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外痈
释义

§ 简介

痈之发于躯干,四肢等体表部位者,如「颈痈」、「背痈」,「乳痈」等。外痈多是多个毛囊和皮脂腺的化脓性炎症,乳痈(即乳腺炎)则是乳腺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 详细信息

外痈,病名。发于体表的痈肿,与发于脏腑之内痈相对而言者。见《外科精义》卷上。该痈之初起,多于局部见红肿热痛而无头,肿胀之界限分明,根盘收束,多有易肿、易脓、易溃、易敛之特点。重者伴有全身症状:身寒热、口渴、舌苔黄、脉数等。治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之剂。若初起者,可选用仙方活命饮,或漏芦煮散,或防风散,或升麻汤;若兼见高热等全身症状明显者,当选服仙方救命汤,外用当急选如意金黄散,或远志膏,或五龙散敷贴。若不能内消或脓已成者,治宜内服透脓散,或黄芪内托散,并掌握时机早作切开引流。脓水多则可用猪蹄汤温洗,或选黄柏煎汤外洗。局部伤口宜选用二宝丹,或五五丹提脓去腐,或用去腐生肌散敷贴,保持引流之通畅。若因失治或误治而转成漏管者,则应手术切除漏管壁,注意引流以保证伤口从深处逐渐愈合,切不可但求外口之速愈。此刻必须待脓尽方可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或地黄膏等。

§ 概述

外痈与内痈属称痈证,这里仅述前者。外痈是以局部红肿、烧灼疼痛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病证。痈的病名首见于《内经》。

针灸治疗,在《内经》中也已设专篇论及,特别是《素问·通评虚实论》提到了凶险急重外痈的救治:“暴痈筋*纟緛,随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俞”。查阅历代医著,不仅在针灸著作中,而且在大量的中医外科书籍中,如《外科理例》、《奇效良方》、《景岳全书.外科钤》等均有关于针灸治疗外痈的记载.治疗上则多倡用灸法.

现代西医学中的急性蜂窝织炎等与此证类似。

§ 病因病机

本证病因,多由恣食肥甘而内有脏腑蕴毒,湿毒上壅,以致湿热火毒交蒸,凝聚肌肤,气血为邪毒所困,经络阻隔,壅塞不通而发为外痈。来势迅猛而发作剧烈者称之为“发”。属讨论重点。

§ 辩证分型

外痈按部位可分颈痈、锁喉痈、骑马痈、臀痈、委中毒、肘痈、背痈、胯股痈等。以背痈较为常见急重,以此为例。

背痈,肩背部随处可生,初起局部突然肿胀不适,光软无头,表皮焮

§ 治疗

1. 治则: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2. 处方:肩井、委中、阿是穴、骑竹马灸穴。

3. 方义:肩井是手足少阳与阳维脉交会之处,又位于肩,可宣火毒达阳邪,是治背痈之验穴,为历代医家所推重;委中刺络以清泄血中之热毒;阿是穴艾灸之,消散郁结之气血,如张景岳所云:“痈疽为患,无非血气壅滞,留结不行之所致……非藉火力不能速也”(《景岳全书·外科钤》)。骑竹马灸穴,创自宋代,系治痈疽之大效穴。

4. 治法:委中刺去毒血,阿是穴隔蒜灸,如病变面积较大,以艾卷回旋法灸之,要求同“疔疮”;肩井针刺不宜过深,避免造成气胸,施泻法。骑竹马灸法:令病人骑坐于竹杠之上(竹杠可搁于两凳上,并予固定),两足微点地,从患者尾骶骨尖向上沿督脉截取本人腕内侧横纹中点至中指尖(不包括指甲长度)之长度,标上记号,再由此点向两侧各旁开一同身寸,即为灸穴,施以灸法,一般着肤灸7~10壮,如为隔物灸,壮数须增多。

5. 古方辑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发背:……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为泥,捻作饼子,厚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大作炷,灸泥上贴着疮上灸之,一炷一易饼子”。

《神应经·疮毒门》:“痈疽发背:肩井、委中。又以蒜片贴疮上灸之,如不疼,灸至疼;如疼,灸至不疼,愈多愈好”。

《类经图翼·卷十一》:“发背:心俞、委阳、骑竹马穴。左右搭手,加会阳”。

《针灸大成·卷九》:“发背痈疽:肩井、委中、天应、骑竹马”。

§ 古案选介

疮疡案

武昌张启明,述其父治江西商人,背左偏中疮起,根红肿,头白点,痒甚。张取蕲艾隔蒜灸三七壮,愈而不发。此上策也。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17:48