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尚钺
释义

§ 简介

1917年入开封河南省立第二中学读书。积极投身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后入本科英国文学系肄业﹐并随鲁迅学习文学创作﹐积极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接受李大钊的思想影响和具体指导﹐于1927年南下投身革命。同年 9月在开封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赴豫南发动武装暴动。1929~1936年﹐先后在吉林﹑上海﹑宁夏等地从事革命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尚钺开始研究历史。 1941年尚钺遵照中国共产党的指示前往云南昆明,因暂时未与组织接上关系,先在云瑞中学教书,他边教学边学习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甲骨文、史书古籍及各种观点的史学界书籍。1942年,经云南大学文史系主任楚图南介绍,尚钺到国立云南大学任讲师﹑副教授﹐主讲“中国历代文献”、“中国通史”和“文学批评”等课程。他要求历史系的学生必须学好“通史”,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来阐述学习“通史”的实际意义,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他讲课有很多独特的见解,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他在云南大学任教五年,边教学边研究,为他后来主编《中国历史纲要》等著作奠定了基础。1945年﹐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安排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继续从事民主统战工作。1946年由上海入山东解放区﹐次年﹐任山东大学教授。1948年任华北大学二部史地系主任﹑教授。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尚钺历任中国历史教研室主任等职﹐并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等职。“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大学停办。1972年﹐以原人民大学中国历史教研室为基础成立清史研究小组﹐尚钺任副组长﹐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成立历史系﹐尚钺任主任﹐直至1982年1月6日在北京逝世。[1]

§ 作品

尚钺的主要史学著作有《中国历史纲要》﹑《中国通史讲义》﹑《中国资本主义关系发生及演变的初步研究》﹑《中国原始社会问题的探索》及《尚钺史学论文选集》等。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上是魏晋封建论。他深入系统地研究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生﹑演变﹑停滞的历史﹔提出中国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线索﹐不应以鸦片战争为界限人为地将其割断。由于独特的史学见解﹐他曾长期受到批判﹐但仍坚持自己的观点﹐主张治史要有光明磊落﹑实事求是的史德。尚钺的文学著作主要有短篇小说集《病》﹑《斧背》﹐长篇小说《预谋》等。鲁迅评论他的短篇小说创作态度严肃﹐取材广泛﹐“意在讥刺而且暴露﹑搏击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4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