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宣城西阳花戏楼 |
释义 | § 简介 宣城西阳花戏楼 泾县西阳乡座落着两座花戏搂,一为里西阳花戏楼,一为外西阳花戏楼。 § 历史 双台均为砖木结构,里西阳万年台前为单檐歇山式,后栋为硬山顶,前台檐子与后栋前檐相交,台基高1.8米,宽12米,台深10米,台前伸出部分宽6.5米,深约占整台的1/2.顶为大方格木条天花,台中以屏板平行分隔为前后台,粱及檐柱斜撑上刻有戏曲图文,正脊与戗脊饰以鸱吻。 外西阳万年台形状与里西阳万年台相仿,但结构比里西阳台复杂,施工考究.屋面6个翘角分三层起翘,飞檐斗拱,造型别致。台内有单斗无粱藻井和各种花卉,非常精美。台基高约2米,整个宽13.5米,台深10米。 双台均建于清代同治年间。道光、咸丰年间这里是太平军与清军拉锯交战地点,里外西阳无一庙宇留存,同治初年太平军在此受挫于清军,同治4-5年战争告靖,同治6-10年这里的农事恢复,经济复苏,百姓安居乐业,农畜兴旺,当地的胡氏家族开始建家庙——玄坛观。因胡氏是一大族,支系旁出,分居十二甲,后代为祭祀方便于里、外西阳各建一观,观内各建一戏台,每年九月全族在此观灯赛会,企神唱戏,演出活动最多时,自九月初一开锣,至二十日结束,长达二十天,均演徽、京大戏,胡姓十二甲每年轮流主持,外西阳胡姓人多,每十二年即需演五次,且演于自建的外西阳万年台,其他支系,有的演于里西阳万年台。 为使演出隆重,每次开台或重修后演出,均有放铳、砸碗等仪式,即演出的第一天天亮寅时放一铳,第二天放两铳,第三天放四铳。以后每天据几何级数增加,在破台演出前,台下还准备许多空碗,在一定的距离内轮流向台上掷去,直到碗不碎方可演出,热闹异常。 在里西阳万年台后面的墙壁上,留存戏目约三百出,最早演出日期在光绪二年。班社有长春、四喜、双喜等,主要演出剧目有《百忍图》、《取洛阳》、《端午门》、《打樱桃》、《九锡宫》、《界碑天》、《黄鹤楼》、《闹龙宫》、《取荆州》、《乾坤图》、《渭水河》、《骂曹操》等。外西阳花戏楼经过修缮,班社题留的大量剧目、演出时间、班社名称都被刷去,唯台中木板屏风背面留存部分墨迹,如“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上元班寅时破台”、“要认真唱,于(如)不认真,罚戏三本”。主要剧目有《大保国》、《渭水河》、《落马湖》、《龙虎斗》,《采石矶》、《百寿图》、《双尽忠》、《卖胭脂》等。 中国戏曲活动,源远流长,自北宋至明初,约三个多世纪里,随着杂剧与南戏的形成、兴盛、发展,以及宋室南迁,南方商业与变通的逐渐繁荣发展,加速了南北戏曲艺术在皖南的交融,流布。泾县古戏台的存在,说明了戏曲话动在这一地区存着悠久的历史和根植于民间的浓厚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