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安阳殷墟遗址
释义

§ 概述

安阳殷墟遗址

殷墟铸铜遗址位于河南安阳西北郊的洹河两岸,是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

地理位置:商代晚期都城,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的安阳市。

年代: 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O5O年。

发掘年代:1928年至今。

殷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上个世纪初,伴随着甲骨文的发现和殷墟的发掘,这座湮没千年的古城得以再见天日。

殷墟规模宏大,总面积达2400公顷,总体布局以小屯宫殿宗庙区为中心分布基点,沿洹河两岸呈环形放射状分布,是一座开敞形制的古代都城。殷墟宫殿宗庙区还分布着为数众多的甲骨窑穴遗迹,自19世纪末甲骨文发现以来,这里共出土甲骨约15万片,全面反映商人各方面的生活样态,举世震惊。[1]

§ 文物

甲骨文

殷墟遗址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遗址规模宏大、遗存丰富、分布密集。包括宫殿、宗庙区,铸铜、制骨、制陶等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王陵区和平民墓地等部分。出土有大量青铜器、玉器、骨角器、陶器等遗物,其中包括司母戊鼎、三联 和 尊等著名的精美青铜礼器。此外,遗址内还出土甲骨卜辞15万余片,包括单字5000多个,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 发现

妇好像

1928年开始发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队的学者们介绍,安阳殷墟遗址属于商代晚期。在西北冈用探铲探到上百个马坑,成行成行地排列在一起。经过对部分马坑的发掘,确认每坑埋马最少为1匹,最多为37匹。在小屯村东北地乙7基址之南、乙12基址北面和西面发现有排列有序的大量埋人的祭祀坑和5座车马坑,在这些祭祀坑中零星地散布有羊坑、牛坑和犬羊合葬坑。在白家坟北发现一堆牛角,共40余支。在苗圃北地发现数个牛头。此外,在其它地方还发现过个别的象坑、犬坑、鸟坑、幼象和猪埋在一起的坑等。

到目前为止发掘了妇好墓和其他高级贵族墓的墓葬,后冈和西北冈祭祀坑,小屯南地甲骨坑,苗圃北地铸铜遗址,孝民屯等地1000多座中小型墓和若干车马坑,以及小屯村北大型建筑基址等等。小屯村一带宗庙宫殿区的西、南两侧,发现与洹河河湾相通的濠沟,对研究殷墟的布局有重要意义。殷墟文化的分期与断代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在洹河北岸,发现了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的大型商代城址,其年代整体上略早于洹河南岸的上述商代晚期诸类遗存。

§ 意义

司母戍鼎

考古:安阳殷墟遗址是商代甲骨文的发现地,为研究商代晚期历史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对殷墟进行评估后认定,殷墟突出的价值堪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古代文明媲美。

旅游业:殷墟将会给城市经济和旅游业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0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