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委托立法 |
释义 | § 委托立法 § 正文 又称委任立法。国家立法机关授权行政机关制定有关法规、法令、规章的活动。 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西方国家立法活动只能由议会进行,行政机关无权立法。19世纪后期,由于社会的发展,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很多国家和社会问题需要迅速处理解决,并且需要有专门业务知识,议会难以针对各方面的具体问题制定有关法律。而且议会立法旷日费时,不足以应付多变的社会事态。行政机关则相对比较容易根据需要及时制定一些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法规、法令。以英国政府1834年制定《修正济贫法》为标志,委托立法开始出现。到20世纪初,委托立法已成为西方国家的普遍现象,并通过宪法加以确认。在现代西方国家,委托立法适用范围比议会立法更广,运用次数也比议会立法多。以英国为例,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委托立法比议会立法多30倍。 委托立法的特点是,所制定的行政法规、法令、规章等与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但其效力等级低于立法机关制定的宪法和法律。有些国家还规定,中央政府制定的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政府和部门制定的法规、规章。委托立法一般要通过专门的授权法案,并受授权法案、立法程序和条件、司法审查等的制约。委托立法的主要原则有:①立法机关本身有委托行政机关立法的权力;②被授予的立法权限,必须与该国家机关职权相称;③委托立法的内容必须在法律授权的范围之内,并不得与立法机关制定的宪法和法律相抵触;④必须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手续、形式等;⑤授权制定行政法规的行政机关,除授权法案上有明文规定者外,原则上此权不可转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同时规定,国务院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