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奏鸣曲 |
释义 | 奏鸣曲奏鸣曲 奏鸣曲 (Sonata)是种器乐音乐的写作方式,此字汇源自拉丁文的sonare ,即发出声响。 在古典音乐史上,此种曲式随著各个乐派的风格不同也有着不同的发展。奏鸣曲的曲式从古典乐派时期开始逐步发展完善。19世纪初,给各类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大量出现,奏鸣曲俨然成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主要表现方式。到了20世纪,作曲家依然创作著给乐器演奏的奏鸣曲,但相较於古典乐派以及浪漫乐派的奏鸣曲,20世纪的奏鸣曲在曲式方面已有了不同的面貌。 § 基本介绍 奏鸣曲是多乐章的器乐套曲。又称奏鸣曲套曲。 它是由3、4个相互形成对比的乐章构成,用1件乐器独奏或1件乐器与钢琴合奏。通常第一乐章为快板,用奏鸣曲式;第二乐章为慢板,变奏曲式、复三段式或自由的奏鸣曲式;第三乐章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复三段式;第四乐章为快板或急板,奏鸣曲式或回旋曲式。 16世纪初的奏鸣曲泛指与声乐演唱的康塔塔相对的各种器乐曲。17世纪中叶以后,D.斯卡拉蒂、C.P.E.巴赫、J.S.巴赫、W.A.莫扎特等都为古典奏鸣曲式的确立作出了贡献。而以的奏鸣曲作品使这种体裁的创作达到了辉煌的顶峰。从C.M.von韦伯、F.舒伯特开始的浪漫主义奏鸣曲,继承古典传统的某些因素,但在风格上有明显的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L.亚纳切克、B.巴托克、S.S.普罗科菲耶夫等人糅合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传统,融汇民族乐派与近代的种种作曲手法,赋予此类作品以新的个性。 § 发展历程 奏鸣曲【奏鸣曲】(Sonata)原是意大利文,它是从拉丁文"Sonare"(鸣响)而来,而与"Cantata"(康塔搭,大合唱)一词相对立,是大型声乐套曲体裁之一,原意为"用声乐演唱",一个是"响着的",一个是"唱着的"。 起初奏鸣曲是泛指各种结构的器乐曲,到十七世纪后期在意大利作曲家柯列里的作品才开始用几个互相对比的乐章组成套曲型的奏鸣曲。 到十八世纪方定型为三个乐章。(海顿、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都是三个乐章的。) 后来"奏鸣--交响套曲"又增加了一个"小步舞曲"乐章,插在第二、三乐章之间,成为四个乐章的"奏鸣--交响套曲"。到贝多芬又用"谐谑曲"代替"小步舞曲",后来的作曲家还有用"圆舞曲"作为第三乐章的。 奏鸣曲在结构上类似组曲的一套乐曲,但它又和交响曲分不太开,它是一种大型套曲形式的体裁之一。 奏鸣曲简史 § 奏鸣曲简史 巴洛克时期 奏鸣曲奏鸣曲在十七世纪初是指为一或二件旋律乐器,以及一个数字低音声部而写的乐器作品,也就是一种重奏曲。 巴洛克时期的奏鸣曲主要有两种,「独奏奏鸣曲」(solo sonata) 以及「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由于在这个时期的乐器曲均有一个数字低音声部存在,因此,参与演奏的人数并非其名称上的数目。 巴洛克初期的奏鸣曲可由单一乐章或是多乐章而组成,当时的乐章尚未有固定的排列顺序及形式,奏鸣曲的乐章可自由的跟舞曲混合。17世纪中开始,奏鸣曲可供不同场合使用之需而分为「教会奏鸣曲」 (sonata da chiesa) 以及「室内奏鸣曲」 (sonata da camera)。「教会奏鸣曲」的风格较严谨,大多是由注重对位法的乐章而组成;「室内奏鸣曲」则在前奏曲后接上舞曲,风格和曲式都自由许多。 「教会奏鸣曲」的风格较严谨,大多是由注重对位法的乐章而组成;「室内奏鸣曲」则在前奏曲后接上舞曲,风格和曲式都自由许多。从这个时候开始,「教会奏鸣曲」在乐章的排列顺序上渐渐有了规范----四个乐章,各乐章的速度为慢─快─慢─快。到了科莱里 (Arcangelo Corelli 1653-1713)时期,他数量丰富的小提琴奏鸣曲作品更是奠定了「教会奏鸣曲」的排列顺序。「室内奏鸣曲」虽然还是没有固定的乐章数目及顺序,但是也开始沿用转换乐章时变换速度这个规则。 小提琴在巴洛克初期是最被看重的一种旋律乐器,因此当时有大量的小提琴奏鸣曲出现,此外,还有无伴奏的小提琴奏鸣曲存在。在此种曲式中,又属巴赫所做的六首小提琴无伴奏奏鸣曲、组曲最考验演奏者的技巧。至于键盘乐器方面,早期的键盘乐器奏鸣曲数量并不多,一直到巴洛克盛期,由D.史卡拉第 (Dominico Scarlatti 1685-1757)写下数百首单乐章的键盘奏鸣曲之后,此类奏鸣曲才跃升为主流。 古典乐派 奏鸣曲受到启蒙时代的理性思考所带来的影响, 古典乐派的音乐无论是在创作风格或是技巧上都和巴洛克音乐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由于此时期的音乐家开始运用简明的曲式从事创作,导致曲式的结构在古典乐派渐渐确立成形。这个转变也为奏鸣曲带来了固定的创作形式。 古典乐派时期的奏鸣曲大多是由三或四个乐章组成,除了少数例外,这个时期的多乐章作品中的第一乐章,一定是快板,而且是采用「 奏鸣曲式 」创作,其调性则是乐曲的主调。第二乐章通常是和第一乐章形成对照的慢板,曲式并无一定,可以是二段式(体)、三段式(体)、或者是变奏曲等。在由四个乐章组成的奏鸣曲里,第三乐章多为小步舞曲(minuet)或是诙谐曲(Scherzo),这两种曲式都是三段式(体),速度通常是中等到快速的范围内;如果乐曲由三个乐章组成,第三乐章则会有终章的气势。第四乐章要具备终结全曲的气势,必须能和第一乐章互相呼应,作曲家偶尔会采用「奏鸣曲式」或是生动活泼的「轮旋奏鸣曲式」创作。上述的曲式结构在十八世纪后期成为固定模式, 海顿、 莫扎特以及贝多芬的多乐章作品,均采用此格式创作。 浪漫乐派 奏鸣曲十八世纪末,法国的中产阶级对于贵族及教会长期掌握政权、无视平民生活苦楚的情形逐渐感到愤怒,这股激愤的民心逐渐凝聚成一股革命的力量,这次革命活动并为西方历史带来了重大的改变。 中产阶级在激烈的战争后打垮了贵族及教会组织,此番革命浪潮席卷了整个欧洲,欧洲的社会阶级划分也濒临全面瓦解的命运。浪漫主义正是在这样风起云涌的时代中所产生的时代精神,追随著此等精神,艺术创作逐渐变得自由、主观。 浪漫乐派的奏鸣曲大多数仍保留古典乐派所传承下来的四个乐章的形式,但是和古典乐派的奏鸣曲相比,此时期奏鸣曲的乐曲长度明显的增加了许多。在曲式方面,古典乐派的曲式结构仍被采用,但是大多数人仅约略遵循曲式的规范,有的作曲家将曲式的结构完全拓展开来,有的作曲家则省略部分结构。 浪漫乐派后 奏鸣曲20世纪初,与厌弃19世纪传统的思潮有关,奏鸣曲创作再次出现向不同方向发展的趋势。А.Н.斯克里亚宾的第5~10钢琴奏鸣曲,和声、曲式均有创新,但同时也显露出神秘主义的倾向。C.德彪西晚年所作的《长笛、中提琴和竖琴奏鸣曲》,则回复到巴洛克时期的乐器组合方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奏鸣曲套曲因新古典主义思潮的兴起而重新得到重视。I.F.斯特拉文斯基、D.米约、A.奥涅格、F.普朗克等都作有此类套曲。特别是P.欣德米特,为各种乐器所作的奏鸣曲达36首。其中有一部分在结构和风格上都与古典传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L.亚纳切克、B.巴托克、С.С.普罗科菲耶夫、D.D.肖斯塔科维奇等人则糅合古典乐派和浪漫派的传统,融汇民族乐派与近代的种种作曲手法,赋予作品鲜明的个性。这方面的代表性作品有:巴托克的两首小提琴奏鸣曲、《钢琴奏鸣曲》、《两架钢琴与打击乐器的奏鸣曲》以及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七钢琴奏鸣曲》等。此外,还可看到形式上保留奏鸣曲痕迹,手法上具有偶然性、即兴性因素的奏鸣曲,以及按奏鸣曲一词的古义所谱写成的器乐小曲。前者如P.布莱兹的《第二钢琴奏鸣曲》(1948),后者如J.凯奇《为加料钢琴而写的奏鸣曲和间奏曲》中的奏鸣曲等。凯奇的这一乐曲,实际上是一首古二段式的舞曲,经在钢琴的琴弦间塞进各种物件后,所发出的音色空茫而冷漠,体现出一种拟古、复古的意向。 小奏鸣曲 系指形式短小、内容单纯、易于演奏的奏鸣曲。小奏鸣曲一般有2~3个乐章。第1乐章用奏鸣曲式,但没有展开部而仅有短小的过渡。例如M.克莱门蒂、J.库瑙等所作的小奏鸣曲。但20世纪以来,F.布索尼、M.拉韦尔、D.K.卡巴列夫斯基等作曲家所作的小奏鸣曲,则艺术性和技巧性都很高。 § 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sonata form)这个词我们常常在欣赏音乐尤其是大型音乐作品中会提到,通常协奏曲、交响曲、奏鸣曲这类多乐章的作品,第一乐章都是采用奏鸣曲式,因此也有人把奏鸣曲式称作"第一乐章曲式"。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奏鸣曲式是指乐曲的结构,即曲式,而奏鸣曲(sonata),则是指体裁,如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等等。这两者名称相近,是因为在实质上的确有密切联系,奏鸣曲式就是从奏鸣曲这种体裁中逐步形成的。17世纪的"奏鸣曲"含义模糊,只是与声乐作品相对的器乐曲的泛称,有多乐章也有单乐章的,后来在18世纪逐渐规范为三个乐章的古典模式,其第一乐章都是采用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图式一 奏鸣曲式图式一呈示部的任务,是把该乐章的主要素材展示给听者,展开部(也叫做发展部)的任务是将前述材料作进一步的发展,这一部分的特点是情感的跌宕起伏、剧烈的矛盾冲突和对主要素材潜力的开掘。再现部,顾名思义,是再一次完整地呈现主要素材,但它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对主要素材的回顾,以及对整个乐章的总结。奏鸣曲式在某种程度上和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一样,同样是三个部分,同样带有再现,但奏鸣曲式有它自己特殊的规律。在奏鸣曲式的第一部分"呈示部"中,有两个形成对比的材料,"主题"和"副题"(或主部和副部)。它们在个性上是不同的,在调性上也要形成对比。一般来说,主题富于激情和阳刚之气,副题较为阴柔抒情。奏鸣曲式图式二奏鸣曲式图式二 主题是热情激昂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