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帖学 |
释义 | § 解释1 ①损崇尚魏晋以 下,如 钟繇、王义之、颜真卿等书风体系的学派。以区别于碑学。 § 解释2 ② 指研究考订法帖源流、版本优劣、字迹真伪的一种学问。盛行于清代。 § 基本概念 从书法艺术角度说,帖学是指崇尚历代法帖的书法流派,以区别于碑学。[2]归纳起来,其概念可以扼要地概括为三种: 一、学晋(人之帖)。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尊碑》篇首句即说:“晋人之书流传曰帖,其真迹至明犹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为帖学,宜也。”似以“帖学”为学晋人之帖,故后面又说:“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犹不待论。……流败既甚,师帖者绝不见工。”(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第754-755页) 二、写晋唐以来行草、小楷。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帖学”一节标明“以晋唐行草小楷为主”的副题,实际上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沙老又把它分为两种类型:在二王范围内(实际上也包含唐、宋、元、明,因此张照这位学董出身的也得以列入);在二王以外另辟蹊径的。但不包括从北碑中化出行草写法的书家如康有为、赵之谦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沙老把学颜的单列一门,因此这里的“晋唐”是没有颜真卿的“晋唐”。(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沙孟海论书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6月,第44-52、67页)康有为有“卑唐”之论,在各篇的论述中,也常常把宋、元、明连带批评,当他在《体系第十三》说“近世人尊唐、宋、元、明书,甚至父、兄之教,师友所讲,临摹偁引,皆在于是。故终身盘旋,不能出唐、宋人肘下”(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第822页)这种话时,人们不免会把它和他的“碑学乘帖学之微,入缵大统”联系起来,所以在一般人眼里,康氏的“帖学”概念,有时候也等同于“晋唐行草”。和“碑学”概念的作用一样,康氏的“帖学”概念也不那么严谨。 三、学阁帖、甚至主要指学赵、董。马宗霍说:“帖学自宋至明,皆所宗尚。”下文并特别指出清帝重阁帖的史实;又说:“宗赵宗董,固自有殊,其为帖学则一也。……至若帖学不囿于赵、董,而能上窥钟、王,下掩苏、米……斯则所谓豪杰之士,固将移俗而不移于俗者,盖亦有人,自当别论。”(马宗霍:《书林藻鉴》,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新1版,第192-193页) § 发展历史 帖学的起源历史悠久,它是从甲骨文、篆、隶、章草发展而来,历经周、秦、汉、魏、晋,至晋朝楷、行、草、篆、隶五体皆备,特别在王羲之手里这五种书体达到了完善成熟,形成了一个完备的书体和笔法的成熟系列。这个书体和笔法系列在王羲之之后历经千余年,传承有序,谱写了几乎整个的书法史。可以说以王羲之书法为主导的帖学书法是中国书法的主线、正脉,或者说是基础。 帖学笔法全面完备,它涵盖了书法的全部历史和领域,从小孩子学书法一直到成为书法大家,从一种书体到融会多种书体,都可从帖学里找到答案,摄取足够的营养。清代以前的书法大家都基本是学帖学而成家的。 清代中叶以前,中国书法史以帖学占主流。清代中叶以后,碑学兴起,帖学逐渐衰微。 § 代表人物 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张旭、颜真卿、苏轼、黄庭坚、赵孟頫、祝允明、唐寅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