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泽莱 |
释义 | § 个人概述 原名廖伟竣,1952年出身于台湾省云林县。父亲在日据时代被迫参加太平洋战争,战后回家务农,时有人生感叹,母亲操劳于家务和农事,家境的凄凉贫寒,给童年时代的宋泽莱蒙上一层阴影,并直接影响了他早期的创作。 1973年考入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前夕开始从事文学创作。是创作力旺盛的新生代作家。最早发表的作品是诗歌《丧葬之歌》。 § 文学创作 他的第一篇小说《婴孩》发表于1974年《中外文学》1卷9期。此后还陆续发表了一些描写人物的心灵哀愁、畸恋生活和变态心理的小说。后受现实的启迪及陈映真等作家的影响,逐步转向写实主义。作品多反映台湾社会转型中的农村及市民生活。在广阔的背景上描写在竞争社会中台湾农民的劳苦和辛酸,以及他们在多层的盘剥下的挣扎和奋斗;同情他们的处境,批评他们的迷信和愚昧。 1976年大学毕业后,他到台湾彰化县福兴中学任教,投身于繁乱纷杂的社会,看到了人民的痛苦生活,同年发表小说《打牛湳村》,获得文坛的好评,从此进入他创作的黄金时代。他写了许多能真正代表其创作风格的优秀作品,尤其是《打牛湳村》系列小说。80年代初,宋泽莱从美国归来,潜心探索禅与文学之间的奥秘,从小说创作走进禅学的虚境,对变革现实失去热情,对生命本身发生怀疑,1985年创作出版的长篇小说《废墟的台湾》,显示了宋泽莱创作上的觉醒和奋起。宋泽莱的作品比较丰富。主要作品有中长篇小说《废园》(1976年丰生出版社),《打牛湳村》(1978年远景出版社),《粜谷日记》(1979年远景出版社)。短篇小说《骨城素描》(1979年远景出版社)、《变迁的牛眺湾》(1979年远景出版社)、《红楼旧事》(1979年联经出版社)。诗集《福尔摩莎颂歌》(1983年前卫出版社),评论《禅与文学体验》(1983年前卫出版社)等。 宋泽莱小说的三个分期: 一、现代主义时期:主要是指其在大学时期以现代主义手法创作心理小说的阶段。时期约在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五年间,主要作品包括《审判》、《李彻的哲学》、《婴孩》、《红楼旧事》、《恶灵》等。 一九七五年夏天宋泽莱大学毕业,从一九七六年起,直到一九七八年创作出《打牛湳村——笙仔和贵仔的传奇》一作为止——此作应被视为宋泽莱下一时期确立风格的作品,期间存在着可以划入现代主义时期的小说,如《黄巢杀人八百万》及《虚妄的人》;然而也同时开始出现一些“转型”作品,如《娘子,回去未曾开垦的那片田》等,其手法应可划入乡土写实时期,甚至包括《打牛湳村》系列小说中最早而主题不甚明确,表现技巧稍嫌生涩的《花鼠仔立志的故事》在内。这段时间的创作可视为回归现实书写前的“转型期”,亦为现代主义时期的尾声,本论文侧重的是此时作品中转化前一时期的问题(如父子关系),而表现出寻找前行代历史的转变过程,因此拟将此时段作品置于现代主义时期末端来探讨。 二、乡土写实时期:从《打牛湳村》系列农民小说以降,宋泽莱转而以台湾在现代化下的农村、市镇变迁为描写对象,尝试将战后台湾市民社会的全景藉小说记录下来,这个时期是他奠定文坛成就的重要阶段。 这个时期约在一九七八至一九八○年间,主要作品包括前卫版之《打牛湳村系列》、《等待灯笼花开时》、《蓬莱志异》三册短篇合集、以及《变迁的牛眺湾》、《骨城素描》。 三、政治小说时期:主要指宋泽莱在八○年代的作品而言,这个时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而在诗歌、散文、政论文章上似乎投注更多心力,主要作品包括《废墟台湾》、《抗暴的打猫市》等。在一九八七年写完《抗暴的打猫市》后,宋泽莱的文学创作进入了“冰封期”,足足有七年时间没有出产一篇小说,直到一九九四年初又以《变成盐柱的作家》重新复出,一九九六年出版长篇《血色蝙蝠降临的城市》。 § 职业生涯 在大学时代,宋泽莱将小说当作是个人心灵纪录,以本名廖伟竣在《中外文学》发表了“婴孩”、“红楼旧事”等现代主义作品。大学毕业后谋得教职,除了创作形式更为成熟外,关注的视角更逐渐转向广大的社会舞台和人民的现实生活。 1975年~1980年前后,是宋泽莱创作力最为丰沛的阶段,他将自己的作品画分为三个时期:即“写实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和“自然主义时期”。写作技巧的多变加上有计划的纪录台湾农村变迁轨迹,使的宋泽莱如惊雷般震撼台湾文坛,亦奠定了新生代作家的翘楚地位。80年代宋泽莱一度转向参禅。但潜心佛学的期间并未放弃文学问题。这个时期所发表的文章如:“文学十日谈”、“给文学界的七封信”,都在为台湾文化及台湾文学的独立性作出宣告。 1986年结合同志创办《台湾新文化杂志》,1995年和王世勋创办《台湾新文学杂志》,2001年又结合林文钦、王世勋及台语文学阵营创办《台湾e文艺》,除了持续小说的创作外,亦对台语诗的写作及推广贡献心力。不仅为台语文学的创作拓展新的可能,也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台湾文化改造及文艺复兴运动热潮。[1] § 年表 1952年 出生于台湾省云林县二仑乡。 1971年 进入师范大学历史系,大学期间创作《婴孩》,刊登于《中外文学》。 1976年 出版长篇小说《废园》。 1978年 陆续发表“打牛湳村”系列小说:《岬角上的新娘》(联合报)、《笙仔和贵仔的传奇》(夏潮,台湾文艺)、《渔港故事》(联合报)《我看见樱花树下的老妇》(现代文学)等作品中篇小说《打牛湳村》由远景出版社出版。十月, 1979年 发表小说《渔仔寮事件》(现代文学)、《白鹭镇的回忆》(联合报)、《苏苞》(联合报)、《美丽岛志异》(台湾文艺)出版短篇小说集《变迁的牛眺湾》,中篇小说《骨城素描》、《粜谷日记》以及长篇小说《恶灵》(即《废园》改名),以上均由远景出版。四月,小说《打牛湳村》获第十届吴浊流文学奖。 1980年 发表小说《追逐》(现代文学)、《花城悲恋》(台湾文艺)以及评论《文学十日谈》、《给台湾文学界的七封信》等作品四月,诗歌小说合集《黄巢杀人八百万》,东大图书出版。六月,小说集《蓬莱志异》,远景出版社出版。 1981年 十月,赴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研究。 1982年 发表诗歌《宋泽莱诗四首》(台湾文艺),小说《秋杨》(文学界)以及评论《台屋现代诗的本土意识》(台湾文艺)。 1983年 发表诗歌《有人说我们的图腾是一只牛》(台湾文艺)、《福尔摩莎许诺:流落的必归回》(台湾文艺)。 1984年 发表评论《现代画就是乡土画─访陈来兴》(台湾文艺)。 1985年 发表评论《坚守台人的立场,表达台人的意见》与《一个作家对环境和文化的省思》(台湾文艺)。出版散文集《随喜》以及长篇小说《废墟台湾》(前卫出版社)。台湾》(前卫出版社)。 1986年 发表评论《呼唤台湾黎民的喇叭手─试介台湾新一代小说家林双不并检讨台湾的老弱文学》(台湾文艺)、《台湾人权文学小史》(台湾文艺)出版评论集《神怕宋泽莱?人权文学论集》以及译述《白话禅经典》(前卫出版社)。与李双泽、壹阐提等合出《终战的赔偿》(名流出版社)主编《一九八五年台湾小说选》(前卫出版社)。 1987年 出版小说集《弱小民族》(前卫出版社)。 1988年 出版《宋泽莱作品集》,计有《打牛湳村系列》、《蓬莱志异》、《等待灯笼花开时》、《台湾人的自我追寻》等作品(前卫出版社)。 1989年 五月,发表五二O周年文《我看到了血流满面》(台湾文艺)。出版论佛书籍《被背叛的佛陀二卷》(自立晚报社)。 1990年 发表杂文《自我疏离的解除─自我观察日记》(台湾时报)。出版《被背叛的佛陀续集》以及《拯救佛陀:根本佛教教义精论》(派色出版公司)。十月,于《台湾文艺》发表《从打牛湳村到蓬莱志异》追忆那段美丽、凄清的岁月(一九七五~一九八O)。 1992年 出版《宋泽莱集》(前卫出版社)。 1995年 出版《废墟台湾》,台北:前卫出版社。 1996年 出版《禅与文学体验》(草根出版社)以及《血色蝙蝠降临的城市》(草根出版社)。 1998年 出版《八正道》(鸿泰出版社)。 2001年 出版小说《热带魔界》(草根出版社)。台语诗集《一枝煎匙》(联经出版社) 2002年 变成盐柱的作家》(草根出版社)以及《普世恋歌》(印刻出版社)。 作家书目 出版书籍 1978年 《废园》,台南:丰生出版社。 1978年 《打牛湳村》,台北:远景出版社。 1979年 《恶灵》,台北:远景出版社。 1979年 《骨城素描》,台北:远景出版社。 1979年 《粜谷日记》, 1979年 《变迁的牛眺湾》,台北:远景出版社。 1979年 《红楼旧事》,台北:联经出版社。 1980年 《蓬莱志异》,台北:远景出版社。 1983年 《福尔摩沙颂歌》,台北:前卫出版社。 1985年 《随喜》,台北:前卫出版社。 1986年 《谁怕宋泽莱?:人权文学论文集》,台北:前卫出版社。 1987年 《弱小民族》,台北:前卫出版社。 1988年 《台湾人的自我追寻》,台北:前卫出版社。 1988年 《打牛湳村系列》,台北:前卫出版社。 1988年 《等待灯笼花开时》,台北:前卫出版社。 1990年 《被背叛的佛陀》,台北:自立晚报社。 1990年 《拯救佛陀:根本佛教教义精论》,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 1992年 《宋泽莱集》,台北:前卫出版社。 1995年 《废墟台湾》,台北:前卫出版社。 1996年 《禅与文学体验》,台北:草根出版社。 1996年 《血色蝙蝠降临的城市》,台北:草根出版社。 1998年 《八正道》,台北:鸿泰出版社。 2001年 《热带魔界》,台北:草根出版社。 2001年 《一枝煎匙》,台北:联经出版社。 2002年 《变成盐柱的作家》,台北:草根出版社。 2002年 《普世恋歌》,台北:印刻出版社。 期刊、报纸、散篇 1982年 《台屋现代诗的本土意识》,台湾文艺。 1983年 《福尔摩莎许诺:流落的必归回》,台湾文艺。 1984年 《现代画就是乡土画─访陈来兴》,台湾文艺。 1985年 《坚守台人的立场 表达台人的意见》,台湾文艺。 1985年 《一个作家对环境和文化的省思》,台湾文艺。 1986年 《呼唤台湾黎民的喇叭手─试介台湾新一代小说家林双不并检讨台湾的老弱文学》,台湾文艺。《台湾人权文学小史》,台湾文艺。 1989年 发表五二○周年文《我看到了血流满面》,台湾文艺。 1991年 发表杂文《自我疏离的解除─自我观察日记》,《台湾时报》。 评论汇编 期刊论文 1978年 锺肇政、蔡源煌:《现实的扭曲──谈<打牛湳村>的文体与观点》,《台湾文艺》第 58期,3月。 1978年 许南村:《试评打牛湳村》,《现代文学》复刊号第5期,10月。 1979年 何欣:《宋泽莱论》,《中外文学》第8卷第1期,6月。 1980年 林端:《从宋泽莱的小说谈起》,《文艺月刊》第131、132期,页5-6。 1978年 高天生:《最后一场战争──宋泽莱小说中的太平洋战争经验》,《台湾文艺》第77 期,10月。 1982年 张默芸:《论宋泽莱小说的讽刺艺术》,《海峡》第4期。 1983年 潘亚墩:《宋泽莱论》,《暨南学报》(哲社版)第1期。 1983年 黄重添:<评宋泽莱的《岬角上的新娘》>,《福建文学》第5期。 1986年 龙应台:<台湾的一九八四──评《废墟台湾》>,《当代》第1期,5月。 1988年 李江南:<告别成功──台湾青年作家宋泽莱和他的《废墟台湾》>,《台声》第9 期。 1992年 廖咸浩:《在解构与解体之间的徘徊:台湾现代小说中“中国身份”的转变》,《中外文学》第21卷第7期(总247),12月1日。 1993年 王德威:《原乡神话的追逐者──沈从文、宋泽莱、莫言、李永平》,《小说中国》,台北:麦田出版社。 2002年 李鸿琼:《创伤、脱离与入世灵恩-宋泽莱的小说“血色蝙蝠降临的城市”》,《中外文学》。 2002年 黄锦树:《从恋尸癖大法官到救世主──论附魔者宋泽莱的自我救赎》,《台湾文学学报》。 报上评论 1978年 周宁:<宋泽莱的小说集《打牛湳村》介绍>,《时报周刊》第44期,10月。 1978年 花明:<触须──评介《打牛湳村》>,《爱书人》第94期,12月。 1979年 林梵:<从廖伟竣到宋泽莱──写在《变迁的牛眺湾》刊出之前>,《民众日报,2月 22日。 1979年 李昂、高天生:《舞鹤村的赛会 简评》,《民众日报》,9月。 1979年 叶石涛、彭瑞金:《每月众副小说评(上)》,《民众日报》,9月12日。 1979年 高天生:《乍现的曙光──初论宋泽莱的小说》,《民众日报》,1月,页 24-25。 1980年 黄武忠:《乡间的小角色──黄春明与宋泽莱小说人物之比较》,《民众日报》,10 月18日。 1981年 高天生:《鹰鹯何事奋云霄》,《书评书目》第93期,1月,页113-121。 1981年 张恒豪等:《灵魂的搏动──从廖伟竣到宋泽莱的变奏和回响》,《自立副刊》,8 月,页14-16。 1982年 张系国:《理想与现实──论台湾小说里的理想世界》,《中国时报》,5月,页 28-29。 1982年 康原:《一个作家的成长──小论宋泽莱》,《台湾时报》,11月17日。 1983年 高天生:《台湾小说的新动向──新生代作家的抽样考察》,《自立晚报》,3月29 日。 1987年 高天生:《诅咒与梦魇──台湾小说中的告密者》,《自立晚报》,9月,页1-2。 1991年 康原:《拆穿骗局的人──宋泽莱的文学与宗教情怀》,《自立晚报》,10月4日。 1993年 万荣华:《打牛湳村》,中国时报,8月6日。 1995年 土豆仁:<关于宋泽莱《废墟台湾》的二、三轶事>,《自由时报副刊》,3月17 日。 1995年 石弘毅:<从宋泽莱的《打牛湳村系列》看七○年代台湾农村的变迁>,《书评》第 18期,10月,页3-12。 1995年 戴显权:《宋泽莱写作扣紧淑世慰人》,《中国时报》(开卷版),4月27日。 1996年 陈映真:《台湾文学中的环境意识》,《联合报副刊》,1月。 1996年 胡民祥:<若你心内有台湾──读宋泽莱的《血色蝙蝠降临的城市》>,《自由时报副刊》,7月7日。 1996年 洪如玉:<《蓬莱志异》读后>,《书评》第25期,12月。 1996年 王浩威:《有点“粗糙”的年度文学杰作》,《民生报读书周刊》,12月12日。[2] § 得奖记录 作品: 奖名:磺溪文学奖 年度:2005 作品:土 奖名:吴浊流文学奖 奖次:佳作 年度:1983 作品:打牛湳村 奖名:吴浊流文学奖 奖次:正奖 年度:1979 作品:进香 奖名:时报文学奖 奖次:推荐奖 年度:1978 作品:渔港故事 奖名:联合报文学奖 奖次:第三奖 年度:1979 作品:福摩莎许诺─流落的归回 奖名:吴浊流文学奖 奖次:正奖 年度:198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