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汉族主义
释义 大汉族主义象征“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大汉族主义(又称汉本位、大汉沙文主义),其出处目前尚无法考证,比较早的时间为1953年3月16日毛泽东作的《批判大汉族主义》。早期中共中央关于大汉族主义有明确定义。

§ 简介

大汉族主义象征正文中国汉族地主、资产阶级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国民党政府推行的民族政策,是大汉族主义的典型。主要表现为否认中国有多民族存在,把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称之为“宗族”,政治上限制甚至剥夺少数民族的权利,经济上进行残酷剥削,文化上实行愚民政策,任意践踏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强制改变民族服饰,禁止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对少数民族的反抗斗争实行武装镇压,并蓄意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民族冲突,勾结帝国主义奴役、宰割少数民族,破坏民族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进而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铲除了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形成和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占统治地位的大汉族主义思想虽已不复存在,但是,它的影响仍然残存于一部分人的头脑中,妨碍民族团结,妨碍一部分汉族干部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大汉族主义思想倾向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它的主要表现是: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少数民族,不信任甚至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不尊重他们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忽视民族差别、民族特点和民族问题存在的长期性;看不到少数民族的长处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注意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不尊重他们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漠视少数民族人民的困难和疾苦;不注意积极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等等。这种大汉族主义思想如不克服,就要损害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一直把克服大汉族主义看作搞好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的关键。中国共产党经常教育汉族干部警惕和克服大汉族主义思想,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断提高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牢固树立汉族和少数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现代化建设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 历史

大汉族主义在用现代定义之前的称呼,可以追溯到中国中心主义的“天朝”的称谓以及春秋大义中作为身份认同依据的“华夷之辩” 目前,“汉本位者”是大汉族主义者有时会运用的对自己的称谓,有时他们会相对自豪地使用大汉族主义者的称谓,但更多会认为大汉族主义者带有种族主义者的贬义,转而使用“汉本位者”作为自称。

历史上大多数时期,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和汉人,彼此各有各的风俗习惯,但又多有往来,汉族多以农耕为主,北方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但由于气候等自然原因引起的生存所需物资发生短缺,北方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曾多次南下,与农耕的汉民族发生冲突,北方牧猎为主的少数民族的南下在造成单纯的破坏时,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境内的民族融合。而同时,汉人由于躲避战乱等也常常南下,并与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发生联系,由此南北民族风俗习惯等多有交融。总体来说,这样的交融多数是汉人的风俗更多地改变了少数民族,甚至将一些民族完全汉化。这种“汉化融合”使汉人普遍持有一种观点:即汉族文化更先进,国家的文化应该由汉族文化来主导。

§ 反思

1、中国对少数民族的特权造就一个特权阶层。

由于某些民族的汉化程度较高,与汉人没有任何区别,国家仍然规定这些少数民族可以享受高于汉族的优惠,这种僵硬的民族政策变成了一个类似制造特权阶级的做法,造成社会主体民族的不满。同时,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要求凌驾于汉文化之上,让主体民族更不满。

2、主体文化丧失。

文化大革命颠覆在全国占压倒地位的汉族传统价值观,儒家和道家的价值观破坏严重,中国试图建立一个将共产主义作为理想的价值观体系也难以实现,新的价值观也屡遭压制,导致了国人追求的丧失。汉族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也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冲击。由于施政时宣传过分强调国家是一个了56个民族的总体,而忽略了人数的不同和“正统”思想,造成了许多掌权人士理解为当民族文化、利益冲突时,汉族作为平等地位的多数派民族要依照中国式的礼貌做出让步。政府宣布了民族平等的政策,大体上是基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利益的考虑,例如,因为少数族裔的母语多不是汉语,而升学考试往往是用汉语进行的,在很多地方少数民族在此方面受到照顾。这种行为在很多发达国家也在逐步纠正。

3、主体民族纷纷逃离本民族。

新生代的汉族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是剥离民族观念的公民国家而非民族国家,地域对立取代了民族对立,汉族身份对于他们来说已无任何意义,相反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越来越多的汉人将自己的民族更改为少数民族。

4、篡改历史。

大汉族主义者通常会为某些为当代服务的历史观感到担心,认为过分强调民族融合论会消磨国人的道德,使国人缺乏族群认同,进而使国家缺乏向心力。他们认为国家政权必须为汉族所掌握才能成为中国,他们害怕当国家的居民中大部分否认其民族认同,那国家的合理性就成了问题。在主体民族看来,向元或清的征服者投降并提供帮助和向日本的征服者投降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侵略者都来自异族文化并且对汉族人进行屠杀,同时实行一定程度上的奴化政策。因此,他们将伪满州国的建立视为缺乏民族身份认同的结果。

5、大范围的少数民族独立运动。对分离主义,大汉族主义者不主张在文化上将民族的外沿扩大,而是通过对其他族群的尽快汉化解决这一问题。

6、社会中的欺诈和拜金是汉族长期迷失,失去原本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造成的。

§ 结论

随着中国更加参与到国际社会中去,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西方普通人的真实生活,面对西方国家各自保存的鲜明的民族特色,一度以丢弃民族特色为主张的中国社会开始重新思考民族自身特色以及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意义。中国社会开始出现了一重新找回过去理念的潮流。这样的环境下,理想主义、爱国主义、人文主义以及民族主义思潮不断混合和碰撞。由此,在中国开始产生“复兴汉族、汉文化(华夏文化)”的思想,其中的中坚阶层主要为青年白领和在校大学生(特别是北京大学)。体现在行动上则为“汉服运动”、复兴“国学”运动(参与者包括一些学者)、“读经运动”、平反清朝加工过的明朝历史等在一部分地区兴起。其中出现了一些极力主张恢复旧观的大汉族主义的倾向。

§ 参考资料

http://bbs.tiexue.net/post_2781393_1.html

http://tieba.baidu.com/f?kz=3129851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1: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