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张春铭
释义

张春铭张春铭(1919~ ),长期致力于炼钢生产和钢铁冶金研究工作。制订了中国第一个平炉热工制度。他建立了鞍山钢铁公司冶金研究室和武汉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含铜钢试验基地,是中国含铜钢和含铜低合金钢研究的开拓者。在国家重大引进项目一米七轧机系统工程中,对新技术消化、吸收、移植和创新起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他结合实际研究钢的品种质量,论证了质量是动态的,并提出了有标准不唯标准论。

§ 简历

1919年7月16日 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

1939~1942年 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矿冶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42~1943年 任四川重庆中国兴业公司炼钢部公务员。

1944~1946年 任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炼钢厂助理工程师。

1946~1952年 任鞍山钢铁公司炼钢厂副工程师、技术处工程师。

1952~1958年 任鞍山钢铁公司冶金研究室主任、钢铁研究所所长。

1958~1982年 任武汉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公司总工程师、副经理,兼钢铁研究所所长、职工大学校长。

1983年 任武汉钢铁公司顾问。

§ 个人经历

江苏省张春铭,1919年7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家境清贫,依靠兄长资助上学。1934年考进省立南京中学学习。1937年秋,日本侵略军侵占沪宁,他不甘受蹂躏,遂离宁西上,是年冬,与集结武汉的流亡学生同舟入川,进国立第二中学。1938年毕业后,张春铭考入重庆大学,在重庆大轰炸中,坐视日机轮番轰炸而束手无策,立志要多生产钢铁以加强国防。于是,他发愤攻读,1939年转学贵州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攻读矿冶。

1942年张春铭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到重庆中国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今重庆钢铁公司第三炼钢厂前身)工作。中国兴业公司是抗战时期官商合办的最大钢铁联合企业。该公司新建的10吨平炉行将投产之际,太平洋战事发生,海运断绝,原向国外订购的物资器材,无法运到,只好以烧结白云石代替镁砂打结炉床,用泡砂石代替硅砖砌筑炉顶,用发生炉煤气作燃料,设备是较落后的。1942年12月开炉后,生产全由人工操作:没有装料机,靠工人推料入炉;没有检测仪表,凭肉眼观察估计钢水温度;没有快速分析设备,根据钢水火花和结膜情况辨别锰、碳含量;没有氧气,仗工人打钎捅开口出钢。当时没有炼钢技术人员,仅有一位年高体弱的高级顾问吴健(原汉冶萍公司汉阳铁厂厂长),炼钢生产主要靠汉阳铁厂西迁时几位来川的年逾花甲的老工人进行指导。张春铭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炼钢工作的。他一面虚心向余永安、张春元等老师傅学习炼钢操作,另一方面经过自己的悉心钻研、深入实际使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而后有所升华。

1944年,张春铭受聘到綦江电化冶炼厂炼钢厂(今重庆钢铁公司第四炼钢厂前身)任助理工程师,参加当时后方最大的15吨平炉的修建、开炉和生产,直到抗战胜利。

1946年,张春铭被调到鞍山钢铁公司炼钢厂工作,任副工程师。日本投降时,鞍钢所有的12座100吨平炉全部停产。南京国民政府接收后,只修复了2座,但由于供煤困难,只有1座勉强生产。鞍山解放后,鞍钢的6座平炉很快全部恢复了生产。张春铭参加了平炉的修复和生产,经受了大平炉作业的锻炼,其才能得到了进一步施展。其后,他被调到公司技术处工作,任工程师。

1952年,鞍钢率先在国内钢铁企业中建立了研究机构,张春铭被调任冶金研究室主任、钢铁研究所副所长,着重研究钢的品种质量,促进了生产技术的发展。1956年冶金部推广鞍钢经验,在“向科学进军”中许多钢铁企业相继建立起科研机构。

1958年,张春铭被调到武汉钢铁公司,历任钢铁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公司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兼钢铁研究所所长,职工大学校长等职。在这段时间中,他为解决钢中含铜,一米七轧机正常投产等难题,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3年,张春铭患癌症,手术后,退居二线,任武汉钢铁公司顾问,但他不顾身体羸弱,仍日夜为武钢的进步和为祖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不遗余力地工作。

张春铭非常热心于学术群众团体的工作,他曾被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科协第二、第三届副主席,武汉市科协第二、第三届副主席,中国金属学会第三、第四届常务理事、荣誉会员,湖北省金属学会第三、第四届副理事长,武汉市离退休科技工作者协会第一、第二届副理事长。

§ 发展平炉炼钢

张春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平炉炼钢技术是很落后的,鞍山钢铁公司炼钢厂在当时虽稍先进,但技术水平也不高。1949年后,中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为张春铭提供了施展才智的广阔舞台。

鞍钢第一炼钢厂原有平炉6座,预备精炼炉3座。当时铁水含硅过高,在进平炉冶炼前,必须先进预备精炼炉降硅。1951年,鞍钢炼铁厂试炼低硅制钢铁成功,把制钢铁中的硅由1%以上降到0.6%~0.9%。张春铭便与刘嘉禾一起,在炼钢厂不停产的条件下,将3座预备精炼炉及时改造成平炉,使炼钢炉由6座增为9座,提高生产能力50%。当时,中国技术干部缺乏大平炉实践经验,由两个留用的日本技师指导生产。组织上调张春铭与日本技师组成三班,在他的精心指导下,他所在的乙班快速炼钢炉数和质量合格率都超过日本技师指导的甲班和丙班。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苏联专家希多洛夫来到鞍钢,经常同张春铭在平炉上工作。当时国内技术水平较低,生产军铲、军镐的质量尚较差,张春铭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试制成功了“55”号炮弹钢,及时支援了朝鲜前线。不久茨连科接替希多洛夫,按苏联规程,要求在精炼后期纯沸腾30分钟,但低碳钢管坯的边部经常发生“鱼牙”状裂纹。张春铭认为钢中碳低时纯沸腾难以良好,不如取消纯沸腾而加强精炼沸腾。茨连科支持这个意见,通过试验,消除了“鱼牙”裂纹。

为了扩大生产,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为鞍钢第一炼钢厂做了技术改造设计,认为平炉从100吨扩容到180吨,年产量可从50万吨增产到100万吨。张春铭认为这是静态计算,他按当时生产实际情况经过动态分析,测算是138万吨。苏联专家不同意,并说:“不必138万吨,只要能出100万吨,苏联就派人来向你们学习!”事实证明没隔几年,中国人不仅突破了100万吨,并超过了138万吨。

张春铭在生产实践中,深感平炉燃烧不完全,以致炉子寿命短,冶炼时间长,燃料消耗大,是炼钢的一大问题,就决心摆脱中国凭经验调节平炉燃烧的传统。他通过研究试验,制订出中国第一个平炉热工制度,增产达10%以上。同时在邵象华的指导下,修订炼钢操作规程,又增产10%以上。为了推广热工制度和贯彻操作规程,鞍山市委书记和市工会主席亲自组织“技术表演”。50年代初,鞍钢就重视身教胜于言教而举行技术表演,这在全国是首创。技术表演中,张春铭每天在一座平炉上表演炼一炉钢,让先进的技术操作当场见效,使9座平炉都从12~14小时炼一炉钢,缩短到10小时左右。从而新的规章制度顺利地在生产中得到推广。

§ 建立并开展钢铁研究

平炉炼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钢铁企业不设科研机构,冶金系统的厂矿只开展化验、检验业务。1949年后,鞍钢经过三年恢复,钢铁生产走上正轨,苏联专家于1952年建议成立科研机构。当年10月鞍钢建立了冶金研究室,公司调张春铭任冶金研究室主任。这是中国冶金企业创办的第一所研究机构。研究室成立后,先成立了炼钢、轧钢和金相热处理3个专业研究室,开展钢铁研究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苏联援助中国建设156项工程,其中有鞍钢三大工程,即7号高炉、无缝钢管厂及薄板厂。1952年11月7日深夜,气温骤降,在建的薄板厂和无缝钢管厂的厂房结构突然多处断裂。当时赫鲁晓夫约定要于1953年访问中国时视察鞍钢三大工程,这一重大事故不仅惊动了公司内外,还惊动了党中央和毛主席。但其破坏原因,中外专家都难理解,提不出对策。电请苏联列宁格勒设计院复核设计,也未找出原因。当时冶金研究室成立还不到一个月,为寻求解决办法,张春铭遂与苏联专家罗国仁同赴哈尔滨工业大学求教,在与一位焊接专家讨论时,根据11月7日深夜骤冷情况,专家建议分析钢中碳当量。张春铭回厂后,复验了钢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发现断裂构件中的碳当量都超过焊接允许值。原因是当时鞍钢厂房结构钢材是根据苏联国家标准(POCT)按强度要求供应的,钢中碳含量高,使碳当量超过了焊接允许值,遇到严寒就脆裂了。张春铭遂组织冶金研究室协助生产厂进行试验,重新调整钢的成分,提高钢的质量,改善轧钢工艺和轧后冷却技术,生产出力学性能完全合乎要求的钢板。保证了“三大工程”按期投产,实现了赫鲁晓夫的视察计划,让党中央、毛主席放了心。

继上述提高钢板力学性能的研究之后,为满足大口径炮弹技术要求,张春铭根据苏联专家罗国仁的建议,在“55号”炮弹钢基础上研究改进为“55锰炮弹钢”。炼钢研究室还通过解剖钢锭,研究钢锭组织结构来提高钢的质量,这是国内首次深入到从钢锭结构来研究钢的质量,从而设计出新型钢锭模,从根本上消除了二次缩孔、滴状偏析和白点缺陷,确保了炮弹钢的质量,并制成了苏式122榴弹、427式102火箭炮榴弹和美式105榴弹,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

冶金研究冶金研究室在改进钢质量方面,还克服了难度较大的重轨钢“内裂”缺陷;改善了车轴钢的表面质量;研究出无缝钢管荒管变径对钢管“外析”、“发纹”缺陷的影响和防止方法;研究出先进的重轨钢轨头淬火制度,提高了轨头寿命。此外,炼钢室在民主德国孔歇尔教授指导下结合中国资源研制ST52钢代替30Ti钢制造汽车大梁,不但解决了当时汽车用钢立足国内的问题,还为中国发展低合金钢迈出了一步;创造了平炉炉底快速烧结法代替苏联的厚层烧结,既缩短了烧结时间,又提高了使用寿命;耐火材料室为解决中国缺少铬矿资源问题,制造出结合中国资源的耐崩裂性的镁铝砖,结束了中国碱性平炉用酸性炉顶的历史;铸造室试制大型球墨铸铁轧辊代替锻钢轧辊,首次应用于1100初轧机上,开创了世界先例。

冶金研究室随着生产发展,从当初3个专业研究室先后发展为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孔型设计、铸造、耐火材料、金相热处理、金属防腐蚀等14个专业研究室。鞍钢复工阶段,技术水平低、产量少、质量差,成立科研机构后,经过几年的努力,品种质量就取得显著进步。

冶金研究室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丰硕成果,在培养人才方面也起了显著作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第一代新秀,不少都是从冶金研究室起步的,大型钢铁企业钢铁研究所的头几代主持人有很多出自当时的冶金研究室。

冶金部于1955年召开全国冶金会议,要求张春铭在大会作总结科研经验汇报,会上决定自1956年起各厂矿成立科研机构。在向科学进军的1956年,张春铭获得全国冶金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张春铭对冶金企业建立研究机构的指导思想是以“研”为主。要勇于探索未知,不要墨守成规,要不断创新,不走老路。他不赞成企业的研究工作混同于生产、技术和技术监督部门的管理工作。研究的内容他强调以研究产品质量为主;在研究方法上则要坚持联合协作,他的这些思想得到了冶金部领导充分肯定。1961年他和雷天壮受冶金部党组委托起草的《冶金系统钢铁企业科研工作十八条意见》中明确体现了以“研”为主的思想,并经冶金部党组审批颁布试行。

§ 含铜钢的开拓者

鞍钢武钢大冶铁矿含铜,选矿后,钢中残存铜超过允许值0.30%的仍达92%~98%,个别含铜量高达0.71%~0.85%。加热时钢中熔铜向晶粒边界液析,削弱晶粒间结合力,压力加工后钢材表面发裂,不能使用。冶金部为使武钢不停产,放宽含铜量到0.40%,但不许作重要用途。一个钢铁基地生产的钢不能作重要用途,是对冶金界的严重挑战。国外文献都把钢中铜视同“瘟疫”,“祸害”。武钢钢研所于1958年成立后,科研人员在张春铭的组织带领下,精心研究,决心要变害为利。张春铭发表的《武钢含铜钢研究的方向》、《武钢含铜低合金钢发展方向》两篇文章,得到冶金工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的重视和支持。在全国含铜钢研究计划协调会上,到会各单位都表示要大力协作,鞍钢、重钢、上钢在武钢轧钢厂投产前代为开坯轧材,铁道、交通、轻工、一机等部提供条件作模拟实验和实物使用试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及其他部门研究院所以及高等院校也都给予积极配合,形成了一个全国性跨地区跨部门的大协作网,展开一场科研攻坚战。国家计委、科委在“武钢含铜钢在全国泛滥成灾”声浪中几次三番派人来调查了解,确信含铜钢有研究的必要。国家科委张有萱副主任专程来视察,经研究决定拨专款在武钢建立中国第一个含铜钢试验基地,并将含铜钢列为国家研究课题,编入1963~1972年国家十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指定张春铭为课题负责人。

研究铜钢的加工性、焊接性、控制加热速度防止熔铜在晶界液析的同时,为了含铜钢能用在重要用途上,就以含铜钢轨作为突破点进行试验。铁路运输关系生命财产,如能安全通过,就可突破不能用于重要用途的禁令。经过调查,发现邢台、铁山两处车站还铺有清朝汉冶萍公司生产的钢轨,经化验分析该轨成分中都含铜,用了几十年,不但安全,耐腐蚀性比不含铜的还高一至数倍,耐磨损性也高得多。铁道部验证后,同意用含铜钢轨铺铁路作试验,结果十分满意。1969年中国与坦桑尼亚、赞比亚签订建设坦赞铁路协定,周恩来总理十分关心,要求“在技术上高于一般水平”。铁道部鉴于当地炎热、潮湿、腐蚀严重,特选武钢的锰硅铜钢轨用在中国最大一项援外工程上,铁路总长2180公里,全是含铜合金钢轨,现已安全运行了20多年。

含铜钢突破不能作重要用途的禁令后,铁道部不但欢迎含铜钢轨,还愿自带铜来生产含铜钢板,用以制造车厢,其寿命由于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年限从6年延长到12年甚至18年以上。为进一步研究含铜钢耐腐蚀性,钢研所联合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进行露天曝晒试验,在全国不同大气条件下,南方潮湿地区,北方风沙干燥地区,东部海洋地区,西部露雾地区,在大气洁净的农村,污染严重的工厂,阴暗潮湿的隧道,风吹雨打雪压的桥梁,以及陡坡急弯处建立了10个曝晒场,试验了5~15年。“文化大革命”中也未间断,为中国大气腐蚀研究提供了一套珍贵的文献资料。

含铜钢研究的成果,不但用于制造钢轨,车辆船舶、石油井架、广播电视塔和高压容器,还建成了黄河大桥、枝江大桥和远洋巨轮,中国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和多艘大中型潜水艇的耐压壳体,以及第一、二代坦克,水运坦克和各类装甲车,也都是用含铜钢制作的。研究开发含铜钢20多年,截至1981年底共研制开发含铜钢、含铜合金钢65个,生产300多万吨,研究试验的报告论文仅编入含铜钢文集、译文集的就约有200万字,拍摄过一集含铜钢纪录片,参加过多次科研成果展览会,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但更大的收获是通过含铜钢研究,培养出了一批学术带头人。这批人才现在分别在祖国各地,正在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奉献。

§ 推进技术

轧机一米七轧机系统工程的技术之新,当时在中国钢铁界是前所未有的。技术特点是三高:

1.速度高--热连轧机最高速度每秒23.2米,相当于每小时84公里,冷轧每秒31米,相当于每小时112公里。

2.质量高——成品公差小,表面光洁度高,热轧板精度士50微米,比一根头发丝还细,冷轧板精度士5微米,仅为一根头发丝的1/16。

3.自动化程度高--对产品厚度、宽度、长度和工艺各处的温度,轧制节奏、张力、传动速度都用自动仪表检测,由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冶金部鉴于其技术复杂,早在签订合同的1974年,就多次指出,一米七生产准备工作难度大于建设,必须抓早抓好,所以引进合同一签字就成立生产准备组,由张春铭分工负责生产技术。生产准备的第一件头等大事,又是含铜钢的问题,日本提出钢中含铜超过0.01%不能轧硅钢片,联邦德国提出超过0.06%不能生产镀锡板。一米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投资最大的一项工程,建成后不能轧武钢自产的钢,岂不贻笑国内外。他们组织全国有关院所、大学、工厂针对国外专家意见研究试验,经过几年实验室实验和中间试验,硅钢含铜从0.01%试到0.72%,轧成硅钢片既未发生加工脆化,而且磁感好。从而得出“武钢的钢完全可以生产高牌号冷轧硅钢片”的结论。新日铁发明HIB硅钢专利的博士在硅钢厂投产后的实物面前表示:“含铜钢中国人有研究,有经验。”德国蒂森厂钢质量专家曾拿出德国A.T.N.标准说“含铜钢不行,有标准为证。”但试验结果证明武钢含铜钢不但镀出质量良好的镀锡板,而且在全国几十个地区分别装了十几个品种的罐头,按品种特性在1~2年的贮藏期间,每月开罐检查一次,食品色香味及观感质量、罐壁腐蚀程度与各种技术指标都很好。此外,铜对酸性大的水果以及对罐头外壁的涂印都更具适应性,德国专家再不提A.T.N.标准,而乐意用武钢含铜钢镀锡了。不但一米七轧机轧制所用的钢是武钢自产的含铜钢,而且不能生产的原材料也从生产准备起就开始迈向国产化。一米七引进的生产添加物种类多,要求高。硅钢7种添加物,耐火材料25个品种,轧制工艺油5类,润滑油脂269种,水质稳定剂多种、专用纸十几种,以及镀锡添加剂,硅钢氧化镁涂剂等大部分都要组织科学院研究所和院校、工厂协作。为早日实现国产化,国外技术资料一到就开始进行技术攻关,通过剖析、研究、试制直到生产。

技术资料的翻译、复制、学习、运用等的工作量极大,要翻译的有2600万字,专职翻译200余人,还不算兼职的,复印的纸达50吨。其中231项专利,217项技术标准,300~400项规程,都要组织学习以便吸收、消化、掌握和运用。公司科协和金属学会在协助学习上做了大量工作。

为了保证一米七产品高质量,决定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让一米七现代化轧机迁就武钢50年代的技术水平,要用一米七的70年代技术水平带动武钢生产技术全面提高。从日本引进的设备,产品要按日本标准考核,从联邦德国引进的要按联邦德国标准考核,但不生搬硬套,而是从实际出发,要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标准。轧机是引进的先进设备,产品要达到国外标准,关键在于提高钢的质量。因此,根据国外标准要求,编制武钢的钢号、成分和性能指标。试生产由易到难,先炼普通碳素钢,再炼深冲钢和超深冲钢,最后炼硅钢和低合金钢。炼钢在采用相应的新技术的同时,还要加强管理水平和操作水平,采用现代化的检验测试技术,不合乎质量要求的就判作废品。这样保证了一米七系统各厂和车间顺利投料试生产成功,但废品还较多。炼钢厂拟要求上级放宽要求,张春铭说:“除非免了我的职,不能放宽要求”。一米七的生产是从这样高标准、严要求开端的,从而在消化吸收国外新技术中造就了武钢一支高水平的技术队伍,从整体上提高了武钢职工队伍的素质,保证了一米七的顺利生产。

§ 贡献余热

炼钢张春铭在癌症手术后任武钢技术顾问时说:“由年轻的经理管日常生产,我们则要慎重对待武钢长远规划,必须缜密思考。”1983年以后,他在武钢经济技术研究中心主要致力于以下几件事。

1.搞好综合平衡,增产钢材满足一米七需要。

早在1974年一米七签订合同时,张春铭向冶金部提出一米七轧机“钢从何处来”的问题。之后,他又写信给国家计委,但刚要研究解决,又因“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林批孔”运动耽搁了下来。1976年武钢组织百余人以一米七为中心编制十年发展规划,1977~1978年为实现该计划,张春铭与日本、美国、联邦德国等十几个代表团谈判了18次,与美钢联谈了3次,编制了两本《炼钢技术改造方案》。为此,冶金部部长和张春铭都先后赴美考察,但签订协议前夕又遇上批判“洋跃进”,搁了下来。1983年张春铭患癌症动手术,1984年2月冶金部召集全国炼钢专家研究为一米七增钢开会时,他不顾癌症正在化疗,抱病出席会议,与会代表都认为一米七已经投产,每天要轧钢,第一炼钢厂不可能停产改造,只能速建第三炼钢厂。因此会议决定:新建220吨转炉,三吹二”,加上第二炼钢厂可满足600万吨钢需要,实际潜力可达到700万吨以上。这样,投入少,产出多,规模经济效益好。张春铭希望早日上报,赶在1990年宝钢坯停供以前建成。不久“双600万方案”上报并获批准。

2.1984年11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联合中国金属学会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思想座谈会,张春铭认为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1990年钢产量突破5400万吨,到2000年突破8000万吨是不够的。他在会上提出应大中小结合力争1亿吨钢。后来他又撰写了《再论大中小结合,力争1亿吨钢》的论文,发表在中国金属学会《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论文集》上。

3.1985年武钢成立经济研究中心时,张春铭说70年代建成一米七为武钢80年代出力,80年代武钢要开发多种经营,为90年代贮备后劲。“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摘桃子也要种树。现在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若只单一生产钢铁,于竞争不利。国内外多种经营的收入,日本新日铁占总收入的40%,美钢联占80%,德国蒂森占70%,首钢还接近30%,武钢却不到5%,故需加速多种经营。

4.受冶金部重托,张春铭与有关同志组成冶金部铸锭协调小组赴新疆八一钢厂、甘肃酒钢,兰州钢厂检查铸锭情况,推广“三位一体”新技术,提高钢的成材率,并对酒泉钢铁公司新建炼钢厂的规模及设施提出意见。为落实湖北省委要求,协助厂矿企业转轨变型提高经济效益,他参加由省金属学会组织的专家教授组到鄂城钢铁厂对照杭州钢铁厂的先进指标找差距,查问题,提措施,研究对策,提出在生产上抓烧结,保炼铁,促增钢,上效益,在成本上抓节约,降低原燃料消耗,提高钢的综合成材率,并编制三年措施方案。鄂钢实施后,当年效益增长50%,第二、第三年又各增50%。最近几年他又在前副部长陆达的启发下,建议中国钢铁工业研究开发短生产流程,从根本上解放生产力,增强竞争力。

5.1987年冶金部和中国金属学会以质量为中心召开全国炼钢综合学术会议,张春铭在《提高钢质量的水平》一文中指出,中国对钢的质量长期认为符合标准的合格品就是质量好。这种“符合”观念从上到下几十年来都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特别是80年代以来,把国际先进标准捧上天,其实先进是秘密的,从不公布在标准上,所谓国际先进标准实际上往往是低级的、落后的。达标率高达95%,还是不能代替国外钢材使用。因此引证国外四十几年来的大量事例,说明生产要有标准又不能唯标准论,提出使用是质量标准的命题,认为“质量是动态的”。要根据使用的地点、时间、条件的不同,能满足不同使用的要求才有质量。使用的层次是:“能用—适用—好用—耐用”。分别满足各层次的要求才最经济。张春铭提出:“使用是检验钢质量的唯一标准”的论点,完全符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

张春铭五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不唯上,不唯书,不因袭,不附骥,将全部的聪明才智无私奉献给祖国的钢铁事业,在祖国钢铁大熔炉中炼成了一身钢筋铁骨。

§ 主要论著

1、张春铭,刘嘉禾.论平炉炉底.鞍钢,1951,(11):1~24;1951,(12):1~14。

2、张春铭.平炉燃烧试验报告.鞍钢,1952,(16):1~14。

3、张春铭,刘嘉禾.平炉快速炼钢.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54。

4、陈亮,张春铭,邵象华.重轨钢罐内脱氧对钢质影响.金属学报,1953,(3):13~14。

5、张春铭,吕湘提.沸腾钢强制偏析.中国科学院编辑局,1955。

6、张春铭.论中国转炉炼钢.武汉市金属学会,1959。

7、张春铭.含铜钢的研究.钢铁,1964,8(1):39~41。

8、张春铭.武钢含铜钢的研究方向.钢铁,1965,9(2):17~20。

9、张春铭.武钢含铜低合金钢发展方向,钢铁,1966,10(2):16~21。

10、张春铭,刘树振,刘忆.捷克斯洛伐克平炉吹氧炼钢技术考察报告.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73。

11、张春铭.大中小结合力争亿吨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1984年11月。

12、张春铭.武汉地区钢铁工业2000年发展前景与对策.武汉市科学学研究会专集,1985:13~15。

13、张春铭.钢铁工业的技术改造.中国金属学会论文集,1987。

14、张春铭.钢铁工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探讨.钢铁研究.1987,(1):1~6。

15、张春铭.提高钢的质量水平.钢铁研究,1987,(3):92~98。

16、张春铭.攻克含铜钢.中国冶金史料,1987,(4):22~31。

17、张春铭.鞍钢科研工作创建.鞍钢史志,1987:10~14。

18、张春铭.再论大中小结合力争亿吨钢.钢铁研究,1988(2):3~7。

19、张春铭.含铜钢研究与开发.湖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0、张春铭.使用是检验质量的根本标准.钢铁研究,1990,(3):3~11。

21、张春铭.武钢军工钢史概述.武钢军工钢史,1990。

22、张春铭.中国钢铁工业90年代发展的战略思考.钢铁研究,1991(6):39~45。

23、张春铭.现代钢铁工业发展战略.钢铁研究,1992,(4):1~7。

24、张春铭.钢铁工业用好二种资源.钢铁研究,1992,(5):1~4。

§ 相关词条

张光斗 张子健 张三丰

张光北 张学铭 张庚

§ 参考资料

1、http://www.cqvip.com/QK/91760X/2003004/8126403.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