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孙兆文烈士 |
释义 | 出生在丰县城东南孙新庄(今属华山镇)。父母为“锄二八”的佃农,艰难的支撑着七口之家的生活。1926年,在穷乡亲的帮助下,进入大程庄国民小学读书。1934年考入县立师范学校附设初中班。1935年,县立师范改建制并更名为“丰县县立初级中学”。在校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认真阅读宣传马列主义的小册子和进步书刊。1937年,毕业离校,恰值“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是年10月,受中国共产党丰县党组织派遣,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行至西安,受敌人封锁,转经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介绍,入山西临汾八路军学兵队接受培训。受训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学习结束,分配到皖北开展敌后工作。为寻找党组织,前往武汉,与返回武汉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王文彬不期而遇,遂同道返回丰县。参加了中共三区区委的恢复工作,并被任命为区委书记。1938年8月,任中共丰县县委书记,公开身分为“丰县民众抗日总动员委员会”秘书。利用“动委会”秘书的身分,领导全县党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力量和抗日群众团体,与八路军主力部队配合,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还利用文学特长,创造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与进步青年交流传阅,用以团结、吸收不少青年加入党的队伍,壮大抗日救亡力量。1939年夏,湖西地区发生了“肃托事件”。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诬为“托匪”。于1939年11月被杀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