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名府故城 |
释义 | § 简介 大名府 大名府故城位于今河北省大名县城东6公里大街乡一带。现在的大街乡大街村就是大名府故城的中心,故城遗址内的南门口、东门口、北门口、铁窗口四个村庄是当时府城的四个大门,城址面积约为36平方公里。 大名府城始建于唐僖宗中和(881年—884年)年间,为魏博节度 使乐彦桢就西城外旧堤筑罗城,周长80里。至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对大名城廊进 行了增修,改名为北京。当时主要是增修了内城和外城,修内城为宫城,周长1?83公里 ,修筑的外城周长为24?3公里。宫城南有三门:中为“顺预门”、东为“省风门”、西 为“展义门”;东有东安门;西有西安门。至明洪武三十四年(1401年),漳、卫两河 同时发大水,水位漫溢城墙,城沦于水中,淤泥土一丈多深,此城遂成为废墟。而后又迁修于艾家口,即今大名城。 § 历史上大名府故城曾作过三次国都 第一次 第一次是五代唐(后唐)的时候,在这里当政的第一个皇帝是李存勖。他是和后梁(亦称朱梁)长期战争中,于公元923年(即后梁末帝龙德二年)4月在魏州(即大名)登上皇帝 位的。国号大唐(即后唐),年号同光,建都魏州,都名东京。他以魏州府舍为宫殿取名“ 兴圣宫”。同时,升魏州为东京兴唐府,把县衙在魏州城里的元城县改名为兴唐县,贵乡县 改为广晋县(元城、贵乡两县都是现在的大名县)。那时后唐已有十三个节度、五十个州。 当年灭朱梁,从东京(大名)移都洛阳。同光三年(925年)改东京名为邺都。宋代的北京大名府 第二次 第二次是北宋宋仁宗时期。公元1042年即宋朝仁宗庆历二年的时候,在宋朝的北方有个强国辽——契丹。他集结重兵于幽、蓟一带,即现在的北京以东蓟县、通县、唐山之处,声言南下攻宋。这个消息,使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惊慌异常。宋朝廷召集东京的文武官员紧急商量对策,有三派不同的意见:一是逃跑派,他们主张避开契丹的锋芒,把京城从汴梁往西迁到洛阳;一是主和派,他们主张派员去契丹求和,无非是割点地、赠点金,讨个和平局面;另一派是吕夷简,他主张迎敌北上,建大名为北京,敌如南犯,就御驾北京亲自指挥抗战,打他个头破血流。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主张,遂于庆历二年五月把大名建为陪都——北京。 第三次 第三次是叛宋降金的被金朝封为藩国大齐皇帝的刘豫。公元十二世纪初,女真从北方强大起来,于公元1125年灭掉了辽国,臣服了西夏。接着又进兵中原,南下攻宋,于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冬,攻破了宋的京城——汴梁。第二年九月俘去宋徽宗与宋钦宗,把宋朝的统治者赶到了长江以南,北宋亡。从此,在我国北方广大土地上建起了一个金朝。为便于他的统治,于1130年(金天会八年)在中原(冀、鲁、豫)地区建立了一个藩国(藩辅 ),国号大齐,金立叛宋降金的济南知府刘豫为大齐子皇帝,建国都于大名府,都名仍为北 京,年号称阜昌,以南宋高宗建炎四年,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为阜昌元年。公元 1131年(金天会九年,阜昌二年)刘豫从大名迁都于汴梁,改北京(大名)为北都。公 元1137年(金天会十五年,阜昌八年),金废齐国,降刘豫为蜀王,当年徙刘豫家属于 临潢(今山东)。刘豫当子皇帝共八年,其中以大名作国都二年,作副都六年。 大名东西两城,是自隋唐中经宋元明清直至本世纪30年代前的冀南及更广地域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除作过三次国都外,自曹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至民国二十一年(1936年)的一千七百多年里,先后还是郡、州、府、路、道、专区的所在地。 § 故城保护 故城址现存两处重点保护区:府城墙遗址和大街遗址。大名府故城因系一次性水毁,保存完好,其建筑基址、宫舍布局、街区民房保存优于其他废弃的城池。文物考古专家考证后认为,大名府故城是中国最具发掘价值的北宋都城,若对之进行发掘,必将填补我国北宋都城考古的一项空白。2006年5月25日,大名府故城作为宋代古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