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垦荒水利 |
释义 | § 垦荒水利 § 正文 开垦荒地的水利工程技术措施。开垦荒地以增加耕地面积,发展农业生产,或屯垦边疆巩固国防,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近代有不少国家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及其对粮食、纤维的需要,在农业发展上,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外,开垦利用生、熟荒地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措施。美国西部的垦殖,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的垦荒,均取得了显著的政治经济效果。这些大面积荒地,存在土壤水分过少或过多,以及与此有关的盐碱化、沼泽化问题。因此,开垦荒地,特别是开垦生荒地,必须首先采取灌溉、排水以及防洪等水利工程措施,改变地区水分状况,为农业生产创造基本条件。中国垦荒水利建设主要集中在西北的新疆盆地和东北的三江平原。 新疆垦荒水利 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荒地较多,主要位于南疆、北疆两大盆地周围的冲积平原内,海拔高程一般在1000~1500m以下,光热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宜于农、牧业和园林的发展。但盆地内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北疆小于200mm,南疆不足80mm。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的融雪和降水。这里无灌溉即无农业。1949年新疆的灌溉面积约有1600万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灌溉面积发展很快。据1987年统计,已达5000余万亩,其中大片垦荒灌溉面积约1400万亩,其余为群众灌区。三十多年来,大片垦荒土地上已建成完整渠系110处,各级渠道总长71318km,引水能力达3000m3/s;修建水库95座,总库容27亿m3,其中大中型水库37座;开采地下水建设水源地4处,新打机井和自流井8420眼。上述各项水利设施年引用水量共为80~90亿m3。 效益 ①增辟了许多新的绿洲。例如北疆玛纳斯河流域已建成以石河子和奎屯两个新城市为中心的大垦区,有26个大型机械化农场,灌溉面积达310万亩,使原有的沼泽、盐碱荒漠生态系统改造成农、林、牧、渔相结合具有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②许多垦区已成为新疆粮、棉、油、糖等作物基地,对繁荣新疆经济作出了贡献。③有些中小河流,例如玛纳斯河,经过全面规划,分期实施,水利、水电资源已得到相当充分的利用。④国营农场土地,大都经过规划,按轮作和灌溉的要求,建成整齐的条田及其灌渠、林带、道路网。⑤群众灌区通过国家的帮助大力进行水利建设,并对旧灌区进行规划改建,逐步完善了渠系、林带、条田、道路等设施,使土地连片,再加之利用轮歇地并进行小片开荒,扩大了灌溉面积。 经验 ①新垦土地大部分为盐碱很重的生荒地,必须首先采取灌溉、排水、洗盐等水利土壤改良措施。南疆阿克苏的沙井子和库尔勒的十八团渠两垦区,经过不断改良盐碱地,均已成为高产区。②新疆冲积平原,地面坡度平缓,越往河谷下游土壤颗粒越细,自然排水出路较差;又因早期大面积洗盐及长期灌溉,地下水位迅速升高。因此,必须采取以水利为中心的农、林、牧综合防治措施,并积极开采地下水,以降低地下水位,并采用地膜覆盖等措施,减少地面蒸发,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③新疆河流一般含沙量大,推移质多,引水灌溉必须解决泥沙问题。经过长期实践,在渠首引水防沙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已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例如玛纳斯河灌区渠首建有利用环流的防沙设施。④新疆水源宝贵,渠道通过戈壁滩渗漏损失严重,现已总结出因地制宜利用不同材料进行渠道防渗及防冻胀的工程措施。⑤加强用水管理,改进地面灌溉方法,采用喷灌、滴灌、膜上灌等节水措施已初步取得明显的效果。 三江平原垦荒水利 三江平原又称三江低地,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由黑龙江、松花江及乌苏里江冲积而成。地面高程40~60m,存在大面积未开垦利用的沼泽湿地。年降雨量500~550mm,气候寒冷,无霜期较短,农作物一年一熟。土地开发需选择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区。耕种多为旱作,即雨育农业:遇旱,洼地多收;遇涝,岗地多收。由于水分状况不稳定,土壤粘重过湿,常有低温冷害及土壤渍涝,并有季节性冻土。春小麦为抢农时,常在土壤含水量过大的情况下播种,苗期又常遇干旱;夏秋洪涝较多,造成农作物不保收。为抗御旱涝灾害,必须修建灌溉排水工程,才能保证稳产丰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三水系整修防洪堤防,有计划地开垦三江平原湿荒地及进行盐碱地改良,重点建设了三江平原防洪治涝工程,兴建了国营农场群。1949~1988年三江平原共开垦荒地4050万亩,其中农场垦荒1958.6万亩。现三江平原尚有荒地3000万亩,其中宜农荒地1740万亩。三江平原垦荒水利以防洪排水工程为主,灌溉工程为辅。80年代初期开始,水稻栽培技术逐步改为旱种稀植,与此相应,灌水技术逐步改为浅灌及湿润灌;小麦、大豆推行喷灌、滴灌及塑料软管灌水方法。农田排水也逐步向暗管排水与鼠道排水方向发展。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