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宣科
释义

§ 简介

宣科,男,音乐民族学家,1930年生,藏裔纳西族,云南省丽江人,教会学校毕业。现已从丽江地区实验中学退休,从事音乐研究。

“大器晚成”,这已是学术界对他的共识,由于有着多民族的血缘,故赋有颖悟的天秉和进取的气质,不仅具有运用多种语言的能力,还惯于以多种民族的不同方式理解和思考问题。束发之年,到昆明教会学校读书,又有了接受更广博的中西文化的机遇。所以他研究民族问题和语言问题时,便现身说法,如数家珍,而非客边的走马看花或主边的囿于偏见,这无疑是个啤不易得的优势。

不必讳言,和许多秉资恃才者一样,他也不无狂猖的一面,并因之付出代价,30余年的壮岁全是在颠沛和囚禁中度过的。从学问的专修和积累说,固是令人扼腕的挫折;但从生活的体认及品性的锤锻说,却又赢得非一般安蛰书斋者所可得到的领受。从而树框立架的基面便大见舒展,这又是以失补得的另种优势。

尤为难得的是,他在饱经忧患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振作有为的生活态度,及楔而不舍的求知精神,使其不断显有与岁月偕新的活力和令人刮目相看的进境。这也不难于披览其著述中切实感到,讲足以作为成年自学者的良好范例。

§ 命题:

音乐舞蹈源于先民的恐惧感;

合唱先于齐唱;

纳西族的远祖并非羌族;

东巴教不是纳西族的宗教,而是纳西族原生文化在藏族再生文化中的传承,其载体则是纳西人创制的“提醒式图画文”;

纳西人学英语是学“第二外语”,不应以“第一外语”作为工具,而应直接从母语到英语。

在众说纷坛的民族音乐悬案之一的《白沙细乐》研究中,力排众议,证明了它不是蒙古音乐,而是纳西古乐——《安魂曲》。

“丽江古乐”则是往昔士林藉道教仪式所作的礼乐活动,兼有孔门敦睦人伦及道家颐养身心的功能。经宣科君及和毅庵(1906~1993年)等行家重建乐队,研求原旨,培训新手及出版盒带,并公开演奏。数年之间,仅西方之远驿来聆者已逾三万余人,莫不欢喜顶礼,认为未世之元音。

国际音乐论坛亦纷纷著文,对其文。其人。其乐予以崇高之估价。世人所知丽江“纳西古乐”,则宣科先生之功不可没也。

观其论著,都是未经前闻,或违忤成论的奇谭。初读一过,不免为之骇然愕至;再读呢,便觉未可夷然置之;到读再三,方为其文之不受羁勒的假设,凿有活凭的论据和审慎求证的方法所折服,从而不由不承认其别具卓见。须知,并非所有逞奇造怪的东西都会受到人们的折服。正如有人在观览了以创奇闻名于世的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新建筑群落后,评议说:“它使人不解,又使人倾倒;使人反感,又使人受到启发;使人伤心,又使人快乐。”读过宣科论文的人,似亦有如此复杂的心情和感受罢?

现例举其部分著述于次:

《活的音乐化石》即《音乐源于恐惧论》,载1986年《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第四期。该论文曾被欧洲中国传统音乐学会译为英、荷等文字,作为学会年会向国际音乐民族学家们的交流文件。并由荷兰莱顿学院及荷兰驻我国特命全权大使发出给宣科的邀请文件。后又被日本学习院大学教授生明庆二在其《传承机能音阶论序说》中大部分引用和给予很高的评价。

《白沙细乐小议》载1984年云南《民族音乐》。

《白沙细乐探源》载《民族音乐论集》一书(1991年,云南民族出版社)。

《热美蹉的来历经之研究》分别见于1989年第四期《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云南艺术学院学报《艺舟》1990年院庆专辑、1991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东巴文化论》,云南丽江县志办公室出版的《丽江志苑》。

目前,宣科先生虽年过花甲,仍精神焕发,四方游学。先后应四川音乐学院。广东省音乐研究所、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云南民族学院。云南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协。中央民族大学。云南社科院。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赫尔大学和牛津大学以及许多学术团体单位之邀,作学术报告。讲题:《音乐起源之研究及其方法论》。《纳西族的文明文化》。《丽江洞经音乐研究》、《白沙细乐研究》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