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姜林东 |
释义 | § 将军生平 姜林东少将 姜林东,曾用名姜连登。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前姜家长治村人。幼年在牟平县埠西头高小读书。1934年冬,考入山东省立莱阳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35年12月北平爆发“一二•九”运动后,和本校进步师生一起罢课示威,开展学生救亡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和四位同学以转学为名,奔赴延安。11月初,到达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后入陕北公学第八队学习。不久,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任小队长。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结业后留校工作,任陕北公学第十九队助理员。7月,调入中共中央组织部第一期组织训练班学习。三个月学习期满,留下参加中国问题研究组学习,在陈云领导下,学习研究党的建设和中国革命问题。年底,随李先念、谭希林等100余人南下华中,在新四军第六支队彭雪枫部工作。1939年1月,被派往友军魏风楼部做统战工作。任魏风楼部政治部第一科科长。3月,兼任中共鹿邑县委书记。10月,返回新四军第六支队。12月,调任新四军第二总队四团二营政委。1940年8月,任新四军第四总队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兼敌工科科长。9月,调任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九团组织股股长。1942年5月,任新四军第九旅二十七团政治处副主任,后任主任。1946年7月,参加了朝阳集战役、泗县、保卫两淮等战役战斗。10月,被调往山东军政大学学习。1947年4月,从学校返回,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十八团副政委。8月,任政委。其间,参加了孟良崮战役。1948年11月,参加淮海战役。1949年1月,改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六十二师团政委。4月渡江战役开始后,率团参加了进攻长沙洲的战斗。7月,调任六十二师政治部主任。1950年1月,任解放军第二十一军六十二师副政委。5月,任政委。1952年10月,调任解放军第二十一军政治部副主任。1953年3月,参加了抗美援朝中东线防御和夏季反击作战。1954年6月,任二十一军政治部主任。1955年回国。同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57年2月,入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同年,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7月,任二十一军副政委。1964年晋升为少将。同年5月,任二十一军政委。1965年5月,调任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69年1月,调任新疆军区政治部主任,后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1975年8月,调任广州军区副政委。1980年,被选为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1983年5月,改任广州军区顾问。1987年2月离休。[1] § 相关评述 姜林东少将,是广州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他的从军履历上从头到尾都是新四军。抚今追昔,历史的云烟久久在老人心里激荡。作为一名老新四军成员,他告诉我们,他和军队一直在“扫荡”、“反扫荡”中行进。 上世纪30年代中期,山东牟平的农村孩子姜林东走进了济南的南洋师范学校,等到1937年日军大举进攻华北的时候,“整个华北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姜林东和几个同学转进了陕北公学,进入短期训练班学习之后就留校教书,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他和其他同事积极要求到前线去。姜林东从延安到前线,经历了整个抗日战争,直到胜利,他很长时间一直战斗在新四军的舞台上,活跃于苏皖一带。 姜林东和他的战友们,要面对的敌人除了日伪以外,还包括国民党顽固派。军事斗争总是在敌人的“扫荡”、“蚕食”和姜林东们的“反扫荡、反蚕食”的反复拉锯中展开。所谓“扫荡”,就是敌人对根据地展开拉网式巡查;所谓“蚕食”,就是切割根据地,将其弄成一小块块,逐个击破。而当根据地扩大威胁到敌人时,敌人的“扫荡”来得很剧烈,新四军的“反扫荡”行动也来得更坚决。 如此行进的8年当中,姜老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开辟了淮北、苏北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期间,他历任华东野战军团副政委、政委,经历了孟良崮战役,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浙江,离休前任广州军区副政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