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季文美
释义

季文美 - 个人简历

1912年1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县。

1925—1930年去金华中学、上海南洋中学学习。 上海交通大学

1930—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学习。

1934—1936年考取公费留学,到意大利都灵大学学习航空工程,获博士学位。

1937年回国后任南昌飞机制造厂工程师。

1938—1942年任四川南川飞机制造厂支配课长、厂长佐理员。

1942—195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抗战后期在重庆、1945年底回到上海)教授、先后兼任航空工程系主任、总务长。

1952—1956年华东航空学院教授,先后兼任基础课程委员会主任、副教务长。

1956年西安航空学院教授兼副院长。

1957—1984年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先后任教务长、基本理论研究委员会主任、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振动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

1984年西北工业大学名誉校长。

季文美 - 生平简介

季文美,1912年1月5日出生于浙江省义乌县偏僻的农村。 季文美出生于浙江省幼年入村塾。1925年入金华中学,1928年毕业后入浙江大学附属高工电机科,一年后转入上海南洋中学。青年时代,受科学与民主思潮的影响,怀着读书救国的愿望,倾心于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建国宏图,认为国家要富强,必须振兴实业,倡导科学。1930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后考取公费留学,赴意大利都灵大学攻读航空工程,1936年获博士学位。1937年回国,先后在江西南昌飞机制造厂、四川南川飞机制造厂任工程师、支配课长、厂长佐理等职。为抗日战争急需,他积极投身仿制伊16驱逐机,1939年试制出第一架样机,并通过静力试验和试飞。当时工厂长期停工待料,他不愿虚度时日,毅然应内迁重庆的交通大学之聘,于1942年去重庆任教,1944年任航空系主任。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学校回到上海,1946年兼总务长。由于目睹当时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开始由爱国向民主进步的思想转变,和其他教授一起,积极支持学生民主运动。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他感到长期憧憬的理想终于有机会实现了。于是以满腔热情专心致力于新中国航空教育事业。1952年,上海交通大学、杭州浙江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三校的航空系,在南京合并成立华东航空学院,他由上海去南京任该院教授,先后兼任基础课教研室主任和副教务长。1956年华东航空学院迁校西安,改名西安航空学院。一年后,又与其他院校合并成为西北工业大学。他先后任西安航空学院副院长和西北工业大学教务长等职。1957年至1970年间,一系列的政治运动,使他多次受到冲击,几经坎坷。但他身处逆境志不移,始终恪尽职守,诲人不倦。1960年,他任学校基本理论研究委员会主任,组织30多名骨干教师开展基本理论研究,围绕振动、轨道、板壳、材料、高温结构强度、空气动力、精密工艺等十多个学科领域,汇集分析最新的科技信息,为以后大面积开展科学研究准备条件。1962年参加制定中国十年科学发展规划,他草拟了非线性振动学科的发展规划。1979年起,他先后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代校长、校长、名誉校长等职。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季文美是中国最早的研究生导师之一,他主持开办了研究生班,并亲自为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讲授非线性振动等课程。他是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截止1992年,先后招收了15名博士生,6名已毕业取得博士学位,有2名获洪堡奖学金,1名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自1957年起,季文美任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1982—1986年任副理事长。1983—1993年任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1984—1992年任国际航空科学理事会学术委员会委员,199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航空科学第18届大会由他主持开幕式。由于他对航空国际合作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在1996年第20届国际航空科学大会上,荣获ICAS莫里斯·鲁瓦奖。他是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先后兼任力学名词和航空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他于1983年倡建西北西南科技协作中心并一直任董事长。

季文美 - 职业生涯

季文美长期从事振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是国内非线性振动理论、挤压油膜减振机理和转子动力学等研究最早的倡导者之一,是中国著名的工程力学专家。

1974—1977年间,季文美为空军某厂研究改进振动研磨机做出了突出成绩。柱塞式供油泵转子底面的研磨,是喷气发动机修理的瓶颈工艺,精度和表面粗糙度都要求很高,过去完全靠高级技术工人凭经验掌握,工效很低,严重限制着工厂修理飞机的进度。季文美应邀到现场,反复观察工厂原有的研磨机,发现这种机器利用了“振动位移”,这是过去很少被人注意到的非线性振动现象。接着还发现油泵转子在研磨轨道上的位移,除明显的公转与自转之外,还伴有微弱的摇晃。经过长期试验与思索,终于找到了油泵转子底面在研磨过程中时而凸出如球面、时而又凹入如瓶底的原因。于是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研磨机弹簧刚度、离心块的重量与位置、轨道的直径与宽度等参数的影响,最后改进了研磨机的设计,保证了研磨质量,成百倍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从根本上改善了劳动条件。该研磨机曾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展览,并荣获科学大会奖。 航空发动机

1976年,季文美在成都某厂,结合航空发动机叶片折断障课题进行试验。同时又接受挤压油膜减振的研究课题。这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高水平的新技术,是60年代以来对高速转子动力学发展影响重大且难度也很大的课题。他一边为课题收集资料,准备开始理论研究,一边为工程技术人员讲解研究挤压油膜所必需的流体力学基础知识,有力地推动了这项研究工作的开展。后来由于其他任务的干扰,他未能长期继续这项科研工作。

季文美进行科学研究,既重视密切结合实际,解决航空生产中的问题,又重视理论探讨,撰写和发表了多篇论文,有的登载在《力学学报》、《应用数学与力学》、《国际航空》等全国一级刊物上,有的被收入全国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和全国一般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季文美重视科学研究,还体现在对推动学报工作的不懈努力。华东航空学院初建阶段,季文美积极支持创办学报,并亲自为学报撰写论文,1955年华东航空学院的《航院学报》创刊号上的第一篇论文就是他撰写的“应用动量矩定理时矩心选择的限制”。1982年季文美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在他的关心支持下,《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1984年以后它一直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被《国际航空航天摘要》(IAA)每年不间断地报道的大学学报;1986年起不间断地被《工程索引》(EI)所报道;1990年以来是《工程索引》报道的两所中国大学的学报(中文版)之一。

自1983年开始,季文美致力航空事业的宏观研究。为使民航飞机尽早国产化,他同其他三位专家于1986年联名向中央提出“立即着手研制干线飞机的建议”,很快得到批准,并着手实施。1990年初他提出“关于陕西省航空支农的建议”,特别强调人工降雨;陕西省空中水资源特别充沛,人工降雨潜力很大。同年夏,他又提出“建设空中丝绸之路”的建议,《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英文版)、《现代化》、《国际航空》等十多种报刊先后登载,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1991年11月,大鹏航空公司利用国产运8飞机从新疆运载活羊直飞阿联酋,空中丝绸之路试航成功了!他一贯重视科技知识的普及,以及青年自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早在1942年他就在重庆交通大学倡导航空模型的制作,这是中国航模运动的开始。后来队伍不断扩大,人才辈出,很多人就因为参加过航模活动而献身航空事业,其中有不少人现在继续为微型无人机(早期航模的发展,在空战中能起重要作用)的研制做出杰出贡献。1992年,他又提出“在西安筹建航空航天博物馆”的倡议,获得广泛热情的支持。

季文美 - 教学管理

季文美长期从事教学和高校管理工作,潜心研究外国教育状况与发展。他高瞻远瞩,立足于民族沃土,博采世界各国教育之长;学习外国而不忘中国国情,继承民族传统而不因循守旧;为拨乱反正、整顿恢复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教学改革,开创学校新局面,殚精竭虑。 季文美

(1)办多科性理工大学。他主持制定的学校“七五”发展规划指出,“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以提高为重点,以改革为动力,把学校办成以工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第一流大学,位于全国重点大学的前列”。西北工业大学增设了数学、物理、力学和管理专业,强调理科专业应与工结合,为工服务,管理专业亦要有工的内容和特色。另外,还开设了文史课程和讲座,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科学知识,扩大观察分析问题的视野。

(2)专业设置要军民结合面向社会。西北工业大学的很多专业以前按军工产品或工艺类型设置,内容过窄,不适应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80年代初,季文美和有关同志大胆提出,“打破部门所有制,实行军民兼顾方针”,扩大专业面向,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人才。在这一原则思想指导下,学校的专业调整改造逐步有了进展,出现了新面貌。

(3)发展横向联合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1983年,西北工业大学与新疆克拉玛依石油管理局签订了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全面合作的协议。此事开国内国防院校与民用大企业横向联合之先河,国内、香港十多家报纸都作了报道。同年,季文美倡议建立西北西南科技协作中心,得到广泛支持,并很快发展成为有近20个企事业、研究所参加的科技联合体,形成了校、厂、所结合,军民结合,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新格局,使西北工业大学办学、科技开发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同时与国外院校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局面也迅速扩大。

西北工业大学由于在建设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多层次、多规格、多形式办学等方面取得显着成绩,且具有地处西北国防工业重地的地理优势,经国家计委、教育部、国防科工委批准、被列入“七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季文美很重视教育研究工作。在他领导和主持下,西北工业大学于1981年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会,创办了《高等教育研究》刊物,1984年初成立了高等教育研究室。他不仅自己撰写教育研究论文,而且要求教学管理干部每年选一两个题目进行研究。他领导管理教学工作以研究为基础,以教育理论作指导,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宗旨。他的主导思想是坚持教学为主,要求有经验的教师上教学第一线;坚持加强基础课教学,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提高基础课教学质量,坚持重视能力培养,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抓教学改革试点,加强学生的实验、计算机操作和外语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西北工学院

季文美率先倡导并积极实行课程基本要求、学分制和教学效果评价制度。他认为教学大纲中应规定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明确课程的要点和重点,便于教师掌握,也可作为考核评估课程教学质量的具体依据和标准。1962年他在高教部教学大纲会议上提出这一建议,1986年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制定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教学基本要求的计划方案》的通知中,吸收了这一主张,明确指出: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作为合格的工科本科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是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依据,也是编写教材和进行课程质量评估的依据。”他积极主张实行学分制,认为实行学分制,既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尖子学生,又有利于边缘学科的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从1981年起,西北工业大学各系开出大量选修课。季文美于1979年提出“教师教学水平的评审方法的建议”,并做了理论上的论证,引起许多院校的极大兴趣,为国内好几本高教(校)管理专着引用和肯定。西北工业大学教务部门还简化设计出《教学情况调查表》,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量化,并用计算机统计,作为期中教学检查的一种重要措施,对促使教师重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起了积极作用,也广泛沟通了教与学的联系。

季文美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60年代初,他曾举办研究生班和青年教师进修班,组织学习信息论、网络理论等当时的新课程或专题,学习英、俄、德等外语。他亲自听青年教师讲课,组织老教师介绍教学经验。他在《光明日报》上连续发表的三篇文章《同青年教师谈谈讲课问题》、《同青年教师谈谈备课问题》和《同青年谈谈自学问题》,不仅论述了教学方法,也涉及了治学之道,是他多年工作的概括和总结,内容丰富、精辟,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在他的关心下,青年教师很快成长为教学和科研的骨干力量,不少人走上领导岗位。

季文美长期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他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倾心钻研,精益求精,常教常新。他先后讲授过应用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振动理论、非线性力学、工程控制论等课程。他讲课层次分明、概念准确、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深受学生和同事所钦佩。 工程力学

季文美治学严谨。他每次编写教材,都要结合自己历年教学心得,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资料,博采众长,将先进理论和科学成就融入自己的教材体系。对一些定义和难点的阐述,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因此,他编写的教材,熔铸了他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内容充实,逻辑严整,文辞洗炼,体现了很高的学术和教学水平。他在1950年前后编译的《应用力学》和《材料力学》,曾被高等院校广泛采用,直到80年代仍在香港继续出版,并在美国、日本、台湾等地发行。除编写教材之外,他还和他人共同译校了《科学技术百科全书》力学卷(1982),编写了《机械振动》(1985),翻译了《振动冲击手册》(1986)等书。

季文美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耕耘50多个春秋。他诲人不倦,教书育人,奖掖后进。他以广博深邃的学识,严谨求实的学风,教育和熏陶了几代人。他的教育实践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他的教育思想将永远启迪后代。

季文美一生服膺白居易的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季文美的工作和言论总是针对实际需要,从不考虑个人得失。

季文美 - 主要论著

1季文美.材料力学.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47

2季文美.应用力学.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0 《航空学报》

3季文美.徐芝纶(译).理论力学(上、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

4季文美.吕茂烈主编.理论力学(上、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0

5季文美.方同.陈松淇.非线性振动理论在机械工程中的几个应用.力学学报,1965,(9):161—172

6季文美.机械振动.西安:西北工业大学教材.1976

7季文美.理论力学(一、二、三篇).西安:西北工业大学教材,1976

8季文美.振动研磨机的动力学分析.西北工业大学科技资料,1978,(3):1—28

9季文美.顾家柳.薛中擎.转子动力学的发展和研究动向.《第二届全国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984

10季文美.方同.陈松淇.机械振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11季文美.方同.王真妮.随机振动时域棋态分析的新发展.《第三届全国振动理论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987:1672—1679

12孟光.季文美.N维非线性系统关于次/超谐等交线性化,见《第四届全国一般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Ⅵ.23(第十册),1987,12

13季文美.中国航空运输事业的展望.国际航空,1988,(10)

14程崇庆.季文美,共振情况下自治系统的Hopf分叉.应用数学与力学,1989,(5):427—436

15季文美.建设空中丝绸之路——开发西北经济,振兴航空工业.现代化,1990,(8);国际航空,1991,(3)

16季文美等(译).振动与冲击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17季文美.应用动量矩定理时矩心选择的限制.航院学报,1995,(1):2—8[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