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希夷巷和小希夷巷
释义     “大希夷和小希夷”二巷地处泉州市旧城区东北部,今泉州市一中和西面,二巷彼此连接,大希夷巷与环城北路相连,小希夷巷接梅石路。此处原有大、小二个希夷宫,是泉州人为了祀奉宋代赐号希夷先生而建的,二巷因此而得名。

希夷先生姓陈名抟(音同团),字图南,自号“扶摇子’’。五代、宋初著名道士,毫(音同舶)州真源(今安徽毫县)人,另一传说是普州崇龛(音同勘)  (今四川安岳)人。据《宋史》传载,陈抟在后唐长兴中(公元9 30~9 33年),举进士不第,深感仕途子难于插足,遂绝意官场,并作诗明志日: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荣曾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终于‘‘携取旧书归旧隐”,隐居于武当山。据传服气、辟谷二十余年,但日饮酒数杯,后又遁迹华山。据载云:  “能一睡百余日不起,当时远近都认为其经久修炼,道行高超,能知未来过去,又因其所谶(音同趁)言多验,益使遐迩奉服,比之于活神仙”。宋太宗常召其询问国家大事,答多不虚,便赐号为:  “希夷先生’’,盖取老予道德经所云:  “视之不见名日希,听之不闻名日夷’’,意为陈抟的道行之高,已经进入老予所谓薜无视无听力之境界了。陈抟一生著有《无极图》  (刻于华山石壁)、  《先天图》、  《指玄篇》等。认为万物一体,只有超绝万有之“一大理法’’存在。其学说后经周敦颐、邵雍加以推演,成为宋代理学组成部分。《指玄篇》言导养、还丹之事。陈持还擅于“锁鼻术”常闭门卧睡,累月不起,道教中称之为。‘‘陈抟老祖”。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宗教,魏晋时传入泉州。陈抟卒后,宋廷为之建宫、建亭立碑等,其后,各地百姓闻风响应,仙坛遍布全国。宋元时期,是泉州对外贸易最为活跃的时期,很多国内外商人在此经商贸易,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宗教和文化。泉州人思想上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的浸染,非常敬仰这位全国著名遣士,就在原泉州旧城城北朝天门外右侧建立了一座“希夷宫’’,来祀奉这位道行高超的道士。初建时的希夷宫规模甚小,难以容纳人们进宫礼拜,香火不旺。及至元代末年,另于城北地势高旷的地方建一规模较大的的新宫,新宫庙宇轩昂,仍取名“希夷宫’’,原先小庙不忍拆毁,后人遂按庙的大小称之为“大希夷宫”和“小希夷宫’’,后来由于人们沿宫附近建房,形成了街巷,于是人们就把所在的巷称之为“大希夷巷”和“小希夷巷’’,沿用至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