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妈祖
释义

§ 简介

妈祖

相传妈祖的真名为林默, 林默娘,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妈祖为福建莆田九牧林六房之后。一传祖籍为莆田湄洲岛,二传为莆田贤良港(今港里村)。妈祖,作为民间神祈,护航海神,自宋经元、明、清等几代传播迄今已历千年以上。奉祀妈祖的宫庙,在中国沿海各省、市,以及内地除青海、新疆、西藏等3省、区以外的其他省份,都有妈祖庙。《妈祖宫集成》乃汇集全国30个省、市(包括港澳地区)500多县、市有关节妈祖宫庙的记载而成。随着元明清之间航泫交通的日益发达,也随着华人足迹遍及全球,其中包括日本、东南亚、加拿大、美国乃至法国巴黎等。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祗。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 生平介绍

妈祖林氏是福建望族之一。闽林始祖林禄,在晋永嘉元年(307)以黄门侍郎瑯琊王司马睿渡江镇建业(今南京市)。十年之后,司马睿于建业即帝位,是为东晋元帝,林禄以招远将军散骑常侍领合浦太守。太宁三年(325),林禄奉敕守晋安(今福建省之闽中、闽西和闽南沿海地区,治所在福州),卒赠晋安郡王。林禄的十世孙林茂,于隋代迁居莆田北螺村(今西天尾紫霄山一带)。迨至十六世孙林披,又迁澄渚(今西天尾镇澄渚村)。

林披于唐天宝十一年(752)明经出身,官终检校、太子詹事、苏州别驾,赐紫金鱼袋、上柱国,生九子,名苇、藻、著、荐、蕴、蒙、邁、蕺,皆官至州刺史(即州牧),世称“九牧林”。

妈祖的七世祖林蕴,在“九牧”兄弟中排行第六,唐贞元四年(788)明经出身,辟为西川节度推官。元和元年(806),西川节度使刘闢谋反,派刽子手持刀胁迫林蕴随他反叛,林蕴毫无畏惧地叱骂:“死即死,我颈岂顽奴砺石耶?”刘见其大义凛然,终不敢杀。川乱平后,擢为邵州刺史。卒后赐谥“忠烈”。林蕴后裔有一支居湄洲湾沿岸,地名叫忠门,即表其“忠节”之意,现在地名仍旧。

妈祖的高祖林圉,五代时仕闽。曾祖保吉,仕后周,显德元年(954)任统军兵马使,鉴于天也纷乱,弃官归隐。祖父名孚,官福建总管。

妈祖的父亲名惟愿(一说名惟悫),宋初官都巡检,母亲王氏,生一男(名洪毅)、六女。妈祖是这个家庭中的最小女儿。

妈祖诞生于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过五个女儿,十分盼望再生一个儿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可是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婴,父母大失所望。就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所以,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必非等闲之女,也就特别疼爱。因为她出生至弥月间都不啼哭,便给她取名林默。

林默幼年时就比其他姐妹聪明颖悟,八岁从塾师启蒙读书,不但能过目成诵,而且能理解文字的义旨。长大后,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顺从她的意愿。她专心致志地做慈善公益的事业,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人们都感颂她。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只要能为乡亲排难解纷,她都乐意去做,还经常引导人们避凶趋吉。人们遇到困难,也都愿意跟她商量,请她帮助。

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还洞晓天文气象,熟习水性。湄洲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峡有少礁石,在这海域里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因而人们传说她能“乘席渡海”。她还会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所以又传说她能“预知休咎事”,称她为“神女”、“龙女”。

林默十六岁那年,有一次父兄出海未返,天气突变,飓风大作,狂涛怒威。她预感这次父兄航海必然凶多吉少,急得痛哭流涕。不久,风浪稍息,她便驾舟出海寻觅父兄。父亲果然被她救了回来,但其兄尸体尚未找到。于是,她安慰了父亲后,自己又奋勇驾舟出海寻找兄尸,终于在茫茫大海中,把其兄尸捞回安葬。乡亲们对林默这次救父寻兄的行动,无不啧啧称赞。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是年仅二十八岁的林默与世长辞之日。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纷纷传说,他们看见湄峰山上有朵彩云冉冉升起,又恍惚听见空中有一阵阵悦耳的音乐……。

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传说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在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

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她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专以行善济世为已任。

§ 成神

妈祖因默娘生前与民为善,升化后被沿海人民尊为海上女神,立庙祭祀。后屡显灵应于海上,渡海者皆祷之,被尊为“通灵神女”,庙宇遍海甸。妈祖信仰从产生至今,经历了一千多年,作为民间信仰,它延续之久,传播之广,影响之深,都是其他民间崇拜所不曾有过的。历代皇帝的崇拜和褒封,使妈祖由民间神提升为官方的航海保护神,而且神格越来越高,传播的面越来越广。由莆邑一带走向五湖四海,达到无人不知,无神能替代的程度。

宋代以前提到妈祖的显圣,始于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路允迪出使高丽,“感神功,奏上。立庙江口祀之,(徽宗)赐顺济庙额。”其后宋·妈祖的加封原因皆为“神雾神济兴、泉饥”,“以神助火焚强寇”(《湄洲屿志略·卷二·封号》)。

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起至清朝,历代皇帝先后36次册封,封号由2字累至64字。爵位由“夫人”、“妃”,明永乐封“天妃”,立庙京师,而至清康熙二十三年(1648年)封“天后”。 并列入国家祀典,进行春秋祭祀。因而民间对妈祖的信仰愈加固定,“海神”的地位愈加牢固。

千年来,在莆田民间保留了不少有关妈祖的民俗,反映了妈祖信仰的具体特点。其信奉礼俗及妈祖的言行、品性等逐渐被民间吸收,形成许多俗例。

§ 历史地位

妈祖妈祖在宋,元,明,清受到的国家祀典就达36次,其最长封号“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后来同治十一年(1872年),要再加封时,“经礼部核议,以为封号字号过多,转不足以昭郑重,只加上‘嘉佑’二字。”

澳门的英文Macau就是妈祖的简称。

台湾的妈祖信仰十分普遍,台胞三分之一以上信仰妈祖,台湾全岛共有大小妈祖庙510座,其中台南一地即有116座。它们的名字很多,有的叫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有的叫天后寺、天后祠、圣母坛;也有的叫文元堂、朝天宫、双慈亭、安澜厅、中兴公厝、纷阳殿、提标馆等。 福建、台湾、广东及东南亚的林氏宗亲都称妈祖为:“姑婆”、“姑婆祖”、“天后圣姑”、“天上圣母姑婆”等。据统计妈祖为世界三大宗教信仰之一。[1]

§ 历史赐封

历代对妈祖的赐封根据史料,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列入国家祀典。

1、宋代14次天妃宫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封灵惠夫人。

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封灵惠昭应夫人。

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封灵惠昭应崇福夫人。

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封灵惠昭应崇福善利夫人。

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封灵惠妃。

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封灵惠助顺妃。

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封存灵惠助顺显卫妃。

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年),封灵惠助顺显卫英烈妃。

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封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妃。

宋理宗宝祜二年(1254年),封存灵惠助顺嘉应英烈协正妃。

宋理宗宝祜三年(1255年),封灵惠助顺嘉应慈济。

宋理宗宝祜四年(1256年),封灵惠协正嘉应慈济妃。封灵惠协正嘉应善庆妃。

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封灵惠显济嘉应善庆妃。

2、元代5次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封护国明著天妃。

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封护国显佑明著天妃。

元成祖宗大德三年(1299年),封护国辅圣庇民显佑明著天妃。

元仁宗延祜元年(1314年),封护国辅圣民显佑广济明著天妃。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封护国辅圣庇民显佑广济灵感助顺福惠徽烈明著天妃。

3、明代2次

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封“昭孝纯正孚济感应圣妃”。

明成祖永乐七年(1409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

4、清代15次

康熙十九年(1680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上圣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仁慈天后”。

乾隆二年(1737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天后”。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天后”。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天后”。?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天后”。

道光六年(1826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天后”。

道光十九年(1839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天后”。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天后”。

咸丰二年(1852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天后”。

咸丰三年(1853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天后”。

咸丰五年(1855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天后”。

咸丰五年(1855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天后”。

咸丰七年(1857年),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

同治十一年(1872年),要再加封时,“经礼部核议,以为封号字号过多,转不足以昭郑重,只加上‘嘉佑’二字。”

明朝谢肇淛著《五什俎》载:“海上有天妃神,甚威灵,航海者多深信不疑。若在风涛之中,忽见蝴蝶双飞,或者夜半忽见红灯闪烁,此乃危险的象征,但终然可履险如夷,安然无恙。盖天妃德配天地,泽庇万民。”[2]

§ 传说

妈祖阁

妈祖,天津人俗称其为“娘娘”, 上了年纪的人还喜欢称她为“老娘娘”。最为普遍的妈祖身世说认为,妈祖确有其人 , 是由人而成的神。

目前 ,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天后姓林名默 , 本为福建莆田的一位林姓女子。生于北宋建隆元年 (公元960 年 ), 卒于宋雍熙四年 (公元987 年

), 活了27岁。她的祖上曾世代局官 , 曾祖父 ,是五代周显德中期的统军兵马使 , 后来因为战乱而弃官隐居在贤良港。但到了她祖父长大成人以后 , 却又承袭旧勋

,当了福建总管。到了她的父亲时,也成了都巡检官 ( 负责沿海治安巡逻的官员 )。

传说 , 她的母亲姓王 , 是在梦中得到了观音菩萨所赐的波罗树花和一粒药丸后怀孕生下的她。生她的时候 , 整个湄州岛上空出现了一道红光 ,

一直射入林府内室 , 光辉夺目 ,而且雷声隆隆 , 空气中散发出阵阵氤氲香气。更为奇特的是 , 她生下来后 , 一个月不闻啼哭 ,

因而家里人给她取名叫“林默”。

林默不仅生的漂亮 , 而且聪明伶俐 , 深得家人和邻里的欢喜。传说 ,她五岁时就能背诵一些经文。七岁时被父母送入私塾读书 , 她聪明过人 ,

凡圣贤经典、古文诗赋皆能融汇贯通 , 琅琅上口。读书未及三载 , 也就是不到十岁时 ,执笔属文 ,展卷吟诗, 已是锦心绣口 ,谈吐风雅 , 非同一般。从这时候起

, 她便开始潜心学习佛典《金刚经》, 立志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 ,矢志不嫁。传说在她十二岁时 ,

又得到了玄通道士传授的玄妙秘术。十五岁时便掌握了许多深奥的医学和海上救难的本领。后来 , 又在家中古井边接受了天帝所授的铜符 ,

掌握了洞察海妖作祟的秘诀。

传说林默二十三岁那年 , 有两个号称“千里眼”、“顺风耳”的金水之精 , 常出没乡里作祟。林默扮作摘花少女 , 施展仙术 ,

仅用手中的丝帕就将其手中的铁斧、钢叉打掉 , 收伏为将。此后 , 她又陆续收伏了晏公、高里鬼、嘉应、嘉佑等为将 ,为民除去妖患。今天 ,

天津天后宫前殿供奉的千里眼、顺风耳、嘉善、嘉恶 ,实际就是林默当初降伏的海妖 ,后作为她的驾前仙班 ,享受人间的香火乃至敬奉。

林默在自己的家乡专心致志地做着慈善公益的事业 ,她不仅精通医理 ,为人治病 , 而且还教人们防疫消灾。由于她热心助人的品行深得乡亲的赞颂 ,所以

,凡排难解纷, 避凶趋吉 ,都要找到她。

林默二十七岁生日时 ,也就是宋雍熙四年 (公元987 年) 的九月初九 ,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

林默在登临湄峰时羽化升天。当然这是传说 ,实际上她是在海上救难时去世的 ,但在后来的传说故事中 , 人们不愿相信她去世的事实。

从此以后 , 凡出海的渔船遇险时,总会出现火红的神灯和身着红装的仙女 , 有时候 ,还会化作一只彩鸟或一只彩蝶引导大家转危为安。无论天气多么险恶

,只要有神女出现 , 海上就会风平浪静 ,人们都说这是林默姑娘显灵护佑乡亲。因此 ,大家都称她为“神姑”或“通灵神女”。

为了感激林默生前的功德和她升天后仍护佑百姓的事迹 , 她家乡的人们便在湄峰上她升天的地方为她建造了一座庙宇 ,称为“祖庙”(当然还有的认为现在的贤良港

, 即妈祖出生的地方建的庙宇应该叫祖庙) 。后来 , 商人三宝在海上遇难时得到了林默的帮助 ,于是为感谢林默海上护佑 , 捐金扩建了祖庙

,这样一来人们经常在出海前或平安回来后去庙中叩谢林默姑娘。有些人家中无论大小事在操办之前亦要到庙中祭拜林默。随着时间的推移 , 其造福于人的事迹广泛传播

,人们对她的信仰愈加深刻 , 民间赋予她的神秘色彩也愈传愈烈。使林默姑娘从一个受天意神典而聪颖异常的神女 , 逐渐演变为具有无边法力、有求必应的女神

,以致于沿海一带许多地方都有纪念林默的祠堂和供奉她的庙宇。

A:莱屿长青:湄洲岛旁边有一个小屿,传说有一天,妈祖到小岛上游玩时将菜子撒在地上,不久菜子奇迹般成长,花开满地。随后,每年无需耕种,自然生长。当地人视仙花采之。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菜子屿”。

B:祷雨济民: 相传妈祖二十一岁的时候,莆田地方出现大旱,全县百姓都说非妈祖不能救此灾害。于是,县尹亲往向妈祖求救,妈祖祈雨,并说壬子日申刻就会下大雨。到了那天,上午晴空无云,丝毫没有要下雨的征兆,申刻一到,突然乌云滚滚,大雨滂沱而下,久旱遇甘雨,大地恢复往日生机。

C:挂席泛槎: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天,海上起风浪,妈祖要渡海,岸边船只是有,但是船上没有船桨,也没有船篷,加上风急浪大,船手不敢开船,妈祖对船手说:你只管起船。随即叫人将草席挂在桅杆上用作船帆。船开上海面,乘风破浪,飞弛而去。

D:化草救商: 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屿西边有个出入湄洲的要冲叫门夹(就是今天的文甲),有一次,一艘商船在附近海上遭到巨风袭击触礁,海水涌进船舱,即将沉没,村民见狂巨浪,不敢前去营救。在这紧急时刻,妈祖信手在脚下找了几根小草,扔进大海,小草变成一排大杉划到并附在即将沉没的商船上,商舟免遭沉没,船中人免难。

E:降伏二神: 相传在妈祖二十三岁时,湄洲西北方向有二神,一为顺风耳,一为千里眼。二神经常出没贻害百姓。百姓祈求妈祖惩治二神。为了降服二神,妈祖与村女们一起上山劳动,这样,一直过十多天,二神终于出现了,当二神将近时,妈祖大声呵斥,二神见妈祖神威,化作一道火光而去,妈祖拂动手中丝帕,顿时狂风大作,那二神弄不清所以,持斧疾视,妈祖用激将法激二神丢下铁斧,丢下铁斧之后二神再也收不起铁斧,于是认输谢罪而去。两年后,二神海上再次作崇,十分厉害,妈祖用神咒呼风飞石使二神无处躲避,二神服输,愿为妈祖效力,于是妈祖收二神为将。

F:解除水患: 相传妈祖二十六岁时,那年上半年,阴雨连绵,福建与浙江两省倍受水灾之害。当时当地官员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就地祈雨,但祈求毫无改观。当地请求妈祖解害,妈祖道:灾害是人积恶所致,既然皇上有意为民解害,我更是应当祈天赦佑。于是焚香祷告,突然天开始起大风,并见云端有虬龙飞逝而去,天空晴朗了。那一年百姓还获得了好收成,人们感激妈祖,省官于是向朝廷为妈祖请功并准得到褒奖。

G:救父寻兄:相传妈祖十六岁那年秋天的一天,其父兄驾船渡海北上之际,海上掀起狂风恶浪,船只遭损,情况危急。这时妈祖在家织布,忽然闭上眼睛,使劲全力扶住织机,母亲见状,忙叫醒她,妈祖醒来时失手将梭掉在了地上,见梭掉在了地上,妈祖哭道:父亲得救,哥哥死了!不久有人来报,情况属实。兄掉到海里后,妈祖陪着母亲驾船前去大海里寻找,突然发现有一群水族聚集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众人十分担心,而妈祖知道是水族受水神之命前来迎接她,这时海水变清,其兄尸体浮了上来,于是将尸体运回去。此后每当妈祖诞辰之日,夜里鱼群环列湄屿之前,黎明才散去,而这一天也成为当地渔民的休船之日。

H:恳请治病: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年,莆田瘟疫盛行,县尹全家也染上了疾病,有人告知县尹妈祖有解难之法力。于是,县尹亲自拜请妈祖,妈祖念他平时为官不坏,加上他是外来官,告诉他用菖莆九节煎水饮服,并将咒符贴在门口。县尹回去后遵嘱施行,不日疾病痊愈。

I:收伏二怪: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有嘉应和嘉佑二怪,经常出没害民。有一天,一位船客遭怪物作怪,船将沉没。妈祖见之即化作一货船,前去救难。嘉佑见货船前来,立即来追货船。妈祖口念神咒,将其制服。嘉佑当即叩首服罪,妈祖将其收入水阙仙班。为制服嘉应,妈祖施计,于山路独行,嘉应以为只是民间美女,便起歹心前来触犯,妈祖一挥尘拂,嘉应见之不妙逃去。时隔一年,嘉应又出来为害百姓,妈祖说:“这个怪物不归正道,必然扰害人间。”于是叫村民带符焚香斋戒,自己则乘小舟,到海上出其不意,降服嘉应。妈祖也将嘉应收为水阙仙班一员。

J:窥井得符: 相传妈祖十六岁的时候,有一次,与一群女伴出去游玩,当她对着井水照妆时,一位后面跟着一班神仙的神人捧着一双铜符,拥井而上,把铜符授给她,一起玩得女伴们都吓跑了,而妈祖则接受铜符,并不怀疑。妈祖接受铜符后,灵通变化,符咒避邪,法力日见神通,以至她常能神游,腾云渡海,救急救难,人门称她是“神姑”,“龙女”。

K:妈祖诞降: 妈祖父亲林惟悫(讳愿),母亲王氏,二人多行善积德。惟悫年四十多岁时,已生有一男五女。但担忧一子难保传宗接代,所以经常焚香祷告,想再生一个儿子。惟悫夫妇的虔诚感动了南海观音,一天晚上,观音托梦给王氏并对王氏说:“你家行善积德,今赐你一丸,服下当得慈济之赐。”不久王氏便怀孕了。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王氏分娩时,西北处一道貌岸然红光射入屋中,并伴有隆鸣之声,妈祖降生了。因妈祖是女孩,父母非常失望,但妈祖生得奇异,因此十分疼爱。妈祖从出生到满月,一声不哭,所以,其父母给她取名林默。相传妈祖诞生在湄洲岛。

L:湄屿飞升: 宋太宗雍熙四年,妈祖时年二十八岁,重阳节的前一天,对家人说:“我心好清净,不愿居于凡尘世界。明天是重阳佳节,想去爬山登高。预先和你们告别。”家人都以为她要登高远眺,不知将要成仙。第二天早上,妈祖焚香诵经之后,告别诸姐,一人直上湄峰最高处,这时,湄峰顶上浓云重重,妈祖化作一道白光冲入天空,乘风而去。此后妈祖经常显灵显圣,护国佑民,救人危难,当地百姓感激她,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供奉。据传祖庙后的摩崖“升天古迹”处就是妈祖飞天的地。

M:驱除怪风: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对面吉蓼城西面,有一座跨海石桥,是当地百姓南来北往的要道。有一天,忽然怪风刮起,刮断了全部桥桩,一时交通断绝,人们无法过往。百姓以为是风神所为,于是祈求妈祖解难。妈祖到石桥处察看,见远处天空一道黑气,知道是有怪所为,于是施展灵术将怪驱逐远去,从此石桥通畅无害。

N:收伏晏公:相传妈祖在世时,海上有一怪物叫晏公,时常在海上兴风作浪,弄翻船只。有一天,妈祖驾船驶到东部大海,怪物又开始兴风作浪,妈祖乘坐的船只摇晃的非常厉害。妈祖即令抛锚,见前方波涛中一舟上有一金冠绣袖、掀髯突睛之神在作怪。妈祖不动声色,掀起狂风巨浪与之抗击,晏公害怕妈祖的神威,叩拜荡舟离去。但怪物一时为法力所制有所不服,于是变成一条神龙,继续兴风作浪,妈祖说到:“此妖不除,风波不息”,在中游抛锚,制服神龙。妈祖命令晏公统领水阙仙班(共有十八位),护卫海上船民,后来晏公成为妈祖部下总管。

O:收高里鬼: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个叫高里的地方出了一个妖怪,当地百姓受其害,染上百病,当地百姓前去求妈祖医治,妈祖给求治者一符咒,叮嘱百姓回去后,将符咒贴于病人床头上。妖怪知符咒法力巨大,于是变成一只鸟逃去,妈祖追出,见鸟藏在树上,鸟嘴还喷出一团黑气,妈祖口中念到:“此怪物不能留此,为患乡里”,追击并将鸟抓获。原来是一只鹪鹩,妈祖用符水喷洒小鸟,小鸟落地变成一撮枯发,妈祖取火烧之,枯发现出小鬼原相。小鬼忙叩请妈祖收留,妈祖于是将它收在台下服役。

P:铁马渡江: 相传有一天,妈祖要渡海,可是没有船只,这时候,妈祖见旁边屋檐前悬有铁马,于是灵机一动,取之挥鞭,铁马奔海对面风驰而去,待人上了对岸,忽然之间,铁马无影无踪,旁边的人无不惊叹“龙女”的神通广大。

§ 世界妈祖

妈祖1.澳门妈祖

妈祖阁俗称天后庙,相传妈祖原名林默,出生于福建莆田,平素扶危济困,乐于助人,因救海遇难,受到人们敬仰,并立庙奉祀。千百年来,澳门人已把她塑造成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海上保护神,尊称为“妈祖”。澳门与妈祖文化关系源远流长,澳门半岛、胱泻吐坊肪有供奉妈祖的庙宇,而且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妈祖阁建于1488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妈祖阁背山面海,周围古木参天,风景优美,是许多旅游者必到之地。妈祖阁内,终年香烟缭绕,有许多善男信女在此叩首祈福。每年春节和农历3月23日妈祖诞期,即妈祖阁香火最为鼎盛之时。除夕午夜开始,不少善男信女纷纷到此拜神祈福,庙宇内外,一派热闹,而诞期前后,庙前空地会搭盖一大棚作为临时舞台,上演神苏戏。

2. 香港妈祖

由于香港曾是渔港,所以全港共有五十多间天后庙,是香港为数最多的庙宇. 香港天后庙始建于1767年,位于赤柱大街的后面马坑村内。在二次大战时是居民们庇护安身之所,炮弹在四周落下,村民却得以保命,他们相信全凭天后所赐恩泽,从此笃信天后为保护神。

天后庙除了庙正中央的天后神坛外,亦有供奉城隍,土地及观音的神坛,庙最右面的(树园)可供问卦占卜,天后庙四周榕树成荫,不少长者每日聚集于庙外的公园里下棋作乐。

3.台湾妈祖

鹿港天后宫于雍正三年(1725年)由施世榜献地迁建,历经嘉庆二十年(1815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昭和十一年(1936年)的重修,始有今日的建筑规模。目前天后宫保存二张日治时期所拍摄的照片,为同治十三年重修时,鹿港天后宫的庙貌。当时天后宫的建筑规模为三进二院的格局,分别为三川殿、正殿及后殿。三川殿采三开间建筑,两旁有八字墙,八字墙为大正四年,由鹿港土水师「圆仔炎师」(蔡添炎)所施做。

镇澜宫傳清雍正八年(西元一七三○年)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人氏林永兴,自湄洲妈祖祖庙奉请天上圣母神像来台,途经本地定居谋生,当时移民写信湄洲妈祖,纷纷前來参拜,。地方缙绅见香火鼎盛,事后征得林氏同意,择地于现址,于清雍正十年(西元一七三二年)兴建小祠,取名镇澜宫。

除了港澳台的妈祖庙以外,更多的是分灵宫宙,建在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

妈祖,作为民间神祈,护航海神,自宋经元、明、清等几代传播迄今已历千年以上。奉祀妈祖的宫庙,在我国沿海各省、市,以及内地除表海、新疆、西藏等3省、区以外的其他省份,都有妈祖庙。《妈祖宫集成》乃汇集全国30个省、市(包括港澳地区)500多县、市有关节妈祖宫庙的记载而成。随着元明清之间航泫交通的日益发达,也随着华人足迹遍及全球,其中包括日本、东南亚、加拿大、美国乃至法国巴黎等。

§ 妈祖信仰

妈祖

妈祖信仰在日本

古琉球天后宫。据文献记载,传入琉球的时间是在14世纪的明洪武年间(1368~1398)。琉球的妈祖庙有久米村的上天妃宫、那霸的下天妃宫和久米岛天后宫等3处。

海神天后的东渡日本。中国与日本来往极早。

日本长崎市内的有三大唐寺——南京寺、漳州寺和福州寺。日本长崎的妈祖堂的最大特点是由商人“商会”先建妈祖堂,然后把它拓建为佛祖和妈祖合祀的寺庙,把妈祖奉祀在寺庙中。而其目的在于祈求生意兴隆、海上平安。同时,利用神祈的节日活动加强与日本团结,对日本的民俗起着深远的影响。后来日本商船上也安放了中国妈祖的神龛,作为海上航行的护船神。

妈祖信仰在东南亚

妈祖的信仰,也随着华侨的南渡遍布于南洋各地。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越南、菲律宾等地,都建有供奉妈祖的庙宇。其中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比较典型。例如,在马来西亚马六甲的青云亭、宝山亭,槟榔屿的观音亭(广福寺)都有奉祀妈祖。在新加坡的天福宫,林厝港亚妈宫、林氏九龙堂等,也都供奉妈祖。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各地的地缘协会馆内也都兼祀妈祖。

台港澳传播

台湾、香港、澳门的民间信仰大部份是从我国东南沿海,特别是福建一带传去的。如关帝圣君、观音菩萨、清水落石出祖师、保生大师、妈祖娘娘等到。妈祖娘娘一直被台、港、澳渔民和航海者奉为海上保护神,为其在台湾同胞心目中占着重要不得地位,影响也最为深刻。一千多年来,特别是自宋徽宗以后历代帝王对妈祖的确良褒封,加上朝的护国庇民、元朝的漕运保泰、明代郑和与王景弘下西洋及清代施琅平定台湾等,使妈祖信仰在台、港、澳的传播更加广泛。

台湾的妈祖庙。据统计,至1930年末,台湾妈祖庙有335座;1954年增至384座;据《台湾地区神明的由来》一书说,目前台湾民间祀奉天上圣母为神的寺庙,已经超过900座之多。妈祖庙宇名称不一,有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天后寺、天后祠、圣母坛、文元堂、朝天宫、镇澜宫、安澜厅、双慈亭、中兴宫厝等;奉祀的妈祖,因来自大陆不同的地方而有不同的称呼,如来自兴化军称“兴化妈”,来自泉州的称温陵(泉州旧称)妈祖,来自龙溪的称“清溪妈”,来自同安的称“银同妈”等。 在台湾的妈祖庙中,以台南64座为最,高雄60座次之,再次为屏东及台中各49座,云林县48座,彰化县42座。可见,台湾妈祖庙自清代以后勤部不断增加,且几经修建,规模日益壮观。

现澎湖马公镇的“提标馆”是所有台湾妈祖庙中最早的一座。澎湖妈祖庙创建年代虽未记载,但据日本学者的研究,均创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并且当时还在庙前开了一个墟市叫“妈祖宫市”。

台湾较早的妈祖庙,其大多数是由湄洲祖庙分灵至台。自清嘉庆到清光绪年(1796~1908)间,台湾海上贸易兴旺,经济发达,涌现出许许多多规模更大诸如台南大天后宫,近年竹南天后宫又建起露天妈祖祖象。截至目前,台湾共有大型妈祖庙510座。在妈祖庙中有镇殿妈、二妈、副二妈、副三妈、四妈,又有三郊妈、斑鸠妈,还有温陵妈、银同妈、湄洲妈。除镇殿妈外,其他妈祖像可供每年轮流诞辰出巡之用。特别是早期的妈祖庙,在例定诞辰日有“遥拜”仪式,即在行“三跪九叩”礼节时,一律面向莆田湄洲祖庙施行。这一俗例充分说明台湾同胞永远怀念大陆的深远意义。

§ 显灵传说

妈祖妈祖显灵传说 之一:甘泉济师

据记载康熙二十一年十月,清军水师提督施琅奉旨率三万水兵驻扎平海,等待乘风东渡台湾。当时正遇到干旱,军中缺水。平海天后宫旁有一被填废井,施琅命令挖掘,并暗向妈祖祈祷,井挖好后泉水甘口,解了老百姓、兵士用水之难,泉水从此不竭。施琅以为这是神赐甘泉济师,亲书“师泉”二字,此井至今仍存。

妈祖显灵传说 之二:佑助收艇

传说康熙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夜,施琅第一次率兵渡海攻打台澎,因缺风船行很慢,施琅下令回航平海。不久,忽起大风,战舰上小艇被风刮下海,不知去向。第二天风停息后,命令出海寻找小艇,均安然停在湄洲湾中,艇上人报告说:昨夜波浪中见船头有灯光,似人揽艇,是天妃默佑之功。施琅大为感动,命令整修平海天后宫,重塑妈祖神像,捐重金建梳妆楼、朝天阁,并请回妈祖神像一尊奉祀在船上。

妈祖显灵传说 之三:澎湖助战

传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施琅第二次率兵东渡攻打澎湖,军中士兵感到神妃在左右助战,个个英勇向前,千总刘春梦天妃告之二十一日必克澎湖,七月必克台湾。后来清兵强攻澎湖七昼夜,并台湾统一。当时清兵出战攻澎之日,妈祖派千里眼、顺风耳二神将助战,即妈祖“澎湖助战”的神话故事。

妈祖显灵传说 之四:托梦建庙

传说宋绍兴二十七年秋(1157年),莆田城东五里处的白湖这个地方,有章氏、邵氏二族人共梦神指地立庙,随后验其地果然是吉地,于是建庙,第二年庙建成。宋绍兴三十年,海寇侵扰,百姓到庙里祈祷,忽然狂风大作,海浪滔天,敌畏惧而退。后来又来侵犯,再次显灵威,很多敌寇被官军擒获。

妈祖显灵传说 之五:圣泉救疫

传说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兴化一带发生瘟疫,无药可治,妈祖托梦给白湖一村民,说离海边不远的地下有甘泉,喝了可以疗愈疫病。第二天群众前去控掘并取水饮用,果然灵验。消息传开后,远近人都来取水,络绎不绝,染疫的人全都得救了,这口井被誉为“圣泉”。

妈祖显灵传说 之六:神女搭救

传说北宋宣和初年,莆田人洪伯通有一次航行在海上,突然遇到飓风,帆船差一点覆没,急忙呼神女搭救,喊声刚刚结束,大海突然风平浪静起来,洪氏躲过了灭顶之灾。

妈祖显灵传说 之七:神女救船

传说北宋宣和五年,宋朝派使者率船队出使高丽(今朝鲜),在东海上遇到大风浪,其中八条船沉了七条,只剩下使者所乘的船还在风浪中挣扎,忽然船桅顶上闪现一道红光,一朱衣女神端坐在上面,随即风平浪静,使者所乘的船转危为安。使者惊奇,船上一位莆田人告说是湄洲神女搭救。

妈祖显灵传说 之八:保护使节

据记载,郑和七次下西洋中,3次是船队遇到海寇掠夺和受到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陷害;1次是船队为苏门答刺国生擒;3次是船队在海上遇到飓风和险情。每次都说得到妈祖神灵庇护而脱险。

妈祖显灵传说 之九:天妃神助

据记载,永乐七年,钦差尹璋出使,同年钦差陈庆等往西洋;永乐十三年,钦差内官送甘泉于榜葛剌国,同年太监王贵等又奉命往西洋;洪熙元年(1425年)乙未,钦差内官柴山往琉球;嘉靖十一年(1532年),钦差给事中陈侃等人往琉球册封;嘉靖三十七年,复遣郭汝霖等出使;均得天妃神助而安全往返。

妈祖显灵传说 之十:庇佑漕运

据记载,道光六年(1826年),江南有一只千余艘的漕运船队,一日船队抵达黑洋,遭到风暴,得到妈祖神灵护助,整个船队二、三万人安然无恙。

妈祖显灵传说之十一:官员脱险

据记载,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御史孟劭前往台湾巡视,在海上遇到飓风,得妈祖神佑而脱险;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漳州镇总兵奉命南巡时,河流横急,遇到险情,得妈祖显应而平安无事。

妈祖显灵传说之十二:庇佑致胜

(1)康熙十九年(1680年),水师提督万正色驻守崇武,夜梦神妃佐风,于是进兵,迫郑军舍厦门入台湾;

(2)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钦差大臣福康安等赴台,返回至大担时迷失航向,得神火引导而顺返;

(3)乾隆五十二年,张均等率水兵剿海贼,遇风得神助,脱险并擒贼五十余名;

(4)嘉庆十一年(1806年),官军在鹿耳门赖妈祖佑助,击败蔡牵;

(5)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侵华英军驻进上海潮州会馆,裸卧天后神前,夜里梦见受到棍击,个个惊喊救命。

妈祖显灵传说之十三:使节脱险

据有关资料,康熙二年(1663年),张学礼等往琉球国,归舶过姑米山遇风暴;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册使汪辑等出使,归舟遇飓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册使海宝等奉命赴琉球册封存,归舟遇旋风;乾隆二十年(1755年),册使全魁于姑米山遇台风;道光十九年(1839年),册使林鸿年等赴琉球途中两次遇风暴。均得妈祖显灵庇佑而脱险。

妈祖显灵传说之十四:旱情解难

据记载:1192年夏,闽地干旱严重,瘟疫蔓延,群众向妈祖祈求保佑,祷天即下雨;嘉定十年(1217年),兴化大旱,百姓祈求于妈祖,神示梦下雨之时,果然灵验;宝祜元年(1253年),莆、泉大旱,两地共祷于神,旱情即除。

妈祖显灵传说之十五:神助修堤

据记载,1239年,钱塘江决堤,江水漫到艮山天妃宫时,水势倒流不前,百姓借势筑堤,大家都说是神力捍御;宝祜四年(1256年),又得妈祖神助建筑浙江钱塘江堤。

妈祖显灵传说之十六:神助擒寇

据记载,乾道三年,海寇侵扰,官兵数次围歼都无法得手,后凭妈祖神助获胜。嘉定十年,海寇再次犯境,官兵又得妈祖神助,擒蔻首而胜。景定三年(1262年),海寇作乱于兴、泉、漳之间海域,官兵得到妈祖神助,在莆田湄洲一带海域擒获海寇。

妈祖显灵传说之十七:神助宋师

传说嘉定元年(1208年),金兵聚集在淮甸一带,宋廷兴师北伐,向妈祖祈祷神助,宋朝军队三战三捷,解了合肥之围。

妈祖显灵传说之十八:护助剿寇

传说淳熙十一年(1184年),福建都巡检姜特立奉命征剿温州、台州一带海寇,临战前官兵乞妈祖神灵护助。战时隐约看见神在云端之上,于是乘风进兵,擒获贼首,大获全胜。

妈祖小传说

清朝历史学家赵翼记下了一个很有趣的闽南、台湾的妈祖传说。若遇海难向神明呼救时,称“妈祖”,妈祖就会立刻不施脂粉来救人。若称“天妃” 则妈祖就盛装打扮,雍容华贵地来救人,所以会很晚才到。故海上都称“妈祖”,不敢称“天妃”,希望妈祖立刻来救海难中的渔船。

而台湾的妈祖传说,大概都是妈祖用裙摆挡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军空投炸弹,也有妈祖让孩童起死回生等传说。

传说妈祖每次在海上救难后,都要给每位遇险者一碗热气腾腾,芳香扑鼻的兴化寿面,吃后不但会驱寒暖身,而且能逢凶化吉。久而久之,兴化寿面即被称为“妈祖平安面”。且闻名遐迩,成为保佑平安吉祥的首选食品。每逢亲友来访,寿诞喜庆,逢年遇节,家人团聚,都要吃“妈祖平安面”,以求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 妈祖城

妈祖妈祖城,这个众人瞩目的大项目眼下正在莆田湄洲湾畔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于2005年8月1日开工建设的项目一期工程,即省道201线妈祖城段路堤工程,于2006年9月30日动工的二期工程,即贤良港祖祠围海造地工程,均已完工。三期工程即贤良港祖祠围海造地工程的护岸工程,也将动工。2006年12月5日动工的妈祖阁工程也在紧张建设中,妈祖城环城路也于2007年4月29日开建……

妈祖城选址在妈祖故里,即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忠门半岛东南部,坐北朝南,东临平海湾,南濒湄洲湾,西北环丘,与妈祖祖庙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隔海相望,与建设和规划中的高速公路、铁路、港口、飞机场等重大交通设施相配套。其定位为“具有东南沿海风貌的花园城市、现代城市、旅游城市、文化城市、水上城市、水上都市”,并分近、中、远期阶段性目标有序推进。近期着力于5.68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计划三年内基本完成海堤护岸、道路、桥梁、造地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五年初具规模。中期规划16平方公里,由核心城区向东、北、西三方向拓展;远期继续向西北推进,与湄港新城中心融合为一体,总用地面积60平方公里,使其成为湄洲湾港口城市的政治、经济、文教、旅游、生活中心,成为海峡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建设妈祖城这个莆田300万人民的愿望,《莆田市妈祖城总体规划》是由莆田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日本下都市建筑设计株式会社共同汇总、深化完善,整理完成的。2007年3月12日莆田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莆田市人民政府关于《关于〈莆田市妈祖城总体规划〉编制情况的说明》。

妈祖城集灵气、人气、财气三大优势。首先,始祖城是一块风水宝地,其一,东、北、西三面为半岛山丘环抱,依山面海,负阴抱阳,藏风聚气,并与湄洲妈祖祖庙遥相呼应,充满了自然山水特有的灵气。第二,湄洲岛是妈祖祖庙所在地,妈祖信仰是我国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民间信仰,妈祖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海峡两岸关系交流交往加强,以及京台铁路、京台高速公路出海点的确定,祖国内陆地区滨海旅游、台湾旅游热的不断升温,必将为妈祖城凝聚旺盛的人气。第三,因其周围聚集着东吴开发区、东吴出口加工区、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临港工业区和福厦铁路、向莆铁路、湄洲湾铁路支线、湄永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及城市“四纵八横”主干路网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和东吴、罗屿深水大港口,妈祖城必将汇聚大量的财气。

妈祖城总体规划功能定位为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金融、会展、文教、渔港、行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规划以近期5.68平方公里围海区域作为妈祖城核心区,其中水域面积1.45平方公里。其北侧外围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组织起来形成带状的文化景观,并向东、北、西三面辐射,形成“一心、一带、五片”的布局结构。根据布局结构特点,妈祖城将形成以综合服务区为核心,以文化景观带(区)、文教研发区、生态休闲区、娱乐服务区、紫霄油风景区、渔港游艇码头区为辅的七大功能区。归纳起来有五个不同功能区域,旅游观光区:用地面积1.33平方公里,建有妈祖博物馆、多功能音乐厅、剧院、商业商务中心、妈祖水街等设施;休闲度假区:用地面积1.02平方公里,建有四星、五星级酒店、国际养生城、高级度假公寓、会议中心、莆商会馆等;生态居住区:用地面积1.56平方公里,建设世界一流的绿色居住区;行政办公区:用地面积0.30平方公里,建成湄洲湾港口城市市级行政办公中心;教育服务区:用地面积0.36平方公里,配套建设大中专院校、医院及体育设施等。建成后的妈祖城将显现“山水兼容、绿树掩映、空气清新的‘花园城市’”、“经典时尚、功能智慧、空间宽敞的‘现代城市’”、“交通便捷、住宅高尚、娱乐丰富的‘旅游城市’”、“古迹厚重、文化浓郁、教育完备的‘文化城市’”、“海天一色、绿水环绕、风光旖旎的‘水上都市’”。

规划建设妈祖城的四大意义:一、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加快挺进湄洲湾,实现港城崛起。二、弘扬妈祖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开发,做大旅游经济。三、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壮大临港工业。四、搭建闽台联系通道,促进莆台交流,服务祖国统一大业。妈祖城建设规划着眼未来10年至30年,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在妈祖城建设初具规模的基础上,进而实施中、远期建设,构建16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区乃至60平方公里的湄港新城。当前,莆田市集中力量着力实施5.68平方公里核心区建设,落实近期目标任务,为构建16平方公里滨海新区乃至60平方公里湄港新城,落实中、远期建设目标造势聚力,打好基础。随着妈祖阁、妈祖城的建成,将与湄洲妈祖祖庙、港里妈祖祖祠连成一体,成为一个极佳的旅游圣地,为海内外妈祖信徒赴湄洲妈祖祖庙朝圣增添一大景观,也为进一步弘扬妈祖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提供更大的平台。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妈祖城建设中的组成部分,由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组织兴建的妈祖阁,是莆田妈祖文化的标志性新景观,将是妈祖故里最新的传世之作,其选址妈祖城西侧麒山之巅,与湄洲祖庙、港里祖祠、妈祖城连成一体,将成为妈祖故里的又一传世景观。妈祖阁屹立海西,眺望海峡,寄托两岸人民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共同愿望。妈祖阁主体四层,总高32.3米(妈祖诞生于农历三月廿三),总建筑面积为2274.9平方米,工程预算投资1700万元,资金来源为社会捐赠,整个工程将于今年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升天纪念日竣工。

湄洲湾北岸以其闻名世界的天然深水良港而享誉国内外,其深水岸线长达21.4公里,可建上百个万吨级泊位码头,该港水深港阔,风平浪静,不冻不淤,地质优良,已开辟为国家一类口岸,1999年对外籍船正式开放,10万吨的船舶可自由进出,15万吨级船舶可乘潮进港,30万吨级巨轮可以在港停泊。现拥有26个泊位,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50个港口实现通航。建设妈祖城,必将形成“城以港兴、港以城用、港城互动”的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承载文明,托付未来。妈祖城建设正在谱写莆田市港口城市发展的新篇章,她将是世界上独具魅力的最美丽的城市,具有浓厚的千年妈祖文化底蕴也必将得到发扬光大,神圣、安全、繁荣的妈祖城正在湄洲湾之滨冉冉升起。

§ 妈祖庙楹联

妈祖妈祖,世界和平女神,受到亿万民众的信仰和尊崇。妈祖庙遍布世界各地,而庙宇的点睛之作楹联洋洋大观,林林总总,数量多,内容广,品位高,艺术成就突出,富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堪称楹联世界的一枝奇葩。

楹联反映了妈祖显赫崇高的人文地位。妈祖升天后,自宋至清,历代褒扬诰封,从“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由人及神,把妈祖的神格提到了极限。许多妈祖庙楹联都反映了这一特点。如台北松山区慈祐宫楹联:“圣母普慈衷,海邦一体;斯人皆赤子,锡口咸宁。”上联径称妈祖是天上圣母,遍施慈爱,天下同体;下联说明这里的人都有一颗纯洁的心,妈祖会赐予幸福安宁。莆田灵川东汾龙津宫楹联:“女中复见皇娲圣,海内频修神禹功。”联中把妈祖比作炼石补天的女娲和治理洪水的大禹,地位崇高,功德无量。霞浦县松山天后宫楹联:“风调雨顺,四海龙王朝圣母;国泰民安,五洲赤子拜阿婆。”上联指出天下太平,风雨适时,五谷丰登,四海龙王都来朝拜妈祖。四海龙王原是海神,统领四海,权力显赫。后来妈祖神格上升,四海龙王地位降低,反受其制。妈祖统驭四海,凌驾于四海龙王之上。

楹联反映了妈祖恩德浩荡,普施人间,造福百姓的杰出功绩。妈祖德高望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是护国庇民之神,四海民众大受其恩。对此,妈祖庙楹联普遍大加宣扬褒赞。如莆田忠门贤良港天后祖祠楹联:“后德同天,兴凤山俎豆;母仪称圣,承螺港渊源。”上联赞颂妈祖恩德浩浩,同天一样广阔无垠;下联赞颂妈祖仪表端庄肃穆,可称圣母。台湾基隆杜寮岛天后宫楹联:“天惠遍施工贾利,后恩广被雇渔享。”“天后”冠顶,标明宫名,突出尊崇,联意赞妈祖广施恩惠,工农渔商均受利泽。澳门凼仔天后宫楹联:“护国著高勋,荡荡巍巍昭日月;庇民施厚泽,肫肫浩浩沛乾坤。”上联盛赞妈祖护国功勋卓著,功高可与日月同辉,下联盛赞妈祖庇佑民众遍施厚泽,浩浩恩德充满天地。

楹联反映了百姓祈求妈祖赐福保安、和谐康宁的美好愿望。妈祖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能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如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在“江阳天妃闸”题联:“世间无水不朝宗,岂止黄河一派;天上有妃能降福,何愁碧波千层。”下联直说妈祖(天妃)能够给百姓赐降福祉,就是江河湖海掀起惊涛骇浪也不用怕。清代林光贤题印尼丹戎小坡天后宫楹联:“圣德参天,庇万民吉庆;母仪配后,佑四海安澜。”“圣母”冠顶,联意道明了妈祖(圣母)德行高尚能庇护民众吉祥,保佑四海风平浪静。广东省樟林天后宫楹联:“海不扬波,稳渡星槎道迩;民皆乐业,遍歌母德恩深。”上联意指妈祖法力无边,能使四海不掀恶浪风波平,下联意指百姓和谐,安居乐业,处处歌颂妈祖的深恩厚德。

历史上,妈祖对中华民族作出巨大的贡献,宋代护国庇民,元代漕运保泰,明代使洋护航,清代协助定台,现代成为海峡和平女神。妈祖为国为民的功绩在楹联中也多有反映。如莆田平海天后宫楹联:“一勺泉甘,实济云屯万旅;半袍浪湿,克清日孽全台。”上联说施琅将军驻扎平海城,妈祖赐泉济师;下联说施琅将军带领舟师进攻澎湖,妈祖显灵助战,衣袍半湿。清朝林麟焻题日本琉球上天妃宫楹联:“累朝叠诰神功,岳降自鯑江,翊运凝庥,频现红灯宣圣化;重泽献琛逢盛世,皇华临马齿,抠衣展拜,永靖碧海耀吾宗。”史载:清康熙二十二年,皇帝派钦差汪楫、林麟焻往琉球册封。此行路途遥远,惊涛骇浪,危险重重,但封舟出闽江口,进入茫茫大海,不见山影,却能乘风破浪,飞快前进,千里海路,只有三昼夜就到达目的地——那霸港。原来是妈祖显灵护航,指挥两条大鱼白天引道,万只海鸟夜间回翔指航。汪、林两人大感其恩,举行册封典礼后,立即到久米村上天妃宫焚香朝拜。为此,汪楫欣然题写了“朝宗永赖”匾额,林麟焻挥毫撰写了上述长联。

许多著名的妈祖庙大皆座落于交通要冲,山清水秀,令人留连忘返的地方,楹联形象地描绘了这一特点。如福州马尾天后宫楹联:“地控制瓯吴,看大江东去滔滔,与诸君涤滤洗心,有如此水;神起家孝友,贯万古元精耿耿,望后世立身行道,无愧斯人。”瓯吴:指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一带。大江:这里指闽江。上联第一、二分句“地控制瓯吴,看大江东去滔滔”,点明这里的天后宫地处要冲,交通方便。舟船出闽江口,北上可达长江中下游,南下可通东南沿海各省。福建永定西陂天后宫楹联:“杰构倚层霄,凤舞龙飞,八面窗棂烟雨外;晴岚收四野,溪声树色,千家楼阁画图中。”全联描绘了巍峨壮丽的庙宇建筑和溪水潺潺、林木葱葱的山区景色,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再看西沙群岛珊瑚岛金沙庵楹联:“金波碧浪朝圣殿;沙聚争堆立古庵。”该妈祖庙四周波涛翻滚,沙滩铺银的南海风光,也尽显笔底字间,犹如亲临目睹。

全世界5000多座妈祖庙,庙宇楹联数量十分可观,各有特色,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首先是楹联文字精湛,言简意赅,小巧玲珑,寓意无穷。如山东烟台天后行宫楹联:“地近蓬莱,海市仙山瀛客话;神来湄渚,绿榕丹荔故乡心。”寥寥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庙宇所在的奇丽景象:行宫似海市蜃楼、琼宇仙山,而妈祖故乡湄洲的榕树葱绿、荔枝丹红,却胜似蓬莱仙境,令人陶醉,令人向往。

其次是楹联对仗工整,合乎格律,铿锵有韵。请看湄洲妈祖祖庙楹联:“四海恩波颂莆海,五洲香火祖湄洲。”在词性方面,联中“四海”对“五洲”,“恩波”对“香火”,“莆海”对“湄洲”,都是名词相对。“颂”对“祖”是动词相对,其中“祖”是意动用法。在语句结构上,上联“四海恩波”与“颂莆海”是主谓结构,且“四海”与“恩波”是偏正结构,“颂”与“莆海”是动宾结构。下联的结构与上联完全一样。在平仄方面,对仗工稳,音韵和谐,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形成韵律美。 再次是楹联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较常见的是运用嵌名法,以提高楹联的趣味性、灵活性和感染力。如莆田港里灵慈西宫楹联:“灵泽风樯通外国,慈云梓里仰西宫。”此联以宫名“灵慈”二字嵌名,称藏头联。又如明朝探花戴大宾题湄洲祖庙寝殿楹联:“齐齐齐齐齐齐齐齐齐齐戒,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朝音。”该联运用转类手法。上联“齐”字通古“斋”字;下联“朝”字通“潮”字。可以读成:“齐齐斋,齐齐斋,齐斋,齐斋戒;朝朝潮,朝朝潮,朝潮,朝潮音。”也可以读为:“齐斋,齐斋,齐齐斋,齐齐斋戒;朝潮,朝潮,朝朝潮,朝朝潮音。”联意是:信众纷纷斋戒,虔诚朝拜妈祖;海潮涨落有致,湄屿潮音成景。此奇联,堪为一绝。 在楹联百花园中,妈祖庙楹联开放的那么鲜艳,那么芬香。这一大特色也成为了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徜徉其中,回味无穷,令人陶醉,令人赞颂不已!

§ 邮票

妈祖志号品名: 1992-12 妈祖

发行日期: 1992.10.04

发 行 量:10770万

全套枚数:1

全套面值:0.2元

发行价格:0.2元

邮票规格:30*40mm

齿孔度数:P12

设 计 者:万维全

印刷机构: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

印刷版别:胶版

§ 卡通电影

妈祖数字动画《海之传说-妈祖》由北京中影集团联合影视有限公司与台湾中华卡通制作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出品发行,卡通电影从妈祖前期企划到制作完成共花费三年的时间,制作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总动画绘制张数达十五万张,动员海峡两岸近两百名动画创作艺术家共同携手完成,内容采用先进的 3D 2D 画面方式制作,在最重要的海水场景与画面特效上,更是由制作团队运用全 3D 影像计算机软件演算而成,画面精美,故事精采,有欢乐有泪水,有 Q 版千里眼、顺风耳陪伴小妈祖行医、学法术,有妈祖为了保护人民用尽气力的感人情节。

数字动画《海之传说-妈祖》于2007年暑假期间在两岸三地同时上映,并规划华语、闽南语与粤语等三种版本,音乐创作邀请到知名音乐人姚谦特别量身打造,主题曲为扬名国际的旅居加拿大华人歌手朱哲琴主唱,与肩负闽南地方戏曲歌仔戏传承使命的台湾明华园当家小生孙翠凤将演唱闽南语版本主题曲,两人悠扬清亮的歌声与韵味浑厚的嗓音,更增添本片的精采可看度;全片由留美归国的邓桥担任制作总监,杰出创作动画师林世仁导演与制片邓亚刚、美术高文裕、张伟、造型杨数鹏、后制李武浩、胡正宗、吕敦伟等数十位企划、编导团队联合精心制作,黄金制作阵容让妈祖美德精神精彩再现。

制作

导演:林世仁

演员:萧笃慧 …… 弘毅

赵婷婷 …… 小默娘(配音)

孙翠凤 …… 默娘(配音)

动画时长:90分钟

首映:2007年7月27日

台湾发行:中环娱乐集团

又名:妈祖

剧情

妈祖娘娘出生便与众不同,不哭不闹,且有元神护身,海中来的水母怪想对刚出生的默娘不利时,元神便显现将水母怪赶跑,而打斗过程中,水母怪碰落烛台而点燃了窗帘,虽然家人即时扑灭,但仍使默娘受到惊吓,从此开始惧怕火。默娘从小聪明善良喜欢帮助别人,也很关心渔民的艰苦生活,十二岁跟随父母到寺庙烧香时,得到观音菩萨的指引,并拜仙道玄通为师学习法术。在前往上山学艺的途中,默娘碰到水精千里眼与金精顺风耳想将默娘带回当媳妇,逃跑过程中默娘受到惊吓而昏倒,所幸元神即时显现并未使其得逞,并将两人收服缩小,从此便跟随在默娘左右成为其护法。

跟随玄通修习法术的过程中,默娘非常用功,但由于有怕火的毛病,逃避修练任何与火有关的法术,使得风、火、雷、电四种法术中的三昧之火一环无法完善,也为日后埋下隐患。有天,哥哥弘毅在野外迷失方向并摔伤了脚,默娘及父亲在寻找哥哥的过程中发现了黑夜中些微光线对辨别方向的重要性,从此她不畏风雨及黑夜的恐惧在海岸边尽力帮助归航的渔船识别方向,点燃灯火指引他们归航,让村里的渔民得到莫大的帮助。

一日,默娘的父兄为了要帮默娘大姐办置嫁妆而出海,结果渔船在夜晚归航途中碰到大风浪,迷失在漆黑的海面上,默娘运用法术使元神出窍帮助哥哥掌舵,却被不知情的母亲因担心默娘陷入恶梦而打断,导致哥哥不幸落水身亡。

为了帮助父亲和其他被围困在海上的渔船辨别方向,默娘引火将自家后院的柴房燃烧作为渔船辨别方向的光,但制造风浪的元凶三头怪却布下了乌云结界,使被困船只无法看到火光,只有三昧之火才能够穿透结界,但默娘因怕火而修练不精所以无法使用,在关键时刻玄通牺牲自我引导默娘,终于帮助她点燃三昧之火,默娘运用风、火、雷、电法术成功收服三头怪,并且引导渔船归航,拯救了渔民和自己的父亲,然而因降妖过程中过度劳累而失去了生命。

默娘死后,元神不能在人世间停留太久,默娘的元神渐渐变得透明,也代表着她即将要离开,当她准备升天时,三头怪控制了龙王向人类发起大规模的进攻,默娘使尽所有法术,才将灾难平息,自己却也烟消云散。慈悲的观音菩萨超渡了默娘的元神,并且帮助默娘成仙,成为人类在海上的守护神——妈祖娘娘。[3]

§ 妈祖核舟艺术 《妈祖的呼唤》

一枚长3.8厘米、高2.3厘米的野秋子核,雕刻成一艘精微小巧的核舟。在小核舟的左右两侧共雕刻有8扇可以自由开启的小窗,每扇小窗虽不足3毫米,但窗楞毕现,精细至微。小舟的船舱由箬蓬的舱顶和雕刻着花纹的舱壁构成,舟前有链锚、舟后有橹,也都是用核材雕刻而成的。在核舟船头的正前方雕刻着妈祖,她头戴神冠、身穿彩服、面目慈

杨洪武核舟

祥,双手托举着一只火炬,面向大海高声呼唤着。在妈祖的身边围拢着8位已经被救起的受难者,他们朝着不同的方向也一起呼喊着,正在和妈祖一起焦急地向那些需要救助的人们发出着救助的呼唤。凝神静视整个小舟,虽没有声音,但却被一股大爱无边的巨大感染力所慑服,使人沉浸于妈祖那种救苦救难的神的境界之中,浮想联翩,难以忘怀。这枚核舟是由河北省民间艺术家杨洪武精心雕刻而成的,现已被中国航海博物馆收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1: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