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审美心理学
释义

§ 介绍

心理学图审美心理学是形成于20世纪中叶,是一门美学、文艺学、心理学、生理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方始兴起的一门学科,即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心理法则。审美心理学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审美心理结构”这一命题,指出审美心理结构是一种生理机能、心理机能、心理内容、形式内容,接受及创造功能有机统一的多因素、多维度、多层次的动力结构系统,是构成主客体审美关系的中间环节,是包括客体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和主体成为人的审美主体、创造主体的内在根源。这一命题早已为学界所普遍接受和运用。

研究者们运用心理学原理考察了复杂的审美心理现象,并且还探讨了审美心理运动的基本法则,提出了“对立原则”、“和谐原则”、“平衡原则”、“自主原则”、“补偿原则”、“自我实现原则”等六大原则。具体主要分析了审美探究心理、求异心理、求新心理、求变心理、求同心理、顺从心理、从众心理、习惯心理、守旧心理以及审美中动力定型,思维定势的成因和正负面功能。并且还论证了审美心理节奏的多种形态和自我实现需求在审美、创造美中对于确证自己本质力量的重要意义。上六大法则和原则的提出和论证,既是对以往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梳理与综合,也是对其发展过程的总结。而将这六大法则和原则运用在审美心理学上,具体分析了各种审美心理现象的内在根源和运动规律,着重论证了审美的自主创造、自由创造和能动创造功能。

§ 结构

心理学图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时,发展了皮亚杰的“建构”说(SR,S→(AT)→R)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论,提出并论证了“双重双向建构”理论。指出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既是客体美结构系统和主体审美实践结构系统内化于心理的结果,又是主体反施于对象、环境,在能动创造中外化为创造物,并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再内化为心理的产物,建构过程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双重双向建构的无限过程,其模式是S(AT)RCnT'n。这是前人从未提出的新模式,已为美学界所接受。

审美心理的积淀、发展时,除了揭示其社会、历史、文化和实践的动因外,还将积淀、发展与建构作为一个动态的整体加以考察,指出个体审美心理结构是在共时性建构和继时性积累的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人类审美心理结构的历时性积淀是个体共时性建构、继时性积累的历史依据,而个体共时性建构和继时性积累又充实、发展了人类审美心理结构的历时性积淀,人类文化——审美心理结构就是在这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积淀和发展的!同时,本书还指出这种积淀是审美生理机制积淀与心理机能积淀、心理内容积淀与心理形式积淀、显意识积淀与潜意识积淀以及积淀的根源性与随机性、个性与共性,感性与理性,局部性与整体性的多重矛盾统一过程,从而丰富、发展了国内十分流行的“积淀”说,突出了能动建构对于积淀、发展和超越的前提作用。这是本书的特色和贡献之一。

§ 过程

心理学图阐述审美心理过程的理论观点有多种,其中有代表性的是:

1、审美经验就是形相的直觉。所谓直觉是指直接的感受,不是间接的、抽象的和概念的思维。所谓形相是指审美对象在审美主体大脑中所呈现出来的形相,它既是审美对象本身的形状和现象,也要受到审美主体的性格和情趣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个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美学家B.克罗齐以及德国心理学家H.闵斯特伯格和A.叔本华等;

2、审美者与审美对象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才能产生美感体验。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审美者不要去注意和思考与审美对象的美学价值无关的事情,例如对象的科学性质或经济价值等,也不要抱有功利的和实用的打算。亦即把主客体之间的种种其他现实的关系在心理上拉开距离。要防止或削弱这些方面的活动进入审美意识。这个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E.布洛提出的;

3、审美的心理过程是移情或外射。在审美或欣赏时,人们把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外射到审美对象的身上,然后再对之进行欣赏和体验。例如诗人把自己的不畏强暴的风格和情感投射到菊花身上,然后再讴歌菊花的不畏严寒和美丽,这就是中国诗坛上对菊花的“千古高风说到今”的心理机制。当审美者把自己的情趣外射到欣赏对象又把对象的形象情趣吸收到自身时,就出现了审美中的“物我同一”的境界。此时,主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已被取消。这是个与“距离说”相反的过程。前者缩短或消除了审美关系的心理距离,或者拉开了非审美关系的心理距离。移情论的倡导者是德国美学家F.T.von菲舍尔和T.李普斯。

4、审美的生理基础和过程对于审美对象的内模仿。例如审美者以自己的身体内肌肉的紧张收缩来模拟审美对象的动作或姿态──奔跑、飞翔或拔地而起。模仿常常是一种比较轻微地对局部细节的模仿,因而主要是一种象征性的模仿。此说的倡导者是德国心理学家K.T.格罗斯。

5、S.弗洛伊德认为,美感产生于性欲的替代性满足,艺术活动是人类性欲的升华行为。性欲常常是被压抑在个人的无意识之中的一种本能。由于涉及个人的深层的无意识心理,因而审美者本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美感与性欲之间的关系。这点常常是引人注目和引起争论的一个原因。

6、C.G.荣格提出审美经验和艺术创造取决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美感来源于艺术幻想,幻想来源于集体无意识中的神话原型和意象,来自人类心灵深处的某些陌生的东西,它们象是来自人类史前时代和原始经验,通过遗传存在于个人的无意识的最深层。当审美对象能够唤醒、触发或符合了审美主体中深藏的集体无意识的原始经验或意象时,社会即可得到强大持久的美感和美学效果。

§ 情感

心理学图传统心理学较少论及情感,现代心理实验对于复杂微妙多变的情感情绪活动也往往无能为力。美学、文艺学虽然十分重视情感,但往往处于经验性的描述,还缺乏定量、定性的分析。情感研究向来是心理学、美学中的一大难题,本书的可贵之处正是在于遇难而上,力图破译这个奥秘。作者吸收了前人尤其是本世纪50-70年代国外心理学中情感研究的成果,考察了中外文艺作品中对情感情绪的描绘和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情感表现,探讨了审美情感情绪的动因和结构。

审美情感情绪发生发展的“四因说”,指出其外因是对象、环境的召唤结构对人的刺激,生理机制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过程的协同活动;心理原因是审美需要、观念、能力和预前情绪状态,而深层动因则是自我意识唤起的强度和自我实现需求满足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审美情感情绪的结构和特征。它改造了中外古代的“七情”说和当代西方的“三维度”、“三层次”说,将审美情感情绪分为对己、对物两大形态,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受动与主动三种性质;在对己、对物情感情绪中又分别列出10种和22种类型,共达32种类型;在每个类型中再分解出情绪强度的5个层次。

这样,人们在审美中呈现的基本情绪表现形式就有160种之多,远远超过前人所概括的7种类型和24种形式。同时,由于32种审美情感情绪类型之间具有性质的相似性、邻近性和对立性,彼此之间又有相互叠合、转移的性征,而在每个类型内部的5个层次又可以强弱互换,于是就构成了审美情感情绪的变易性和无限性。此种研究既从理论上坐实了人们常说的情感情绪“复杂多变微妙”,也有助于克服文艺创作、鉴赏中将情感情绪概念化、类型化、凝固化的弊端。

§ 类型

心理学图布洛通过实验把人对颜色的审美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分为4类:

1、客观类。这一类型的人对颜色的审美态度是只进行客观的理智的分析和评论。

2、生理类。这一类型的人注重颜色所引起的生理感觉,如冷、暖或轻重的感觉。

3、联想类。这一类型的人在对颜色的审美过程中常常产生丰富的联想。例如从蓝色联想到天空或海洋。

4、性格类。这一类型的人认为颜色像人一样是有性格的。如认为红色本身具有热情的性格。布洛认为属于性格类的人们在对颜色的审美体验中水平最高。因为性格类的人赋予每种颜色以拟人的性格,对颜色能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不像客观类者只进行理智的分析;性格类者觉得颜色自身能表现性格和感情,不像生理类者只觉得颜色能引起人的感觉;性格类者对颜色的审美感受有很深的客观性,因为他们之间的具体看法常是一致的。而联想者多凭个人的主观经验而定,缺乏客观的一致性。

英国美学家C.S.迈尔斯与布洛一样通过实验把人类对音乐的审美体验也分为4个类型:即主观类(注重音乐对感觉、情绪和意志的影响)、联想类(注意音乐所引起的联想)、客观类(专用一种客观的标准来评价音乐本身的技巧)、性格类(把音乐拟人化,乐调各有各的性格和情感)。迈尔斯与布洛一样认为4个类型中,以性格类对音乐的审美感受水平最高。还有人按照在对艺术的欣赏过程中,知觉侧重的不同,把审美心理分成感觉型、想象型和思考型3类。又按在欣赏时感情活动的不同,把审美心理分为陶醉型、共演型和旁观型3类。按照对新奇感的态度分为“保守”型和“进步”型两类。荣格把人的性格分为8个类型(见表)。他认为,审美水平较高的艺术家大多属于“内倾感觉型”或“内倾直觉型”。并且认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可以显示出他们所属的性格类型或显示出与其性格相反的类型。

§ 学派

心理学图心理学中对美学影响较大的学派是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信息论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它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对审美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精神分析学派

贡献在于审美过程的动力方面。认为审美经验的源泉存在于无意识之中,揭示出审美心理的深层结构。弗洛伊德用艺术和神话中的生动故事来说明他的心理学理论,如恋母情结。又用这种理论去解释文学艺术中的奥秘,如W.莎士比亚、达·芬奇的作品和创造心理。弗洛伊德和荣格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论述是审美心理学中最深刻的部分。

格式塔学派

贡献在于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和"力"与“场”的概念去解释审美过程中的知觉活动,代表人物是R.阿恩海姆,其论述主要在视觉艺术中的审美方面。

行为主义学派

对于审美经验的研究集中在观赏者对艺术品及其要素的喜好的实验,主要是观赏者对艺术品刺激所作出的生理性反应。艺术品的典型特征是唤起欣赏者的兴奋并出现先强后弱的变化。这种兴奋的变化就是产生愉快、兴趣和审美经验的原因和机制。

信息论心理学

通过对审美知觉的研究认为,知觉者欣赏艺术品时会唤起一种期望模式,当期望得到肯定时就会产生愉快和美感。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为美感是一种高峰经验,是对自我的观照,自我不停地追求在创造中实现自己的潜能。在达到了自我实现时就会出现高峰经验和美感。

§ 研究方法

心理学图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两大类:

1、用主观内省的方法,去观察、体会和研究自己的审美心理体验。

2、用科学的主要是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客观地观察、分析实验的结果,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G.T.费希纳,他所提倡的这种研究已经形成了一门学科──实验美学。实验的方法在理论上的主要问题是在研究时要把审美的完整经验打破,去研究部分,这就破坏了美。并且各部分之和并不能等于全体,因此结果不十分可靠。另一个困难问题是,作为实验对象的一般被试,不能把美感和快感清楚地区别开来,常把二者混淆。随着实验技术和仪器的发展和完善,上述困难问题已经得到部分解决。当代审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趋向于两类方法的结合并用。

§ 结论

心理学图“审美意象”是主体心意状态与被感知改造的客体形象的统一体,是种躁动于胸的“心象”。作者指出人们常说的文艺创作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种“心源”并非仅指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而是指艺术家的“心”与被感知改造的“象”相契合的审美意象。于是作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审美意象中介论”,即:一,审美意象是审美由接受向创造飞跃的中间环节,指出审美意象是审美创造的结晶;二,审美意象是艺术创作中从生活形象到艺术形象的过渡桥梁,从而修正了艺术“再现”说,“镜子”说,从心理学上论证了文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理;三,审美意象是联结美的创造者与欣赏者的心理纽带,从而为审美中的接受、同感、共鸣提供了理论依据。此说对于美学、文艺学和美育无疑都有重要的认识论价值。[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