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熊猫
释义

§ 名称

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

拼音:dà xióng māo

法语名:panda géant

名称溯源

古籍所记载的许多动物或神兽可能指的是熊猫,比如:食铁兽、貔貅、竹熊、白熊、花熊、貘、华熊、花头熊、银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执夷、貊、猛豹、猛氏兽等。 在中文里,熊猫和猫熊都是近代用语,不是古代用语。1869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德(Armand David)在四川宝兴县邓池沟认识了熊猫后,给“熊猫”定名为“黑白熊”,归属于熊科。熊猫(panda)这个名称其实是小熊猫(lesser panda,也称火狐firefox、红熊猫red panda)先取得的,熊猫科的学名Ailuridae便是取自于小熊猫的学名Ailurus fulgens。大熊猫(giant panda)的称呼原是相对于小熊猫而命名的,但是大熊猫远比小熊猫有名,所以单讲“熊猫”时,渐渐变成专指大熊猫。1915年编成、1935年出版的《中华大字典》“熊”之(三):“熊猫,兽名,似猫而善升木。”从所附熊猫图看,指的是小熊猫。(见1978年重印本,第935页。)但是1938年出版的《辞海》“熊猫”条称:“怪兽名,产新疆;……距今六十年前,为法国科学家比利大卫氏所发现”(见1980年重印本,第1849页。)。“熊猫”、“猫熊”之争早在1915-1938年之间就发生。也许“熊”是缩口音,“猫”是开口音;“熊猫”念起来比“猫熊”顺口, 大部分的人也就习惯了使用熊猫一词。熊猫一词在中国大陆、港澳、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是最常用的称呼,只有台湾人称猫熊。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家虽然口语叫法不同,以汉字表达作大熊猫。幼龄的大熊猫应称为“幼龄期大熊猫”或“大熊猫幼崽”,而非小熊猫,因为小熊猫为其他种动物。台湾因称呼大熊猫为“大猫熊”,也就称呼小熊猫为“小猫熊”。[1]

§ 分类

大熊猫嬉戏

犬型亚目Caniformia

熊科 Ursidae

熊猫亚科 Ailuropodinae

大熊猫是一种有着独特黑白相间毛色的活泼动物。它的拉丁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指的就是它黑白相间的外表。

大熊猫的种属是一个争论了一个世纪的问题,最近的DNA分析表明,现在国际上普遍接受将它列为熊科、大熊猫亚科的分类方法,目前也逐步得到国内的认可。国内传统分类将大熊猫单列为大熊猫科。它代表了熊科的早期分支。

§ 濒危等级

CITES:附录I

IUCN:濒危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迄今为止,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濒临绝迹的大熊猫,只有在我国的四川、陕西、甘肃部份地区的深山老林中才能找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全世界的大熊猫总数仅1000只以下,而且数量在不断减少。

§ 外形特征

大熊猫身体胖软,体型肥硕似熊,但头圆颈粗短,耳小尾短,四肢粗壮,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肩高60-70厘米左右,体重可达100-180千克,前掌除了5个带爪的趾外,还有一个第六趾。躯干和尾白色,两耳、眼周、四肢和肩胛部全是黑色,腹部淡棕色或灰黑色。特别是那一对八字形黑眼圈,犹如戴着一副墨镜,非常惹人喜爱。

§ 分布范围

大熊猫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西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温带森林中,竹子是这里主要的林下植物。中国长江上游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这一系列高山深谷地带,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山系。秦岭山系分布于南麓,主要分布的县是佛坪,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太白、宁陕、周至、留坝、宁强等。岷山系除甘肃文县为一般分布外,其余都分布于四川。在四川主要分布的县有平武、青川和北川等三县,一般分布的有九寨沟县、松潘、茂县等县,少量分布的县有安县、绵竹、彭州、什邡和都江堰市。邛崃山系主要分布的县有宝兴、汶川和天全等,一般分布的县有大邑和芦山,仅少量分布的县有邛崃、崇州、康定、泸定等。大小相岭除洪雅和冕宁为一般分布县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荥经、石棉、汉源、九龙等。大小凉山除马边、美姑和越西有一定数量外,仅有少量分布的县有甘洛、峨边和雷波等。[2]

§ 基因研究

大熊猫2008年10月11日,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宣布世界首张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绘制完成。 经研究发现,大熊猫共有21对染色体,基因组大小与人类相似,约为30亿个碱基对,包含2-3万个基因。

基因组测序的结果支持了大熊猫是熊科的一个亚科的观点。通过与已经进行过全基因组测序的物种比较,研究人员还发现大熊猫基因组与狗的基因组在结构上最为接近,与人也有较大的相似性,在哺乳动物中与小鼠差异较大。 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的绘制完成,有助于从基因角度破解为何熊猫繁殖能力低下的疑问,从而使科学家有机会帮助繁育更多的熊猫。

§ 生活习性

幼年的大熊猫

大熊猫栖息于长江上游各山系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故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这些地方土质肥厚,森林茂盛,箭竹生长良好,构成为一个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的优良食物基地。居住于海拔2400~3500米的高山竹林中。其生活环境湿度很大,温差也比较大。

除发情期外,大熊猫常过着独栖生活,昼夜兼行。巢域面积为3.9~6.4km2不定,个体之间巢域有重叠现象,雄体的巢域略大于雌体。雌体大多数时间仅活动于30~40公顷的核域内,雌体间的核域不重叠。食物主要是高山、亚高山约50种竹类,偶食其它植物,甚至动物尸体。日食量很大,每天还到泉水或溪流饮水。

野外生活的大熊猫,平均寿命约为15岁,性成熟期是6.5~7.5岁,多在4月发情。一般于当年9月初在古树洞巢内产仔,每胎多产1仔,偶尔也产2仔。刚出生的大熊猫幼崽只有25克,一个月左右的熊猫幼仔长出黑白相间的毛,体重约有1公斤,但仍不能行走,眼不能感光。三个月的幼仔开始学走步,视力达到正常。半岁后的幼仔体重已达13公斤左右,它可以跟着母亲,学吃竹子,还要吃些奶补充营养,同时开始学习野外生存的本领。满一岁时幼仔已长到40公斤左右,到一岁半时体重可达50公斤以上,这时大熊猫幼仔才开始独自生活。野外大熊猫雌雄性比约为1:1。

§ 种群现状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曾经有过两次调查,估计野外有约1000只大熊猫,这个数字可能偏低。大熊猫分布区域内共有37个县,若按主产、一般和少量三级划分,主产县每县约有100只左右,共有7个县;一般产县每县约50只以上,共11个县;少产县每县常在50只以下,计有19个县。根据国家林业局2006年的调查,目前全国有野生大熊猫1596只,圈养数量161只。大熊猫是熊科家族中最为珍稀,也是受到最大生存威胁的哺乳动物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调查统计的栖息地的面积约为13000平方公里。根据国家林业局2005年调查报告,现在已经确认将大熊猫秦岭种群认定为大熊猫新亚种。秦岭大熊猫和四川大熊猫在地域上已经分隔5万年之久,外形上秦岭大熊猫头部较圆。目前秦岭大熊猫的数量有273只。

§ 濒危因素

人工饲养

1、森林采伐。大熊猫栖息地每年的采伐面积达到至少1万公顷。其栖息地每年以大约2.5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消失(Kleiman et al,1991年)。

2、捕捉过多。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从野外捕捉的熊猫已超过240只到国内外展出,其中又集中在宝兴110余只,平武60余只,致使这两个县种群结构被破坏,数量大幅度下降。根据大熊猫生命表分析,它们一个世代约需12年,种群增长很慢,如果大量捕捉,即使在保护得好的情况下,也需要几十年才能恢复;

3、盗猎、走私大熊猫皮张标本尚时有发生;

4、大熊猫种群分布在25个以上岛状隔离的生境中。这些隔离的生境区大小为205平方千米(30~2384km范围),其中大多数(67%)的面积少于350km2。这种种群的孤立和分割则是长期威胁其种群的重要因素,小群体的近交衰退现象将降低繁殖力、幼体成活率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5、由于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大熊猫被迫退缩于山顶,竹种十分单纯,一遇竹子开花,将无回旋余地,仅1975年岷山地区箭竹开花,死亡达138只以上;80年代邛崃山冷箭竹大面积开花,灾后发现大熊猫尸体108具,抢救无效死亡33只,共计141只;

6、在大熊猫栖息地存在未经政府允许的矿产开发、污染以及矿工的伐树和捕猎也是威胁之一。

7、大熊猫一生才生几个后代,一般每两年才繁衍一次,一胎只会生两只小熊猫而且雌熊猫没有精力全部养活它们。

§ 物种历史

大熊猫小下颌化石化石显示,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夏勒,1993年)。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所以,有很多科学价值,因而被誉为“活化石”,中国把它誉为“国宝”。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Ailuaractos lufengensis),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始熊猫的主枝则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演化,其中一种在距今约300万年的更新世初期出现,体形比现在的熊猫小,从牙齿推断它已进化成为兼食竹类的杂食兽,此后这一主支向亚热带扩展,分布广泛,在华北、西北、华东、西南、华南以至越南和缅甸北部都发现了化石。在这一过程中,大熊猫适应了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型逐渐增大,依赖竹子为生。在距今50-70万年的更新世中、晚期是大熊猫的鼎盛时期。

§ 发现过程

1869年法国传教士大卫在四川省宝兴县发现了大熊猫,他的这一发现轰动了全世界,从而使人类首次结识了这种被誉为“活化石”的古老物种。阿尔曼·大卫(1826~1900年)是一个法国苦修会的神父,也是一个生物学家。他出生于法国比利牛斯山脉的一个小镇,自幼酷爱自然,喜欢动物,经常捕捉各种昆虫,制成标本。后来,他又对探险活动一往情深,在博物学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1850年大卫当上了神父,2年后他就提出要到中国去传经布道,但一直到10年以后才获准成行。不过,他在此行中还接受了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交给他的一项特殊任务,就是采集中国的珍稀动物和植物标本。  1862~1874年,大卫一共在中国住了12年,其间仅短期返回法国一次。他除了将大量植物标本寄回法国,并且引进了许多植物新种到法国和欧洲各国外,还在中国发现了58个鸟类新种,100多个昆虫新种和许多重要的哺乳动物新种,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和麋鹿。

1867年大卫第二次来华后,听说四川西部一带动物种类很多,而且有一些是人们尚未知晓的珍稀物种,便从上海到达宝兴,担任穆坪东河邓池沟教堂的第四代神父。

1869年3月11日,大卫在当地一户人家中,见到了一张被称为“白熊”的奇特动物毛皮,使他大吃一惊,兴奋不已。他从未想到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奇妙的动物,认为它一定是个具有重要价值的新种。此后,大卫便一心想弄到一只活的“白熊”,但是直到1847年回国时,也没有如愿,只带走了几个大熊猫皮张。

大卫将大熊猫标本寄到巴黎后,大多数人都不敢相信这种奇妙动物的存在,一些人甚至断定这个皮张是假的,世界上根本不会有这种动物。后来经过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主任米勒·爱德华的研究,认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42年前在中国西藏发现的小熊猫近似的一个物种,便正式定名为“大熊猫”,拉丁原文的意思是“体色黑白相间,并且与小熊猫脚形相似的动物”。但是爱德华没有在“定名人”一栏里写上自己的姓,而是写上了大卫,以纪念他为了大熊猫的发现所做出的贡献。

而第一个把活体大熊猫带出我国的人,是美国一位名叫露丝·哈克纳斯的女服装设计师。她的丈夫威廉·哈克纳斯也是一位动物学家和探险家,新婚不久就来到中国寻找大熊猫,却突然病死在上海。露丝决定完成丈夫的遗愿,便也来到中国,并且在四川汶川县弄到了一只大熊猫幼仔,起名“苏琳”。她在朋友的帮助下,用一只柳条编织的大筐,以“随身携带哈巴狗一只”的名义,混上了开往美国的轮船。

1937年,“苏琳”在芝加哥的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展出,立即成为超级动物明星,也得到了当地新闻媒体的广泛宣传。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瞻,最多的一天达到40000多人,当年的参观人数也打破了该园的历史最高纪录。[3]

§ 食物

大熊猫

大熊猫的食谱非常特殊,几乎包括了在高山地区可以找到的各种竹子,大熊猫也偶尔食肉(通常是动物的尸体)。大熊猫独特的食物特性使它被当地人称作“竹熊”。竹子缺乏营养,只能提供生存所需的基本营养,大熊猫逐步进化出了适应这一食谱的特性。

在野外,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大熊猫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一只大熊猫每天进食12~38公斤食物,接近其体重的40%。大熊猫喜欢吃竹子最有营养,含纤维素最少的部分,即嫩茎,嫩芽,和竹笋。大熊猫栖息地通常有至少两种竹子。当一种竹子开花死亡时(竹子每30~120年会周期性地开花死亡),大熊猫可以转而取食其他的竹子。但是,栖息地破碎化的持续状态增加了栖息地内只有一种竹子的可能,当这种竹子死亡时,这一地区的大熊猫便面临饥饿的威胁。

大熊猫的祖先是名副其实的肉食动物:有尖锐发达的犬齿、较短的肠道和肉食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仍保留了祖先的这些特点。只是由于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它们为了生存,食性和习性必须适应环境。渐渐地,它们退居深山竹林,适应了低营养、低消化率的竹类,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于是,现代的大熊猫就变成了吃草的“肉食动物”。

§ 繁殖特点

大熊猫大熊猫在几百万年间由盛而衰,以至濒临绝灭境地。究其原因,除了外界环境的恶化以外,也有自身生育繁殖能力方面的问题。

据有关专家对大熊猫所作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和内分泌学等方面的长期研究表明,大熊猫生殖机能异常低下。由于遗传和环境的原因,许多大熊猫的生殖系统严重发育不良,成年后生殖内分泌机能紊乱,不能排卵或不能正常排卵,以至终生不育。大熊猫性喜独居,发情后才愿意进行异性间的接触。雌性大熊猫每年只发情一次,且其择偶性极强,非见“白马王子”不抛“绣球”。在野外,公兽们往往须通过残酷的斗殴竞争,最后的胜利者才能获得雌兽的青睐。如果一个小种群内缺乏足够优良的雄兽,显然就会大大降低雌雄正常交配的机会,并降低交配后的受孕率。大熊猫产仔多数为单胎,即使产下双胎也往往只能抚养其中一只。大熊猫幼仔非常脆弱,很易因缺乏营养、患病、气候恶劣或遭遇天敌而夭折。

大熊猫以竹类为主食,从食性看似乎应该划入“草食动物”之列。然而以其消化道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物种进化的观点来分类,它们却是地道地道的肉食动物。在科学分类中,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纲、食肉动物目。

§ 人工繁殖

大熊猫与专家大熊猫人工繁殖的难点在于:授精难、怀孕难、育幼难。1990年以前,人工繁殖成活率只有33%。1963年9月14日,第一只人工圈养的大熊猫在北京动物园诞生。1992年,大熊猫双胞胎培育的成果,通过了四川省科委组织的重大成果鉴定,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设部科技成果一等奖。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首创的双胞胎育幼技术,很快公布于世,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今,熊猫双胞胎的养育已不成问题。 人工饲养下大熊猫繁殖记录 1963年9月,北京动物园雌兽“莉莉”与雄兽“森森”自然交配后产下一雄性幼仔“明明”,活了26岁。

1963年-1977年间,主要是通过圈养熊猫间的自然交配进行繁育。

1978年,北京动物园成功地进行了人工授精,产下了幼仔。

1980年,成都动物园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获得成功,以后还采用了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并用的办法,提高了人工繁殖的成功率。

1963年-1993年间,国内外共有13家动物园和保护区共繁殖了100胎,产仔148只,迄今活着有42只。在人工饲养下,繁殖成活的雌性大熊猫都具有再生育能力。 人工繁育大熊猫,可以减低野外天敌和疾病的危害、保障营养供给、消除恶劣气候的侵袭。此外,还可以大大提高大熊猫的繁殖能力。大熊猫人工繁育、移地保护是拯救大熊猫的重要战略之一。

§ 天敌

尽管大熊猫与世无争,但在它的栖息领域里,还是有一些与它们为敌的动物,如金猫、豹、豺、狼、黄喉貂等,但是它们主要是袭击大熊猫的幼仔和病弱年老者,因为年轻体壮的大熊猫仍不失食肉祖先的凶猛,遇强不弱,令敌害生畏。动物园里貌似温顺憨态的大熊猫一旦被激怒,也有伤人事件发生。

§ 保护

大熊猫中国政府早已意识到大熊猫处境的严峻,所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大熊猫进行保护。 1、通过立法对大熊猫进行保护,在立法方面已作了大量工作,先后制定了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多种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中规定:“国家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大熊猫列为一类保护动物,而且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作了详细的规定。《森林法》和《环境保护法》也有明确规定。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大熊猫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中国政府自1963年以来,在秦岭、岷山、大相岭、小相岭等6大山系,先后建立了14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对大熊猫密集的地区和栖息地实施有效的保护。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2: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