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季音
释义

季音 - 基本资料

姓名:季音

曾用名:谷斯钦  谷季音

籍贯:浙江上虞人

出生:1923年

简历及作品

抗战期间,在家乡的《上虞报》担任编辑,从事抗日宣传。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党领导下的国际新闻社金华记者站任干事。1941年在金华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囚入上饶集中营。1942年越狱逃出。1943年回到皖北新四军军部,1944年到新华社华中分社任资料员。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军进入淮阴,参加《新华日报》(华中版)的创刊筹备工作,后担任记者、编辑。解放战争时期在第三野战军任随军记者,担任过新华社前线分社纵队支社副社长,第八兵团分社采编主任,参加了华东战场各主要战役的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南京《新华日报》任特派记者、编委、副总编辑的等职。1953年调《人民日报》任工业组编辑、驻上海记者站负责人。1956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78年后任《人民日报》农村部副主任、主任。著有《出击》、《南线》、《转战中原》(革命回忆录)、《大江的浪花》等。

生平

季音,原名谷斯钦,又名谷季音,1923年出生在我们上虞百官上堰头谷家台门的一户家境殷实人家。1926年毕业于百官上街谷家祠堂(今工人文化宫对面粮贸公司位置)的“上虞县第六高级小学”,后来和这所小学毕业出去的谷斯范等人一起进入了春晖中学,师从夏丏尊、朱自清等名家,从这里启蒙,走上了革命生涯。历经南征北战成为了新四军战地记者、《人民日报》高级编辑。

抗战期间,季音在我们家乡的百官丁界寺《上虞报》担任编辑,从事抗日宣传。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从百官来到金华,进入了国际新闻社金华通讯站工作,担任干事。国际新闻社是我党领导下在国民党统治区的一个新闻通讯社,总社设在桂林,离金华很远,社长是范长江。

1941年1月,国民党当局掀起了反共****,“皖南事变”发生,季音与通讯站的负责人计惜英同志一起(通讯站只有两个工作人员)被特务逮捕,囚入了上饶集中营。社长范长江闻讯后十分着急,曾多方奔走,进行营救,没能成功。

1942年6月季音从上饶集中营越狱出来,辗转福建、上海等地,在1943年回到了淮南的新四军军部,到了淮南之后,获知社长范长江已在苏北解放区。不久,季音被分配到新华社工作,向范长江报到。

当时范长江从苏北盐城来到淮南,组建了新华社华中分社,任社长。分社设在淮南天长县大王庄的村子里,离华中局与新四军军部不远。季音向范长江汇报了上饶集中营的情况,以及和计惜英先后越狱逃跑的经过,还告诉他,囚禁在集中营的另一位国新社记者徐师梁,不幸在茅家岭暴动中牺牲。1944年季音到被分配到新华社华中分社任资料员。

当时和季音一起从上海来到新四军的,还有叶钦和、陈念棣、黄迪菲等几个新四军干部,他们原先也是被囚在上饶集中营,后来从赤石暴动中越狱出来,一起回到军部的。

范长江决定邀请他们写文章,出版一本介绍上饶集中营的书,揭露国民党反共顽固派的法西斯暴行,教育解放区人民。季音和分社资料室主任赵扬负责编辑工作,《上饶集中营》一书在华中解放区出版后,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各解放区纷纷翻印,仅东北解放区的东北书店,一次就发行两万册。解放后,这本书成了最畅销的革命传统教育读物之一,重印了8次,印数达40万册。

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季音随着范长江一行离开淮南根据地,进入了新解放区的淮阴城。与陈笑雨一起工作参加《新华日报》(华中版)的创刊筹备工作,担任记者、编辑。

范长江布置季音进入泗阳或宿迁县城,搞一套印刷机运回淮阴,以供出版报刊之用。季音重任在肩,千方百计设法在宿迁城里弄到了敌伪政府留下的全套平板印刷机和铅字,全部装船运回淮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新华日报》华中版如期出版了,季音所在的三个记者组采写的报道让编辑部拥有源源不断的稿件,这些报道从各个角度反映了苏皖解放区一片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1945年4月,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四·八事件”。王若飞、叶挺等一批领导人坐飞机返回延安途中,不幸在黑茶山失事,全部遇难。淮阴城举行了“四·八”烈士追悼会,会场上一片哭声,季音怀着对王若飞、叶挺等同志的深厚感情,也和大家一样对党的这个重大损失悲痛万分。

1946年4月末,国民党当局在长江两岸调集大量军队,准备向苏中进犯,内战形势日益严重。苏皖解放区人民密切关注着战云密布的苏中前线,迫切要求报纸加强这方面的报道。范长江有一天在会上号召编辑部同志自愿报名做前线记者,季音响应党的号召,表示愿意到前线去。不久季音去了苏中前线,从此投入了三年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季音在第三野战军任随军记者,担任过新华社前线分社纵队支社副社长,第八兵团分社采编主任,参加了华东战场各主要战役的报道。

解放战争时期,季音还在第三野战军俘管处工作过一段时间。俘管处是第三野战军政治部领导下的一个单位,专门负责收容和管理从战场上押解下来的大批被俘的国民党军军官。那些日子,每当前方传来胜利的大喜讯,不出几天,大批被俘的国民党军军官就会被押解到俘管处这里。

那时候,部队里有严格规定,要尊重被俘者的人格,不准叫这些被俘官兵为俘虏,只准叫“解放官兵”。在战场上,我们是严格执行俘虏政策的,不准打骂对方,不准搜腰包,因此,许多来到俘管处的国民党军官,身上都带了不少包括金条之类的个人财物。

在这里,他们的伙食和季音所在的俘管处工作人员完全一样,一些受伤或生病的国民党军官,还得到俘管处医务所的细心治疗,伙食也享受病号待遇,吃得比一般人好。

这些国民党军官虽然远离了战火,却十分关心内战的战场动向。因此,俘管处出版了一张油印小报《光明报》,专门登载新华社播发的消息。季音担任报社社长,几个主要编辑是俘管处的干部,其余的工作人员都是被俘的国民党军文职人员,他们负责刻钢板、印腊纸,工作都很努力。

这张每周出三期的油印小报,当时颇受国民党官兵们的欢迎。为了活跃俘管处的生活,处里还组织一些国民党文职人员,成立了一个文艺演出队,让他们自编自导,演出一些文艺节目,内容大多是反内战一类的。

被解放的国民党军官兵,来到俘管处后急于和家属联系,给亲人报平安。可是遍地战火,邮路中断,许多军官的家信发不出去。后来,季音根据上级的指示,把这些家书摘要要电发到邯郸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们根据我们的建议,在广播节目中增设了一个“蒋军家书”专栏,播出这些报平安的家书。据说,这个专栏成了在后方的国民党军官家属们的必听节目。他们偷偷地收听,广为传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季音在南京《新华日报》任特派记者、编委、副总编辑的等职。南京解放之初,各阶层人士和广大市民,都非常关注《新华日报》上的报道,他们不仅关注报纸对本市各方面情况的宣传,而且尤其关注我党在新解放区和大中城市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关于新中国筹建方面的信息。

鉴于当时报纸对发生在南京以外的新闻均是依靠新华社电讯稿,难以满足读者在新闻信息的广度、深度、时效等方面的需求,为适应读者对国内大事的强烈关注,并借此给记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报社及时作出了选派得力记者赴北京、上海和东北地区采访的决定,特派记者赴外地采访这在当时全国省市党报系统中南京《新华日报》是第一家。

第一个担任特派记者的是采通部采访组负责人季音,他于1949年9月全国新政协会议开幕前夕被派往北京采访新政协会议的报道。在半个多月的时间中,先后发回了5篇通讯,详细、生动地报道了新政协会议开幕时的盛况,会议讨论的各项重大议题和作出的关于新中国国名、国徽、国旗、国歌等若干重大事项的决定及其产生背景与过程,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1953年调《人民日报》任工业组编辑、驻上海记者站负责人。1956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78年后任《人民日报》农村部副主任、主任。干部部主任。季音著有《出击》、《南线》、《转战中原》(革命回忆录)、《大江的浪花》等作品。

老记者季音回忆亲历农村改革的几场风雨

包山造林:  季音

是背离方向还是大胆创举

1981年秋天,季音到福建闽南仙游县采访,当地县委宣传部长告诉他,他们县有一个农民叫李金耀,受包产到户的启发,1979年与大队签下合同,承包了家乡一处叫马山的1200亩荒山。造林投入大,生长周期长,见效慢。买苗购肥需要资金,林场盖房需要资金,兴修进山道路需要资金,雇工劳动也需付工资。为此,李金耀拿出多年的积蓄,卖掉了房子,卖掉了老两口的寿材,到银行贷款,凑了几万块钱,举家搬到马山安营扎寨,走上了艰难的垦荒植树、造林绿化之路。虽然他的承包大队是同意了,但是县里不同意。县委书记说他雇工是剥削。两年后,山的面貌大变,树都长起来了。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山的国家,70%以上是山地。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大炼钢铁,山上的树木被大量砍伐成了荒山,"大跃进"以后又搞"左"的一套,不准私人发展林业,大量的荒山还荒在那里。1981年农田实行包产到户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但是,山区经济、林业怎么发展,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得知情况,季音决定去看看。一同去的还有县委宣传部长和一名新华社记者,爬到山上一看,树确实长得很好。李金耀看到季音他们激动得哭了。他的家人告诉季音,没有干部敢上我们山上来,你们是第一批上山的大干部。他们县专管林业的副书记就住在马山附近,但是他坚决不肯上山。李金耀带着他们详细地参观了这座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面一座没有承包的荒山光秃秃的。

季音进行了调查,李金耀雇的工人都非常高兴,每个人每个月固定拿十几块钱、二十块钱。了解了情况,3人合写的文章,当年12月8日在人民日报二版头条以《开发荒山的大胆试验》为题发表。并写了按语:这个试验到底实践得怎么样,还需要检验。此后,人民日报、《农业经济研究丛刊》等报刊开辟专栏进行公开大讨论。有人对此表示怀疑甚至否定,认为把集体山地承包给个人,是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但是更多的则是给予肯定和赞赏,认为这是农村延伸土地承包制的有益探索,对绿化祖国、发展林业有利。

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看到这篇文章后找到季音。他说:"你给我们福建做了一件好事。福建山区山多,开发山区是大问题,文章对我们福建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很快项南同志就到仙游去了。国家林业部和全国各地林业、经济部门的领导、专家学者,一批批来到马山,或调查研究,或参观考察。

1983年,随着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若干问题》的出台,李金耀的创举迅速在全国推广,各地掀起了包山造林的热潮。

季音说,中央一号文件从哪里来,是农民的实践、农民的智慧被接受、被承认,农民自己争取来的。(金铃)

改革开放30年来,真正的创造者是农民自己

主持人:网友也有很多问题要问您,因为很多来自农村的网友对于农村改革和发展都非常关注。这边有网友问,中国改革开放从1978年一直到2008年,农村的建设和改革一直是我们整个发展改革当中的重中之重,您在人民日报社工作的时候一直在农村部工作,肯定对农村的建设有自己的想法,您怎么看待改革开放过程当中农村的政策制定和实行呢?

季音:说来话长,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叫做天翻地覆。中国的农民很了不起,日子过得太苦。过去“左”的政策把农民双手捆的紧紧的。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的变化天翻地覆。这个变化还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邓小平提出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主持人:前一阵十七届三中全会,农村的工作依然摆在非常重要的层面上。

季音: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这个不奇怪。农村斗争之激烈,农民所受的苦难之多,一言难尽。

主持人: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以农村改革为序幕拉开,但是到现在农村的改革其实一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

季音:这次十七届三中全会继续把农业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这完全是正确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我们几亿农民斗争的结果。从60年代开始,农民为了取得今天这样的地位,他们曾经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号文件是关于农民问题,然后不断补充、不断发展,包产到户也是禁区,农民文件是没有的,后来才有的。这是从哪里来的?也是农民的实践、农民的智慧被上面所接受、所承认,争取得来的。真正的创造者是农民自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1: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