗语说,只有“变”是不变的。太极拳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演练出来。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周身一家,一动无有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到点融化于全身,做到劲断意不断,然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以达到养生、防身的效果,这就是太极拳。 太极拳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势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八种劲法中,掤劲是八劲之本,练太极拳不能须臾离开此劲。它是弹簧力,又如水托舟,如戥称量;是知觉力,一切外来之力皆藉其辨别方向、大小。其他七劲不过是方位和作法不同另有所称。例如,掌心由内向外缠丝称为掤劲,若掌心由外向内缠丝则称为捋劲,若双手同时将掤劲交叉向外掤出,则称为挤劲。掤劲是向上向外之力,使对方之力达不到胸部,是保护自己的防御手法;捋劲是向旁的横力,三分向下,七分向后,用时要 含胸 转腰 坐胯 三者一致,防止对方肩击胯打;挤劲是向前推扌郑之力,挤在手背,另手辅之,要点在于双手用力一致,两脚抓地前弓;按劲是向前推击或上掀之力,用时须顶头悬 含胸 拔背 用腰力发出;采劲是以手抓住对方手腕和肘部向下向后下沉之力,用时要含胸缩胯,一般是先采后挒;挒劲是以手向左右上下挡开之力,用时要身躯配合以腰带动;肘劲是以肘击人,在近身时使用,有“远拳近肘贴身靠”之说;靠劲是用肩击胯打,贴身时使用。

§ 拳术起源

太极拳-张三丰起源说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李道子、元、明(公元1260~1644年)张三丰、明朝(公元1368~1644年)王宗岳和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等几种不同的说法。太极拳综合吸收了中国古代以来的各种拳法的精华,并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医经络学说,以及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以道教、太极八卦等理论为太极拳的哲学基础,综合而成。

§ 创始人简介

张三丰,名全一 ,一名君宝 ,号三丰 。 约活动于元延佑( 1 3 1 4 - - 1 3 2 0 ) 到明永乐十五年( 1 4 1 7 )间 。辽 懿州( 今辽宁彰西南)人 。

张三丰以其不修边幅,又名「张邋遢」。传说他「姿态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暑唯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 ,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读书经目不忘,有学识, 能诗书。洒脱不羁,颇具神仙风度。其身世出处,颇多传说,「或言三丰金时人」。传说宋末,时乱,宋徽宗召之,三丰曾单拳击杀贼百人。亦传其能辟谷神行,死而复生。一生不慕荣 利,遁世清修。据其自述,他曾任县令,后弃官出家为全真道士。曾于终南山遇火龙真人传以丹诀。游武当山,与其徒在该山「去荆榛、群瓦砾」,创草庐以修道。预言「此山异日必大兴 」,嘱其弟子「善守香火」。不久离开武当山,云游至四川,在青城山和鹤鸣山访真揽胜。首创太极拳注以为修道健身之用,今日大行于世。

1988年9月第一版,1990年6月再版,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徐兆仁先生主编《东方修道文库-太极道诀》一书中讲最早可追溯到老子,经四代后传承到火龙真人,火龙真人传张三丰。“北宋张三丰是一位内功精湛的武术大师”,明确指出“当今流传中外的太极拳即为所创”。太极拳有着完整的拳架、方法,从北宋传承至今已有近一千年的历史,当然这种方法一直只有少数人掌握,因为太极拳的确很难炼成,只有那些真正品德高尚、知识渊博、勇于实践的人才能炼成。

§ 太极拳的来源

①来源于中国古代道家养生术,是一种“动中求静”的养生术,是修道之基,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注重心静体松,所以被称为“内家拳”。②传承中历代圣贤智慧结晶。

太极拳并非一人所创,而是前人不断开发、总结、整理、创新、发展而来的。纵观近、现代太极拳的发展就可见一斑,事物只有不断发展才具有生命力。这足以说明太极拳的前天、昨天和今天,也揭示了它的明天。太极拳有两大分支,一支秘传在道门中,称之为“活步”拳架;张三丰传承到民间。在民间,以河南温县赵堡镇镇上的传承关系最为清晰,拳架称为“定步”拳架,以“承架(又称三合一架、尺寸架)”为代表,十五年前为了区分才称为武当赵堡太极拳,现在国家承认称为“和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传承中蒋发经九代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镇上陈清平传武禹襄,武禹襄为了完成推广普及,把传承的“承架”简化(去掉圆弧运动改为直线运动利于学习)创武式,杨班侯从师于武禹襄炼武当赵堡太极拳后为了推广普及将赵堡太极拳简化创杨式;另一支是蒋发教过河南省温县赵堡镇陈家沟的陈王廷定步太极拳拳架---但没有传承关系(没有行“跪拜之礼”),在陈姓家族中流传,最先称为“陈沟拳”,后来称为“陈家拳”,陈姓传人们结合家传“三皇炮锤”的练法传承着拳法,七十年代中期才称为“陈式太极拳”。

§ 太极拳各门派的关系图示

祖师:   张三丰———————————————

↓             ↓              ↓

第二代:王宗岳        道门内流传         张松溪(松溪派)

第三代:蒋  发

蒋 发----赵堡太极拳第一代先师

邢喜怀----赵堡太极拳第二代传人

张楚臣----赵堡太极拳第三代传人

陈敬柏----赵堡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张宗禹----赵堡太极拳第五代传人

张 彦----赵堡太极拳第六代传人

张应昌----赵堡太极拳第七代传人

┌王林清-王泽善

┌张玉亮

┌刘鸿义

│徐孝昌

│赵水平

│张文举  │袁军健

│陈应铭 │黄江天--- └雷济民

│刘会峙--- ┌李万斌

│罗及午

│赵剑英

│邱宝平

└宠 泳

┌张敬之- │侯春秀-│王德信

张 ┌张 汶-张金梅-│

│侯占国(子) ┌莫介成

应-│

└张利泰 │

│王喜元(婿) -│肖敬文

昌 └崔 东

│侯转运(子) │郭止波

│张 铎 │赵 策

└何伟照

│刘晓凯

│尚保新

└张伯友

└张树德

陈清平----赵堡太极拳第七代传人

┌和润芝

┌和兆元8-----------------│和敬芝

│和庆喜

┌王虎臣-李俊秀 │和庆台

│牛发虎- │

└苗延升

└刘金凤-刘士喜

┌杨兴中

│张汉---张国栋---张保成

┌杨绍顺--│

┌杨虎------------ │

└杨柱

│李火焱 ┌张文成  └陈应德 - 王晋让

陈 │李景颜- │张国栋- │张宝成

┌李景春

清- │

└谢公谨 └刘修道

┌李 镐--│

平 │

│周瑞祥 └李景华

│李作智------------------------│周文祥-李在荣

┌杜元化

│郭炳元

┌许文国

│杜元德

│王明怀 ┌王连堂-│

│任长春-│任应吉

└王玉中--│王家乐 └刘西重

│刘振乾

│焦克俭

│刘振坤

└秦作夫

└原应道

│陈景阳---陈 钧---陈乃文---陈学中

└武禹襄-

和兆元----赵堡太极拳第八代传人

和润芝 和敬芝 和庆喜9- 和庆台 苗延升

和庆喜----赵堡太极拳第九代传人

和学信 和学敏 和学会(惠) 郝玉朝 郑锡爵 郭 云 柴玉柱 刘世英

李俊秀 郑 瑞 郑悟清10-

郑锡爵----赵堡太极拳第十代传人

王德华 陈守礼 张宏道 田钧晋 郑鸿烈 和良福 范士书 侯自成

郭士奎 李应聘 潘金祥 马殿章 段国社 柴学文 张有任 王培华

王天水 任志义 毕运斋 杨邦泰 苏国忠 王官长 赵鸿喜 任长安

周静波 李应中 任绍先 赵增福 张存义 郑邦本

郑悟清----赵堡太极拳第十代传人

王秉瑞 孙兰亭 郭兴梁 尤国才 佘辉庭 高智怡 顾泰隆 李道杨

吕兴周 郭德政 李文斌 魏习典 李清贵 杨耗毕 张志和 刘得印

李海龙 史寿之 严俊文 郭命三 魏兴华 王志成 翟本源 徐景州

张长富 吴妙珍 郑喜梅 郑喜桃 吴培仁 高国庆 高全林 雷伯荣

唐允吉 袁清阁 唐裕源 陆化良 高 潮 李凤兴 高 峰 高怀旺

孙明伦 谭志远 郑子毅 吴忍堂 王予孝 吴本忠 秦胜家 李清林

陈修祥 常清岚 郭大均 孟凡夫 吴生安 张占迎 宋蕴华 纪昌秀

郑 钧 杨荣籍 原宝山 罗喜运 李随成 侯尔良 刘 瑞11-

刘 瑞----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

刘震龙 张爱萍 刘玉峰 田生鑫 牛西京 王保林 张爱国 张爱军

朱曙光 张化勇 齐德存 谢平宏 李保兴 郑连生 扈广平 程建华

张西运 杨喜乐 张光勇 胡外顺 咎春景 苏克夫 詹家豪 严洪亮

谢紫英 陈勇铭 田 盼 陈玫成 田国征 林有盛 夏春龙 张天绪

姚耀庆 张子豪 郑 琛

牛西京----赵堡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

王幼凡 陈国芳 周自力 朱报明 李漪伦 王 慧 胡 源 杨伟兵

李三水 冯剑文 纪雪松 徐理考 寇农庄

太极拳以“棚、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方法。动作徐缓舒畅,要求练拳时正腰、收颚、直背、垂间,有飘然腾云之意境。清代拳师称“拳如大海,滔滔而不绝”。同时,太极拳还很重视练气,所谓“气”,就是修炼人体自身的精神力,这是太极拳作为内家功夫的特点之一。

§ 拳术要领

太极拳要求练习者姿势正确练拳要领: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姿势要领:太极拳对人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如下:头──保持“虚领顶劲”,有上悬意念,不可歪斜摇摆,眼要自然平视,嘴要轻闭,舌抵上颚;颈──自然竖直,转动灵活,不可紧张;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耸、前扣或后张;肘──自然弯曲沉坠,防止僵直或上扬;腕──下沉“塌腕”,劲力贯注,不可松软;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内缩;背──舒展伸拔,称为“拔背”,不可弓驼;腰──向下松沉,旋转灵活,不可前弓或后挺;脊──中正竖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内微敛,不可外突,称为“溜臀”、“敛臀”;胯──松正含缩,使劲力贯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稳健扎实,弯曲合度,转旋轻灵,移动平稳,膝部松活自然,脚掌虚实分清。   打太极拳要求松静自然,这使大脑皮层一部分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而得到休息。同时,打拳可以活跃情绪,对大脑起调节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练,越要“先在心,后在身”,专心于引导动作。这样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于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通过轻松柔和的运动,可以使年老体弱的人经络舒畅,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

太极拳近百年来所以在国内外逐渐得到推广,就是因为它具有防病治病的功用,对神经衰弱、 心脏病、 高血压、肺结核、气管炎、溃疡病等多种慢性病都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病情严重的患者,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太极拳的这种技击原则,体现在推手训练和套路动作要领中,不仅可以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而且在攻防格斗训练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太极拳要求练习者姿势正确

§ 技击特点

太极拳具有很鲜明的技击特点1、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注:“太极”就是阴阳结合之物,宇宙、地球万物等大自然都是太极状态,生于“无极”;即“有”生于“无”,或者说“道”为万物之体,无形无象,曰“无极”,此观点属于客观的唯心主义哲学。“阴”和“阳”是中国古典哲学用来表达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他们各自有着各自的特性,相互矛盾又结合,阴性离不开阳性,阳性也同样离不开阴性,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相交,既对立又统一,所以太极拳就是辩证法。

2、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注:这句话说明了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也就是自然界万物变化的自然属性。太极拳运动是以人为的运动形式,去接近这些大自然的运动属性。练习太极拳时,一举手一投足都要分出虚实来,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做动作不能过了“度”的范围,也不能小于“度”的范围,在于将展未展之间,似松非松,大小适中,松紧适度。推手御敌时沾粘连随,舍己从人,视敌之变化而变化,引进落空合即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3、举步轻灵神内敛,莫叫断续一气研。注:无论练拳还是实战,每一举动周身上下都要轻灵,劲路要由下到上,由上到下节节贯串地递个传动,一线串成,完整一气。气势要饱满,精神要贯注,以内气催外形。不能有断续的地方,不能有不圆满的地方,要劲起于脚根,发于腿,统领主宰于腰,形于手指,也就是使气通达于末梢。这样无论是向前还是退后,向左还是往右都能得机得势,运行自如。

4、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注:分清虚实非常重要,重心非左既右,非前既后,向上抬手时腰劲须放松,向下时尾闾正中神贯顶,或曰斜中求正。虚实的含义从重心的移动到肢体运动的上下关系,轻重关系,手和脚的配合关系,甚至手指和手腕之间也有虚实关系,意、气、力之间也有虚实关系。所以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有局部的也有总体的虚实关系。凡此种种都要在练拳时用“意”,而不在外形的好看,这是太极拳的高级阶段。练拳时心意不动,外形寂然不动,思想不集中时就不要练拳。只要心意一动,要想怎么去动、往那儿动,外形就随之而动;一动,四肢百骸皆动,起落有方,动转有位,周身相随。而且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如意要向左,即先寓右意,这在散打或实战中是打来回劲的运用,在太极拳法中叫做“引进落空合即出”。

5、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注:太极拳的初级阶段是掌握动作姿势、身法的正确和准确性,练熟套路,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和过程,由外形带动内气,当你练熟套路之后,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太极拳的内功技法。练太极拳的第一个目的,是要达到松、活、轻、柔。筋骨,主要指的是关节,要松开。皮毛要攻,指的是内气通达皮肤的感觉、通达梢节的感觉。节节贯串,指的是内劲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上下相随,周身一家的出入劲法,所以太极拳在内不在外;果真练出其中三味,虚灵自然就在其中了。

古人有诗赞曰:极柔即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开展紧凑乃缜密,待机而动运五行。

§ 拳术流派

太极拳流派丰富多采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孙式、吴式、武式,武当、赵堡等多种流派。据说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老拳师陈王廷初创陈式太极拳,世代相传。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陈家沟陈长兴,并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河北完县人孙禄堂,从师李魁垣学形意拳,继而学于李魁垣的师傅郭云深,又从师于程廷华学八卦掌。后又从师郝为真学太极拳,之后参合八卦、形意、太极三家拳术的精义,融合一体而创“孙式太极拳”,所谓“太极腰、八卦步、形意劲”即此。   随着历史的发展,武术逐渐从战场搏杀转为体育健身,太极拳正是如此。 100多年前,太极拳家在《十三势行功歌》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提法。太极拳经过长期流传,演变出许多流派,其中流传较广或特点较显著的有以下几派。

1.陈式太极拳:又分老架和新架两种,老架是清初陈王廷所创,原有 5个套路,又名十三势,另有长拳一百单八势1套,炮捶1套。从陈王廷起,经过300多年的传习,积累了不少经验,对原有拳套不断加工提炼,终于形成了近代所流传的陈式太极拳第1路和第2路拳套。这两套拳动作都是经过精心编排的,其速度和强度不同,身法、运动量和难度也不尽相同,但都符合循序渐进和刚柔相济的原则。陈式太极拳相关书籍陈式第1路拳套现有83式,主要特点如下:①缠丝劲明显,要求处处留心源动腰脊,用意贯劲于四梢(即两手和两足尖),动作呈弧形螺旋,缠绕圆转并要做到“一动内外俱动”;②刚柔相济,柔中寓刚,亦即能打出一种似刚非刚,似柔非柔、沉重而又灵活的内劲;③动作要和呼吸运气相结合,不仅做到“气沉丹田”,而且在练动作的同时进行“丹田内转”,有时也可在呼气时发声 (如呵、哂、嘘、吹),以加大劲力;④快慢相间,亦即在动作转换处要快,一般行拳时要慢;⑤拳路架子可分高中低 3种,体弱有病者可以练高架子,青壮年体健者则可练低架子。

陈式第2路拳套原名炮捶,现有71式,主要特点如下;①震脚发劲的动作更多;②动作比第1路快、刚, 爆发力强;③“窜蹦跳跃,闪展腾挪”的动作较多,气势雄壮。第2路只适于青壮年练,流传不广。陈式新架套路也有两种,一种是陈有本(陈家沟拳师)编创的,顺序与老架同,架式较老架小,转圈也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较难的动作,陈家沟村人称之为“小圈拳”,把老架称为“大圈拳”。这种拳后来又传至陈鑫,他著有《陈氏太极拳图说》,阐发陈氏历代积累的练拳经验。新架另一种套路是由陈有本的弟子陈青萍创编的,特点是小巧紧凑,动作缓慢,练会后逐渐加圈,以至极为复杂。因为是在河南温县赵堡镇首先传开的,故人们称为“赵堡架”。陈式太极拳是古老的拳种,其他多数流派的太极拳(如杨式、吴式、武式、孙式)都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 杨式太极拳相关资料: 河北永年人杨露禅(1800 ~ 1873),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为雇工,学习太极拳,壮年返里传习太极拳,因他能避开并制服强硬之力,当时人称他的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当时人称“杨无敌”。后来,杨露禅为了适应一般练拳人的需要,逐渐删改原有发劲、纵跳、震足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又经其孙杨澄甫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子,由于练法平正简易,故成为现代最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杨氏祖孙3代,在北京负有盛名。杨露禅有两子,杨班侯和杨健侯,各有所长。班侯脾气火暴,偏重太极拳的技击作用,实战中下手较狠,多次与人交手将对方打残打伤,因此承父“杨无敌”之称号,在北京名噪一时,客观上为太极拳树立了威名并推动了太极拳在中国的快速普及和传播。但也因其性格偏执极少授徒,所以传承者很少,目前闻者有河北齐德居的八十一式大功架。健侯性格温和,更重太极拳的健身作用,且授徒众多,

当今流传的太极拳大多数为健侯一枝。1928年后,健侯之子杨澄甫到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汉口等地授徒,其拳式遂流传于全国各大城市。杨式大架子的特点是舒展简洁,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沉自然,锻炼步骤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能自然地表现出气派大,形象美的独特风格。其架式也有高、中、低之分。可以按照学拳者不同年龄、性别、体力条件和不同的要求适当调整运动量。因之,它既适用于疗病保健,又适用于体力较好者用来增强体质,提高技术。 1957年根据杨式太极拳整理成《太极拳运动》(88式),1963年又出版了《杨式太极拳》一书。杨式小架太极拳和二路炮锤仅在少数传人中练习,主要是技击作用。

3.吴式太极拳: 满族人全佑,清末河北大兴人,初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大架子,后来拜杨露禅次子为师学小架子,以善于柔化著名。其子始从汉族改姓吴,名鉴泉。吴鉴泉继承和传授的拳式连绵不断,不纵不跳,适应性较广泛。由于吴氏对拳式有所修改,后人就称之为吴式小架子。成为现代流传较广的吴式太极拳。   吴鉴泉在北京、上海传拳较久,他打拳式正招圆,舒松自然, 虽架式小巧, 但有大架功底,由开展而紧凑,在紧凑中自具舒展,推手时端正严密,细腻熨贴。1958年曾出版《吴式太极拳》一书。

吴式太极南国门(南国太极拳)是以杨少侯吴鑑泉太极为主体,由吴图南创编的《科学化国术太极拳》发展而来,是吴式太极在南方流传的主要太极拳支系之一,太极拳内功修炼延续于太极拳泰斗吴图南大师功法。为吴图南内部一支,其风格轻、柔、圆、融、飘逸一新风格拳种。莫韫龙演练南国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相关资料4.武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从杨露禅学太极拳,得其大概,后又学新架太极拳,并在舞阳县得《太极拳谱》,于是以练拳心得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十要》。武式太极拳特点为身法谨严,姿势紧凑,动作舒缓,步法严格,虚实分明,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用动作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出手不过足尖。武式太极拳于民国初年传入北京,后又传入南京、上海。1963年曾出版《武式太极拳》一书。武式太极拳葛顺成传人的说法如下:武禹襄家族在永年是望族,其家是翰墨家庭,但武禹襄本人嗜武如命,终身不仕。陈家沟陈氏族人在永年县的生意,租用的是武禹襄家的房产。武禹襄见陈氏族人练习一种高明的拳术,非常喜爱,但因自己身份、地位问题无法去拜师学艺,于是委托同乡好友杨露禅(已有相当高的武功基础)赴陈家沟,拜陈长兴为师学艺,回来后交给自己,自己则出自供养杨露禅全家。杨露禅先后三赴陈家沟学艺,每次回来都对武禹襄倾囊以授。最终武禹襄还不满足于杨露禅所学,亲赴陈家沟请教。陈长兴当时已年迈,介绍他去陈青萍处学拳。后果有大成。武禹襄的主要传人早期有杨班侯(杨露禅之子,跟武禹襄本是学文,后武艺大成,远超其文化水平),还有自己的两个外甥,人称李大先生、李二先生。李大先生、李二先生传郝为真、葛顺成等人。郝为真武艺最高,他的拳佳经其后人修改后被国家定为武式太极拳标准拳架。葛顺成等人传下的全家仍保留了原始风格。

5.孙式太极拳: 清末河北完县人孙禄堂,酷爱武术,先学形意拳,后学八卦掌,勤学苦练,功夫深厚,民国初年始学太极拳,参合各家之长,融会贯通,遂创孙式太极拳,并著有《太极拳学》。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动作灵敏,转变方向时多以开合相接,故又称“开合活步太极拳” 。1957年曾出版《孙式太极拳》一书。  简化太极也为24式太极拳6.简化太极: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行的简易太极拳套路。为了便于在广大群众中推广太极拳,1956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删去繁难和重复的动作,选取24式,编成“简化太极拳”。20多年来,简化太极拳已盛行于国内外,深受人们喜爱。《简化太极拳》的挂图和书籍出版了数百万册(张)。仅北京一地,1980年就建立了140多处太极拳辅导站,举办过800多期太极拳训练班,参加活动者达4万人次以上﹐这些辅导站传授的主要是简化太极拳。

为了满足群众练拳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在1979年又吸取陈式,杨式,吴式和武式太极拳之长,编成“48式简化太极拳”。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河北省永年县的杨振河和韩会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太极拳,早期曾称为“长拳”、“棉圈”、“十三势”、“软手”。清朝乾隆年间,山西人王宗岳著《太极拳论》,才确定了太极拳的名称。“太极”一词 源出《周易·系词》:“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含有至高、至极、绝对、唯 一之意。

7.武当太极拳:武当太极拳讲究“拳打卧牛之地”,基本上两米方圆足以施展,其中除螺旋缠丝外,另有九宫、八卦的内容,其内涵与当前流行的太极拳不尽相同。  武当太极拳的要决就是:拳随心境,舒展绵长,恢宏大气,容万物于心。 武当太极拳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能四两拨千斤。不但是强身健体还可以防身自卫,武当太极拳结合有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还虚合道的道教气功功法,开人智慧、发人体能,使人延年益寿、长生久世,是一种集武术与养生一体,至高无上的拳法。太极拳的练习过程分三个阶段:首先练形、然后练气、最后练神。其内含功法主要有:吐纳导引功、外气采补功、混元站桩功。其动作以崩履、挤、按、采、列、肘、靠为主,在应用中随、连、粘、贴,连绵不断、行云流水。演练太极拳要求虚灵顶静、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动作舒展,做到神形俱妙。武当太极拳动静结合、内外相含,是内外双修的至宝,是人体性命的源泉。赵堡太极拳相关资料8.赵堡太极拳:赵堡太极拳形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它的起源是由武当太极拳创始人张三丰所创,由武当太极拳外传,山西王宗岳传河南温县赵堡镇蒋发,蒋发传邢喜怀,传张初臣,传陈敬伯,传张宗禹,传张彦,传张应昌和陈清平,传张敬芝、和兆元等,传侯春秀、陈应铭等,传侯转运、王庆升等,历代传人经数百年的辨理、习技传下来的赵堡太极拳。赵堡太极拳无论拳架或理论、著作都是有师傅口传和身教。理论有:王宗岳师尊的专著《九要论》《太极行功歌》《捷要论》《运天机轮》《五字诀》《撒手法》还有《论推手》《论擒拿法》和《论卸骨法》等著作在太极拳花园中赵堡太极拳是民间流传的一门太极真功,有着独特的技击特点和显著特征。 赵堡太极拳有拳架七十五式,式式皆为立式画圆,走立式化圆,是本拳种的核心与特征,整个拳架是从先转大圈后小圈,犹如春蚕抽丝连绵不断,里有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圆,以肘化圆,以胸腹化圆,以膀化圆和以胯化圆。丹田转动,此乃一圆化太极。 拳架的演练遵循(三直)(四顺)(六合)和(意贯四梢)等规则,(三直)即头直、身直、小腿直、(四顺)即腿顺、脚顺、手顺、身法顺,六合即手与足合、膀与胯合、肘与膝合此乃外三合,内三合有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四梢)为牙为骨梢,舌为肉梢,发为血梢,毛孔为气梢。 赵堡太极拳架轻灵圆活,动作舒展大方,演练时,步活圈圆,环环相扣,无明显发力动作,套路贯穿,有柔有刚,在掌握套路后,即逐步化圆为圈、由简到繁,提高技巧、难度。 赵堡太极拳,在走技方面擅长拿、跌、掷、打、靠诸艺,又有各种擒拿与反擒拿动作,融于套路中,使其技击特点甚为突出。

9.八卦太极拳

八卦太极拳有两类:一为赵堡大架太极拳第十一代掌门赵增福师父所公开的,该拳架系赵堡架第六代宗师张彦。张彦在山东广收门徒,使太极拳拳艺代代相传,传至山东聊城的马永胜先生。马永胜先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根据最为古老、最为实用的赵堡太极拳创立八卦太极拳,传拳王怀德老先生,王怀德师爷传拳赵增福师父。

由于该拳架在编排上吸收了八卦的理论与形式,使外象具体量化:如按太极分两仪,故拳为二节;两仪生四象,故拳架分四段;在拳架的运动路线上,按:干(开门)西北;离(景门)南;坎(休门)北;兑(惊门)西;震(伤门)东;巽(杜门)东南;艮(生门)东北;坤(死门)西南,严格布阵,故拳为八路,而成外象之八方五位之图。其拳架招势,又取上五禽;下五兽。上五禽:凤;鹤;鹰;燕;雀。下五兽:龙;虎;狮;马;猴。该拳架盘炼起来,颇为壮观。

赵增福师父传授的八卦太极拳有上中下三盘,九十八实战法。

另一种被称为“八卦太极拳”的情况是:当年杨禄禅与八卦拳(掌)祖师董海川;形意拳大师郭云深;切磋技艺。董海川发现三种拳艺虽练功方法不同,然则理为一贯,萌生了取太极拳之长,弥补八卦拳之不足的想法,便自编了一套走直趟的类似于太极拳的练功方法,传给了程廷华;刘德宽等弟子。

上述9式太极拳的风格、姿势虽不相同,但套路结构和动作顺序基本一致,练拳目的皆为健身治病。 5式太极拳除拳套外,又各有推手和器械套路练法,如太极剑、太极刀等。

§ 拳术发展

太极拳发展需要继承传统,自主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 、《黄帝内经》、 《黄庭经》 、《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起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现在很多科研部门对太极拳正在进行研究。通过从医学、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防治老年摔跤、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

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它是技击术和《孙子兵法》的有机结合。因此,太极拳特别是杨氏太极拳,拳势简单、易学易练,正在以其独特魅力被世界人民所喜爱。

§  练太极拳者易犯的十大弊病

(一)保持中正难

病例:在习拳过程中,经常发现习拳者身体不中正,东倒西歪,前俯后仰,周身别扭,初习拳者尤甚。

防治:首先要做好"四平",即顶平头正,肩平身正,眼平意正,心平气正。其次,为了使身体中正安舒,支撑八方,必须做好外三合,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以搂膝拗步为例,左脚在前成川字步,右肩与左胯合住,右肘与左膝合住,右手与左足合住,右脚在前相反之。外三合就好象木工在竖门窗时,为了不变形,首先打个"X"来固定框架一样。当然,我们习拳者的外三合,主要是靠意念来实现了。太极拳的中正,并不是绝对保持身体中心与地面垂直,而是保持身体平衡。以"金鸡独立"为例,一定要身体略有倾斜,才能保证身体沉稳,即"斜中寓正"。在行拳过程中,保持身体动态平衡。

(二)"松"、"懈"无区别

病例:练拳时精神萎靡,骨节闭合,好象支撑不了自己的身体一样,头垂、背弯、胯余、膝软,两手两臂也是如此,肌肉软瘫一堆。拳架松懈丢瘪、无精打采。虽练拳多年,但是情绪不浓,推手时丢瘪顶抗,毛病丛生。以上弊病皆由"松"、"懈"不分所致。

防治:首先要提起精神,注意意领。其次,所有骨节都要启开,筋要松开,肉要沉,腰以上的劲往上,腰以下的劲往下,处处都要走出两夺之劲来。用意不用力为之松,不用意不用力为之懈。所以拳论说,用意不用力,在气则滞,在意则灵,意气君来骨肉臣。

(三)"开"、"合"分离

病历:不少人练拳和推手时,知开不知合,知合不知开,拳势开则散,合则瘪,开合分离,根本谈不上连绵不断。行拳棱角丛生,推手时顶抗丢瘪,处处受制。

防治:开合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开离不了合,合离不了开,开合同时存在。我们提倡开时注意合而不散,合时注意开而不瘪,就是为了防止开合分离。拳论说,开中寓合,合中寓开是千真万确的。当你功夫练到一定程度时,你会感开中有开,合中有合,或者叫一开再开,一合再合,达到开合难分的程度。这是练好太极拳和太极推手的关键所在。

(四)足下无根

病历:盘架推手时,总是头重脚轻,站立不稳,单脚难以自控,甚至双脚在地也不稳当。主要表现为虚实变换得不好。前后虚实全靠前倒后移,左右虚实也靠左右摇摆,所以这是造成足下无根的根本原因。

防治:根治的方法,主要依靠松腰落胯,重心下移,自然站立稳当。具体做法:如弓箭步,后足实变前足实时,后足要蹬,前足要撑,松腰落胯,在松沉中实现重心转移,虚实变换。用我们的话说,在松沉中进退,在进退中松沉。这样既可防止硬腿,又可防止软腿,足下自然稳当有根。

(五)不园活

病历:棱角多,拳架硬梆梆,动作呆滞不受看,没有太极拳味道。主要原因是没有承上启下和抹角所致。

防治:盘架和推手时,在开完合尽处,用松沉劲将上下两式无间隙的连接起来,同时在开完合尽处划个小弧,这个小弧叫"抹角"。就好象打篮球接球一样,要有缓冲地接住并返回。有了承上启下和抹角,拳架自然松柔园活,连绵不断。显则象长江大河滔滔不断,藏则象冰下流水视而不见。有了此劲,不仅拳势优美,而且在推手化劲中起重要作用。这也是"内家拳"与"外家拳"区别之关键所在。

(六)转换不灵,双重所致

病历:双重是病,其表现为:盘架时迈步迟重,起落不稳,老像重生,难以自控;推手时,攻哪守哪,顶抗有余,不明化取。虽练拳多年,仍处处受制,皆因双重所致。

防治:首先明阴阳之理,划清自身虚实,迈步轻灵如猫行。虚实的变换主要靠两肾两胯来完成。正确地变换虚实,肾应能够自然出入,肾的出入在推手中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肾怎样才能出入呢?比如说,骑自行车时,一脚松沉下蹬,下蹬之腿一边的肾胯随之下降为实;另一脚沾粘吸提,胯肾随之上升为虚;如果双脚齐蹬则滞,犯了双重之病。那么在习拳过程中,向前迈左步时,左肾左胯升起为虚;同时,右肾右胯下降为实,左右反之。概括讲,凡是虚腿的一边肾胯升起;凡是实腿的一边肾胯下降。无论盘架子和推手都必须做到这一点,就能实现拳论所说"出肾入肾是真诀"之要求。

其次,在推手中防止双重。双重病在推手中最难避免,我看过省市以至全国性推手对抗赛,选手们大都是生顶硬搞,你拉我拽,以力大小论输赢,根本谈不上是太极推手,更无技艺可言。他们所犯的毛病通俗一点讲,是攻哪守哪,哪守哪功,一句话是双重病所致要想不犯双重之病,必须做到攻所不守,守所不攻,就能实现拳论所说"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沓",双重之病自然消除。

(七)压肩多,松肩少

病历:沉肩坠肘,人们往往理解为肩峰往下沉,越沉越好,甚至着意往下沉肩,使肩背紧张,如负重担,造成板胸不能运化,对推手影响极大。

防治:关键在于弄清肩的结构。肩是由肱骨头、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胸锁骨构成。压肩会使肩关节闭合,气上浮,有憋气的感觉。要想松肩,必须肩关节启开,松筋并向前有拢意,肩背毫无份量,气因方能畅通。功夫练久了,肩关节自开,肩活胸柔自然能够运化,才能实现拳论所说"运化在胸"的要求。

(八)圆多方少,柔多刚少,劲路不清,来龙去脉模糊

病历:盘架时,经常看到将开为方走成大圆,将合为蓄走成小圆。这样,整套拳只圆无方,不符合太极拳的阴阳之理。结果是拳架不活泼,变化小,缺气势,不能引人入胜,盖由劲路不清,来路不明所致。

防治:练拳和推手都必须该方则方,该圆则圆,圆尽生方,方尽生圆。方圆相生乃是太极拳阴阳之理。要想走出方圆相生来,在一开一合中必须具备三个劲。大家都知道,圆是化劲,方是发劲,在方圆之间有个蓄劲。化劲时应松裆活腰:蓄劲时应合裆塌腰:发劲时应扣裆拧腰。松活扣必须适度,松时则散,扣过则滞。松活扣恰到好处,且三劲一气呵成,不能分离间断方能练出刚柔相济的太极拳真功夫来。

(九)丢瘪较多

病历:盘架、推手时,常常发现此处有,彼处无;一处有,多处无。凹凸断续处处可见,拳势不圆满,因此在推手时处处受制。

防治:要学会全面用意,在意的指挥下,周身都要有一定的棚劲,棚劲不能单纯理解为向前向上的顶和抗,棚劲是母劲,一切皆由母劲变化而来,棚劲用好,感觉奇妙。用意就是练意,意既能照顾全身,又能突出重点。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全面,全面是为了重点,重点是全面的突出表现。这就是太极拳的整体观念。任何拳势的变化都应意变在先,意是指挥官,又是先锋官。无论盘架还是推手,周身始终保持动态平衡,同时又要千变万化,这就叫"身形不变变在中,变中不变在其中"的理论。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拳势自然舒展大方,紧凑圆活。舒展而不散,紧凑而不瘪。没有断续,没有缺陷,没有凹凸,功夫久了,就能松沉贯通,内外一致,无论行拳还是推手,都会感到奇妙无穷,丢瘪之病自然消除。

(十)强求开合配呼吸

病历:太极拳之呼吸是太极拳爱好者所关心的一件大事,而一些书刊杂志又各说不一,使得练拳者无所适从。我想谈太极拳之呼吸,首先要弄清三大呼吸系统,即胎吸、毛发呼吸、及口鼻呼吸。这三大呼吸系统,不管你意识到或没意识到,都在完成与大自然交换气的任务。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要影响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口鼻呼吸入肺,只有胎吸,气才能下达气海,才是真正的深长呼吸。呼吸深长,一般说来,身体健康,寿命长;呼吸越浅,健康越差,寿命越短。通常所说的腹式呼吸或叫丹田呼吸都不准确。准确的说法,我认为应该叫胎吸。方法是用神阙穴进行呼吸,吸时神阙穴(脐轮)带动肚皮往命门贴,呼时还是用神阙穴带动肚皮回原处。这样一收一放,周而复始,任其自然。呼吸时注意防止腹紧,防止憋气,腹松气腾然。

从我学拳的人中,有几位背着我练功配气,硬要一次呼吸完成一次开合,结果有的腹痛,有的胸闷,有的血压升高,更有甚者每当想练拳但尚未练拳时腹部就痛。后来他们向我说明了情况,我让他们停止练拳,有的一两个月病痛消除,最长者达半年之久。实践证明,太极拳的气不是配出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练功练出来的。吴图南老前辈完成每个定式要五、六个呼吸,我们练拳每式也要五、六个呼吸才能完成一次开合。然而我们在单式练发劲时,呼吸和开合自然配合起来了。杨班候老前辈发人时,哼哈二气定输赢就是有力的见证。

这里说的慢,慢而不滞,慢而不停,是初期的练法;这里说的快,快而不滑,快而不乱,是后期的练法。不管是快还是慢,呼吸都是自然的,毫不勉强。

诸病克服,掌握要领。脑静神爽,安舒体松。

用意拢住,互为照应。虚实分明,转换轻灵。

生机勃勃,无微不通。武能防卫,文也养生。

有情有景,节理同生。为所欲为,太极神功。

劝君立志,身作心维。久久练功,功到自成。

四肢百骸,松沉贯通。缺陷已改,连接无缝。

举手投足,精微细腻。玩味久久,妙趣百生。

推手练拳,节节贯穿。神能提起,虚灵在中。

好事千般,其乐融融。文武兼修,必得其真。

§ 相关词条

杨氏太极拳 吴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郑子太极拳 孙氏太极拳

武氏太极拳 侯氏太极拳  八卦太极拳 南拳 武术

董氏太极拳 和氏太极拳 赵堡太极拳 太极十二动  忽雷太极拳

§ 参考资料

[1].中国太极拳网:http://www.chinataijiquan.com/

[2].中国太极拳爱好者:

http://www.taijifun.net/[3].中国侯氏太极拳: http://www.530taiji.cn/

[4]. 《太极拳要论》,中国教育出版社

[5].太级中国网http://www.taijicn.net/

[6].太极拳视频网http://www.taijiquan8.co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0: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