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宁夏面食 |
释义 | § 刀削面的传说 传说,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将所有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十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 传说,蒙古鞑靼侵占中原后,建立元朝,为防止“汉人”造反起义,将所有的金属全部没收,并规定十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鞑靼保管。 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将高梁面和成面团,让老汉取刀。结果刀被别人取走,老汉只好返回,在出鞑靼的大门时,脚被一块薄铁皮碰了一下,他顺手拣起来揣在怀里。回家后,锅开的直响,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急得团团转,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就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皮切面吧!老婆婆一看,铁皮薄而软,嘟喃着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老汉气愤的说:“切”不动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婆,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 <刀削面> 锅边“砍”起面来,一片片面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时,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老汉边吃边说:“好吃,好吃,以后不用再去取厨刀切面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三晋大地。 后来经过人们多次改革,最后演变为现在的刀削面。 -------------------------------------------------------------------------------- § 馓子的由来 早喝茶面配团子,酥脆麻花炸馓子。年年如此代代传,破旧立新样不变。随着时代的变迁,吃饺子、大肉面习以为常,并不稀罕...... 早喝茶面配团子,酥脆麻花炸馓子。年年如此代代传,破旧立新样不变。随着时代的变迁,吃饺子、大肉面习以为常,并不稀罕,惟有茶面、馓子,平素不常吃喝,在正月里才吃。 “馓子”是我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各族人民皆有的一种古老传统食品,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晋国,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古代称“寒具”,《楚辞》中为“米巨米女”,还有叫“细环饼”和“捻头”的。北魏高阳太守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卷八十二篇载:“细环饼一名‘寒具’,以蜜调水溲面,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入口即碎,脆如凌雪。” <馓子> “细环饼”,即“馓子”,而“寒具”则是馓子的古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馓子,即寒具,冬春可留数月,及寒食禁烟用之,故名寒具。”馓子的确是古人的绝妙食品,它对后世创制可供冷吃的小食品及点心的发展,起了承先启后的推动作用。 “馓子”确实好吃,香醇爽口,冷脆热软,易于消化,老幼皆宜。《本草纲目》曰:“馓子味甘、咸、无毒。利大小便,润肠,温中益气。”南北朝被列为珍品,唐代成为官方宴席上不可缺少的名贵细点。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曾作《馓子》诗云: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馓子”是一种精致的食品,制作难度大,如果没有较高的技术,炸出的“馓子”不香、不脆、不松散。要炸好馓子必须配好料,和好面,晃好条,缠好股,炸好色,才能达到形如栅木,条细心空,焦脆香酥,入口即碎的程度。 -------------------------------------------------------------------------------- § 长寿面的由来 民间有生日吃寿面的习俗,其由来可有漫长的历史了。这个习俗源于西汉年间。...... 民间有生日吃寿面的习俗,其由来可有漫长的历史了。这个习俗源于西汉年间。 相传,汉武帝崇信鬼神又相信相术。一天与众大臣聊天,说到人的寿命长短时,汉武帝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1寸长,就可以活到100岁。”坐在汉武帝身边的大臣东方朔听后就大笑了起来,众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对皇帝无礼。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岁,人中1寸长, 彭祖活了800岁,他的人中就长8寸,那他的脸有多长啊。” 众人闻之也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靠脸长长点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想个变通的办法表达一下自己长寿的愿望。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 <长寿面> 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这种做法又演化为生日吃面条的习惯,称之为吃“长寿面”。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 § 饺子的传说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后辞官回乡。正值数九隆冬,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病死的人...... 相传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不久瘟疫流行,后辞官回乡。正值数九隆冬,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两只耳朵冻伤,病死的人很多。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支起一面大锅,他把羊肉、辣椒和去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到火候时再把羊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称之为“饺耳”。 从此以后,每到冬至,人们就模仿张大夫做饺耳的办法,做起了食品。因叫着别嘴,后来人们就叫它“饺子”了,也有一些地方称“扁食”或“烫面饺”。天长日久,形成了习俗,每到冬至这天,家家都吃饺子。1400多年的历史让饺子在老百姓心目中扎下了根。饺子渐渐成为中国饮食的代言词。 <饺子> -------------------------------------------------------------------------------- § 馄馍的传说 馄馍,是宁夏回族独特风味面食。相传在北宋末年至西夏建国时,馄馍就开始在回族先民当中制作,元朝民间已经盛行。关于馄馍的来源...... 馄馍,是宁夏回族独特风味面食。相传在北宋末年至西夏建国时,馄馍就开始在回族先民当中制作,元朝民间已经盛行。关于馄馍的来源,在回族民间有好几种传说,大同小异,但都与回族历史上的野外牧羊生活有关。 传说很早以前,回族牧羊人每次出去都要几天乃至十几天才回来一次。常常在野外生活,且带锅碗。背上米面,还要找水,非常辛苦,时间长了,回回牧羊人为此发愁。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回族老人在别人家发现了两个铜罐,一大一小,能套在一起,既可做饭、又能背水,就花钱买下了。在一次做完后,将剩面放到铜罐里,下午做饭时面已发,当时想做馍馍没蒸笼,也没有锅,就拾了一堆柴准备烧,火大了会烧糊,生怕不熟,后来待虚火着完之后,在草木灰中烧,结果烧成功了。 <馄馍> 从此,馄馍就一直流传到今天。现在回族民间的馄馍锅有铜的、有铁的,还有铝的。形似当今饭盒,有长方形的,有圆形的。过去回族做馄馍时,将发酵的面加适量的碱和干面粉,揉成面团,扮成张,卷成棒,然后制上花纹图案,置于抹上香油的馄锅里,放进坑洞里的草木灰里烧,并掌握好火候。馄馍烧出后看上去黄灿灿,吃起来外脆里软,香甜可口。后来馄馍的制作发展到有专门的模具,不用人工做花纹。城市里用馄馍模具在烤箱、烧炉里烤,效果更佳。有的清真饭馆也开始生产,颇受欢迎。 -------------------------------------------------------------------------------- § 油香的由来 俗称油饼,是回族人民的传统食品,每逢开斋节、 古尔邦节、圣纪节,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除了自己食用以外,还要相互赠送,有的家里过节纪念亡人,有了...... 俗称油饼,是回族人民的传统食品,每逢开斋节、 古尔邦节、圣纪节,家家都要煎炸油香,除了自己食用以外,还要相互赠送,有的家里过节纪念亡人,有了红白喜事,也要炸油香以表示尊祖继俗。 油香有普通油香、糖油香、肉油香三种,有的地方把油香叫"香气"、"香香锅"。说起油香来,还有一段传说:早先伊斯兰教圣人穆罕默德,从麦加到麦地那。麦地那城里的穆斯林早闻穆圣的到来欣喜若狂。家家都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迎接穆圣。穆圣看到请的甚多,究竟到谁家里去呢?难以决定。最后穆圣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妙法。他就让自己骑用的骆驼走在前面,自己跟在后面。骆驼停在哪家门口,他就到哪家吃饭,走着走着,那匹骆驼终于停在一户人家的门口,穆圣就走进了这家吃饭。 这是一户贫苦的人家,家里只有老两口.男的银须飘洒叫阿龙布, 见了风 <油香> 尘仆仆的穆圣来到自己家中异常高兴,连忙端出热腾腾的"油香"款待尊敬的穆圣,穆圣吃过后非常高兴,连连夸赞老两口的锅灶手艺。从此穆圣在阿龙布家吃"油香"的事就在阿拉伯国家传为佳话。后来阿拉伯人到中国传教、经商,又把这种作油油香的习俗传给中国穆斯林。现在回族穆斯林把油香做为礼品,馈赠给亲友或阿訇。"油香"现已成为团结、友谊、幸福的象征,成了回族穆斯林传统的圣洁食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