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季振同 |
释义 | § 人物简介 季振同 季振同(1901-1934) 原名季振佟,号异之,又名季汉卿。1901年5月6日生于河北沧县官屯狼儿口村。1919年到北京入冯玉祥部队当学兵,先后在学兵营当班长,学兵团骑兵连当排长。1924年10月随部参加冯玉祥发动的北京政变。后在国民军任连长、教导旅营长、卫队团团长等职。 1926年9 月五原誓师后任国民联军传令队队长,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手枪旅旅长,第十四师师长等职。曾参加北伐战争。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二十五师七十四旅旅长时,所部被调到江西参加对中心革命根据地第二、三次“围剿”。 九一八事变后,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同年12月14日和赵博生、董振堂等率所部官兵在宁都起义,进入中心革命根据地。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他任军团总指挥,与军团政委肖劲光等积极做好所部的整编教育工作。 1932年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非凡党员。曾率部参加攻打赣州等战争。同年8月被错定为反革命分子,遭受关押。1934年夏中心红军长征前夕在江西瑞金叶坪被错杀。[1] § 人物评价 季振同,原为冯玉祥部14师师长,被蒋介石改编为26路军任25师74旅旅长。河北沧州人,家庭虽是个破落的大地主,但像他这样一个富家子弟,愿意出来当兵,而且过得惯西北军特有的严格艰苦的军事生活,是不容易的。西北军到西安不久,他升任手枪旅旅长。14师是以手枪旅和炮兵旅的一部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手枪旅是冯玉祥的卫队旅,士兵经过挑选且训练严格掌握有特种技能,这个部队的战斗力比较强。季振同的性格豪爽开朗,非常活跃,喜欢打球,交际面广,接触人多,花钱大手大脚,待人热情诚恳,能推心置腹,愿意与人接近。[2] § 被冤杀 1932年赣州战役失利后,中革军委决定部队重新混编为1、3、5三个军团,5军团被分为三部分插到三个军团:黄中岳的15军到1军团,赵博生的14军到3军团,只有董振堂的13军留在5军团。这使得季振同、黄中岳等人“共产党终究信不过咱”的想法,加之在混编过程中,季振同对一些人事提出自己的要求,非但没有一项得到同意,反而遭到某些领导人的揶揄,季振同深感怨怒。而原26路军的官兵得知混编的消息后,极度震惊和不满,有些人情绪激烈,不分场合大呼小叫。 就在此时,1932年4月初,冯玉祥派胡景陶到瑞金策反季振同,季没有答应,次日送走胡后,就把冯玉祥的信转交给5军团政委肖劲光。几天后季振同向肖劲光提出离开苏区,到苏联学习考察的请求,未待中央批准。4月12日,国家政治保卫局接到季、黄密谋反叛的密报,告密者是原26路军潜伏党员王超。4月19日,漳州战役前一天,1军团侦察排在漳州荷花庄抓获一疑犯,从他身上搜出张贞签发的秘密通报,经审讯,此人名叫刘佐华,据称是冯玉祥派来和季振同再次接洽的代表。下午,经1军团保卫局严讯,刘供认季、黄的“叛乱计划”“同谋名单”。中央接报后决定秘密逮捕季、黄等人,先批准季振同离开苏区去厦门,在半路上实施逮捕。 季振同、黄中岳、张少宜、萧世俊、高达夫、朱冠甫、李锦亭、曹振毓等人被捕后在1932年8月 3日接受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最高法庭审判。法庭成员是:何叔衡、梁柏台、刘伯承、陈寿昌、刘振山,原告代理人:李克农。审判结果:对季、黄等9人执行处决。按照当时的程序,最高法庭的判决须经中央政府批准,经过毛泽东、项英的努力,8月10日,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决议:因宁都兵暴的功绩,季、黄等人减刑免死,季、黄减刑为监禁10年,张、萧等人为监禁8年。 1934年10月上旬某一天,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夕,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季、黄等人从拘押地—— 瑞金麻田收容所被解往于都梅子山处决。 § 被平反 毛泽东沉痛地说:杀季黄二人是错误的,没有他们两个人,26路军不可能全部起义。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时说过的话。同样的话,建国初期毛泽东又说了一次。 1972年6月,在中央一个“批林整风”的会议上,周恩来沉痛地说:“宁都起义,当然是我党做了工作,但季振同、黄中岳起了重要作用。后来说他二人不安心,想把队伍拖走,李克农向我报告,我也同意将他们逮捕,结果搞死了!这件事,我也有责任的。” 1979年6月,姬鹏飞、黄镇、李达、王幼平、袁血卒、苏进等宁都兵暴参与者上书中央,要求为季、黄平反。不久中央书记处批准为季、黄平反,恢复党籍。 § 人物简历 1901年3月 出生于河北沧州 1919年 参加冯玉祥的部队 1924年10月 跟随冯玉祥参加了推翻贿选总统曹锟的北京政变 1926年9月 任国民联军第十四师师长,参加北伐战争。 1931年 任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74旅旅长 1931年12月14日 与赵博生、董振堂、黄中岳等发动宁都起义 1932年1月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5月 被捕 1934年10月 牺牲[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