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威廉·戈尔丁 |
释义 | § 人物概况 威廉·戈尔丁(William Golding,1911~ 1994)英国小说家。生于英格兰康沃尔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小爱好文学。1930年遵父命入牛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两年后转攻文学。1934年发表了处女作——一本包括29首小诗的诗集(麦克米伦当代诗丛之一)。1935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此后在一家小剧团里当过编导和演员。1940年参加皇家海军,亲身投入了当时的战争。1945年退役,到学校教授英国文学,并坚持业余写作。1954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蝇王》,获得巨大的声誉。1955年成为皇家文学会成员。1961年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辞去教职,专门从事写作。 戈尔丁是个多产作家,继《蝇王》之后,他发表的长篇小说有《继承者》(1955)、《品契·马丁)(1956)、《自由堕落》(1959)、《塔尖》(1964)、《金字塔》(1967)、《看得见的黑暗》(1979)、《航程祭典》(1980)、《纸人》(1984)、《近方位)(1987)、《巧语》(1995)等。其中《航行祭典》获布克·麦克内尔图书奖。此外,他还写过剧本、散文和短篇小说,并于1982 年出版了文学评论集《活动的靶子》。 戈尔丁在西方被称为“寓言编撰家”,他运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编写寓言神话,承袭西方伦理学的传统,着力表现“人心的黑暗”这一主题,表现出作家对人类未来的关切。由于他的小说“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人物生平 威廉·戈尔丁 威廉·戈尔丁1911年9月19日出生于英格兰西南角康沃尔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7岁开始写作。父亲是当地学校的校长,也是一位学者,痴迷于求知和探索。其父对政治有极大的热情,相信科学。母亲是位主张女性有参政权的妇女。戈尔丁继承了父亲开明、理智的秉性,自小爱好文学。 在这个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里,威廉·戈尔丁度过了宁静而孤单的童年。由于外出时永远有父母或保姆相伴,戈尔丁在上小学前没有结识过家庭成员之外的任何人。他很小就开始读书,却不擅长数学。他自己曾回忆,童年时他喜爱文学,“象集邮或采鸟蛋那样搜集词汇”。他熟读所有儿童文学,包括古希腊至现代的一切童话故事。12岁时,戈尔丁开始动手尝试小说创作,计划写一部关于工会运动史的长篇巨著,可惜这部书没有完成。戈尔丁的家庭后来搬到马尔波罗,他就在马尔波罗的语言学校就学。在从父亲任教的马尔波罗中学毕业后,1930年遵父命入牛津大学布拉西诺斯学院学习自然科学,两年之后,戈尔丁终于发现理科不是他所喜爱的专业,转而攻读英国文学——这两方面的影响在他后来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常有反映。他悉心研究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的历史,这段学习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1935年,戈尔丁大学毕业,获得英文学土学位和一份教学许可证。1934年,在毕业的前一年,戈尔丁出版了处女作——一本题为《诗集》的小册子,包括29首小诗的诗集,被收入新星诗人丛书中(麦克米伦当代诗丛之一),其中显示了他的写作才华。毕业后,他做了4年社会工作,从事包括写作、表演,在一家小剧院当过临时演员、导演和编剧等各种工作。1939年,他同安·布鲁克菲尔德结婚,并步父辈的后尘,并在英国南部萨利斯布里的一所教会学校——霍兹霍斯主教中学任英文与哲学讲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破了戈尔丁的平静生活,1940年戈尔丁以中尉军衔加入了英国皇家海军直接参战。作为战舰的指挥官,他亲身经历了许多难忘的战斗,他参加了击沉德军战列舰俾斯麦号的战役。随后他又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争结束后,戈尔丁于1945年退役,他重又回到该教会学校执教,教授英国文学,并坚持业余写作。经过战争,他对人类的看法完全改变了。以后他就开始了小说创作,从《蝇王》到《纸人》,展现了人的本质是罪恶的观念。成名作《蝇王》 此后他陆续出版了《继承都》、《平彻·马丁》、《赢得自由》、《塔尖》、《金字塔》等作品。1955年成为皇家文学会成员。1961年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辞去教职,专门从事写作。1962年退休之前,戈尔丁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堆林斯学院做了一年客座教授。1970年获布赖顿市萨西斯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就在旅游、演说、教书、写作、拨弄乐器和航海中度过他的时光。 戈尔丁是个多产作家,继《蝇王》之后,他发表的长篇小说有《继承者》(1955)、《品契·马丁)(1956)、《自由堕落》(1959)、《塔尖》(1964)、《金字塔》(1967)、《看得见的黑暗》(1979)、《航程祭典》(1980)、《纸人》(1984)、《近方位)(1987)、《巧语》(1995)等。其中《航行祭典》获布克·麦克内尔图书奖。此外,他还写过剧本、散文和短篇小说,并于1982年出版了文学评论集《活动的靶子》。 晚年的戈尔丁过着从容优裕的生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1988年赐予戈尔丁爵士荣誉。戈尔丁于1993年6月19日死于家乡康沃尔。 § 作品 代表作 《蝇王》是戈尔丁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是一部寓言式小说。它以著名儿童小说《珊瑚岛》 (1857)为小说的外在形式,典型地呈现了戈尔丁“人性恶”的思想观点。《蝇王》完稿后,开始时命运不佳,它曾先后遭二十一家出版社的拒绝,直到1954年才出版。然而使人意外的是,该书一经问世即获得极大的成功,立刻成为五十年代后期六十年代初期中学、大学校园里的畅销书,深受青少年读者的欢迎,享有“英国当代文学的典范”的地位,并曾在1963年和1990年两度被搬上银幕。作品生动形象地显示了这一主题:文明的约束一旦放松;人类的原始本能就会暴露无遗。由于不敌大多数人的邪恶本性,少数坚持文明的儿童就成了无辜的牺牲品。然而,童年的天真一旦结束,人类天赋的智慧终将战胜邪恶。 其他作品 《蝇王》英文版《Poems》 (1934年) 《蝇王》 (1954年) 《继承者》 (1955年) 《钳子人马丁》 (1956年) 《军营蝴蝶》 (1958年) 《Free Fall》 (1959年) 《尖顶教堂》 (1964年) 《The Hot Gates》 (1965年) 《蝎子王》 (1971年) 《Darkness Visible》 (1979年) 《AMoving Target》 (1982年) 《纸人》 (1984年) 《埃及日记》 (1985年)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三部曲— 《Rites of Passage》 (1980年) 《Close Quarters》 (1987年) 和《Fire Down Below》 (1989年) § 文学流派 威廉·戈尔丁 戈尔丁是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现实主义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术语之一。这个术语一般在两种意义上被人们使用:一种是广义的现实主义,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最初源于西方最古老的文学理论,即古希腊人那种“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的观念,作品的逼真性或与对象的酷似程度成为判断作品成功与否的准则。瓦萨拉的《画家的生活》曾叙述了一些有趣的艺术史轶事:孔雀啄食贝那左尼画得太逼真的樱桃;乔托的老师用刷子驱赶乔托在一幅人物肖像上增添的苍蝇。这种现实主义概念雄霸人类艺术史近两千年,至今仍残留在日常生活中。另一种是狭义的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性概念,特指发生在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运动。历史地看,现实主义发端于与浪漫主义的论争,最终在与现代主义的论战中逐渐丧失了主流话语的位置。 § 观点主张 关于小说创作,戈尔丁有着他自己独特的见解。他曾经宣称:“除非你做的事是连自己都怀疑做不到或是你确信别人从未尝试过的事,否则写小说便毫无意义。我认为写两本相似的书是毫不足取的。”由于长期身处教会学校,戈尔丁有着浓重的基督教“原罪”思想。在他的作品中深刻的体现了他对人性“恶”与“罪恶的救赎”的思考。戈尔丁相信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人类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是人把恶带到了世上,于是试图从人本身的缺陷来寻找社会问题的根源。这是他思想上的局限性。威廉·戈尔丁 戈尔丁作品中的另一主题是关于死亡,关于人对死亡的意识和恐惧。如作者所说,他试图探讨人类心灵里的黑暗。对于青少年来说,面临死亡,面临心灵里的黑暗,无疑是一种新的,令人紧张、令人惊恐,也令人入迷的经验,因为他们正处在形成人格的成长过程。正因为这样,青少年读者特别欣赏这部小说。戈尔丁是很典型的受战争影响后的文学家,他参加过海战,参于过诺曼底登陆,目睹战争的残酷以及对人性的种种迫害与藐视。战争结束后这一代的文学家心中不免充满了失望与沮丧,不可能要求他们是温和且善良的,他们也无法写出午后野餐或男女情感一类的作品,充斥他们内心的便是病态世界中人性的畸变,文明社会如何在人的原罪本性的改变下一步步走入堕落与毁灭。 他对人生的探讨是积极的。他的作品富有哲理,富有想象力,题材多种多样,风格各不相同。他经常运用寓言、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段,并引用《圣经》和神话传说,来创造现代神话,揭示人类文明的脆弱。由于他往往采用象征手法表现严肃主题,故而被人们称为道德家和寓言家。 § 主要思想 人道主义思想 戈尔丁的思想,其核心就是人道主义,人的尊严问题,一直是缠绕着他的创作、生活和政治斗争的根本问题。人道主义构成了戈尔丁文学创作的母题,包含着戈尔丁未来作品的核心问题。书中幸福假设的提出,其本质动机,不在荒诞,荒诞既不能告诉人们幸福,也不能告诉人们不幸,之所以戈尔丁假设主人公是幸福的,是因为他认为只有幸福的生活才符合人的尊严,被责为永罚,却幸福,这绝对是一种反抗,也是在这种条件下唯一可能的反抗形式,而反抗才能体现尊严。他在假设其幸福的时候,充分运用了想象和独断,其潜台词,却是人类尊严的需要。 二元对立 晚年时期的威廉·戈尔丁 戈尔丁的创作存在大量的二元对立的主题,荒诞和理性,生与死,堕落和拯救,阳光和阴影,有罪和无辜这些二元对立的主题经常成对出现,而且互不取消,甚至有相反相成的意思,这是他的一大特点和魅力之所在,戈尔丁在他的随笔中数次使用这样的修辞方式:用一片黑暗来形容明亮的阳光。随笔中也许不过是一种修辞,但这种修辞代表的思维方式却贯穿了他几乎全部的创作,成为他的重要特色。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戏剧,或是哲理随笔,都看不到逻辑的一贯性,到处都隐含着矛盾,这在别的作家那里,这可能是个致命的弱点,可从他的作品中体现的却是复杂的深刻,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说过:“和小真理相对的当然是谬误,可是和伟大的真理相对的仍然是伟大的真理。”正是在这样对矛盾的正视当中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局限及其和世界的断裂。二元对立的两极互相为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形成强大的张力,悖论和歧义性、多义性在此从生,这也成为戈尔丁难以被定义的地方,其间人道主义一以贯之,然而人道主义本来就是意义含混的词。 存在主义 戈尔丁是存在主义作家中对荒诞论述得最为全面、最深刻,并使之具有新意的人之一,这也是他的最大特色。荒诞哲学是资产阶级文明遭到严重冲击的哲学表现。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出它的痼疾,和由此带来的灾难性、毁坏性后果,诸如剧烈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震荡,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两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主义的崛起和它对人们的灭绝人性的迫害,“使得人们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滋长蔓延起来的对理性和科学的颂扬,对社会进步的乐观幻想,迅速被一种所谓‘存在的不可理解’,‘人的存在的走投无路的悲剧性’的感觉所取代”。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感到前途渺茫,苦闷彷徨,人的生存面临严重威胁,人失去了安全感,人被绝望、孤独和无家可归的情绪所笼罩,这时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和乐观主义逐步被荒诞哲学所取代。人们普遍感受到这个世界的荒诞性,人存在的荒诞性,于是荒诞哲学应运而生。存在主义哲学对于“荒诞”的解释是: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在存在主义文学中,戈尔丁无疑是将这种状态表现得最惟妙惟肖的作家。 § 艺术风格 威廉·戈尔丁画像 戈尔丁的小说在艺术特点上与19世纪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小说明显不同,没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基本上没有发展变化,也缺乏现实主义作家极为重视的环境描写。作者平铺直叙地在讲述一个内容严肃的故事,语调平淡冷峻,很难碰到绘声绘色的描述。而且,故事本身和人物的遭遇往往虚虚实实,飘忽不定。总之,戈尔丁的小说不讲求人物性格的典型性,环境描写的具体性。戈尔丁的小说是寓言小说,不求社会生活画面的丰富多彩,但求深刻的哲理和寓意包蕴其中。在他的感受中,世界是荒诞的、可怖的、令人痛苦和绝望的。这是一个不可理喻的世界。戈尔丁小说中那种滞重、淡漠和沉闷的气氛,和这样的一个世界正相对应。为了更好地显示小说的哲理内涵,更深刻地表现世界的不可理喻,他习惯于采用以下几种艺术表现手段: 一是象征。戈尔丁常使用象征形象来表达他对社会关系的理解。如“蝇王”即苍蝇之王,源于希伯莱语Baalzebub,在《圣经》中“Baal”被当作“万恶之首”,在英语中,“蝇王”是污秽物之王,也是丑恶灵魂的同义词。在小说里,蝇王不只是象征着丑恶的悬挂着的猪头,更代表的是人性最深层的黑暗面,是无法避免的劣根性。 二是荒诞。这主要是指那些表现在情节与人物行为上出现的违反常情与理性的情况。这里有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在戈尔丁的作品中,荒诞因素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小说中常常有浓厚的科幻色彩,《蝇王》的原子大战的情节也十分荒诞,这都是典型的戈尔丁式的荒诞手法。所有这些诞妄不经的事,都来源于“世界是荒诞的”这一基本信条。 三是逆说。荒诞性虽是戈尔丁的艺术特色之一,但他并未止于荒诞。如果再进一步考察,便会发现作家运用的是一种逆说或反论的手法。他所叙述的事情初看起来是荒诞不经和自相矛盾的,但细想一下就会看到其中包含着某种真实性。表面上是“非”,实际上却是“是”,即似非而是。在他的创作中用这种手法所写的内容大量存在。既然所有的人都向往法,为何这许多年却未见有任何人来要求进去呢?卫士吼道:“这道门是专门为你设下的。”故事中有很多自相矛盾的描写,但仔细琢磨起来,还是有道理的。我们的现实世界就是处在巨大的悖谬之中,这就是戈尔丁习用的产生似非而是效果的逆说法。 四是独特的讽刺。戈尔丁的讽刺主要产生于对现实荒诞性的揭示。他的主人公为了正义或辨明真情而奔走,但经常是陷入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困境。他越是挣扎,就越陷得深,甚至最后送命了事。戈尔丁小说中的讽刺意味往往与苦涩的幽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蝇王》的结尾,虽然拉尔夫和小伙伴们得救了,但他回想起这几天的恐怖生活,禁不住号啕大哭,他痛哭童心泯灭,他痛哭人性凶残,而他们身后原子大战仍在继续,这就是一种对战争的讽刺。 五是平淡、拙朴、凝重和冷漠的叙述风格。戈尔丁写的经常是一个在扑朔迷离的氛围中展开的荒诞故事,有时给人一种神秘和阴沉恐怖的感觉。写这种内容,作家当然不可能使用简练明快的语言。其小说的语言风格特点是:平淡中透着冷漠,拙朴中透着凝重。这种语言风格与作品内容的朴素无华最相适应,但更主要的,这是戈尔丁作为作家的独特风格。当然,这种风格的形成同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有关。现实生活的残忍,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他是体会至深的。这位陷入深深痛苦与困惑之中的作家在创作他的寓言性小说时表现出的这种语言风格是完全合乎逻辑的。 戈尔丁富有独创性的作品,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他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现代世界人们所体验的各种痛苦感受,如灾难感、陌生感,特别是恐惧感和无能为力感,故而被视为一代文学宗师。 § 影响贡献 威廉·戈尔丁和夫人 戈尔丁在西方被称为“寓言编撰家”,他运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编写寓言神话,承袭西方伦理学的传统,着力表现“人心的黑暗”这一主题,表现出作家对人类未来的关切。他早年受哥伦比亚先锋派创始人爱德华多·萨拉梅亚·博尔达的熏陶,后来接受了乔依斯、卡夫卡、福克纳等西方现代派作家的影响,在创作中又采用了阿拉伯神话故事和印第安民间传说的技巧,兼容并蓄,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善于把现实主义的场面、情节和完全出于虚构的幻想情境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的折射,表现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他的小说作品富含寓意。他的作品广泛地融入了古典文学,神话,基督教文化以及象征主义。戈尔丁作品的主题一般是与黑暗邪恶有关,但他的小说中也表达一种昏暗的乐观主义。戈尔丁相信基督教的原罪说,认为人类的本性是邪恶的,认为是人把恶带到了世上,于是试图从人本身的缺陷来寻找社会问题的根源。这是他思想上的局限性。然而,他对人生的探讨是积极的。他的作品富有哲理,富有想象力,题材多种多样,风格各不相同。他经常运用寓言、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段,并引用《圣经》和神话传说,来创造现代神话,揭示人类文明的脆弱。由于他往往采用象征手法表现严肃主题,故而被人们称为道德家和寓言家。 戈尔丁用他特有的沉思与冷静挖掘着人类千百年来从未停止过的互相残杀的根源,他的作品设置了人的原善与原恶、人性与兽性、理性与非理性、文明与野蛮等一系列矛盾冲突,冲突的结果令人信服地展现出文明、理性的脆弱性和追求民主法治秩序的难度,说明了人类走向专制易,奔向民主社会难的道理。在欲望和野蛮面前,人类文明为何显得如此草包如此不堪一击,由于他的小说“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198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获奖的主要因素就是《蝇王》在创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