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圣墓教堂
释义

§ 简介

圣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er)

东方各基督教派称其为复活教堂(Church of the Resurrection)。位于耶路撒冷老城内。除新教外的许多基督教派认为,其所在地点正是耶稣受难的各各地(Glogotha,或称骷髅地,Calvary)。教堂内还有耶稣安葬的地点。从公元4世纪起,圣墓教堂就是基督教徒朝圣的重要去处。

圣墓教堂所在地原是哈德良时期修建的一座阿芙罗狄蒂神庙。君士坦丁大帝皈依基督教后,曾派其母亲海伦娜(Helena)前往巴勒斯坦查访圣迹。据称海伦娜除发现耶稣受难的十字架(True Cross)外,还将此地确认为耶稣受难地。公元33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修建的其实是三个彼此相连的教堂,分别位于三处不同的圣迹之上:一座长方形廊柱大厅教堂(Matyrium),围绕Rock of Calvary的廊柱中庭(Triportico),和一座圆形大厅(Anastasis,意为“复活”)。圆形大厅中央,是海伦娜发现的安葬耶稣的洞穴遗址。洞穴周围的岩石全被削去,圣墓则被围在一个被称为Edicule(意为“小房子”)的建筑内。圆形大厅的穹顶直到公元4世纪末方才完工。

§ 相关条目

公元614年,Khosrau二世率波斯军队占领耶路撒冷,教堂遭到严重破坏。630年,拜占庭皇帝赫拉克里乌斯(Heracrilus)夺回耶路撒冷,并将耶稣受难的十字架放置在经过重建的圣墓教堂内。穆斯林统治时期,教堂基本得到了较好保护。但到1009年,法蒂玛王朝哈里发Al-Hakim bi-Amr Allah将教堂彻底摧毁。Edicule的东墙、西墙和屋顶被严重损坏或彻底摧毁(具体损坏程度,现代有不同说法),但北墙和南墙可能因被埋在碎石中而免遭进一步破坏。

1048年,君士坦丁九世在征得哈里发同意、并且接受诸多苛刻条件的情况下,在教堂原址上修建了一系列小礼拜堂。1099年7月15日,第一次十字军东征部队夺取了这一地方。十字军将领Godfrey of Boulillon(首位“耶路撒冷王”,自称“圣墓保护者)下令按照罗马风格重建教堂,并且新修了一座钟楼。重建工作于1149年完成。

1555年,圣芳济会修士对教堂进行了进一步修缮,今天所能看到的圣墓的大理石装饰,大多是在这次修缮中完成的。1808年,圆形大厅穹顶在一场大火中坍塌,Edicule的外饰也受到损坏。1809年对圆形大厅和Edicule外饰进行了重建,但今天看到的穹顶却要到1870年才完工。1959年起,圆形大厅又进行了现代化的修缮。

基督教各教派对教堂的管理和维护虽也能勉强合作,但一直明争暗斗。1852年,奥斯曼土耳其宫廷发布维持现状的赦令,结束了各派的暴力冲突。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期间就已到来的三个教派??希腊正教、亚美尼亚正教和罗马天主教成为教堂的主要管理者。19世纪,科普特正教、埃塞俄比亚正教和叙利亚正教等教派也获得了一定的管理权。各教派在各自礼拜时间、地点等问题上订有协议。几个世纪以来,由阿拉丁委派的两个居住在附近的穆斯林家族(Anuseibeh和Joudeh)掌握着教堂唯一出入口的大门钥匙。

圣墓教堂中央穹顶之下,是红色花岗岩建筑的圣墓本身。亚美尼亚、拉丁和希腊各教派每天在圣墓内举行礼拜仪式。圣墓后方,是一个铁笼式建筑,内有科普特派的祭坛。再往后,是一个砍凿十分粗糙的礼拜堂,叙利亚正教每周日在此举行礼拜。圣墓右侧是罗马天主教的地盘,包括一个较大的方形礼拜堂,和一个专供圣芳济会修士使用的礼拜堂。圣墓正前方是希腊正教举行圣会的教堂。

圣墓教堂的入口处摆放着膏油石,据说耶稣的遗体被摆放在这块岩石上施以涂油礼,以准备下葬。右侧拾阶而上,是整座教堂中装饰最繁复的一座礼拜堂,耶稣据信就在此受难。这座礼拜堂由希腊正教管理,但罗马天主教也在旁边拥有一座祭坛。教堂内还有一座地下礼拜堂,属亚美尼亚正教,是用来纪念海伦娜发现耶稣受难的十字架。

19世纪,相当数量的学者对教堂是否真的是耶稣受难和安葬的地点提出了异议。因为教堂位于耶路撒冷城墙内,而根据早期记载,耶稣受难、安葬都是在城外。但有学者认为,耶路撒冷城墙在公元41-44年间经过了扩建,圣墓教堂是在这之后才被围在耶路撒冷之城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