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疱性类天疱疮
释义 大疱性类天疱疮

§ 内容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个好发于老年人的大疱性皮肤病。临床上以躯干、四肢出现张力性大疱为特点。目前认为BP是一个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临床表现

基本损害为张力性的厚壁大疱,在正常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发生,疱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大多在1公分左右,也可达数公分如鸽蛋般。疱壁较厚(图1),不易破溃,挤压水疱并不向周围扩展(尼氏征阴性)。水疱内容物大多清亮,少数为血性,继发感染则疱液呈脓性。水疱破溃后成为糜烂面,上附结痂,较易愈合。皮损好发于躯干及四肢屈侧,早期皮损可仅表现为浮肿性的红斑(图2)而没有水疱,可误诊为多形红斑或药疹。约半数患者有口腔粘膜的损害,表现为口腔上颚粘膜,颊粘膜等的水疱或糜烂面。但较之天疱疮的口腔损害要轻得多。患者自觉瘙痒, 全身健康状况在疾病早期一般不受影响。

好发于老年人。病程慢性,预后较好。只要治疗及时,用药得当,是可以治愈的。

二、免疫学特点

取有活动性皮损患者的末梢血作间接免疫荧光检查,则示血循环中有抗BPAG1或BPAG2的IgG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的底物以豚鼠或猴的食道为宜,也可以正常人的皮肤作底物。在大疱及大疱周围皮肤的基底膜有IgG及C3的沉积, 取皮损作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基底膜有带状荧光(图3)。免疫电镜显示免疫球蛋白沉积在皮肤基底膜的透明板。与大疱发生的部位一致。

BP抗原由表皮基底细胞产生。BP抗原有二个,BPAG1是细胞内蛋白,是构成半桥粒的主要成份,分子量为230KD;BPAG2 是一个跨膜蛋白 ,分子量180KD,BPAG2跨越基底细胞浆膜,细胞外部分为胶原结构。BP抗原与血清抗体结合导致基底膜在透明板部位的分离,临床上出现有表皮下疱。由于BPAG1位于细胞内,而BPAG2主要抗原决定蔟位于细胞外的胶原区段,因此BPAG2在发病中的作用较BPAG1更重要。

三、组织病理

取新出的水疱作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下疱,在疱内及疱下方的真皮内有淋巴细胞及数量不等的嗜酸性细胞浸润(图4)。

四、诊断

老年人皮肤上出现张力性的大疱;病理检查示表皮下疱,并有嗜酸性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示基底膜带有IgG和/或C3沉积所致的线状荧光。

五、鉴别诊断

应与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相鉴别。这两个病的共同之处是老年发病;张力性大疱;病理上为表皮下疱;DIF为BMZ带状IgG和/或C3沉积所致荧光。

鉴别要点:

①BP好发于四肢屈侧,而EBA好发于易受摩擦、外伤的肢端及肘、膝等关节伸侧;

②BP的浸润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而EBA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③以“盐裂皮肤”作DIF, BP荧光染色在盐裂皮肤的表皮侧,而EBA的荧光在盐裂皮肤的真皮侧。

六、治疗

原则是早诊断,早治疗。治疗越及时,皮损控制越快,预后越好。

首选糖皮质激素,常采用强的松(Prednisone),用量视皮损范围及病变严重程度而定. 对皮损面积占体表不到10%的轻症病例 , 初始剂量一般为30mg/天,对皮损占体表30%的中症病例,为40--50MG(mg/天),对皮损超过体表50%的重症病例, 则需60--80MG(mg/天),如果在3--5天内不能控制病情 , 仍不断有新出疹,则应及时增加药量。在控制了皮损并维持一至二周后逐渐减药, 达到一个维持量。 减药应积极又稳妥, 当减药至15-20mg/日时 , 可渐改为隔日服药。在减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有新出疹, 则应暂仃减药。对重症患者当使用了大剂量皮质激素仍不能控制病情,可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氨甲蝶呤 ,环磷酰胺,环孢素,雷公滕多甙等,具体用法请参阅天疱疮节。

大疱性类天疱患者大多年迈,常常伴发其他疾病,当患有糖尿病、结核等不能使用皮质激素时,可采用口服四环素500mg,每天4次或美满霉素100mg,每天2次,及烟酰胺200mg,每天3次,对部分患者、尤其是轻症患者有效。

支持疗治疗是很重要的,由于患者大多年迈,应注意加强营养,保持水电介质平衡。在治疗期间应注意皮质类固醇的副作用及所产生的合并症,具体请参阅天疱疮节。

§ 配图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 所属分类

大疱性皮肤病

皮肤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