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孔子崖
释义

§ 概要

孔子崖

位于天街东首路北山岗上的孔子崖,传说是孔子与弟子颜子登泰山到了这里,孔子向东南而望,看见吴国都城门下的一匹白马,于是此处就叫做孔子崖或称望吴峰。崖上石刻有“泰山乔岳”、“高山仰止”等等。 孔子崖下有一座孔子庙,是明嘉靖年间尚书朱衡建的,万历年间又曾重修。庙里的建筑有山门、正殿、配殿,内奉孔子,配祀孔子弟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

§ 特点

孔子崖

孔子崖位于天街东首路北山岗上。传孔子与颜子登泰山至此,孔子东南望,看见吴国都城门下的一匹白马,此处遂名孔子崖或称望吴峰。崖上有 “高山仰止”诸刻。

崖下为孔子庙,明嘉靖年间尚书朱衡建,万历年间重修。庙有山门、正殿、配殿,内奉孔子,配祀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山门上有清人徐宗干题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庙前有“望吴圣迹”石坊。

庙东南为斗仙岩,明人书“振衣岗”,周围多宋元人题刻。上有鲁班洞,稍北有北斗台,明万历时筑。台四面皆门而中通,上复为台,台上有两根顶着柱头的石柱,名礼斗,取“泰山北斗”之意。民国年间台毁,1984年重建。台顶设泰山花岗岩石栏,上刻牛郎、织女、天鹅、北斗等图案;台中设石制圆形日晷,刻十二时辰。 [1]

§ 概括

孔子崖位于天街东首路北山岗上。传孔子与颜子登泰山至此,孔子东南望,看见吴国都城门下的一匹白马,此处遂名孔子崖或称望吴峰。崖上有“泰山乔岳”、“高山仰止”诸刻。

崖下为孔子庙,明嘉靖年间尚书朱衡建,万历年间重修。庙有山门、正殿、配殿,内奉孔子,配祀颜子、曾子、子思、孟子等。今存遗址及山门,上有清人徐宗干题联:“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宜若登天然。”1984年,庙前重建“望吴圣迹”石坊。

庙东南为斗仙岩,明人大书“振衣岗”,周围多宋元人题名。上有鲁班洞,稍北有北斗台,明万历时筑。台四面皆门而中通,上复为台,台上有两根顶着柱头的石柱,名礼斗,俗呼“辅、弼星”,取“泰山北斗”之意。民国年间台毁,1984年重建。台顶设泰山花岗岩石栏,上刻牛郎、织女、天鹅、北斗等图案;台中设石制圆形日晷,刻十二时辰。

庙西有崇岗,传吕洞宾常登此,故名登仙台。

庙前盘道西旧有万寿宫,明万历年间建,祀九莲菩萨孝定皇太后铜像;崇祯年间增祀智上菩萨孝纯皇太后铜像。

碧霞祠位于天街东首,系元君上庙,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宋大中祥符年间创建,金碧辉煌,俨然天上宫阙。祠为二进院落,以照壁、金藏库、南神门、大山门、香亭、大殿为中轴线,两侧为东西神门、钟鼓楼、东西御碑亭、东西配殿。

南神门外是金藏库,俗称火池,专供香客焚纸香。火池有照壁,大书“万代瞻仰”。门上有歌舞楼,门内东有东神门,西有西神门,盘道穿越其间。院中东为钟楼,西为鼓楼,北为重台。

南大门筑于重台上,前后廊式。廊下东、西山墙上筑神台,供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护卫神铜像。

正殿,上覆盖瓦、鸱吻、檐铃,均为铜铸,檐下有乾隆御赐匾额“赞化东皇”。殿内中设神龛,祀元君铜像,两侧为眼光、送生两神铜像。

殿前有东西配殿,上覆铁瓦。东殿祀眼光神,西殿供送生神,俗称眼光奶奶、送生娘娘,均为铜像。

院中为香亭,即明万历年间所铸金阙处,金阙后移山下。今亭重檐八角,内祀元君铜像。亭两侧有铜碑对峙:东为明万历年间《敕建泰山天仙金阙碑记》;西为天启年间《敕建泰山灵佑宫碑记》。亭前有明嘉靖和万历年间铜铸千斤鼎和万岁楼。

院东南、西南偶是御碑亭,内有乾隆登岱诗碑。

祠东为道院,明代置东公署,香税总巡官驻此。清代改为驻跸亭。碧霞祠今有道士、道姑30余人,由全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张常明住持。

院南为宝藏岭,上有巨石类狮,俗称狮子峰。

玉女池在碧霞祠西墙外,原为池,清代砌为井。宋真宗东封泰山时,在玉女池内发现玉女石像,易以玉像,建龛奉祭,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从此香火大盛。

池侧有巨石高耸黝黑若鼎,明人查志隆题“天柱”,秦李斯篆书《泰山刻石》曾嵌石内,俗称斯碑崖。

斯碑崖南原有明代建西公署,额称“仰止亭”,旧时达官贵人登山多止宿于此,清代废。 [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0: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